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一生要知道的欧洲艺术名作
13788900000018

第18章 一生要知道的欧洲绘画名作(18)

七、20世纪欧洲绘画

毕加索

1881-1973

作者简介:

毕加索,法国现代画派绘画大师。1881年出生于西班牙南部马拉加。毕加索的作品不仅开创了立体主义,打破了历来的绘画造型法则,而且不论新古典主义、超现实主义、象征主义,或是构成主义等等任何形式与画风都很好地融入了他的作品。其作品内容涵盖了绘画、陶瓷、雕塑、拼贴等方面。代表作品有油画《亚威农少女》,壁画《格尔尼卡》,版画《鸽子》等等。

198生活、拥抱

作品介绍:

毕加索于1900年10月来到巴黎,此时他开始注意观察贫民,并创作了一系列以农民的生活为描绘题材的作品。作品《生活》、《拥抱》,就是他早年的作品之一。这两幅画都表现穷人的爱情生活。在《拥抱》中,艺术手法还带有某种表现主义风格。但来到巴黎以后,毕加索的眼界更加扩大了。1903年开始,他画了《生活》。这是一幅反映下层人民生活的风俗画。画的形式已出现了某些变化,而且内容也比以前更深了一层,强调下层人民生活中荒凉与悲怆的一面。由于这时他的作品都以忧郁的蓝调子占优势,所以人们称这个时期为他的“蓝色时期”。毕加索通过一个家庭的形象来展露他们的贫困。左侧一对情侣以裸体形式表现;右边一个抱婴孩的母亲,象征生活的重负。背景加了毕加索自己的两幅素描人体,展示画家所致力于的艺术对象——穷人。

199亚威农少女

作品介绍:

这幅画是毕加索根据青年时代在巴塞罗那的“亚威农大街”所见的妓女形象而作的。“亚威农大街”以妓院林立而闻名。画上的女人形象,就是这条街上的妓女们。画家以各种不同的几何图形结构,和灵活多变、层次分明的色块来组成人体、背景与空间。并且将这些造型与平面无限延展,就像建筑师在构筑平面那样。毕加索更采用了非洲艺术的元素,让画面显得浑厚有力、充满神秘的氛围与魅力。他认为,将形体加以分解、分析,会让人们能更深刻地欣赏艺术的精神层面与原始的力量。

同时,从这幅画上,观者多少可感觉到画家着意于纯粹的田园风趣。五个裸体女人的色调是以蓝色背景来映衬的。观众首先看到的是一群几何形变异的女人。右边坐着的一个女人像戴上假面具一般,当她转过身来,脸容十分可怕,就像从阴间爬出来的鬼魅,颜色却又像烤熟了的乳猪;最左边一个女人,正拉开赭红色的布幕,为要展示她的姊妹们的菱形身体。她那严肃的表情,侧面的轮廓,简直像埃及的壁画;中间还有一堆水果……总之,这些形象使人观后产生作呕感。当诗人把这些形象与亚威农相联系时,观众似乎受了侮辱一般,责骂毕加索的鄙俗。殊不知,这幅画在以后的十几年中竟使法国的立体主义绘画得到空前的发展,甚而波及到其他领域。不仅在美术上,连芭蕾舞、舞台设计、文学、音乐上,都引起了共鸣。《亚威农少女》开创了法国立体主义的新局面。

200三个乐师

作品介绍:

毕加索创作的《三个乐师》被认为是立体主义漫画的杰作,也是立体主义技巧的最高表现。

画面以几何形体结构表现三个人物并列坐着的正面形象。从抽象的形体中,人们可以隐约感到三个乐师的存在:中间坐着穿花衣服的丑角在弹吉它,一边穿白衣服的丑角在吹小号,另一边是黑色调的僧侣式人物在翻乐谱。他们的眼睛在同一平面上,他们的四肢和乐器,无论位置怎样错乱,大体上仍符合理性的秩序。这件作品的特点是把形体结构的具体多样化,改变为方块、三角形和圆形等几何形的组合。这些以几何形体的色块互相排列衔接交错的形象,产生了音乐般的韵律与节奏感。

