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验光28忌
13788100000011

第11章 了解验光,走出误区(4)

这些说法之所以不可取,也完全不应该附和认同。这是因为:①验光的目的是要测准患眼的屈光不正度数,解决欠矫、过矫问题。②过矫决不会获得清晰、舒适的视力。过矫本身就是一种验光错误,正是因为这种人为地改变眼球屈光的性质,才造成了患者眼球的不舒适和一些部位的不适,产生视疲劳,引发调节痉挛。③主觉验光时,尤其是对于少年儿童近视,验光员如果不能查出原有的过矫,就极易跟随着原来的错判,将度数人为地不断加深加高,致使近视程度不断加剧。④对于必然会出现的种种不适反应,要患者承受一个“一定的适应期”,这是强迫患者不断地付出不应该付出的眼调节力,来接受因验光错误给学习、工作、生活和情绪带来的不良影响,遭受不利于视力与视健康的那份罪,并且还要一直付到“适应”以后,极为不利地加重了眼调节不应有的负担。⑤按照教材的意思,似乎只要“适应”了,就不会有什么不适或妨碍视力健康,其实不然,只要患者仍戴这副眼镜,就得继续付出同样负担的调节力,来克服过矫引起的生理不适。唯一不同的是,调节力的付出已成习惯、麻木了,自然也就“适应”了,但决不是从此以后就不需要付出了。要知道,视力恶果和不适反应将会伴随着年龄增长,调节力的衰退而显现。⑥过矫,尤其是重叠过矫会导致裸眼视力与矫正视力均下降。⑦如果任患者永远过矫下去,不光裸眼视力与矫正视力受到伤害,就连患者在平常生活中的视物形象都会受损,过矫越多,度数越高,程度越明显。⑧做激光矫正手术的,用上过矫计算的参数,手术后近视眼必然成为远视眼,严重的术后远视、近视视力明显下降,难受不适,轻者也会随着年龄增长,调节力减弱,看远看近都会模糊不清,不舒适。

总而言之,凡是被过矫的患者,不论是少年儿童、青壮年、老年人,也不论是“适应”了的,还是没有“适应”的,对视力与视健康的伤害,无一幸免,只是轻重程度不尽相同而已。决不可听信“适应”的误导而陷入误区,拿肉眼去适应验配错了的镜片。下面,就各个年龄段患者的过矫,与去掉过矫以后截然不同的反应,举例说明。

李某,女,13岁,小学五年级学生。上三年级时其父母才知道,孩子视力不好。经眼科检查诊断有弱视,配了一副左右眼均为400度,矫正视力为0.6的近视眼镜。孩子诉于父母,戴着眼镜坐到前排也看不清黑板。无奈,重新经一名店验光,配了一副眼镜,右眼700度,散光100度,左眼775度,散光50度,散光轴向都是90度,矫正视力也是0.6,当时只是感觉近视眼镜亮了一点。

戴上后同样模糊有重影,且极不舒适。但父母还是听从验光配镜师的意见,叫孩子戴上“适应”。至2007年3月16日来访,经扩瞳检影到复查,并用高度凸球镜做雾视缓解约40分钟,确定右眼近视为575度,近视散光375度,左眼625度,近视散光325度,轴向仍均为90度,瞳距53毫米,配镜后视力接近1.0。1周后回访,其母高兴地说,眼镜越戴越清楚了,孩子不仅能看清黑板,也不会像原来那样摔眼镜,发脾气,而且爱讲话了。鉴于孩子有高度散光,告其看近时视力也不似一般近视眼清晰。嘱其看近时要注意用眼,不可时间过久,以免产生视疲劳。建议看近宜配低度镜片未果。

谢某,女,24岁,武汉人,学计算机专业。2007年3月22日来询,诉初三时就戴近视150度的眼镜,高中毕业已戴到右眼300度,左眼500度。现在所戴的是右眼400度,左眼600度,已有两年多时间。参加工作后,面对电脑时间多,感到眼睛压力很大,不看电脑眼也有酸胀的感觉。经小瞳检影和雾视缓解,戴右眼近视175度,近视散光50度,左眼425度,散光75度的验光镜片,轴向均为90度,试镜架瞳距58毫米,双眼单视1.0-3。配镜后,3月31日来测试,矫正视力单眼能看1.2,双眼能指1.5。以往的眼球压力感和胀痛全部消失。

