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血管年轻人长寿:心脑血管疾病的防与治
13787500000003

第3章 血管与寿命(2)

血管健康是否受年龄的制约?

人们都害怕癌症,有“谈癌色变”之说,其实血管疾病更为可怕。以动脉硬化为例,它所引发的冠心病与脑卒中,在全世界每年要吞噬掉800~1000万条生命;而每年丧生于癌魔者全球大约500万人,只有动脉硬化的一半。因此,疏忽血管保健乃是现代人的一大误区。

人的血管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随着人体的生长而生长,也必然随着人体的增龄而老化。在一个人的孩提时代,动脉血管最年轻,最富有青春活力,血管口径最大,可与静脉媲美,管壁柔软,弹性好,故输送血液的能力最强,器官与组织一般不会发生缺血缺氧的问题。

随着生理年龄的增长,血管也在变老。随着年龄增长,胆固醇、三酰甘油等成分在血管壁上越积越多,血管壁的柔韧性降低,血管硬化,血液流动受阻,最终因缺血而引起心、脑血管病。这就是人到中老年后易与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病结缘的症结所在,而冠心病、脑卒中等也因之而被称为老年病。

一般说来,人的血管年龄受到生理年龄的制约,即人年轻血管一般也年轻,人老迈血管也大多老化,但生活方式的影响举足轻重。研究表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可以延缓血管的衰老,反之,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可加速血管的老化。因此,发挥主观能动性,保持血管的相对年轻化是大有可为的。

哪些营养是血管年轻的源泉?

要保持血管年轻,首要一条是摄足血管所需要的养分,如优质蛋白、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与矿物质,要求食物品种多样、比例均衡。尤其是以下8种成分,可有效地阻止血管老化,被誉为“血管卫士”。

(1)ω-3脂肪酸:这是特殊脂肪酸,可通过防止动脉发炎、削减“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等途径来保护血管。推荐食物:橄榄油、茶油、鱼类、马齿苋等。

(2)类黄酮:存在于蔬菜、水果、花和谷物中的天然色素,能清除损伤血管的氧自由基,并降低血小板的黏性,保障血流畅通。推荐食物:葡萄、茶叶、苹果、洋葱、巧克力等。

(3)番茄红素:抗氧化作用特强,是维生素E的100倍,β胡萝卜素的3倍。

可有力地防止细胞脱氧核糖核酸和脂蛋白的氧化,减缓血管老化的速度。推荐食物:番茄、西瓜、南瓜、红色葡萄柚、木瓜及苦瓜、番石榴、橄榄。

(4)磷脂:又一种特殊脂质,能使血液中的胆固醇和脂肪颗粒变小,使其保持悬浮状态,阻止其在血管壁上沉积。推荐食物:瘦肉、动物肝、蛋类、鱼、花生油、黄豆、核桃仁、杏仁、木耳、黄花等。

(5)雌激素:血管的保护神之一,能减少坏胆固醇的合成,增加好胆固醇的产量。推荐食物:豆制品、花生、绿茶、芹菜、花椰菜。

(6)水杨酸:血管的又一保护神,能防止与溶解血栓,保障血流通畅。

推荐食物:咖啡、茶、杏仁果、苹果、杏果、蓝莓、薄荷、樱桃、葡萄(干)、桃、梅、番茄及黄瓜。

(7)B族维生素:叶酸、维生素B6、维生素B12等,能及时清除蛋白质过多的代谢产物同型半胱氨酸,而同型半胱氨酸是导致血管硬化的又一因素,比胆固醇的危险还要高出3倍之多。推荐食物:绿叶蔬菜、蘑菇、鱼虾、香蕉。

(8)矿物质:钾能排出体内多余的钠,将血压稳定在生理状态,减轻血管的负担。硒可清除血管中的有害物质脂质过氧化物,保护动脉血管壁上细胞膜完整,阻止动脉粥样硬化。缺铜可使血管弹性组织变弱,引起胆固醇上升;而钙既能降血压又有清除胆固醇之功。至于镁更为可贵,对血压、血脂、血糖都有调节作用。推荐食物:柑橘、甜瓜、马铃薯(富含钾)、鱼粉、龙虾、蘑菇、猪肾、大蒜(富含硒)、动物肝、豆类、芝麻(富含铜)、虾皮、毛蟹、绿色蔬菜、牛奶(富含钙)、紫菜、小米、玉米、荞麦面、高粱面、冬菜、苋菜、辣椒、杨桃、桂圆、核桃仁(富含镁)。

