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验光28忌
13788100000006

第6章 眼球结构简介(5)

人们在近距离用眼时,是不可能将表中所列尚有的调节力全数付出的。经验证明,人的眼睛如要清楚、舒适地视近,可以付出的调节力,最好是其尚有调节力的一半乃至2/3。例如,一个45岁的人,现有的调节力是350度,如果用它的2/3来计算,可付出的保持清楚舒服的调节力就是225度多一点,当用30厘米的距离看书、写字时,必须付出300度的调节力,其间明显就有75度(300-225=75)的不足,在用眼视近物时,就得戴75度凸球眼镜片(+0.75D,作为这种用途则称之为老花镜)来给予补上。当改用40厘米距离工作时,必须付出的眼调节力由300度改为250度,而人眼可付出的调节力仍然是225度,其间的不足就只有25度(250-225=25)。25度这样低的度数,补或不补都无所谓,若不补,只要将字的距离拉远一点就解决问题了。由此,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初有老视的人看书、看报时,要把书报拉远才能看得清楚的道理。运用这一计算方法,可以算出各个年龄段老龄者配戴老花眼镜的度数。老年人调节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弱,而老花眼镜度数却随着年龄增长逐渐走高。当然,调节力减弱与老花镜度数走高的程度与个人体质密切相关,并非人人都为同一模式。确定戴老花眼镜的度数,还得通过验光试镜来决定。

正常老视眼戴老花镜最高可达400度(+4.00D),这是因为人到老年(如70岁),不但已经付不出300度调节力而必须全部依靠戴300度老花镜来视近,而且,由于老年人瞳孔的缩小以及晶状体的不可溶性蛋白的不断增加,会减小已不复调节的晶状体屈光面的曲率,屈光面曲度的改变,眼屈光力也就随之减弱。所以说,老年人要想看近清楚,最高可用400度老花镜,才能弥补随着年龄增长所失去的调节力和因晶状体老化、曲率减小所影响到的眼屈光力。

此外,还可以用老年人调节力缺失、晶状体老化、曲度趋平的说法,来解释老年近视者认为近视的程度要比原来好了一些的原因,若原来要戴几十度甚至近百度近视眼镜的老年人,摘掉眼镜仍可看远,度数高的老年人,低戴几十度或近百度依然清楚的道理。分析近视眼的成因,不是因为眼的总屈光力过强,就是因为屈光系统的各屈光面曲率过大或者是屈光介质的屈光指数过高,但是,人们矫正近视却都是用同样的办法,即减小眼球的屈光度,不论你是配凹球近视眼镜还是做激光矫正近视手术,都是这一办法的具体运用。老年人晶状体屈光面曲率的减小,也正是起了帮助减少屈光度的作用。

那么,屈光不正的人,也就是指远视眼、近视眼用眼看近时,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屈光情况呢?该如何用戴眼镜的办法来改变屈光状态?戴凸球镜片还是凹球镜片?其屈光度数与一直戴着看远的眼镜度数有着什么关系呢?这些问题将在下面一一作答。

2.远视眼凡远视眼、近视眼,都是用正视眼(正常眼)的屈光状态作比较而定义的。远视眼的屈光力少于正视眼,成像焦点落在视网膜之后,所以必须用附加凸球镜片度的办法弥补其不足的屈光力,使图像回到视网膜上,达到看远清晰的目的。

远视眼在看近时(以30厘米为例),字与物反射入眼的发散光也不例外,同样也要减弱其300度屈光力。这对于屈光力本身就不足的远视眼来说,如同火上浇油。如此,要想看近也清楚,就要用原本因为远视已经不足的那个屈光度数,加上因为老视所必须补上的屈光度数(计算方法同本节前面所列举的正常眼的老视),二者之和才能达到视近清楚舒服的目的。当然,这两个同性质的屈光度数,都要通过验光试镜来确定,镜片为增强屈光力的凸球镜片,而不是以抵消、减少聚光能力的凹球镜片。

3.近视眼近视眼看近时,屈光度数、屈光状态是否有变化?有什么样的变化?要戴多少度数的眼镜才舒适、清楚呢?

