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血管年轻人长寿:心脑血管疾病的防与治
13787500000002

第2章 血管与寿命(1)

为什么说血管年轻人年轻?

人体各器官及组织的能量和养分供应要靠血液来运送,而动脉血管是运送血液的器官,一旦动脉血管发生病变,血液不能及时把能量和养分运送到身体各器官及组织,就会引起器官和组织发生病变,而加速人体的衰老进程,并引发各种疾病。

血管老化以后,由于全身各组织供血供氧受阻,表现在身体上的就是腿脚不灵便、四肢麻木、反应迟钝等,表现在组织及脏器上的就是冠心病、脑卒中等,所以推迟老化进程的关键在于延缓血管硬化的过程。

血管老化是个慢性过程,如果能随时注意克服不良生活习惯,血管老化就会变慢;相反,如果吸烟酗酒,血管老化就会快些;如果整天闷闷不乐,动不动就生气、发怒,血管就容易老化。然而,只要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进行必要的治疗,血管仍然可以推迟衰老。

延缓血管老化,人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合理膳食:谷类、水果、蔬菜要多食,肉类要少食,肥肉、巧克力、奶油、糖、甜点心以及动物内脏等三高(高糖、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一定要有节制。

(2)多吃抗衰老食物:在膳食平衡的基础上,多吃苹果、胡萝卜、脱脂奶粉、贝类、小鸡、菠菜、橙子、麦芽、金枪鱼等抗衰老食品。

(3)运动锻炼:研究表明,每天半小时,坚持30天的太极拳运动,能显著提高人体内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这种脂蛋白能清除沉积在血管壁上引起动脉硬化的低密度脂蛋白,有预防血管衰老的作用。

(4)心胸宽广:心胸放得宽,良心放得正,眼光放得远,性情放适度。人老“心”不老,才能使血管不老。

什么是血管?

血管是指血液流过的一系列管道。人体除角膜、毛发、指(趾)甲、牙质及上皮等处外,血管遍布全身。

按血管的构造功能不同,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

动脉起自心脏,不断分支,口径渐细,管壁渐薄,最后分成大量的毛细血管,分布到全身各组织和细胞间。

毛细血管再汇合,逐级形成静脉,最后返回心脏。

动脉和静脉是输送血液的管道,毛细血管是血液与组织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动脉与静脉通过心脏连通,全身血管构成封闭式管道。人体内血管分布常具有对称性,并与功能相适应,大的血管走向多与身体长轴平行,并与神经一起被结缔组织膜包裹成血管神经束。

什么是血管系统?

心脏要将血液泵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必须具备传送运载血液的管道——血管系统。血管系统按其流过的血液是新鲜的还是用过的,是离开还是返回心脏的特性而分为动脉和静脉。输送新鲜血液离开心脏的血管叫动脉,输送用过了的血液回到心脏的血管叫静脉。动脉血中因是含氧较多的血,所以颜色鲜红。静脉血因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所以颜色为暗红色。但有一特殊例外的肺动脉含静脉血,而肺静脉则含有带氧丰富的动脉血。在动脉和静脉之间,有一种极细的血管称为毛细血管。一个成人的毛细血管总数在300亿根以上,长约11万千米,足可绕地球2.7圈。可见人体的血管系统多么庞大,它包含着所有的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心血管系统是一“密闭”的管道动力系统。动脉始于心室,由大到小,逐级分支,如树枝状遍布全身,将血液输送至毛细血管。动脉血压较高,血流较快,因而管壁较厚,富有弹性和收缩性等特点。按其结构和功能特点可分为弹性动脉、肌性动脉和小动脉。

弹性动脉是体内最大的动脉,包括主动脉、头臂动脉、锁骨下动脉和颈总动脉等,它们含有丰富的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但平滑肌成分较少。心室收缩时射出的血液首先进入弹性动脉,较高的血压使血管被动扩大其容量,暂时贮存一部分血液,以缓冲压力过度升高。心室收缩驱动血液的一部分能量以势能的形式贮存在弹性动脉管壁中,这种动、势能转换沿动脉壁依次传递至肢体的动脉压力,就是临床上通常测得的收缩压;当心室舒张时,被动扩张的血管发生弹性回缩,将射血期多容纳的那部分血液继续向外周推进,此压力传至肢体的动脉,即是临床上测得的舒张压,从而使间断的射血变为连续性血流。

肌性动脉为弹性动脉的续行段及其分支,管壁内弹性纤维有所减少而平滑肌增多。在神经的调节下,平滑肌收缩,可缩小管径。体内多数动脉属于此型,如腋动脉、桡动脉等。这些动脉将血液输送至全身各处,动脉的分支愈细,管壁内的弹力纤维愈少,平滑肌相对愈多。

小动脉是指直径小于0.1毫米的动脉支,管壁的弹力和胶原纤维成分减少,而环形平滑肌显著增多。平滑肌紧张性的大小受神经性和化学性两种调节机制的控制,当血管平滑肌收缩时,其管径缩小,外周血管阻力增加,故常称这段血管为阻力血管。动脉压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小动脉平滑肌张力的程度,小动脉痉挛或硬化则产生高血压。对微循环部分说来,这段阻力血管的口径变化又起到控制进入微循环血流量的闸门样作用。

血管在止血与抗血栓形成方面有何作用?

