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现代抗衰老方略
13785100000039

第39章 冠心病防治新理念(2)

从运动状态转入静止时,虽然运动已停止,但运动状态的调节在一定程度上持续进行,血液集聚在动静脉的末梢,所以心排血量低下,可出现心、脑供血不足,产生眩晕、晕厥、心律不齐等。在运动前后各安排5~10分钟的准备、整理活动,非常必要,最好编排体操节目。整理运动又可加速乳酸的清除,促进疲劳早期恢复。

5.运动种类

以肌肉舒张收缩为主的大骨骼肌运动的全身性运动最为理想。这类运动包括散步、快步行走、自行车、游泳、平板运动、太极运动、“312经络”锻炼等,根据病人爱好及具体条件和身体状况进行选择。

6.运动锻炼注意事项

(1)对自行运动锻炼的患者,在无医护人员监护时,运动强度以最大心率的70%~75%为好,要教会病人自己数脉搏,在运动后即刻数脉搏10秒,然后将所得数乘以6,即是运动时的最大心率。这样计算出来的心率比心电监测所得心率可能少5~10次。

(2)避免在大量进餐、喝浓茶、咖啡等后2小时内锻炼,也不应在运动后1小时内进餐或浓饮。

(3)运动前不喝酒、不吸烟。

(4)大运动量锻炼时,应避免穿得太厚,影响散热,增加心率。

(5)避免在运动后即刻用热水洗澡,至少应在休息15分钟后,并控制水温在40℃以下。

(6)不宜在寒冷环境中锻炼,将头部及胸部暴露在寒冷空气中,会反射性地引起冠状动脉收缩,引起心绞痛。高温、多湿也有危险,因为运动会使体温上升,末梢血流增加,多汗、循环血量减少,血压下降。同时使代谢异常增高,心率和心肌耗氧量也增加,可发生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7)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不应做大运动量的锻炼,同时应予必要的监护。发现患者由稳定型向不稳定型发展,应中止锻炼。

(8)精神状态欠佳、郁闷、不安等,很难充分地进行锻炼。护理人员应予适当的心理治疗。

(9)运动处方不是一成不变的,相反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随时调整。应定期复查运动负荷试验,调整运动量。患其他病或外伤以后,不应锻炼。

【精神调养】

正确认识冠心病,即不要失去安全感,整日担心,不敢活动,心情忧郁,又不要产生无所谓的心理压力。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心情的好与坏与冠心病的发作密切相关,要有健康压倒一切的心境。

【酒精(乙醇)与冠心病】

流行病学研究发现,轻、中度饮酒伴冠心病危险较低;不饮酒和酗酒者冠心病发病危险性较高。呈“U”形曲线分布。乙醇能增加高密度脂蛋白的浓度,还可增加前列环素的合成,促进血管舒张,抑制血小板聚集。同时还能增强纤溶活性,但过量摄入乙醇,血压、血脂、血糖对人的危险因素增高。法国人喜爱喝葡萄酒,冠心病的发病率相对较低。有人解释饮酒能抑制血小板聚集,红葡萄酒有改善自由基代谢即有抗氧化作用。

第三节现代防控措施

【一级预防】

通过各种手段,在社区大规模开展预防冠心病“三大纪律”宣传。“三大纪律”:第一,生活起居规律;第二,饮食科学规律;第三,文体活动常态规律。使人们认识到冠心病是可防可治的,采取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是预防冠心病的最有效方法。

【二级预防】

对冠心病的高发人群要贯彻“八项注意”:第一,注意保持血压正常;第二,注意保持正常体重;第三,注意保持正常血脂;第四,注意膳食平衡;第五,注意戒烟、限酒、减盐;第六,注意坚持适度运动锻炼;第七,注意讲求精神心理卫生;第八,注意树立自我保健意识。同时对冠心病高发人群进行干预,预防以延缓其发展成为冠心病。