近视眼看近时(以30厘米为例),字与物反射入眼球的发散光同样会将眼球的总屈光力减弱300度。但是,近视与远视的屈光状态是相反的。要想使物像落在视网膜上,相对正常眼来说,远视眼要弥补不足的屈光力度,而近视眼则要减弱过强的屈光力度。既然看近物、细物时,入眼的发散光会减弱屈光度,正符合近视的需要,也就等于帮了近视眼的忙。

然而,戴近视眼镜的青少年患者,他们看近时不用取下眼镜,不改变镜片的性质与度数,同样也看得清清楚楚,不存在不舒服,更感觉不到所戴的凹球近视镜片在抵消眼内过强的屈光力度,将眼睛矫正为正常眼,有着正视眼一样的调节状况。

常言道:四十四,眼带刺。当人到了40岁以后,这种感觉才会呈现出来。

最先感到的是戴着眼镜看书觉得吃力,取下眼镜看反而清楚、舒适。这是因为戴上矫正近视眼镜已等同于正视眼,而40岁以后的近视眼,其尚存在并逐年减弱的调节力,如同正视眼一样,已付不出视近物时所必须付出的300度调节力了。在这种屈光状况下,正视眼要戴凸球老花镜作弥补,远视眼更要戴视远度数与视近物时称作老花度数的两个度数之和的凸球镜片才能弥补,而近视眼则不同,只需摘下鼻梁上戴着的那副正在抵消着眼球中那些过强的屈光力度的凹球近视眼镜,保留着眼球中那些原本过强的屈光力度,就已解决了视近的问题。

所以说,好解决是对400度以下的未接近400度的近视而言的。例如,50岁有200度近视的人的调节力(表1-1)与同年纪的正视眼一样,也只有250度了,如果是正视眼,看30厘米近物、细物时,要清楚而持久,没有不适的感觉,就得戴150度左右的凸球老花镜了。但是,由于他是近视,本身就比正视眼的屈光力多了200度。也就是说,只要摘下戴着的眼镜就多了200度的屈光力,再加上这个年龄段尚有的250度调节力,还可以轻轻松松付出150度,合计共有350度的屈光力,超过了看近时该付出的300度调节,因此在这个年龄段的200度近视,视近一般尚可维持。接近60岁时,调节力已下降到只有100来度,即使摘下眼镜,把所有屈光力全用上,也只是相等而没有任何余力。因此,无论将书拉近移远,屈光力也不足以维持,不一会就有模糊、吃力的感觉,所以,有200度近视的人到了60岁以后,一般还得用老花镜来帮助补上已经不足的屈光度,以保证视近物时的清楚和舒适。

对未接近400度的近视眼,产生的实际老视是这样计算的,若一位200度的近视眼,要戴100度(+1.00D)的老花镜看近物、细物,可实际老视就已有了300度(+3.00D)。这是因为,看近物时要使用300度的调节力,或者说要减少300度屈光力,而取下近视眼镜就已弥补上了200度,戴的老花镜又弥补了100度,岂不是实际老视有300度吗?列式计算就是用戴的老花镜度数减去实有的近视度数,即(+1.00D)-(-2.00D)=+3.00D即老视300度。如果验的近视度数过矫或欠矫,就要去掉过矫,补上欠矫才能依法计算。

在近视眼人群中,400度近视是个特例。看近时,摘掉眼镜就可以了,终生不用戴老花镜。400度近视眼看近时,屈光力也会减弱300度,或者说也得付出300度调节力。当400度的近视眼,摘下降低这个度数的近视凹球眼镜,就多400度屈光力,完全可以付出并补上300度的调节力(调节力也是屈光力,只是需要眼的调节才会呈现,而不是眼球固有的屈光力度)。即使到了无调节力年龄的最高400度老视时期,也可以对付,只是没有多余的屈光力来保持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的舒适。

