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血管年轻人长寿:心脑血管疾病的防与治
13787500000043

第43章 脑血管疾病(5)

(7)突然发生性格、行为、智能等方面反常,注意力不集中、判断力和理解力减退,记忆力欠缺,特别是近记忆力障碍、沉默寡言、情绪不稳、精神萎靡、性情孤僻、抑郁焦虑、幼稚滑稽、轻浮愚蠢、表情淡漠、暴躁狂乱等,这是因为双侧额叶精神和智力功能区供血不足所致。

脑动脉硬化患者如何进行饮食调整?

缺血性脑卒中,尤其是脑血栓形成多在脑动脉硬化基础上产生。有效的脑动脉硬化防治大大降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适当的饮食调整可延缓脑动脉硬化进展。

当饮食中动物脂肪和胆固醇成分较高时,大量脂类物质可在血管壁中沉积,而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动脉硬化患者的饮食应注意如下几点。

(1)多吃素菜少饮酒:素菜和水果含有大量维生素C、钾、镁元素。维生素C可调节胆固醇代谢,防止动脉硬化发展,同时可增加血管的致密性。

酒类尤其是烈性酒,可促进动脉硬化,另一方面可诱发脑卒中。

(2)常用植物油少吃动物脂肪: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可促进血清胆固醇降低;而动物脂肪如猪油、奶油、肥肉、动物内脏、蛋黄等含胆固醇较高。

(3)饮食清淡不过饱:饮食以清淡为宜,因为嗜咸饮食,钠会进入血管壁,使其增厚,血压增高。进食量应适当,不宜过饱,否则身体过胖加重心脏负担。

(4)蛋白海味不能少:饮食中缺乏蛋白质,同样会发生血管硬化。蛋白质含动物蛋白和豆类蛋白,以供应身体必需氨基酸,饮牛奶以去脂为佳。海产品如海带、海鱼等含有丰富的碘、铁、钙、硒、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被公认为大脑营养剂、血液稀释剂,具有降低胆固醇,防止动脉硬化之功效。

为什么脑血管患者要少吃鹌鹑蛋?

据营养学家测定,在各种食品中,鹌鹑蛋含胆固醇的比例最高。每百克鹌鹑蛋含胆固醇3640毫克,比蛋黄的胆固醇含量高3.1倍,比瘦猪肉高61倍,比牛奶高280倍。

人体内胆固醇的升高,是引起动脉硬化的主要原因。故老年人及患有脑血管患者,宜少吃鹌鹑蛋为好。

脑血管病患者如何进行饮食调养?

在调配脑血管病患者的饮食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限制总热量,控制体重在标准或接近标准体重范围。

(2)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摄入量(胆固醇每日限制在300毫克以下),尽量少吃或不吃含饱和脂肪酸高的肥肉、动物油以及动物内脏。

(3)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粗粮、蔬菜、水果等),尽量少吃蔗糖、蜂蜜、水果糖、糕点等。

(4)每日蛋白质应占总热量的12%~15%,并包含一定量的优质蛋白(乳类、蛋类、瘦肉、鸡、鱼、大豆等)。

(5)应适当补充维生素C、烟酸、维生素B6及维生素E;还应注意钾、镁和微量元素铬、硒、锰、碘等的摄入。

(6)盐摄入量每日控制在4克左右。

(7)定时定量,少量多餐。三餐的热量分配最好为;早餐25%~30%,午餐35%~40%,晚餐25%~30%,两餐之间可以加餐。

为什么睡前不喝水易得脑梗死?

睡前过度控制水分的摄取,容易造成血液中的水分不足,引起脑梗死或心肌梗死,特别是老年人更要小心,许多平日就有尿频现象的老人,到了冬天,养成睡前尽量不喝水的习惯。如果吃过晚饭后到翌日起床,其间都不喝水的话,血液中的水分便会不足,很容易会产生血凝的现象。

起床前后易病发:若分析心脏病及脑部疾病等老人的重要死亡原因,一天当中最容易发作的时段,心肌梗死通常是在起床后的2~3小时之内,脑梗死则是在天亮快起床前或刚刚起床后的时间最容易发生。而这两类疾病的发生原因均为血液浓度太高,引起血栓,将血管堵住所致。

睡前不适宜喝茶:为了预防脑部及心肌梗死,睡前必须补充水分,而且建议饮用较易被人体吸收的饮料或清水,至于一般老年人习惯喝茶,茶有利尿作用,反而会排出比喝下去更多的水分,造成反效果,不适合在睡前饮用。

上厕所后补充水分:老人最好是在床头放一瓶水,每次上完厕所后就补充水分,且不仅是睡觉时,而且在容易流失水分的沐浴前,最好也先喝一杯水,以免体内因长时间沐浴而缺乏水分。

怎样预防动脉硬化性脑梗死?

