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一生要知道的欧洲艺术名作
13788900000020

第20章 一生要知道的欧洲雕塑名作(1)

一、欧洲远古雕塑

001维林多夫的维纳斯

历史背景:

人类雕塑艺术的历史源远流长,最早甚至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在那个时代,人类不但已经克服了生存的困难,而且智慧也发展到了足够的水平,可以从社会生活中提炼出艺术。

作品介绍:

这尊《维林多夫的维纳斯》就是人们所发现的迄今为止最早的雕塑艺术的代表作。这尊雕像头部和四肢雕凿得十分笼统,脸部特征基本忽略,头发均匀地卷曲排列在整个头部上,但胸部突出,腹部宽大,女性特征被强调得极其夸张。人们推测它很可能是当时母系氏族社会崇拜的偶像,表达了早期人类渴望种族繁衍的愿望。同时,它也是旧石器时代母权制社会观念的反映。由于发现于维林多夫山洞中,所以西方美术考古学家们戏称其为“维林多夫的维纳斯”。这尊雕像被公认为是人类雕塑艺术的开端。

002持角杯的维纳斯

历史背景:

艺术评论家们经过历史考证,普遍认为旧石器时代的艺术作品与早期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巫术信仰有关。在发现的大量远古时代岩壁画和雕刻作品中,动物形象占有很大的比例,同时人物形象也很常见,有一些表现人与动物的搏斗,还有很多则被认为是体现了旧石器时代的巫术信仰和渴望种族兴旺的生殖崇拜。

作品介绍:

这件雕塑发现于法国劳塞尔岩洞中,是当时所发现的六个人物雕刻形象中最着名的一件。雕像中的女性面部和足部的刻画十分模糊,而能体现女性生殖特征的部位却刻画得十分夸张。作品中的女人右手拿着一只牛角,左手搭在隆起的腹部上,披肩的长发绕过了她的左肩。从形象上看,她显然是在主持一种巫术仪式。这种典型的女性雕刻形象充分表现了原始人类对种族繁衍的崇尚,被认为是原始艺术的开端。

在西方雕塑发展史上,古希腊雕塑代表着一种美学高度。希腊艺术家确立的艺术规范和原则,对后世西方雕塑的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希腊雕刻分4个时期,即荷马时期(公元前12世纪-8世纪),因荷马史诗是这一时期唯一的文字史料而得名;古风时期(公元前750年-6世纪末),因这时期的雕刻艺术呈古朴稚拙的风格而得名;古典时期(公元前5世纪下半期-334年),指希波战争结束至马其顿亚历山大大帝开始东侵;希腊化时期(公元前334年-30年),指罗马灭亡埃及托勒密王朝这一历史时期。

真正古希腊雕塑史应从古风时期开始。这个时期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人体雕刻的出现。我们从现今保存下来的属于古风时期的男女人像雕刻中就可以窥见人类幼年时代的文明成就。古希腊人认为,神和人是同形同性,我们把强健的身体看成是一切善与美的本原,而把希腊神话视为艺术的精神本源。所以希腊艺术主要成就表现在神与人合一的雕刻和神庙建筑。这些作品的主要特点是无所不包的和谐与规律性,还有庄严与静穆。希腊人为人类贡献了高不可及的艺术典范之作。

二、古代希腊雕塑

003诺萨斯宫的女蛇神

历史背景: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考古学家们在希腊的克里特岛上发掘出了大量珍贵的文物,从而证明了在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1200年之间,曾经存在着一个以克里特岛为中心的发达的文明时期,历史上称之为“克里特-迈锡尼文化”。

作品介绍:

根据古希腊神话传说,在克里特岛上有一座弥诺斯迷宫,任何人进入之后都无法逃脱。宫中有一个牛头人身的食人怪物弥诺陶洛斯,克里特国王强迫雅典人每年贡献童男童女各七人供怪物吞食。后来,雅典王子忒修斯自告奋勇去克里特岛,在克里特公主阿里阿德涅的帮助下,找到并杀死了怪物,并利用公主给他的线团走出了迷宫。这个故事生动地反映了史前社会克里特岛人的图腾崇拜习俗和野蛮的杀人祭祀方式,而“阿里阿德涅线团”就成了西方人比喻解决问题的办法的一句成语。

