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这件《提纳的科罗斯》雕像因其发现地而得名。雕像的造型清楚地流露出埃及雕塑“正面律”的影响。其实,此种埃及化倾向正是古风时期希腊雕塑的特征之一。但是它又并非与埃及雕塑毫无区别。首先,雕像异样的脸部表情,古怪而神秘的笑容,史称“古风式的微笑”可谓希腊古风雕塑所独有。其二,在技术上,这件雕像也采用了与埃及雕塑完全不同的手法:人体周围的石头已全被凿除,从而成了凌空独立的雕像。埃及的雕像并未完全从石头里解放出来,多少会与背景连为一体,尤其是腿与腿、臂与身体之间,很难找到镂空的“洞”。其三,雕像表面的塑造显得更加细腻、圆浑和光滑,不再象埃及雕塑那么粗糙、僵硬,从而使雕像增添了某种真实的感觉。这一切,其实并不仅仅是技术性的问题,而更是一种艺术趋向,显示出与埃及艺术迥然不同的希腊现实主义精神。相比之下,埃及雕像似乎受着某种神力的召唤,总显得那么超然、遥远,而希腊雕像则富于更多的人性美,人物一般都显得硕健和充满朝气。
012驮小牛者像
历史背景:
希腊古风时期通常是指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末,得名于当时雕刻风格的古朴稚拙。该时期虽然在艺术发展史上它是一个低潮期,但是无疑它是古典文化艺术高度繁荣的必要准备阶段。这时的希腊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始公社瓦解,奴隶制度开始形成。东方文化通过贸易交往对希腊艺术产生了影响,而希腊艺术又通过吸收东方文化之长和逐渐摆脱东方影响而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作品介绍:
这件雕像表现的是一位体格健壮的青年牧人,肩驮一只可爱的小牛犊,大概是奉献给神灵的,也许是逗着玩的。这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能见到的题材。雕像中人物的发式还存有一点装饰性,眼睛是凹陷的洞,在光影下显得大而黑,很有神韵。小牛绕着青年的颈项,亲密地伏于肩上,青年用双手紧握小牛的前后两条腿,小牛像孩子一般听话温顺。作品中的青年是裸体的,露出强健的肌肉,雕塑家借用大理石打磨得光滑度来表现青年富有弹性的肌肉。
013雅典娜头像
历史背景:
古希腊古典时期是指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4世纪,这时的希腊雕刻艺术以雅典为中心取得了辉煌灿烂的成就。许多杰出的雕刻家们进行新的探索和创造,突破古风程式,试图在人体直立的基础上将人体的重心移至一足,使另一足自然地表现出一些动态,以表现现实生活中人物的各种运动感。其中着名的雕刻家有菲狄亚斯、米隆、普拉克西特列斯等人。
作品介绍:
这尊《雅典娜头像》,它的珍贵之处在于雅典娜是以温柔少女的形象出现,不向以前持长矛和盾牌,顶盔贯甲、全副武装的雅典娜形象。而且人物面部表情的刻划也十分细致,女神似乎在低头沉思,优美中含有男性的刚强,既有纯洁少女的美,又在思考中显现出智慧。同时,眉眼之间仿佛还带有一丝淡淡的哀愁。艺术家把这种复杂的表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令人不得不慨叹于古希腊雕塑的精巧绝伦。可惜的是这件雕像的原作已不复存在,现在流传下来的只是其头像的复制品。
014海神波赛东像
历史背景:
公元前五世纪上半期,在希腊艺术史上被称为由古风时期向古典时期的“过渡时期”。在这个过渡时期里希腊的雕刻艺术突破了古风程式,艺术家们自由构思,大胆发挥,创作了很多优秀的雕塑艺术品,为随后希腊雕塑艺术的繁荣开拓了道路。
作品介绍:
这尊青铜雕像取材于希腊历史上的一场战争:公元前480年,希腊海军曾同波斯海军经历过一场激战并获得胜利。当时执掌海上大权的正是海神波赛东。希腊人敬畏神祗,尤其是在战事频繁的非常时期,他们出征前必定祭祀,祈求神灵的保护。
