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血管年轻人长寿:心脑血管疾病的防与治
13787500000017

第17章 原发性高血压(5)

肾脏排毒功能是否受损可通过检查尿液中的蛋白来判断。如果尿液中的蛋白超过正常值,就是所说的“尿蛋白”,则不仅表明肾功能受损,同时也说明存在心脏循环功能受损的危险性。肾功能受损需及时给予相应治疗,以避免其发展为肾衰竭。这点对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或糖尿病患者说来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一旦发展到肾衰竭,患者就只能依靠人工肾脏,医学上称为血液透析,直到找到匹配的肾脏做肾脏移植手术。

高血压和肾衰竭甚至还能相互作用:一方面,血压增高会损害肾功能进而产生尿毒症;另一方面,肾功能受损也会使高血压病症恶化,它能使已经升高的血压再度升高。因此,保护肾功能、防治肾衰竭是治疗高血压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发生肾功能受损时更需要严格控制血糖。

因为血糖过高也会导致肾衰竭。由此可见,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更是危险的健康杀手。

然而,肾功能受损初期没有明显症状,因而极易被忽视。通过到医院体检或从药房购买试剂检测尿液的方法来检查肾功能判断肾功能是否受损。尤其老年人应该定期到医院检查血压、血糖及肾功能。高血压及糖尿病的及早治疗对肾功能的保护有重要意义。

如何有效防治原发性高血压?

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的最有效方法就是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若没有头晕头痛等不适,不能就认为没有高血压。只有测量血压,才能心中有数。

越早发现高血压,越早治疗和控制,高血压对心脑血管造成的损害就越少。

成年人每年至少测量1次血压。但是,1次测量血压正常者并不代表以后血压正常,因此应定期测量。健康成年人的正常血压水平应该小于120/80毫米汞柱,如果发现血压水平超过140/90毫米汞柱,应到医院做进一步的诊治。

有高血压家族史、超重或肥胖、习惯高盐饮食以及缺乏体力活动者是高血压的易患人群,更要定期测量血压。对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从儿童起就应定期检查血压。对无高血压家族史的人,从40岁起应定期测量血压,有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可维持10~20年无症状,一旦发现已是Ⅱ期以上。

每人每天的食盐摄入量为3~5克,这对预防高血压有良好的作用。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最好每天只吃2~3克盐。此外,预防高血压还要注意不要烟酒过度,要控制体重、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体育锻炼还可使紧张的神经放松,慢跑、散步、游泳等均对稳定血压有很大好处。此外,还应培养良好的适应和自控能力,对工作与生活保持良好的心态。

为什么降压不能忽视生活质量?

所谓有生活质量,不仅是指物质生活水平,而是对人身体、精神心理及社会功能状况的综合评估。生活质量降低,在身体方面表现为活动受限、乏力、纳差、睡眠异常及性功能障碍等;在精神心理方面表现为精神抑郁、焦虑、情感失控、认知功能减退、记忆力下降等;在社会功能方面表现为工作能力、社会交往及社会支持下降、家庭生活及夫妻感情满意度降低。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可由原发性高血压本身引起,也可缘于降压药物的不良反应。广义的还应包括高血压并发症所致的生活质量降低等等,但由药物因素引起的较为普遍,且又易被忽视。

中枢性降压药如甲基多巴、可乐宁,末梢交感神经抑制药如利舍平、胍乙啶及复方降压片(内含利舍平),均可抑制中枢神经,引起患者嗜睡、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老年人长期服用还可导致抑郁症。

中枢及外周交感神经抑制剂甲基多巴等,α受体阻滞药如哌唑嗪、肼苯达嗪,利尿药如螺内酯、双氢克尿噻等,均可导致性欲减退、勃起功能障碍等性功能障碍。

部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服用转换酶抑制制药后会出现顽固性干咳,影响睡眠,停药后症状很快消失。β受体阻滞药(如普萘洛尔)可引起部分患者气道痉挛及哮喘发作,故合并有阻塞性肺病的高血压患者不宜服用。

短效钙拮抗药(如硝苯吡啶)以及某些血管扩张药(如酚妥拉明)可引起头痛、头晕、心慌等不适。另外,前者还可引起面部潮红及足踝水肿。

疲乏无力主要见于长期服用利尿药(特别是排钾利尿药)和β受体阻滞药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另外,哌唑嗪可引起直立性低血压及晕厥,利舍平、胍乙啶、降压灵等药物可促进胃酸分泌,诱发或加重溃疡,还可使肠蠕动增快,故腹泻患者不能用。