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是老年人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约有60%的脑卒中病是由此引起的。本病是由于已有动脉粥样硬化的脑动脉中形成了血栓,使管腔变窄、闭塞,引起急性脑缺血和局部脑组织坏死。临床上常表现为突然发生的半身瘫痪或半身感觉麻木。

动脉硬化性脑梗死的诊断,对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脑动脉硬化和其他器官动脉硬化,或有高血压、糖尿病,以往有过小脑卒中发作史;本次如在安静时发病,常在晨起后发现症状,且常常在几小时或较长时间内逐渐加重;大多数神志清楚,而偏瘫、失语较明显;物理检查脑脊液清晰,压力正常或稍偏高。有上述症状时应考虑到本病的可能。必要时做脑血管造影和CT检查,有助于确诊。

由于本病的根本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所以,预防动脉硬化成为预防本病的重要环节。平时应多吃蔬菜;忌食含胆固醇丰富的食品(如动物内脏、动物脂肪、蛋黄等);积极治疗糖尿病、高血压和适当选用降压药物,但要防止血压突然下降或低血压过久。对已有小脑卒中发作的患者更应积极治疗。

对于脑血栓后遗症长期卧床的患者,家庭护理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注意保暖,冷热要适宜,因为脑卒中患者的抵抗力一般都很弱,极易感染病邪引起并发症。

(2)宜侧卧位,以利痰液、涎液流出,保持呼吸道通畅。

(3)勤翻身,促进血液流通,防止压疮发生。

(4)多活动,恢复期患者要加强患侧肢体的按摩和功能锻炼。脑血栓患者的抢救治疗是否成功,家庭护理是极为重要的一环,决不可掉以轻心。

为什么脑血管病发作要3小时内入院?

要使脑卒中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必须了解其早期的症状,如果出现下面其中一种或几种症状,短暂反复发生时,就要高度警惕,这有可能是脑卒中的预兆,要及时到医院治疗:

(1)突然一眼或双眼短暂发黑或视物模糊。

(2)突然看东西双影或伴有眩晕。

(3)突然一侧手、足或面部发麻(木)或伴有肢体无力。

(4)突然说话舌头发笨,说话不清楚。

(5)突然眩晕,或伴有恶心呕吐,甚至伴有心慌出汗等。

(6)没有任何预感突然跌倒,或伴有短时神志不清。

脑血管病患者治疗越早效果越好。脑血管病是个急症,患者最好在发病3个小时内得到有效的治疗。一旦发病,患者家属或朋友要紧急拨打120电话,用救护车运送患者到具备神经科条件的医院就医,切忌自行驾车送患者到医院,以免路途中出现意外,延误病情。

脑血管病长期有效预防的措施是什么?

脑血管病的预防首先要从排除危险因素开始。另外,脑血管病的预防最好是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科学的防治。切忌乱用一些商业厂家推销的药品和保健品以及仪器用品。患者应该掌握健康的四大基石:

(1)合理膳食,掌握“一二三四五、红黄绿白黑”原则,即每日1袋牛奶、250克左右糖类、3至4份高蛋白食品、500克蔬菜及水果,并牢记四句话:

“有粗有细,不甜不咸,三四五顿,七八分饱”,每天要适量喝红葡萄酒、绿茶,必须吃些黄色蔬菜、绿色蔬菜、燕麦粉或燕麦片以及黑木耳。

(2)适量运动,每天应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做40分钟的快走运动。

(3)戒烟限酒。

(4)心理平衡,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做到顺境时要助人为乐、逆境中要自得其乐、平日里要知足常乐。

如何预防脑出血?

患有高血压、心脑血管等慢性疾病的老人,要特别提高警惕,预防脑血管意外的发生。

(1)要控制血压。高血压是终身疾病,要终身服药,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样血压反复反弹,极易导致血管破裂,发生脑出血。

(2)生活要有规律。冬季是精气藏匿的时节,宜早睡晚起,特别是老年人,机体调节功能减退,不能与年轻人一样通宵达旦地看电视熬夜。要按时休息,保证睡眠,尤其是中午,最好能有2个小时的午休。老人可以适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但不可过于劳累。

(3)要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高血压病患者要戒烟、限酒,提倡低盐低脂饮食,饮食宜清淡、多样。五谷杂粮都要吃,宜多食鱼类、豆类、鸡蛋、牛奶、瘦肉等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以及新鲜蔬菜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