吴某,女,美国新泽西州华侨,28岁,2007年5月16日携夫邝某前来就诊,自诉现在戴着的眼镜是美国验的光、配的镜,右眼近视550度,左眼近视525度,无散光,戴久了眼球酸胀。经查,度数与主诉相符。小瞳检影验光,右眼近视475度,近视散光37度(配镜用了50度),左眼近视475度,散光不到12度(不用),雾视缓解1个小时,虽有模糊感,但已可指出1.5视标缺口。

配镜1周后夫妻同来,诉眼胀痛消失,较原戴眼镜更清晰。要求给其夫邝某验光配镜。吴某代诉:邝某,29岁,不善中文,系出生于美国的华侨,戴美国配的眼镜,右眼近视500度,近视散光150度,左眼近视425度,近视散光75度,看东西一直有重影,轴向180度,两眼视力将近1.2。虽然已经戴了近3年眼镜,仍然经常感到眼球胀痛发酸,右眼比左眼重。经小瞳检影,右眼近视350度,近视散光100度,左眼近视375度,近视散光75度,轴向相同于原镜,试镜初时视力0.8,右眼还是有重影。雾视缓解1小时后视力1.0,告其半个月后视力可获1.5。配镜后夫妻游上海归来,诉原戴眼镜不适现象和重影都已消失,双眼单视1.2~1.5,竖指称奇。返美前全家特来告别致谢。

付某,男,35岁,网络工作者,2006年10月15日来诉,现在戴的这副左右近视都是350度的眼镜,度数不够了,看东西不时有些蒙眬,看近蒙眬得更快,已戴了近4年,该更换了,反正每换一副眼镜就要加深50度,来前在某眼镜店验过光,度数太高受不了,来的目的就是想求得一个最合适的度数。经小瞳检影,右眼近视250度,近视散光25度,轴向180度;左眼近视225度,近视散光50度,轴向30度,开灯后视力仅0.8,雾视缓解1小时后接近1.0,用瞳距61毫米配镜后,告其越戴越好,半个月内视力可达1.2,双眼可达1.5。10天后,此诺言实现。付某原眼蒙眬的现象消失了。

张某,男,在金融系统工作,41岁,2008年9月14日携妻来访,诉20多年前第一副眼镜就戴了近视300多度,现在675度的近视度数,已经戴了近20年,要求按戴习惯了的这个度数重新装配一副眼镜,遭拒。其妻劝他重新验光,经小瞳检影,右眼近视325度,近视散光125度,左眼近视400度,近视散光150度,轴向均90度,试镜初不清楚,给加1000度老视进行雾视缓解约2小时,视力接近0.6(原镜视力0.8)保留过矫50度试镜,视力已在0.6~0.8,仍有模糊感,用此度数配镜后1周来诉,戴新的眼镜特别轻松舒适,而且视物清楚(视力已接近1.0)。告其1个月内可达1.2,现在早已兑现。

黄某,男,45岁,服务于深圳的加拿大回国高职人员,2006年9月18日前来咨询,戴加拿大所配400度高档近视眼镜,诉此度数已戴了20多年,左眼视力一直很差,仅0.12。现在感觉两眼视力更差了,双眼同看,视力不到0.8,眼发痛,甚至牵涉到头部,疑有病,又看不出病。看近,用电脑不光费劲,而且眼胀得更厉害,请求查一查,所戴的度数是否已不合适。小瞳检影,右眼近视225度,近视散光不到25度(给戴25度),可左眼却是远视50度,并有近视散光125度,轴向90度,属混合性散光。原来初戴期以及近些年越来越严重地出现视伤害的问题,主要原因是左眼所引起。但在配眼镜的问题上,建议右眼按新验光度数提高50度,近视散光25度,戴175度,左眼给予过渡镜片,降低350度,由近视400度改为50度,近视散光戴100度,下次配镜片时,再将50度近视纠正为远视。按瞳距65毫米配上眼镜,右眼去掉过矫125度,40天后,视力已接近1.0,左眼去掉过矫350度,视力由0.25到0.4,尚有轻度重影。2007年4月来复诊,半年过去,此眼视力早已恢复到0.6,一切不适现象早已荡然无存,生活也正常无碍了。黄某身体素质好,可惜纠正得晚了点,要是早10年纠正,两眼视力会矫正得更快更好。之所以有把握给予矫治,是因为患者能强烈感觉疼痛、酸胀、难受,说明还没有发生调节痉挛。