另外,以下九类食品有助于血管年轻,人们应该多吃:①有叶蔬菜,如绿花椰菜、花菜、球芽甘蓝、卷心菜、芹菜等;②鲜亮色素的蔬菜,如菠菜、莴苣、红薯、南瓜、西葫芦、胡萝卜、红辣椒、黄辣椒、绿辣椒等;③新鲜水果,如苹果、桃子、葡萄、杏子、草莓、番茄等;④全谷类,如含麸面粉、褐色糙米、燕麦片、爆玉米花等;⑤植物油,如菜油、豆油或橄榄油;⑥低脂肪或不含脂肪的乳制品,如低脂或无脂牛奶、低脂乳酪、酸奶;⑦深海鱼类,如三文鱼、金枪鱼、沙丁鱼、剑鱼;⑧豆类,如豆浆、豆腐、豆腐干、鲜豆或干豆;⑨低度酒、啤酒和葡萄酒(有肝病者不宜)。

为什么运动能让血管青春永驻?

生命在于运动,血管亦然。美国心脏学会对年轻人(平均年龄27岁)与老运动员(平均年龄65岁)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长期有规律的体力活动或运动,能保护人的血管内皮,避免因年龄增长而导致的血管老化,并能使老年人的血管功能像年轻人的一样好。研究表明,老年运动员血中自由基的水平与年轻人一样低,而不爱运动的老年人则自由基水平较高。

运动能使血管青春长驻的奥秘之一在于,运动能提升体内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即俗称的好胆固醇。“好胆固醇”好就好在颗粒小、密度高、可自由进出动脉血管壁,能清除沉积在血管壁、引起动脉硬化的低密度脂蛋白,使动脉壁免遭侵蚀,故又享有“血管的清道夫”之美称。

每天运动半小时,如走路、骑自行车、游泳、打门球、打乒乓球、慢跑、游泳、爬楼或登山,都能起到减肥消脂的作用,提高血管“年轻化”程度,防止变老。

如果饭前适度运动,保护血管的效果更好。研究表明,享受丰盛的饭菜前进行较长距离的散步,可减少脂肪对血管功能的损害,含有较多脂肪的食物能使血脂水平短暂升高,也能对血管内皮的功能造成损害,而运动可将这种损害降到最低程度。

血管的“天敌”有哪些?

与心脏等其他器官一样,血管也有不少“天敌”,列在黑名单上的有高脂血症、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吸烟和精神紧张。

(1)高血压:特别是无症状或没有控制好的高血压,是引发诸多血管病的导火线。以脑血管为例,高血压病患者发生脑梗死或脑卒中的概率是正常人的4~7倍。因此,40岁以上的中年人每隔半年测1次血压,如果血压增高,应及时服药控制,并注意低盐饮食及适当锻炼。

(2)糖尿病:高血糖不仅累及微血管,也能导致大血管病变,其危害不在高血压之下,其脑卒中的发生率比正常人高2~3倍。因此,定期查验血糖也是保护血管的有效一招。

(3)高血脂:无论是高胆固醇、高三酰甘油或高低密度脂蛋白,都会增加脑卒中的发病危险,予以调节也是大有必要的。

(4)吸烟:就血管而言,烟草中以尼古丁为代表的多种有毒物质可刺激身体自主神经,使血管痉挛、小动脉变细、血液中含氧量减少,损害动脉管壁,导致血压升高,脑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及加速动脉硬化等。故要血管年轻,远离香烟势在必行。

(5)肥胖:肥胖易与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病等结缘,从而使血管老化的程度大大提速。因此,无论男女不要将减肥只定位在求美的层次上,而应从血管健康的高度来认识,并付诸于实践。

(6)精神压力:绝对不可忽视精神状态的影响力。常言道“笑一笑,十年少”,这个“少”也包括血管。精神压力可引起血管内膜收缩,加速血管老化,故保持良好心态亦有利于延缓血管衰老。

什么是血管疾病?

人体通过血管系统将组织、器官必需的氧气、营养物质和水等源源不断地送到组织、器官,又通过它将机体产生的代谢产物运出。如此,机体得以不断的吐故纳新,完成新陈代谢。当这套系统的结构、通畅性、密闭性、有序性、功能协调性遭到破坏或存有先天畸形、新生物时便发生了血管病。通俗地说如果血管破了、窄了或堵了、血管壁薄弱后血管扩张、血管连接错位了、血管在胎里没长好或者长了肿瘤就得了血管病。常说的血管损伤、动脉栓塞、动脉硬化闭塞症、脉管炎、静脉血栓形成、布—加综合征、多种动脉瘤、静脉扩张、静脉瓣膜病、动静脉瘘、血管瘤、动脉体瘤、雷诺病等等都属血管疾病。

血管病的常见类型及表现有哪些?