为了避免高血压对心、脑、肾等重要脏器造成损害,患者必须长期甚至是终生服降压药。而几乎所有的降压药物都有或多或少的不良反应,使患者服药逐渐降低甚至放弃治疗,致使高血压得不到良好控制,病情加重,预后不良。因此在选用降压药物时,不能仅仅考虑降压治疗效果,还要关注生活质量。能否改善生活质量或不产生负面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患者能否坚持长期服药。

事实上,由于众多新药问世,成功地控制血压已非难事,改善生活质量正逐渐成为临床关注的焦点,将生活质量作为评价药物临床疗效的一个指标已被国内外医学界接受和认可。它克服了传统的仅用一些生理、生化指标来评价药物疗效的局限性,充分体现了生物、心理、社会整体医学模式。为此,临床在使用降压药物过程中需注意,既要尽可能选择降压效果好,又能改善生活质量的药物,如拜心同、福辛普利等;又要坚持个体化治疗,因人施治,合理用药,尽量减少药物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还应联合用药,在不影响降压效果的前提下,减少每一种药物的使用剂量,从而避免因药物剂量过大造成的不良反应,同时协同增加药物疗效而使不良反应相互抵消。最好使用长效制剂,以求平衡而且持久的降压效果,避免短效制剂(如硝苯吡啶)迅速扩张血管,使血压大幅度波动引起的头痛、心悸等种种不适。总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不能仅仅满足于控制血压,同时也要关注自己的生活质量,切勿顾此失彼。

十分钟降压操的步骤是什么?

高血压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疾病,根据中医平肝息风的理论,对太阳、百会、风池等穴位加以按摩,可以调整微血管的舒缩作用,解除小动脉痉挛,从而疏通气血、调和阴阳,对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有明显作用。步骤如下:

(1)预备动作。坐在椅子或沙发上,姿势自然端正,正视前方。两臂自然下垂,双手手掌放在大腿上,膝关节成90°,两足分开与肩同宽,全身肌肉放松,呼吸均匀。

(2)按揉太阳穴。顺时针旋转一周为一拍,约做32拍。此法可疏风解表、清脑明目、止头痛。

(3)按摩百会穴。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央。用手掌紧贴百会穴旋转,一周为一拍,共做32拍。此法可降血压、宁神清脑。

(4)按揉风池穴。用双手拇指按揉双侧风池穴,顺时针旋转,一周为一拍,共做32拍。

(5)摩头清脑。两手五指自然分开,用小鱼际从前额向耳后按摩,从前至后弧线行走一次为一拍,约做32拍。此法功效:疏经通络、平肝熄风、降血压、清脑。

(6)擦颈。用左手掌大鱼际擦抹右颈部胸锁乳突肌,再换右手擦左颈,一次为一拍,共做32拍。此法可解除胸锁乳突肌痉挛,并降血压。

(7)揉曲池穴。按揉肘关节处曲池穴,先用右手再换左手,旋转一周为一拍,共做32拍。此法可清热、降压。

(8)揉关宽胸。用大拇指按揉内关穴,先揉左手后揉右手,顺时针方向按揉一周为一拍,共32拍。功效为舒心开胸。

(9)引血下行。分别用左右手拇指按揉左右小腿的足三里穴,旋一周为一拍,共做32拍。此法可健脾和胃、引血下行。

(10)扩胸调气。两手放松下垂,然后握空拳,屈肘抬至肩高,向后扩胸,最后放松还原。

这十节降压操做一遍大约需10分钟,简单易学。按摩时穴位要准确,以局部酸胀、皮肤微红为度。

为什么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不适合游泳?

天气炎热,游泳不仅可以锻炼身体也是避暑的好方法,然而并非所有人都适合游泳,尤其是高血压、心脏病等患者,游泳不仅可能诱发疾病还可能危及生命。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游泳时,如果血压突然升高有诱发脑卒中、脑梗死的危险,而癫患者,无论病情严重与否,在发作时意识会失控,如果恰好在游泳时发作就非常危险。因为游泳运动量大,而心脏病患者在运动状态下可能会出现血液供应不足,出现冠状动脉缺血、血管痉挛等现象,进而可能引发心肌梗死、猝死。另外,急性眼结膜炎、皮肤癣疹、重症沙眼等疾病,在游泳池中传染速度很快,患者最好不要游泳。

此外,还应该注意不要饭前、饭后游泳。空腹游泳会影响食欲和消化功能;饱腹游泳会影响消化功能,还会产生胃痉挛,甚至呕吐、腹痛现象;游泳后不要马上进食,剧烈运动后也不要游泳;患了感冒,尤其是病毒性感冒,游泳可能会诱发心肌炎、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医生提醒,初学游泳者,游泳时间不应超过1个小时,经常游泳者游泳时间在2个小时以内即可。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自我按摩方法有哪些?