罗某,男,53岁,四川籍中学教师,400度的近视眼镜已戴了30多年,从十几岁戴眼镜起,度数增加得很快,戴到400度后,再增就无法接受了。从第一次戴眼镜起就受不了,但不戴又不行,戴上后再不舒适也还是清楚些。反正戴眼镜累,近几年来,视力越来越感觉差(查双眼矫正视力接近0.6),看近取下眼镜要清楚些,但看久一点还是花。同时,看远看近与不戴眼镜一个样,都要眯着眼睛看,批改作业很辛苦。经小瞳检影,右眼近视150度,近视散光125度,左眼近视125度,近视散光100度,轴向均为180度。开灯视力0.4,用2%后马托品点眼缓解,原眼镜停戴,过半个月来试镜,视力隐约0.5,有好转。

将近视提高50度,散光度不变,配镜后1个月视力0.6,1个半月视力恢复到接近1.0,原戴眼镜累、昏沉等不适反应早已不复存在。

顾某,男,65岁,退休后仍在深圳发挥余热。戴右眼300度,左眼275度近视眼镜40多年,年轻时也曾感到过戴眼镜难受,但还是过来了。近些年越来越感到戴这个度数的眼镜不舒适,视力感觉越来越差,两眼同时看,视力接近1.0。降低了又看不清,尤其是左眼犹如累赘。小瞳检影,视网膜光影尚清晰,右眼近视250度,近视散光75度,左眼近视仅25度,近视散光100度,轴向均为90度,开灯试镜,左右眼视力感觉比原镜差,同时,因两眼度差加大,不舒适。给予过渡处理,左眼提高50度,给其戴75度近视镜,散光度不变,右眼保持新验光度数不变,用瞳距64毫米配镜约1个月,右眼视力1.0+5,左眼0.5,感觉比原戴眼镜视力好一点,一切不适反应明显好转。3个月左右来复查左眼已恢复到0.6,无不适。2008年春节后来电话,说还准备配一副同样度数的眼镜。

以上各例,虽年龄各异,过矫程度不一,但都说明这样一个问题:即不论“适应”了的还是“适应”不了的,只要有过矫存在,都是人眼不能允许的,它不是妨碍着视力,就是在伤害着视健康,有碍于视功能,必须及早验出,及早去掉,越早越好,以利于恢复视力。即使是过矫后因未得到及时去除,产生了痉挛,视力难以恢复的,也应逐步给予适当去除,以免受到过矫的视伤害和过矫造成的生活、学习、工作乃至情绪上的影响。

问题的严重性在于,我们的验光师,培训验光师的教师,尤其是验光教科书编写,必须对过矫要有正确的认识,了解过矫给远视、近视眼患者带来的痛苦与伤害,掌握识辨、检查,验准欠矫、过矫的度数的知识与本领以及去除近视过矫的基本技能和方法。正如医师必须能看病、看准病、治好病一样,如果没有这方面的认识和处理技能,明摆着有纠正的方法也不知其功能,不会用、用不好,那么发言、动笔自然就会错,传承就会因误导而断裂,前人的知识与发明就会被糟蹋殆尽。更何谈发扬光大?而要解决现代验光多方面的问题(包括欠矫,过矫,请看第4章第六节),就得对前辈发现发明的眼科学、视光学加深认识,全面掌握、弘扬,包括至今已有150年历史的他觉(客观)检影验光法。

完全可以预见,中央电视台“质检报告”中报道的,杜佳1年之内近视由600度陡增到1300度,视力由0.3降到0.12。如果验光时屈光性质未搞错,过矫验光就是杜佳视力与视健康的主要杀手。

严重的问题是,现有的近视眼人群中,被过矫验光配镜的确实超过90%,做过激光矫正手术的过矫比例也不低,应引起验光工作者,尤其是广大远视、近视眼患者的严重关注。当然,关注的焦点,自然又回归到必须找出判别验光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