(1)不明原因或手术后或长期卧床在较短时间内出现的一侧或双下肢肿胀,要警惕深静脉血栓形成。

(2)有心脏病房颤的患者突然出现剧烈腹痛、恶心呕吐或突然出现肢体的凉、麻、痛、苍白、缺血,很可能出现了动脉栓塞。

(3)老年人、糖尿病患者逐渐出现的肢体脉弱、无脉,短距离步行后小腿抽筋、疼痛,休息后缓解,步行再发;有的直接表现为肢体凉、麻、痛,疼痛可致彻夜难眠,再严重肢体就会出现发绀(青紫)、发黑坏死,这些是动脉硬化狭窄、闭塞的表现。

(4)青年人特别是男性出现肢体脉弱、无脉、凉、麻、痛有可能得了脉管炎。

(5)年轻女性脉弱、无脉、头晕、高血压、白内障有可能得了大动脉炎。

(6)腹部、颈部或肢体摸到跳动的肿块可能是动脉瘤或动静脉瘘。

(7)由大腿根起始的腹壁静脉曲张合并腹水的患者有可能得了巴德—基亚里(布—加)综合征。

(8)一些易见的血管突起、含血肿块都可能是血管病。

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有哪些?

心血管疾病包括心脏病和血管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常见的有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病、心肌炎、外周动脉疾病、高脂血症、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及心源性休克、脑卒中等。

心血管疾病的常见症状有活动后气短、气急、胸闷、口唇、甲床发绀、咳嗽、咯血、胸痛、心慌、水肿、尿少、头痛、头晕、晕厥、抽搐、上腹胀痛、恶心、呕吐等,但多数表现也可见于其他方面的疾病,并非心血管病所特有,所以当出现以上情况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做出相应的诊断和治疗。

心力衰竭有哪些危害?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具有较高的病死率。相当于一些恶性肿瘤,研究显示心力衰竭的病死率30%,5年病死率达67%,重度心力衰竭的病死率更高。

另外,由于患者的症状加重,明显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生活不能自理。因心力衰竭而引起的反复住院,给患者及家属带来诸多的不便和沉重的负担。

然而,心力衰竭是可以被控制和治疗的,早期的诊断和规范的心力衰竭治疗,对心力衰竭的控制尤为重要。

有哪些主要检查手段能诊断心血管疾病?

主要分为无创检查与有创检查两大类:

(1)无创检查:动脉血压测定、心脏X线透视、心脏X线摄片、心电图及各种延伸的心电图检查(远程心电监测、遥测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食管调搏心电图、起搏电生理检查、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心电向量图、体表电位标测、心室晚电位、心率变异性分析等)、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超声心动图(M型超声、二维超声、经食管超声、超声心动图三维重建等)和超声多普勒血流检查、电子计算机X线体层摄影(CT)、数字减影法心血管造影、心脏的同位素检查、磁共振体层显影(MRI)等。这些检查因无创较易被患者接受,但得到的资料较间接。

(2)有创(微创)检查:多利用心导管进行。如选择性心血管造影(包括冠状动脉造影)、心腔内心电图检查、希氏束电图、心脏电生理检查、心内膜心肌活检、心脏和血管腔内超声显像、心血管内镜检查等。

心血管病的治疗手段有哪些?

(1)内科药物治疗:许多心血管疾病要靠药物进行治疗,纠正其病理生理变化。有的疾病如原发性高血压、慢性心力衰竭、慢性心房颤动等还需长期药物治疗。

(2)介入治疗:是最近几年发展最迅速、进展最快、最有前途的一种新的治疗手段,它可根治某些心律失常、纠治某些先天性心脏病、冠心病、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力衰竭等。

(3)外科手术治疗:有的先天性心脏病,特别是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和多数心脏瓣膜病要靠外科手术根治。如缺损的修补、人工瓣膜的置换、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等。

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日常保健应注意什么?

(1)注意日常饮食: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会使营养过剩,在体内大量积存变成脂肪,这是产生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平时的饮食要特别注意,不要暴饮暴食,少吃高脂肪食物,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和鱼。

(2)保持乐观情绪:紧张繁忙的工作,常常给一些人加重心理负担,导致心脏疾病的产生。因此,要注意劳逸结合,尤其要注意保持乐观的情绪,要学会找乐子,在工作之余适当参加一些游艺活动,放松精神压力,减轻心脏的负担。

(3)控制情绪:人的情绪过于激动,如大怒大喜,都会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因而要控制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