400度以上的近视眼,可以不考虑将来老视,只要摘下近视眼镜就可以看近,近视眼本来就有多余的屈光力,只要调节与集合均正常,就可以知道有着的看清楚物体的距离。比如200度的近视眼其清楚视点约50厘米,500度的近视眼其清楚视点距离约为20厘米,摘下眼镜看书时,可将书报放置眼前20厘米处看清。750度的近视眼,可看清眼前13厘米左右处细物。这个距离就是眼的远点,它与近视度数的关系同于本节开头所列的调节力与注视距离的关系式。

不论哪位近视眼患者,都可以算出自己的远点距离(远点距离=1/近视度数)。

由于度数越高的近视眼,其远点到角膜的距离就越近,视近集合(辐辏)时,两眼会聚(如看书、用电脑)所需的集合力与调节力就越强,就越容易发生疲劳。而且时间一长,中老年患者会感到眼胀难受;青年患者会感到视力模糊,怀疑度数有增加;中小学生患者会出现近视度数增加。要避免这些情况的出现,就得用改低镜片的度数(远视眼视近就要增加镜片的屈光度数)的办法,人为地改变远点,让远点临时落到习惯的阅读或工作距离处。不过,能降低的度数会受到不同的近视程度,不同年龄的调节力,以及不一样的身体素质的影响。所以,不能一概用降低近视300度的办法做硬性处理,应该在距患者30厘米(用电脑多的可考虑45厘米左右或更长一些的距离),用试镜的办法来获得视近物时适戴的,降低近视镜片的度数,测量出视近的瞳距,以配眼镜用。

这就是说近视眼最好配看近、看远两副眼镜,200度以下的青少年可以摘下眼镜,在允许活跃一部分调节的状态下看书、工作。

第八节外戴眼镜配戴者如何检查眼镜装配

矫正视力至今日,一直以外戴眼镜为主。在眼镜的装配方面,也有相应的国家标准,不符合装配标准的眼镜,会伤害视力与视健康,为此,对非专业人员来说,了解掌握一些检查眼镜装配的知识很有必要。

一是针对眼镜装配中的眼镜片光学中心装配错误带来的伤害,来学习检测瞳距,学习测点眼镜镜片的光学中心,量出两个镜片光学中心之间的距离,并以此距离比较配戴这副眼镜的人的瞳距,找出它们之间存在的差别,再持这个差别与国家眼镜装配准许误差作比较,断定眼镜装配是否合格。因为,眼镜片光学中心距不符合瞳距检定为装配不合格,也就是比较二者的误差得出来的。

二是检测瞳距与眼镜两镜片的光学中心距。其方法非常简单,很容易学会和掌握,用起来也很轻松、方便。

那么,什么是瞳距呢?为什么要测瞳距呢?瞳距是指人眼两个瞳孔(黑眼珠)中心之间的距离。因为远视、近视眼患者戴眼镜看东西,都必须通过眼镜片的光学中心去观察。两个镜片的光学中心点要求必须对应地分别装配在患者两瞳孔中心的正前方。为了使眼镜片光学中心的位置装上镜架之后符合这一要求,考虑到人眼瞳距并不相同,所以,必须测量出每副眼镜配戴者的瞳距,并按瞳距安装镜片,这就是要测量瞳距的原因。测准瞳距是检查眼镜装配非常重要的步骤,只有学会了测量和测准瞳距,才能用所测得的瞳距数据来检查眼镜架上两镜片光学中心的距离,了解这个距离与配戴者瞳距之间是否有误差,有多大误差,超没超过国家标准。如果一个眼镜店将瞳距量错、记错,那么,制作出来的眼镜镜片两光学中心点,因为不在瞳孔中心的正前方,就必然会引起患者不适反应和不正常的感觉,影响视觉。“质检报告”中的两副眼镜给杜佳带来的痛苦,抛开验光不说,仅瞳距不符就足以对杜佳造成伤害。

1.测量瞳距的方法测量瞳距的主要方法为目测。下面逐项向大家介绍。

(1)应用工具:一把刻度为毫米的小直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