这件作品描绘了海神波赛东。海神波赛东在神族中是宙斯的兄弟,掌管海洋水域。他常常驾着马车,手执三叉戟巡行海上,有呼风唤雨、撼山搅海的神力。这尊雕像以雄健开阔的动作塑造出海神投掷三叉戟的动态:双臂平衡地前后张开,右手握着三叉戟作投掷之势,左脚跨前一步,右脚稍微提起,全身重心落在两腿之间。这是一种临战姿式,给人以威严无比,大有“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气概。这种精神状态正是希波战争中希腊人民英勇抗击侵略者的真实写照。雕像人体结构准确,隆起的肌肉符合解剖学原理,这是“严谨风格”时期成就最高的作品。它造型完美,动作矫健而富有变化,显示了希腊雕刻艺术的成熟。
015御者
历史背景:
公元前五世纪上半期,在希腊艺术史上被称为由古风时期向古典时期的“过渡时期”。在这个过渡时期里希腊的雕刻艺术突破了古风程式,艺术家们自由构思,大胆发挥,创作了很多优秀的雕塑艺术品,为随后希腊雕塑艺术的繁荣开拓了道路。
作品介绍:
这尊驾驶马车的御者青铜雕像,是在希腊德菲尔地方出土的,它是存世不多的十几件希腊雕像原作之一。这尊立像和真人一样大,雕刻家采取写实的手法,将御者的脚刻画得就像活人的脚那样坚定有力。御者的左臂已断,右臂上发达的肌肉显示出雕刻家的造型能力。衣纹处理得比较细致,但不繁乱。腰以下的衣褶是采取平行褶皱的方法,然而人物面部表情比较呆滞,这是古风时期雕塑模式所遗下的一种痕迹。制作时期应是在希波战争之后不久,它是由西西里岛的叙拉古王希厄隆家奉献给神庙的。
016路德维希宝座浮雕
历史背景:
公元前五世纪上半期,在希腊艺术史上被称为由古风时期向古典时期的“过渡时期”。在这个过渡时期里希腊的雕刻艺术突破了古风程式,艺术家们自由构思,大胆发挥,创作了很多优秀的雕塑艺术品,为随后希腊雕塑艺术的繁荣开拓了道路。
作品介绍:
《路德维奇宝座浮雕》是“过渡时期”最重要的浮雕艺术作品,它是在拆除罗马皇帝路德维希的别墅时发现的。这件浮雕分别由位于宝座后背和左右两侧的浮雕组成。位于宝座后背的浮雕最大,宽1.44米,被命名为《阿芙洛蒂忒的诞生》,取材于希腊神话中爱与美之神阿芙洛蒂忒,也就是维纳斯,从海洋中诞生的故事;宝座左侧是焚香的妇女形象,右侧是吹笛的裸女形象。三块浮雕都表现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平,虽然是浅浮雕,但有很强的人体真实感。
在背雕《阿芙洛蒂忒的诞生》中,人物的动作自然、舒展、和谐,体态秀美,表情洋溢着纯洁和欢乐。尤其令人赞叹的是,女神虽然身着衣衫,但已被海水浸湿,紧贴身体,细腻的衣褶在浮雕画面中表现得惟妙惟肖,就连女神由于双臂上举而造成的胸腹部骨骼肌肉的位置变化也被细心的雕塑家表现了出来;宝座右侧的吹笛妇女形象也十分传神,尽管是薄薄的浅浮雕,但构图严谨,线条优美,人体解剖结构准确,优美的女性人体被刻画得匀称而丰满,呈现出单纯而明亮的美。妇女坐下那块坐垫的柔软质地感更加强了女性肌肤特有的柔性和弹性;左侧的焚香妇女则是因优美而明快的衣服的纹路线条来造成柔和优雅的气氛,与吹笛妇女形象恰好形成了对比。整个作品饱含了对青春和美的赞颂,极富魅力,毫无冷冰冰的石壁感,给人以非常温馨美好的艺术享受。
017维纳斯诞生
历史背景:
公元前五世纪上半期,在希腊艺术史上被称为由古风时期向古典时期的“过度时期”。在这个过渡时期里希腊的雕刻艺术突破了古风程式,艺术家们自由构思,大胆发挥,创作了很多优秀的雕塑艺术品,为随后希腊雕塑艺术的繁荣开拓了道路。
作品介绍:
这件浮雕是希腊过渡时期最着名的三块浮雕中的一块,嵌在原罗马皇帝路得维希御座的背面,雕像讲述了爱神与美神维纳斯诞生的故事。
画面表现维纳斯从海水中诞生,两位山林水泽女神从海面上轻轻把维纳斯扶起。维纳斯正身侧面,两臂抬举成对称式。衣着贴身,海水沿着丰满的身体细密地向下流淌,当跨过乳峰顺着起伏的腹部流淌时突然被遮挡下身的布单隔断,布单以横向大褶纹交互成大小不等的弧形曲线,与女神胸前横向小弧形线形成呼应。两边的两个女神一手托着女神后身,一手扯着遮羞布,这又形成以维纳斯为中心的两边女神对称配置的整体造型构图。弯腰曲臂的女神繁复的衣裙褶纹按照身体的变化而变化,整个形象犹如一幅立体绘画。虽然侍奉女神头部已损,但人物仍然充满着生命气息。全图以各种不同的曲线造型组成一首曲线的交响乐曲。
018哀伤的雅典娜
历史背景:
希腊雕刻中的装饰浮雕是一笔精美的雕刻遗产,古代希腊艺术家的聪明才智几乎大部分都显示在这一领域。比如卫城上厄勒克西奥神庙上的女像柱装饰雕刻,公共建筑与庙宇建筑上的饰带浮雕,神庙与神龛上的回檐浮雕等等,这些装饰浮雕使建筑本身显得格外辉煌、壮丽。此外,还有一种小型的装饰雕刻,那就是用于墓碑上的浮雕,它往往与以记载国家史实为由的石碑结合在一起,使其具有历史的见证性。
