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验光28忌
13788100000014

第14章 验光正确与否的判断与“验光28忌”(3)

(2)所提症状,若少儿时如此,则有器质性弱视之嫌。综合所述情况,可用检影法来鉴别,如系提示(1),则检影验光后的第一副眼镜,可不降低检影的任何球镜柱镜度数来做矫正(此种症状,即使是检影验光,也不宜做激光矫正手术)。配镜后一段时间视力不一定理想,尤其是初戴的那段时间,有的还不如原眼镜视力的感觉。只要坚持戴下去,原来的那种莫名的压力会减轻,视力自会好转。至于视力能否达到1.2~1.5,要多长时间,情况不一,平时可用点扩瞳眼药水来帮助缓解已发生的调节痉挛(参看第4章第一节)。

第19条裸眼视力不好,但戴镜就困,说“不适合戴眼镜”。

提示:

(1)如系失用性弱视,矫正作用不大。不过,验光员不可因自己用电脑验光仪插片或综合验光仪验光提不高视力就妄断为某种弱视,当用检影来确定。

最近有这么一个病例:张某,8岁,学生,右眼戴远视75度镜片、视力1.0,左眼戴远视375度、视力0.2,被诊断为弱视,用单眼遮盖法,遮住了右眼以训练左眼。经扩瞳检影并复查,右眼远视散光100度,轴向90度,左眼远视50度,远视散光150度,轴向也是90度,左右眼矫正视力均可达到1.2,瞳孔正位,无隐斜。所谓弱视,实为妄断。此例应引以为戒。

(2)验光一直搞错屈光性质,用反了镜片。如远视当成近视验。

(3)视力本不好,又从未矫正过视力,长期用眼自会发生调节痉挛,人易困倦。如果患者还有高度散光,那么,不论用高度或低度的球镜,视力都不会提高,患者也会对验光产生反感而不配合。如验光员不能检影验光,就不能作出实有屈光度的正确结论,对所配眼镜,一戴就反感,只好说不适合戴眼镜。

就是经准确检影后配了镜,也难说准此后能得到怎样的好视力,但应配镜试矫。

第20条配镜后远视力正常,但不管戴不戴眼镜,近视力都不正常。

提示:

(1)如原来是较低度的远视眼,年龄到40岁以上,因为调节力弥补不足,包括度数高的远视眼,看近时还要再付出300度调节力,已没有可能,视近就会模糊。要获得好的视远视近效果,还得注意矫正老视度数,用以合并矫正,视近才会清楚。

(2)不论远视还是近视,视近物时,如果眼的会聚运动有功能性障碍,会聚不足,那么,看到的字与物就会不正常,有重影、不清晰。

(3)眼镜片两光学中心距离过大或过小于瞳距,或者是镜片两中心上下错位过大,戴眼镜视近物时就会越看越不清晰,且眼胀难受。

第21条裸眼远、近视力都差,矫正视力提不高,不经检影就定下度数配镜。

提示:

(1)第20条已说过,远视力、近视力都差,已表明患者有远视眼的特点。

远视眼有了老视,则矫正远视以后,还要矫正老视,合并矫正才会视近清楚。

如无本条情况,验光后视力都会提高。

(2)远视力、近视力差,当疑有眼底性变,或为并发白内障的高度近视眼患者。在近视眼中,如果散光过高,或者有弱视,近视力也会差,验光配镜远视力、近视力都不会理想。

(3)如果把远视患者屈光性质搞错,用凹镜来验眼,搞成近视,戴了性质相反的镜片,远视力、近视力当然提不高。当用检影查明真实屈光度,视力才有望提高。失用性弱视患者的视力是无法提高的。

第22条裸眼远、近视力都差,矫正视力有提高,但不明显,就定下度数配镜。

提示:

(1)第21条已说过,远视力、近视力都差,就是明显的非患者调节力可以克服的远视眼。如验光时有提高,只是不明显,说明验光员是搞清了屈光性质的,只是没验准屈光度,验光员就应在细致验好球镜度的同时,使用柱镜片来改善,只要耐心细致地把好验光环节,视力自会得到越来越多的提高。验光师如果能用检影验光检查,屈光度有把握,视力应有大的改善。

(2)如第21条所说,在近视眼中,近视散光高,眼底有退行性变的,不但视远不好,近视力也不良,在远视力、近视力下降时,远视力下降远比近视力严重。

(3)器质性弱视,验光视力提高到一定程度后,甚至治疗以后,视力确也再难提高,因而不能达到理想视力。

第23条裸眼远、近视力都差,矫正视力明显改善,但胀痛不适,就定度配镜或手术。

提示:

(1)显然是调节力不能克服的非病理性的,属轴性屈光性质的远视眼。验好光后看远、看近(须屈光度高于看近)都能达到较好视力。如果有眼痛难受,则是因为球镜的不合适,散光未验准。如经综合验光仪或插片细致调试,不能消除酸胀难受,就应该采用检影验光,验得它实际的屈光度,再在试镜中加以调处,配镜后就会获得清楚舒适的好视力,那时再做配镜或手术。

第24条四肢细长、指细长、体型瘦高,鸡胸、脊柱弯曲者、视力差,矫正效果不明显。

提示:所列症状,系晶状体异位蜘蛛指综合征的典型特征,患者一般在5岁以前就可能出现晶状体半脱位,也有因瞳孔阻滞而伴有青光眼。高度近视是这种综合征的主要表现。给有这种症状的小孩验光,必须扩瞳以后再检影,如果晶状体有倾斜,验光时,还有高度散光出现,球镜、柱镜验准了,视力会有提高。

第25条脸宽、体胖、个子矮,头短、颈短、指短者、视力差,矫正效果不明显。

提示:本症状与上一症状有相反的体征,称球形晶状体短指综合征。晶状体呈球形,比正常小约1/4,直径较正常的小,由于晶状体韧带无力,会有晶状体半脱位,并发瞳孔阻滞性青光眼可能性也较大,与晶状体异位蜘蛛指综合征相同,有高度近视,验光时,验光员应引起注意,当进行扩瞳检影验光。

第26条经诊断为视神经炎、圆锥角膜,矫正有效果,未经检影就定度。

提示:

(1)球后视神经炎的鉴别主要靠功能性检查,如视野、视力、问诊患者病史。无器质性改变视力又不好者,才有认可条件。验光有效果,则须一看用什么方法验的光,二看验光员验光技术和经验如何。可考虑请验光师做一次检影检查,效果自会好。检影时还要特别注意,是不是因为有高度散光而又从没戴过眼镜矫正所引起的视力不佳,再考虑视神经炎。故此,做一次准确的检影,也许会排除视神经炎的诊断,获得较理想的视力。

(2)如是圆锥形角膜,则角膜弯曲度会异常,角膜中央曲度增加(用角膜曲率计检测),此症是两侧性的,用检影就可发现角膜的很大球面差,中央还可见一不规则的环状暗区。患者10岁左右就会出现视力不佳。既然验光有效果,也许视力尚可得到较好解决,如果原来是经电脑加插片或视力检查仪器验的光,最好请有经验的检影验光师进行一次检影验光,视力以得终极确认,因为圆锥角膜会伴有高度复杂的屈光情况。

第27条已发生调节痉挛,仍用电脑加综合验光仪或直接插片问光验光。

提示:

不管激光矫正远视、近视手术,还是眼镜行业都是用专业水平要求不高的电脑验光仪,靠着综合验光仪或插片问光做修正的验光方法对付患者。这样简易技术验的光,不仅不能检查判断出调节痉挛眼的过矫屈光度,而且还会保持甚至加剧原已造成的过矫变性、调节痉挛。决非危言耸听,绝大部分患者是在这种低水平验光给予的矫正视力中糊涂过日子,全然不知自己的第二生命在人为地受到蚕噬。检影师不难在戴着400度近视眼镜人群中找到或许只该戴200~300度近视眼镜的人,也不难在这些被认作没有散光或低度散光的人群中,查出他们必须配上的几十度、上百度或100多度、200度甚至更高度数的散光。