在生理状态下,血液在血管中不断地流动循环,既不溢出血管之外(出血),也不凝固于血管之中(血栓形成)。这主要是由于机体内存在着复杂的凝血系统和抗凝系统,而这两种系统又保持着动态平衡的缘故。一旦这种平衡遭到破坏,则可导致出血或血栓形成。前者临床上统称为出血性疾患,后者统称为血栓形成性疾患,二者的发病机制均十分复杂,但可以概括为:

①血管壁的结构或功能异常。

②血小板量的减少、增多或质的异常。

③凝血因子含量减低、增多或分子结构异常。

④血循环中抗凝物质增多或纤溶系统功能亢进、抗凝机制减弱或纤溶系统功能低下。

⑤以上①~④因素是复合引起的。

血管壁的完整性是防止出血的重要条件。血管壁正常时,虽有血小板或凝血因子异常,也可能并不出血,反之,仅血管壁异常即可导致出血倾向。

血管壁的完整性依赖于内皮细胞的完好,有足够的维生素C合成内皮细胞间的黏合质。血流中血小板的桶状分布以进一步保护血管壁的完整性。血管壁中弹力纤维可保持的良好弹性及柔韧性。有健全的神经、体液调整等。当以上环节有缺陷或异常时,便可导致出血倾向和微血管损伤后的止血障碍。

正常的血管壁有防止血栓形成的能力,主要因血管内皮细胞合成前列环素,它有扩张血管及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能合成纤溶酶原活化物,使微小蛋白凝块得以溶解;能合成蛋白聚糖(主要由硫酸乙酰肝素组成)以抗凝;能合成血栓调节素,它与凝血酶协同激活生理性抗凝物蛋白C而抗凝。当血管壁受创伤、感染、代谢中毒、缺氧等因素损害时,生理性抗血栓能力减弱,便可能形成血栓。

什么是动脉?

动脉管壁较厚,三层结构较完整,根据口径的不同又分为大、中、小三种。

(1)大动脉:包括主动脉、无名动脉、颈总动脉、锁骨下动脉和髂动脉。内膜为三层中最薄的一层,由内皮细胞层、内皮下层和内弹力膜层组成。中层最厚,约占管壁厚度的2/3,有丰富的弹性组织,形成50~60层窗膜状结构,在网孔状间隙中有胶原纤维和环层状排列的平滑肌细胞。

外膜较薄,含胶原纤维,与中膜连接处有一层外弹力膜,外膜含有丰富的滋养小血管、淋巴管和神经纤维。

(2)中动脉:直径在1毫米以上,结构与大动脉相似,特点是中膜内含有大量平滑肌,故又称肌性动脉。内膜由内皮细胞层、内皮下层和内弹力膜层组成,但内弹力膜较发达,有2~3层。中膜约占管壁厚度的1/2,由25~40层螺旋形排列的平滑肌细胞组成,其中夹有少量弹性纤维、胶原纤维和纤维母细胞,平滑肌的收缩对管腔大小有明显改变作用。外膜与大动脉外膜相似,但有较多的弹性纤维,形成外弹力膜。

(3)小动脉:直径在0.1~1毫米,厚度与管径比为1∶2。内膜只有内皮细胞和内弹力膜,中层有完整的平滑肌、少量弹性纤维和胶质纤维,外膜有纤维结缔组织和少量弹性组织,无滋养血管。

什么是静脉?

静脉管腔较大,管壁薄而弹性纤维少,静脉壁的三层结构分界不如动脉清楚。在四肢的静脉腔内,有内膜皱褶形成的瓣膜,可阻止血液逆流。

(1)小静脉:直径在2毫米以下者均属此类。从毛细血管转变为静脉时,最初只在内皮细胞外加一层结缔组织和细胞。管径在0.2毫米以上时,中层出现整齐的环形平滑肌,外膜含有不整齐的弹性纤维层。

(2)中静脉:直径在2~10毫米,其名称多依据伴行动脉而命名。中静脉内膜较薄,除内皮细胞外,还有胶原纤维形成的内皮下层和不完整的内弹性膜。在血管分支附近,内膜往往形成瓣膜。中层含有数层环形平滑肌细胞和少量胶原纤维。外膜较厚,主要为结缔组织和纵行的平滑肌束,并有滋养血管和神经。

(3)大静脉:直径在1厘米以上,包括上、下腔静脉、无名静脉、颈内静脉和肝、门静脉等。大静脉的结构与中静脉相似,但外膜较厚,占管壁的绝大部分,有大量纵行的平滑肌束和丰富的滋养血管和神经。

什么是毛细血管?

