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心理调节100招
13786400000032

第32章 不要总是要求完美,随缘一些更舒心

这世上没有完美的存在。一个人如果一味地追求完美,反而会毫无完美而言。

生活中,往往有这样一类人,他们不能容忍美丽的事物有所缺憾,而且他们对这种美的追求还可能达到一种极至,以至于形成了一种病态。当然,对许多人来说,追求尽善尽美是理所当然的。他们从未想过,正是这种似乎无关紧要的生活态度,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有这样一个案例。

罗琳一直是一个追求完美主义的人:工作做得得心应手,一路高升;与上下级相处融洽,在纷繁的人事关系中游刃有余;生活中的大事小事,事前会做出合理安排,不出差错;多年来一直保持苗条身材,体重上下幅度精确到1斤……对一般一人讲,已经没有什么可挑剔的了,但是,罗琳还是觉得自己的生活一点儿也不成功。别人的评价,甚至一句小小的抱怨,也会让罗琳长时间地感到局促不安;而当别人高度赞扬她,或者公司对她的工作表现做出奖励,她会说,那是因为对手太弱了。离过婚的罗琳曾经在思考再三之后,认为自己应该找一个和她非常适合的人生活。可在准备与人约会的时候,出了问题,她用2-3个小时去做发型、精心化妆和仔细挑选衣着,但始终觉得不满意,最后沮丧地取消了约会,谁也没见。

一个人追求完美并没有什么错,但是心理学家们在过去几十年的研究中发现,过分追求完美的心态对人的身心伤害很大,而且像罗琳这样情况的人正变得越来越多。其实,无需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生活中每干一件事就想把它做得完完美美的人,并不是一个强者。瑞士学者研究发现,完美主义者更容易在生活中产生心理压力,从而带来健康隐患。

曾有科学家作了这样一个实验。研究人员邀请50名中年男子接受一项测验。研究者先以问卷方式测定50名男子的完美主义倾向,然后要求他们用10分钟时间准备一次面对2到3名“考官”的求职演说。演说完毕后,研究者要求他们从2083开始,每隔12个数字向下数一个数字,直到倒数至0,其间只要错一次就要重数。测试过程中,研究人员为这50人测量唾液中的应激激素皮质醇含量、心律、血压以及肾上腺素和降肾上腺素水平。结果显示,完美主义倾向越严重的人,测试中分泌的应激激素越多,说明心理压力越大。研究人员还发现,完美主义倾向越严重者在测试过程中显露出越多的“生机衰竭”迹象,证明他们产生了疲劳、急躁或信心受挫等负面情绪。而“生机衰竭”容易导致心脏病。

由此看来,完美主义对人体的伤害,是远远地超出想象的,因此,我们一定要及时纠正自己的完美主义心理。心理专家认为,以下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善这种心理状态:

1.认识到任何事物都不可能达到完美

哲学家柏拉图对现实世界和理想世界做了一个区分。他说现实世界,即我们感觉到的世界,是一个有阴影的世界,是卓越的、永恒的世界的不完美的反映。在柏拉图的眼中,这个现实世界是很难找到完美的东西的。

2.用理性的眼光看待你自己

用理性的自我问自己:“我真的需要更努力吗?这是不是我的自我评价强加给我的过度的要求?”“我真的需要换一种方式做这件事吗?”用你的思考把武断的“应该”和“需要”从大脑中驱除出去。

3.不要完全满足别人

你应当时刻记住:你不能取悦每一个人,也不能满足所有的人。你不可能完全达到你的父母、配偶、孩子、兄弟和上司、同事的期盼。不论怎样,你都必须认识到你会在某些地方使某个人失望。

4.不要对别人的期望过高

不要期待你的配偶、孩子、同事、下属和你生活中重要的人都完美无缺。生活中是不可能有这种情况的,这时其实是你把自己的完美主义强加给其他人的一种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