除检影外,其他任何方法或仪器均不能测定患者原验的光是否已发生调节痉挛,不能检测出和去掉已过矫的度数,不能判断出调节痉挛的严重程度,这就是做手术矫正前(或配镜前)用电脑加综合验光仪或插片验光会对视力与眼健康造成伤害的道理。

所以,根据现有近视眼较普遍存在的验光过矫和已有的一些调节痉挛情况,为了保证计算所得的手术参数的准确和手术的最佳效果,杜绝过矫变性带给患者的遗憾,建议凡不能检影的激光矫正手术门诊(也包括眼镜公司门店)火速选派人员学习检影技术,管理机关也应该要求这些以验光为主导的行业门诊门店,在限定期限设法配备检影达标的验光师,以造福屈光不正的患者。

同时也提醒广大求做激光矫正手术或求配眼镜的屈光不正患者,应该懂点检影验光常识,包括检影本身在内的所有验光技术与验光仪器验的光的正确与否,并找到能检影的验光师准确无误地为自己做一次验光。

第28条眼镜检测合格,但戴上后出现以上情况。

提示:

至今,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关于判别验的光是否准确的方法与标准。中国同样没有。因而,包括标准的制定和管理部门对市场的检查都从没有涉及过判别所验的光准不准确的问题,这是导致现实中验光行业入行门槛低下、紊乱的主要原因。

中国、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现行的眼镜装配标准只是服务于验光员的一纸验光结果,却与验光结果的准不准、验光技术的高低毫无关系。只能说,现有标准还只能治标不治本。人们一直被一个错误的认识禁锢着,以为技术监测检查部门每年检查眼镜市场之后所公告的合格率会包括验光技术这一大项目,却不知道,技术监测检查也只是对眼镜制作三项标准的检查(镜片度数、瞳距、散光轴向)。正因这个错觉再加上技术监督检查给眼镜门店印发的“制作合格证”,多年来一直误为“技术资格证”或“验配合格证”“生产许可证”,搞不清证书内“技术”等字样的真实涵义,以致误以为极为重要的验光也包括在内。

基于上述原因,笔者在28条验光实用检判法中,作为第28忌提出来,凡技术监检鉴定的合格,只是眼镜装配合格。如果验的光不合格而制作合格,配的眼镜就成了废物(手术的效果也须考虑)。装配容易验光难,患者不能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凡质检检查合格,验光配镜后又出现28条实用判别法中一种或多种情况的,均是验光不准确所造成的,应该重新验光配制,不可大意。

处理好“验光28忌”中指出的问题,可让有禁忌反应的患者获得良好的矫正视力。

“验光28忌”既适用于做主觉验光,也适用于间接验光之后做主觉修正的患者,但被验光者必须具有一个对不合适镜片要有不适反应的前提,这就暴露出主觉验光方法的局限性。首先,方法的有效范围只能是部分患者,而不是所有的屈光不正者。它奏效于对镜片敏感,有远视、近视表征的患者,却难奏效于验错光而配了眼镜,眼调节状态已习惯了镜片度数的患眼。即使是对主觉法能奏效的,也会因为验光人员现有的总体素质、个人经验、悟性、耐性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红绿测试是否用得充分与合适等的影响,将没有验好光又给配了眼镜的大多数患者,一批批推向重做同样验光却不奏效的戴眼镜的人群那边。所以说,用“验光28忌”辅助主觉验光或间接验光,仍然无法区分和解决没有解决好的验光问题。“验光28忌”的推出,只是将患者在主觉验光、间接验光中或配镜以后所出现的反应作了一些归纳,力求进一步帮助患者在验光的互动中将问题集中,以便双方都可以参考提示进行对照。它不能帮助现有的间接电脑验光和主觉法综合验光或插片验光做本质的改变,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验光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