高血压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此病往往会在各种不良的诱因下并发各种严重的疾病,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应积极防治。平时除注意情绪调节和药物治疗外,自我按摩保健是一种很好的防治措施,现介绍几种按摩方法。

推头:用两手大小鱼际按住头部两侧揉动,由太阳穴揉到风池穴,然后改用两手拇指揉风池穴,以达到酸胀感为度。

干梳头:取坐式,双手十指从前发际梳至后发际,次数不限,但至少10遍。

抹前额:取坐式,双手示指弯曲,用示指的侧面,从两眉间“印堂”穴沿眉外抹到“太阳”穴外,至少10遍。

按揉上肢:用右手从左戾部按揉至左手背,从上向下按揉大腿两侧肌肉,向小腿推按,重复操作4次。然后用同样的操作方法,按揉右腿4次。

揉腹:将掌心放在肚脐上,另一手掌重叠按压,先按顺时针缓慢平稳地按揉腹部3分钟,然后逆时针揉腹3分钟。也可适当延长揉腹时间,以自觉腹部暖热为佳。

搓手心:站、坐位均可,双手掌心相贴,用力搓动,至掌心发热为度。

顺气:双手平放在胸上,掌心贴胸部,用鼻深吸一口气,接着用口呼气,双手慢慢向下扶到小腹部,反复做10遍。

按腰:两掌手指并拢,并按腰背脊柱两侧,从上往下挤压至臀部尾骨处,每次20遍。

捏手掌心:血压急剧上升时,捏手掌心可作为紧急降压措施。

其做法:

先从右手开始,用左手的大拇指按右手掌心,并从手掌心一直向上按到指尖,从手掌各个部位起至每根指尖。然后再照样按左手掌。

按摩涌泉穴:晚上睡前,端坐,用两手拇指分别按摩两足底中心的涌泉穴,或者用左足跟搓左足的涌泉穴,用右足跟搓左足的涌泉穴,各按摩100次,按摩时只能搓向足趾方向,不可回搓。

以上数种按摩方法,患者只要选择运用,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就会起到防治高血压的作用。

轻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保健措施有哪些?

对于轻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通过一些保健措施即可达到降压的目的。

晒太阳:如果不是严重原发性高血压,经常晒太阳就能够降低血压。当人的皮肤受到阳光照射时,便会产生维生素D,维生素D参与人体的血液循环。

科学家对两组患者进行观察,一组服维生素D,一组接受光疗法。一段时间后,服维生素D片的患者血压没有出现变化,而接受光照的患者血压有明显的降低。

控制情绪: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情绪易波动,很容易受周围事件的影响产生恐惧和过度的焦虑,导致内分泌失调引起血压的进一步升高,使血压波动过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种事件,保持平静的心态,对稳定血压有帮助。

均衡饮食:加强营养,休息充足,锻炼身体,以提高自己的机体抵抗力。

在饮食上注意每天摄入优质蛋白质,多吃富含维生素A和维生素C的新鲜水果,戒烟戒酒。服用钙离子拮抗药类降压药和降血脂药物的患者不应吃柚子,以免影响药物疗效。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尤其要注意低盐饮食。

减肥:高血压与肥胖密切相关,特别是腰围与臀围之比与以后的高血压关系更大。研究表明,减肥可以使血压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减肥后,收缩压与舒张压会大幅度降低,总胆固醇降低,患糖尿病的危险性降低。

戒烟或减少饮酒量:超过4%的60~64岁男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过度饮酒是其患病的主要原因。另外,喝酒的方式也非常重要。社交性的集会饮酒即使调整总的饮酒量,也可能出现高血压陡增的危险。过度饮酒还会对抗大多数降压药的疗效,而戒酒会使降压变得较为容易。

适度运动:规律的体力活动对轻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大有帮助,中重度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通过16周规律的有氧运动,血压可显著下降。

但对那些运动后有症状出现(哮喘、心绞痛)的人,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度运动。已确诊为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患者,不管是否有高血压,也应进行锻炼以降低死亡发生的危险。具体运动可以是散步、骑车以及非竞技性游泳,每次运动40~60分钟,每周3~4次。如果锻炼时间较短(如20~30分钟),则降压疗效将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