书城医学张院士趣谈整形与美容
13792600000006

第6章 显微镜下的整形外科

显微镜使我们人类有幸看到细菌、细胞,甚至一些分子结构,从而大大增加了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同样,对整形外科医师来说,手术显微镜(即放大镜)延长了外科医师的手,也使他们的眼睛更敏锐了。概言之,在医学上众所周知的名称“显微外科”是医师借助于光学放大镜,在增强视力的情况下,进行从宏观到微观的细致的手术操作。显微外科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动物实验,成长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的临床应用,是外科医学革命性进展的标志之一。目前,这种新技术已在临床各种外科领域中被广泛应用,从而使过去不敢进行或难以进行的许多外科手术,在显微技术操作下,得以顺利完成。开始时期,是在实验室中,在鼠、狗、兔等动物身上进行的小口径动静脉(1毫米口径左右)、淋巴管、神经轴束等进行端端或端侧吻合,重新接通,以恢复血液或淋巴液畅通运行,或创造神经断裂后轴索再生的条件。在实验室成功的基础上,就发展到皮瓣的游离移植,断指再植、带血管蒂的骨骼或神经等远距离游离移植在临床上得到成功和普及。

早在1964~1965年,我们开始在兔子和狗体上进行吻合血管和皮瓣移植的动物实验得到成功,这在当时世界上也只有美国的H.Buncke成功地进行了兔耳再植、猴子拇趾再植。但以后一直到1972年我国的杨东岳和美国的Daniel几乎在同时,先后在临床上进行吻合血管的腹股沟皮瓣移植获得成功。这样,传统的整形外科带蒂皮瓣移植手术就大部分被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一次性的游离皮瓣移植所替代,以此大大地缩短了疗程,减少了住院时间,节约了费用,特别是减轻了患者因多次手术带来的病痛。在此同时,显微外科的兴起,不但使整形外科得到了发展,同时也促进了许多相关外科医学的提高和发展,如创伤外科、骨科、口腔颌面外科、泌尿外科、神经外科、肿瘤外科、眼科、五官科、妇科等专业。

显微外科技术从发展到成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在20世纪60年代,大家花费了许多时间、精力和劳动,从事动物实验。20世纪70年代进入临床应用后,除努力掌握手术操作技术外,还特别为手术中发生血管痉挛、手术后吻合口易因痉挛而产生血栓,使血流中断,最后导致移植组织或断指再植等发生坏死,手术失败所困惑。

但经过几年的经验积累,上述的一些并发症目前已降低到1%左右,从而使组织移植成活率大大提高。

1 显微外科的基本训练

不是每一位外科医师一开始就能够走上手术台,进行显微外科手术的。他除了要不断向上级医师学习外,更重要的是要先在动物体上亲自预习训练,通过一个阶段严格正规的操作,培养精确轻巧的操作技术后,才能达到手眼协调配合,熟能生巧的境界。实验通常是在白鼠或兔子体上,把1毫米左右的小血管进行血管吻合,以恢复血流通畅,不产生栓塞。一般说来,一个已从事3~5年专科临床医师,至少需要经过2个月左右的认真操作训练,方可以掌握基本的显微外科操作技术。不经过这种自我训练,而直接在临床上进行显微外科手术是对患者极端不负责的行为。

在进行训练时,对初学者来说,显微外科是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从宏观到微观的操作,与在肉眼下手术具有完全不同的概念和反应。在手术显微镜下操作,视野变得很小,仅见小部分物体,立体观更强,术者的手部动作幅度稍稍变化,就会出现视觉的“越轨”,物像模糊或越出界外,找不到“目标”。故此,要求手术者必须保持在情绪平和,手指操作细致、稳定,避免颤动的状态下进行操作。

不可有较大幅度的动作,而只允许拇、示、中3个手指的微细活动。手术放大倍数一般是放大6~10倍最为适宜。

除此之外,显微手术器械及设备也是开展此项工作的必要条件,没有精良的手术显微镜和各种精细的手术器械,就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难于完成这种高难度的组织移植或再植手术。回忆在20世纪60年代,我们刚开始做动物实验时,并没有现成的手术放大镜和手术器械及材料可以应用,一切还得设法创制。当时,我只能找到放大1.5~2倍的阅读用的眼镜式放大镜,后来好不容易借来一架可放大4.5倍的德国制的眼镜式放大镜,就视为至宝了。为了没法找到纤细的显微缝针,我就剪了一段32号不锈钢丝,把一端磨尖,另一端用小锤打扁,并打上一个小孔,轻轻弯一下便成为一只小巧的缝针。缝合线是用普通手术用的黑丝线劈开成为8股,就非常细小了。但往往拉力很差,稍一不慎便易断掉。后来索性从手术室护士的头上拔下几根秀发,煮沸消毒,就成为很上等的缝合线。而如今,我们已有国产的各种型号的手术显微镜,和精密的显微外科手术显微镜、成套的手术器械及材料可以选用。这些产品价廉物美,可惜犹未打开国际市场。所有这些设备和器械为发展我国的显微外科提供了物质保证。在10年浩劫灾难之时,勤劳的中国医务工作者已在显微外科领域开创了自然科学领域罕见的诸多世界第一。无疑我国显微外科技术早已跨入国际先进行列,足让我们为之自豪。