作品介绍:
这块墓碑以简炼的艺术手法,雕凿了一个头戴缨盔、身披希腊妇女在最隆重的场合时所穿的“凯通”(Chieon)束腰长袍的雅典娜形象。她倚矛而立,面对一块墓碑,显示沉痛哀思的样子。四围空无一物,使气氛更显得忧伤。雅典娜在对一个她所满意的挑选的战士的阵亡,表示出无限的哀痛。希腊古代崇尚武士,凡是为国捐躯的勇士,都要竖碑纪念,碑上的镌刻形象,这是当时希腊各地较为流行的一种形式。为什么要选择雅典娜?因为她不仅是智慧女神,还是雅典城的保护神,平时她的形象就是身披甲胄,手持长枪盾牌,头戴神盔,具有扞卫祖国的神圣意义。在神话中,她曾与奥林匹斯诸神共同战胜了提坦巨人;在特洛伊战争中,她支持希腊人,消灭了特洛伊城。所以用她作为英勇牺牲的战士的哀悼者,其意义就十分清楚了,她是希腊祖国的象征。
这块浮雕的艺术手法比较简洁,女神身上因俯身而自然下垂的衣纹,顿时人想起另一件青铜雕像,那就是卡拉美斯的《御者》像上的衣纹。不过,这件墓碑浮雕作于公元前460-公元前450年间,它比《御者》像在衣纹处理上要更加自然和谐些。
019里切亚青铜雕像
历史背景:
公元前五世纪上半期,在希腊艺术史上被称为由古风时期向古典时期的“过渡时期”。在这个过渡时期里希腊的雕刻艺术突破了古风程式,艺术家们自由构思,大胆发挥,创作了很多优秀的雕塑艺术品,为随后希腊雕塑艺术的繁荣开拓了道路。
作品介绍:
这是件被西方学者称为“近五百年来最伟大的考古发现”的青铜雕像。因为是在意大利南部里切亚市附近海域发现,因此而得名。经研究确认这是公元前5世纪上半期古希腊的雕刻作品。根据古希腊的运动员不留胡须也不戴头盔的习俗判断,确认它是古希腊神话中的英雄人物,因此有人称之为“青铜武士”。当时考古发现共有两尊形象相似的青铜武士,只是一尊束发,一尊戴头盔。这一尊是束发的武士。他的牙齿和眼圈是用银镶的,嘴唇、头发等是用铜镶贴的,眼球是用象牙制成的,铸造工艺十分高明。人体雕塑精美细致,技巧娴熟,不仅表现在雕像的整体形象,而且表现在每一个局部的细节上。
020掷铁饼者
历史背景:
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4世纪是希腊雕塑艺术的全盛时期,艺术史上称为“古典时期”。这时的希腊雕塑所追求“真实的完美”境界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而且雕塑作品的题材也相当丰富,出现的地区也十分广泛,从某种意义上讲形成了一种文化的扩张,其影响覆盖了整个欧洲,并且成为了整个西方艺术的奠基。这时期涌现出了许多着名的雕刻家,菲狄亚斯、米隆、普拉克西特列斯等人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作品介绍:
《掷铁饼者》是古希腊着名雕塑家米隆的代表作。这个作品被喻为古希腊雕塑艺术的里程碑,显示出希腊雕刻艺术已经完全成熟。
作品取材于希腊的现实生活中的体育竞技活动,刻画的是一名强健的男子在掷铁饼过程中最具有表现力的瞬间。雕塑选择铁饼摆回到最高点、即将抛出的一刹那,有着强烈的“引而不发”的吸引力。虽然是一件静止的雕塑,但艺术家把握住了从一种状态转换到另一种状态的关键环节,达到了使观众心理上获得“运动感”的效果,成为后世艺术创作的典范。
掷铁饼的强烈动感与雕像的稳定感结合得非常好。雕像的重心落在右腿上,因此右腿成了使整个雕像身体自由屈伸和旋转的轴心,同时又保持了雕像的稳定性。掷铁饼者张开的双臂象一张拉满弦的弓,带动了身体的弯曲,呈现出不稳定状态,但高举的铁饼又把人体全部的运动统一了起来,使人们又体会到了暂时的平衡。整件雕像充满了连贯的运动感和节奏感,突破了艺术上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传递了运动的意念,把人体的和谐、健美和青春的力量表达得淋漓尽致,体现了古希腊的艺术家们不仅在艺术技巧上,同时也在艺术思想和表现力上有了一个质的飞跃。这尊雕像被认为是“空间中凝固的永恒”,直到今天仍然是代表体育运动的最佳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