毛细血管是极细微的血管,管径平均为7~9微米,连于动、静脉之间,互相连接成网状。毛细血管数量很大,除软骨、角膜、毛发上皮和牙釉质外,遍布全身。毛细血管壁薄,管径较小,血流很慢,通透性大。其功能是利于血液与组织之间进行物质交换。

光学显微镜下,各种组织和器官中的毛细血管结构相似,但在电镜下,根据内皮细胞等的结构特点,可以将毛细血管分为连续毛细血管、有孔毛细血管和血窦三型。

毛细血管是血液与周围组织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部位。人体毛细血管的总面积很大,体重60千克的人,毛细血管的总面积可达6000平方米。毛细血管管壁很薄,并与周围的细胞相距很近,这些特点是进行物质交换的有利条件。毛细血管结构与通透性关系的研究表明,内皮细胞的孔能透过液体和大分子物质,吞饮小泡能输送液体,细胞间隙则因间隙宽度和细胞连接紧密程度的差别,其通透性有所不同。基板能透过较小的分子,但能阻挡一些大分子物质。另外一些物质,如氧、二氧化碳和脂溶性物质等,可直接透过内皮细胞的胞膜和胞质。

什么是淋巴管?

淋巴管是一个辅助的循环系统,与静脉结构相似,管腔内有瓣膜,促使淋巴液持续地向一个方向流动。淋巴毛细管只有一层内皮细胞。小淋巴管分内、中、外三层,内膜形成瓣膜,中层由结缔组织和散在平滑肌细胞组成,外膜有结缔组织和弹性组织。身体中的全部淋巴循环汇集为二个总干,左侧是胸导管,右侧是右颈总干,均回流入左右颈静脉角内。淋巴管除受神经和体液支配外,尚具有自主舒缩功能。

心脏是什么样子?

心脏像一个紧握的拳头,位于胸腔内中央偏左侧,其结构似二层四间的楼房,上层是左、右心房,其间为房间隔,下层是左、右心室,其间为室间隔。

在左心房与左心室之间有二尖瓣,在右心房与右心室之间有三尖瓣,在左心室与主动脉之间有主动脉瓣,在右心室与肺动脉之间有肺动脉瓣,这四组瓣膜就像闸门一样有规律地开放或关闭,以保证血液向一个方向流动,而不会倒流。心脏的作用类似于“水泵”,昼夜不停地收缩舒张,将体循环的血液由腔静脉汇入右心室,通过肺循环接收氧气后经左心室射入主动脉及其分支,供应氧气和营养成分到全身各处,以维持人体生理需要。

平时我们无论做什么动作都需要大脑指挥,但心脏为什么会自己跳动而不依赖大脑的支配呢?原来心脏有一个专门指挥它的“司令部”,称为窦房结,它能够自动地、有规律地发出冲动(电脉冲),并通过特殊的传导路径(传导束),传导到心房;然后,电脉冲通过房室结及左、右束支到达心室。心肌在电刺激兴奋下引起收缩,由此反复形成有规律地搏动(心跳)。正常人的心脏还会根据人体的需要调整心跳的次数,如活动时心跳较快,休息或睡觉时心跳较慢。如果电脉冲不能发出或者传导受阻,心脏就不能跳动,人就无法生存。

如何自测血管是否年轻?

如果你只符合以下1~4项,说明你的血管年龄尚属年轻,应该继续保持;如果符合5~7项,提示你的血管年龄超过生理年龄10岁以上;如果符合8~12项,你的血管年龄将比生理年龄大20岁以上。后两种情况的出现提示你到了需要调整生活方式的时候了。

(1)情绪压抑。

(2)过于较真。

(3)嗜吃方便面及饼干、点心。

(4)偏食肉类食品。

(5)不愿上运动场。

(6)每天吸烟支数乘以年龄超过400。

(7)爬楼梯时胸痛。

(8)手足发凉,有麻木感。

(9)忘性大,经常丢三落四。

(10)血压升高。

(11)胆固醇或血糖升高。

(12)亲属中有人死于冠心病或脑卒中。

紧握拳头30秒就能测血管健康吗?

请将手紧紧握起来30秒,打开后,手掌白白的是马上消失,还是会残留短暂的时间?利用这样简单的动作,可以检查一下自己的健康状况。

当紧紧握拳时,会压迫到手掌的血管,而这样的挤压动作会阻断血液系统流通,因此手掌会变成白色。变成白的手掌,若能马上回复原来的肤色,表示血管健康,但是,如果需要花个10秒以上时间才能恢复的话,就要当心是不是有动脉硬化或自主神经异常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