2 显微镜下的整形外科革命

近30年来显微外科技术,从整形外科和骨科领域开始,逐步扩展到许多其他外科专业领域,从而把整个外科医学技术推上了一个新台阶。其中尤以在整形外科和骨科领域中最为突出,包括断指再植、拇指再造、创伤修复外科等。在过去年代中,处理严重的四肢或颅面部急性创伤以及大块肿瘤切除后,往往由于无法立即修复大块软组织缺损而造成截肢或严重颅面部畸形的后果,导致患者终身残废。如今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就可以在骨折固定复位的基础上,进行大块皮瓣组织,肌皮瓣组织或肌、骨、皮瓣等游离移植,在急症时就可完整地修复创伤,并获得创伤的一期愈合。如还有神经损伤,还可同时进行神经的修复或神经移植,使功能形态都得到一次性修复。在20世纪70年代初,断指再植是当时一个奇迹,如今十指全部截断而重获再植成功已不是件新鲜事了。

在整形外科领域,我们借助于这项新手术技术,也把专业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台阶,从表面组织的修复向纵深部位发展,以下稍作列举:

(1)食管缺损的修复新法——肠段移植。因患食管癌切除手术后,或因化学性烧伤而造成的食管缺损或闭锁、狭窄,在治疗上一直是一个比较困难和复杂的问题,特别是颈段高位的食管缺损修复更为困难。过去传统的修复方法大致有3个原则:①通过胸腔将食管下段,甚至整个胃分离松解后上移,而和食管上段残口吻合。但这种手术可能因吻合口紧张而造成创口崩裂,致手术失败。

②应用一段空肠或结肠,以肠系膜血管为蒂,经胸腔或胸骨后径路,而和食管上下段残口分别进行吻合。但如果空肠或结肠上徙过高,则肠段远端部往往因血供不足而造成远端坏死,导致手术失败。此法更不适于高位食管的修复。③应用整复外科传统的老方法,采用在颈部或胸部制备的翻转式皮管,逐步转移移植而接通食管上下残口。这种手术不但需要多次手术才能完成,而且术后发生吻合口狭窄或瘘孔的概率亦较大。1977年开始,我们就应用一段空肠切除下来,游离移植到颈部或胸部,把供应这段空肠的肠系膜动静脉,分别和颈部的甲状腺上动脉和颈静脉分别吻合,使肠段恢复血液供应,再把肠腔两端和食管上下残口吻接起来。待创口愈合后,患者就可自由地恢复从口腔进食。这个新手术比较过去3种传统老方法,既快捷方便又增加了疗效,减少了并发症,现在已成为食管缺损修复的最佳手术方案。

(2)大网膜游离移植修复颅骨头皮缺损。在严重的头皮撕脱伤后,过去常造成头皮大片坏死,或颅骨暴露,植皮手术后形成复发不愈的慢性溃疡,成为医师治疗时一个难题。我们在1977年开始,在处理这类慢性患者时,把患者的腹腔打开,取出表面覆盖的大网膜组织,把它游离移植到已清除溃疡及易于破溃的整个头颅骨上,覆盖创面。然后把大网膜的供应血管,分别和面颈部的动静脉做吻合,以恢复大网膜的血供;再采用较厚的皮肤组织进行覆盖移植,待皮片成活后,头颈部就有一层柔软的皮肤和皮下大网膜作为保护层,再也不怕溃疡复发。

(3)头皮撕脱伤的再植手术。头皮撕脱伤是一种十分严重的创伤,以往处理方法都是以游离植皮为主要手段,那时住院时期很长,经历长期痛苦的换药后,无一例外的是术后都成了秃发者,需一辈子戴用假发。显微外科技术发展以后,国内外医师都尝试在治疗此类急症创伤时,把撕脱下来的整块头皮,重新吻合断裂血管,以恢复头皮的血液循环,而让它重新再植在头颅部。这样,待头皮成活愈合后,不但可以恢复颅骨的正常覆盖保护,而且可以重新生长满头秀发,免去终身秃头之苦。这种手术,澳大利亚Miller医师在1982年完成了世界第一例,我院曹谊林医师亦在1985年成功地完成了我国首例头皮再植手术,迄今我院共完成20余例头皮再植手术,成为世界上完成此类手术最多的单位。但进行这项手术决不是十分简单的事,因为需要吻合的血管口径往往只有0.5毫米左右,所耗费的手术时间,有时可达10余小时,是一项费力耗时的精细工作,但对患者来说,却是给他(她)带来了无限幸福。当然,近年来因为显微技术的提高,该手术的手术时间已被大幅度缩短。

以上所述的几项成就,代表了当时显微外科技术的最尖端水平,也给整形外科带来了发展和提高的前景,对治愈更多疑难杂症,恢复形态和功能,提高专业学术水平,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