1900年,英国考古学家在希腊克里特岛北部发现了这座传说中的迷宫遗址,这座宫殿被称为诺萨斯宫,面积达一万六千平方米,是克里特岛最大规模的古建筑遗址。它厅堂复杂,回廊曲折,确实给人以迷宫的感觉。宫中发现了许多写实的壁画和雕塑,这尊陶土制的女蛇神塑像即发现于王宫的神龛中。史学家们认为这尊雕像与当时的祭祀仪式有关。女神双手各执一蛇,身穿长裙,胸乳袒露,头梳高高的发髻,装束与十八世纪出入于社交场合的贵妇人颇有相似之处,所以,被有的美术史学家戏称为“古代巴黎女郎”。这尊雕像反映了当时克里特妇女的穿着已非常讲究,并过着豪华优裕的生活,以及她们那无所拘束、自由自在的精神。

004华菲奥的金杯

历史背景:

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考古学家们在希腊的克里特岛上发掘出了大量珍贵的文物,从而证明了在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1200年之间,曾经存在着一个以克里特岛为中心的发达的文化时期,它包括新石器时代到铜器时代,历史上称之为“克里特-迈锡尼文化”。

作品介绍:

“华菲奥的金杯”是迈锡尼文化期的精雕工艺品,出土于希腊南部斯巴达附近的华菲奥村。金杯共有两个,外壁的浮雕呈环形布置,精美异常,引人注目。其中的一只金杯表现的是用绳网捕捉野牛的场面:一只野牛被绳网套住,一只跳跃着脱网而逃,另一只被激怒的野牛正用牛角撞倒两个猎人,表现出了强烈的动感和节奏,画面周围用枝蔓和绳索进行装饰;而另一只金杯充满了和平的气氛,似乎是故事的延续:一只牛在树下安然地吃草,另外两只互相依偎,仿佛一对恋人,还有一只虽然被绳索缚住了后腿,但也已被驯服,不再反抗,表现了在人与牛的战斗中,最终人取得了胜利。这对金杯的构图自然活泼,既写实又富于装饰性,牛的形象被夸大了,强调肌肉以表达勇猛的特性,而人则是消瘦的,体现了灵活性。

整个浮雕形象生动,富于韵律和节奏,人和牛的解剖关系非常精确,表现了克里特-迈锡尼艺术家们对自然生活敏锐的观察力和高超的金属工艺水平。

005愉快的收获者

历史背景:

克里特-迈锡尼文化,又称爱琴文化,起始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爱琴海沿岸地区,它自成体系,和古埃及、巴比伦文化同时存在于古代的世界。那里的人们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艺术,对后来的古希腊文明产生了十分巨大的影响,被认为是希腊的早期文明。

作品介绍:

《愉快的收获者》是雕在一个石瓶上的浅浮雕作品,是克里特-迈锡尼雕塑作品中的杰作。它表现了一队从田间收获归来的男子,他们肩上扛着劳动工具,排列整齐,正欢快地迈步返回家园。队伍的排头是一个体格健壮的长者,身穿短裙,阔步向前;后面是身着短裤的青壮年男子,精干而矫健,他们脚下有肥沃的土地和橄榄树群,概括的反映了他们劳动的环境。人群好象画带一样围绕着瓶体,形成“带状纹样”的装饰效果。整个画面呈现出欢乐的笑容,人们好象在尽情歌唱,欢庆丰收。

这个作品的人物形象纯朴而写实,身体各部分解剖结构关系精确,雕刻手法不受任何程式的约束,刀法简练有力,非常生动活泼,体现了当时艺术家们的高超技巧。更难能可贵的是,它是一件反映劳动人民生活的作品,具有强烈的世俗气息和乐观的气氛,这在任何奴隶制社会的艺术品中是极为罕见的。

006狮子门

历史背景:

荷马时期是氏族社会的末期,同时也是造型雕塑的萌芽期。荷马时期的各种造型艺术作品几乎都是几何形的,没有细节刻画。因此,这一时期在艺术史上又被称为“几何风格时期”。

作品介绍:

狮子门位于迈锡尼古城遗址的西北角,该门是由独石建成的门柱,上面覆以巨石门楣,门楣之上是镌刻着两头雌狮的浮雕巨石,“狮子门”因此得名。狮子门门上过梁的巨石,重达20吨,中间比两边厚。在巨石的门楣上有一个三角形的叠涩券,用以减少门楣的承重力,中间镶着一块三角形的石板,上面刻着一对相向而立的狮子,保护着中间一棵象征宫殿的柱子。这个柱子也是上粗下细。这一对狮子,俯视着进入城门的人,更突出了城门的壮严肃穆。像狮子门这样的城门在当时是流行的。

007赫剌克勒斯与萨提洛斯

历史背景:

荷马时期是氏族社会的末期,同时也是造型雕塑的萌芽期。荷马时期的各种造型艺术作品几乎都是几何形的,没有细节刻画。因此,这一时期在艺术史上又被称为“几何风格时期”。

作品介绍:

荷马时期的雕刻主要是供祭祀和陪葬用的赤陶和青铜小雕像。《赫剌克勒斯与萨提洛斯》是这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作品取材于希腊神话:赫剌克勒斯是希腊神话中最负盛名的英雄和大力士,萨提洛斯则是神话中最低级的林神,专司丰收,在神话中通常把他描写成懒惰、淫荡的半人半兽的怪物。这件雕像的造型单纯简练到几何化,两个人物形象都是裸体的,似乎有意要突出他们的性特征。人物形象虽然简括但并不显死板,富有动态感和情绪传达。萨提洛斯双手拉着赫剌克勒斯好像在说些什么,很有人情意味。

008阿波罗像

历史背景:

希腊古风时期通常是指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末,得名于当时雕刻风格的古朴稚拙。该时期虽然在艺术发展史上是一个低潮期,但是无疑它是古典文化艺术高度繁荣的必要准备阶段。这时的希腊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始公社瓦解,奴隶制度开始形成。东方文化通过贸易交往对希腊艺术产生了影响,而希腊艺术又通过吸收东方文化之长和逐渐摆脱东方影响而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作品介绍:

古风时期的男子雕像大多是墓前雕刻品,有的是死者本人,有的为死者而立,一般称之为阿波罗像,这是因为古希腊神人同形同性所致。而且青年男子立像一般都为裸体,多取站立姿势。这尊被称为阿波罗的青年立像仍存有埃及造型程式,但他低头和手势姿式已趋生活化。他向下视,两臂向前伸,似有接物之意,看得出人物形态已从直立僵化向生活化活动迈前一步。

009濒死的战士

历史背景:

希腊古风时期通常是指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末,得名于当时雕刻风格的古朴稚拙。该时期虽然在艺术发展史上它是一个低潮期,但是无疑它是古典文化艺术高度繁荣的必要准备阶段。这时的希腊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始公社瓦解,奴隶制度开始形成。东方文化通过贸易交往对希腊艺术产生了影响,而希腊艺术又通过吸收东方文化之长和逐渐摆脱东方影响而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作品介绍:

古风时期最珍贵的建筑装饰雕刻是埃癸那岛上的阿淮亚神庙的山墙雕刻。传说阿淮亚是神话中的女神,原称布里托玛耳提斯,她是猎人、渔夫和航海者的保护神。阿淮亚神庙的东西两面山墙都有雕像装饰,呈三角形。山墙中间位置高,人物呈立势;两边低,人物被处理成跪卧姿势。整面山墙描写的是希腊神话中特洛伊战争的故事。

《濒死的战士》是东山墙中的一件雕像。因其创作年代迟于西面山墙的雕像,所以人物面部的“古风式微笑”几乎消失迨尽。这件雕像通过人物扭曲的躯体、双臂和腿的姿态真实地表现出战士伤重倒下的痛苦神态,而且人物的体形比例和肌肉的刻画也很准确而简练,人物面部呈现出的丰富表情留给观者充足的想像空间。

010弓箭手

历史背景:

希腊古风时期通常是指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末,得名于当时雕刻风格的古朴稚拙。该时期虽然在艺术发展史上它是一个低潮期,但是无疑它是古典文化艺术高度繁荣的必要准备阶段。这时的希腊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始公社瓦解,奴隶制度开始形成。东方文化通过贸易交往对希腊艺术产生了影响,而希腊艺术又通过吸收东方文化之长和逐渐摆脱东方影响而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作品介绍:

《弓箭手》是阿淮亚神庙东面山墙群雕中的一件雕像,又名赫剌克勒斯。这件雕像真实生动地刻画了一位引弓射箭的战士,他呈跪射姿势,双臂紧拉弓箭,面部表情专注而执着,原有的“古风式微笑”已经消失。

这件雕像真实地表现了临战时的动作姿势,而且人物的面部表情与紧张的战争背景相一致,它充分表明希腊雕刻艺术已经突破了程式化,更接近生活真实。这是一件接近圆雕的高浮雕作品。

011提纳的科罗斯雕像

历史背景:

希腊古风时期通常是指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末,得名于当时雕刻风格的古朴稚拙。该时期虽然在艺术发展史上它是一个低潮期,但是无疑它是古典文化艺术高度繁荣的必要准备阶段。这时的希腊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始公社瓦解,奴隶制度开始形成。东方文化通过贸易交往对希腊艺术产生了影响,而希腊艺术又通过吸收东方文化之长和逐渐摆脱东方影响而形成了自己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