毕加索借着描绘丑角,暗示在哀伤面具下的自己随时可以变换扮演的角色。以至于艺术评论家莫里斯·雷纳尔说:“《三个乐师》就像一个琳琅满目的立体主义发明橱窗,是一幅充满灵气与诗意的杰作。毕加索将他在意大利喜剧中发现的人物,集中放到这幅画里,将抽象的手法发挥到了极限。”

201镜前的女人

作品介绍:

在这幅作品里,毕加索同时使用了立体主义和传统的绘画技巧来创作。借用镜子表现了从不同角度所见、被分解的人物形象。整幅作品以粗细不均的黑色线条和对比鲜艳的互补色——红色与绿色、黄色与紫色来铺陈,有效地加强了画面的空间感、女性魅力和装饰意味。画家不再使用单一静止的视点来作画,而是通过人物的不同动作,将“时间”因素引进画里,即引进了“第四度空间”,传达出一种“比现实更深刻、更真切的真实”。

202格尔尼卡

作品介绍:

这幅巨画是毕加索为以进步和平为主题的巴黎万国博览会之西班牙馆所绘制,并且曾到英国、美国等其他国家巡回展览,引发了全世界热爱自由、拥护民主人士的共鸣。

《格尔尼卡》是一幅谴责和抗议西班牙政府轰炸巴斯库地区一座名为格尔尼卡古城的作品。在这幅画中,毕加索并没有描绘飞机轰炸的残酷场面,也没有正面出现法西斯的狰狞面目。而是将画由七组符号化的形象组成,两个动物和六个人物,虽然寥寥数笔,却寓意深邃。毕加索把象征性的战争悲剧投入蓝色调中,用浅青、浅灰在黑色调的对照中表现正义的极点,它聚集了残暴、痛苦、绝望、恐怖的全部意义。画面由左、中、右三部份组成,是古代宗教画的三联式。画的中央是一匹受了重伤将死的马,身体向右,头却向左边,臀部扎了一根是斗牛用的长矛,一条腿已经跪下,象征着无辜的垂死的受难者。它极度痛苦,仰天长啸,如一把锋利剑的舌头,好像是对战争的声讨,眼睛化成两个圆圆的圈,是对敌人的怒视;狂马右边的女人的头,画法极简练,寥寥数笔而表情惊恐、注视前方,彷佛是从一个漆黑的窗口伸出,右侧的手已经完全变形了,另一只手从头顶伸出,举着一盏煤油灯,让人联想到纽约的自由女神;沿着一个大的三角的斜线上是一位匆匆逃亡的女人,她是整幅画中最完整最详细的部份。她赤裸上身,没有穿鞋,一只断掉的左腿留在画的右侧。屈着身体,垂着双手张皇失措,拼命地逃跑,同时眼睛又紧紧注视着上前方落下的炸弹。这个妇人形象取自鲁本斯的名画《战争恐怖》;马的下面,是一个身体被炸碎了的士兵雕像。毕加索说它代表在白色人种大扫荡中被摧残的人性,仰面朝天,没有头以下的部份。一只手强劲地朝前伸,另一只手却在远处握着一把断掉的剑。手上方的一朵小花是画中唯一象征着美好的部分。在画的初稿中,战士有完整的身体,朝右方倒着,可是最后也和所有其他形象一样朝着左方,使整个画面更加统一,让观众的视线从左向右,集中在上方炸弹掉下的方向。

在画的两侧,右边是一座燃烧的小屋,一位倒在火里的妇人,仰面高高地伸展双手,在绝望地呼叫,挣扎着求救。她的上方有一个小小的窗口和右边“上帝的眼睛”互应,妇人身体的下半部分用一块燃烧的木板遮住了,不像在初稿里有一个完整的身体,更能表达妇人身陷熊熊大火之中,给画面留下更多可以想象的空间。

画面的左部,对应着另一位妇人,她跪在牛前,脸也朝着天上投下炸弹的方向,手里抱着死去的孩子,张大着口,悲痛的吼叫。和右边的女人一样,她的眼睛也离开了正常的位置,化成眼泪的形状,正如欲哭无泪的表现。这个组合取材于古意大利画的“哀痛的圣母”。米开朗基罗就有一幅极着名的雕塑“哀悼基督”,直立而坐的圣母和横抱的基督尸体构成一个十字,俱有极大的震撼力。

最让人引起争议的就是那头牛了。它的身体大部分已经淹没在了黑暗中,只看得清牛头。有人说,这是西班牙的标志,因为斗牛是西班牙最着名的。但这头牛表情是那么泰然自若,冷漠无情。据毕加索本人说,画中的“牛”代表了残暴。这幅作品似乎成了画家的政治宣言,抗议地球上所有战争的永恒纪念碑。

斐尔南·莱歇

1881-1955

作者简介:

斐尔南·莱歇出生于法国诺曼底阿尔让当一个牧羊人家庭,1903年进入巴黎装饰美术学院。与其他青年画家一样,年轻时接受印象主义和野兽主义的影响,至1908年,受塞尚和毕加索的影响,开始了他的立体主义创作。其代表作有《森林中的裸女》、《城市》、《三个女子》、《持花的女人》等等。

203城市

作品介绍:

莱歇的立体主义绘画是一种机械立体主义。他与其他立体派画家迥然不同,这是和画家崇拜机械,看重机器时代的作用与意义有关的。他热情地描写机器,钢铁、桥梁、飞机等,直至画人时,也像画机器一样,寻求各个局部的机械构成。人物多硬直,毫无表情,似乎这样就能唤起人们对机器时代的兴奋。

这幅《城市》标志着画家处在探索现实与风格原则两者相溶合的时期。通过一个刚建的建筑群体,建立起两度平面的主体,画家运用了综合立体主义的手法,把各个部件重新整理在一起。前景上那根红色柱子,像浅浮雕一般,倾斜的平面暗示出透视的深度感。机器、建筑物、登楼梯的机器人、漏版印刷文字、符号等等,这一切无非是提示着《城市》中所展开的工业机械的世界。

204持花的女人

作品介绍:

这幅作品画了三个女子,中间一个穿蓝衣的女子手持花束,右手端着一盘食物;那个横卧在床上的女子是裸体的,用以反衬前面两个一红一蓝坐着的女人形象。她们毫无个性,只有机械性,连遮住半边脸的头发也像一片金属。人物全都木然地凝视着前方。

乔治·勃拉克

1882-1963

作者简介:

乔治·勃拉克,现代绘画大师,立体主义绘画创始人之一。勃拉克的绘画作品由于统一完整,结构严密,色彩高雅和颜色朴实神秘而别具一格。如果说毕加索的作品表现出对体积的特别关切,那么勃拉克则比任何人都更会创造造型空间,给人以深远之感。其代表作有《移民者》、《音乐家》、《弹吉它的淑女》等等。

205埃斯塔克的树林

作品介绍:

《埃斯塔克的树林》是勃拉克在埃斯塔克所绘的一系列风景组画之一。这幅画被批评家路易斯·瓦塞里首次称之为“立体”,于是“立体主义”成了一种画派。勃拉克在这里平面地解体了树林,让视点与光源分散,形成支离破碎的组合,看上去有一种拼贴画的味道,以突出画面的装饰性效果。据说他年轻时当过油漆匠,这门行业有一种油漆技术,给住房油漆内景时,善于以立体感和进深感的透视方法来给建筑作装饰;那是古罗马时期的传统画技。勃拉克从事立体派绘画时,就故伎重演。画上的树林有一种深远感的丰富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