【三级预防】

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和吸烟是冠心病的三大易患因素。糖尿病、肥胖、运动不足、高尿酸血症等,亦是易患因素。近年来,诸多学者认为心理、社会因素在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上起着重要作用。几种易患因素同时存在,其结果远不是简单地相加。例如吸烟和高胆固醇血症,各增加危险性3~5倍。但两者同在一个病人同时存在,就会加大到14~16倍。因此,要全面控制。

1.降低高血压

早期地、长期地控制高血压,可以减少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所以在帮助患者按时服药并监测血压变动情况时,坚持有效的药物治疗非常必要。目前强调在抗高血压治疗时需同时注意控制其他危险因素,因为血压升高易伴有高血脂、高血糖、纤维蛋白原升高以及心电图不正常。

2.降低血清胆固醇

实验表明,只有维持较长时间的理想胆固醇水平,才能达到预防冠心病的发病或不加重冠心病的目的。建议主要通过非药物途径在人群中预防血脂升高。首先,应广泛开展卫生宣传。血清总胆固醇水平与冠心病有极显着的相关性。当总胆固醇在5.2~6.21mmol/L(200~239mg/dl)和(或)LDL-C为3.4~4.1mmol/L(130~159mg/dl)时,可采取非药物的干预,总胆固醇≥6.24mmol/L(240mg/dl)的高胆固醇血症者,应在医生指导下采取药物和非药物两种降脂措施。

3.宣传戒烟和劝阻不吸烟

应采取各种措施向无烟社会迈进,例如,禁止青少年吸烟,提倡中年人戒烟,劝告老年人少吸或吸低毒烟等。

吸烟对心血管的害处,已广泛宣传,但收效不大。必须耐心地反复宣传,即便在心肌梗死以后,亦应劝其戒烟,因为戒烟可以减少复发。

4.减肥降体重

主要是减少热量的摄入和增加运动量,超重和肥胖者应减少热量。但通过极低的热量摄入或完全饥饿以达到迅速减重的方法,是不可取的。体胖者易患冠心病。北京地区调查资料表明,冠心病体形肥胖者远较体瘦者多。要控制饮食,增加体力活动。应当注意,减肥不可过快,最初2周减少1kg,继之,1个月减2kg。如果1个月减少4kg或以上,对身体有害无益。

5.矫治A型行为

心理社会因素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具有A型行为的人,性急、醉心于工作、无休止地向上要求,持续地处于紧张状态,甚至挤掉了对生活的热爱。竞争性强、喜争吵、易发怒,乃至无端地敌意,这种人极易患冠心病。因此要进行行为矫治。训练病人消除持续地时间紧迫感和无端敌意。

6.药物应用

应用某些药物,防止梗死。如血小板活性药物,肠溶阿司匹林、丹参滴丸、银杏提取物等。

此外,因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始于儿童及青少年时期,故冠心病的预防应从儿童开始。重点应注意不使儿童过胖,预防血压升高及阻止儿童、青少年成为烟民等。

第四节中西医结合治疗

目前,临床上的治疗措施有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大类,药物治疗是这类病人最基本的治疗措施。非药物治疗则是这类病人治疗的希望。目前,冠心病治疗费用依然很高。下面我们分别讨论。

【药物治疗】

冠心病药物治疗的目的是使心绞痛发作停止,预防再次发作,纠正或消除一切引起或加重心绞痛发作的因素,坚持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可选择的药物包括硝酸酯类、利尿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β受体阻滞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以及强心药等。

这些药物主要通过减少病人的血容量、防止左室重构的发展以及增加心肌收缩力来改善病人的症状。现已证明坚持服用舒降之等他汀类降脂药和阿司匹林能使冠心病发病率降低20%~30%。

1.心绞痛西医经典处方

(1)处方1:硝酸甘油,0.3mg,舌下含服;阿司匹林,100mg,每日1次。

说明:

①本处方用于控制心绞痛发作,旨在快速消除心绞痛,终止发作。

宜选奏效迅速、使用方便的药物。控制心绞痛发作有效的药物主要是硝酸甘油,但必须是舌下含服,如果吞下则变成了口服,而口服因为生物利用度极低而且起效较慢,对控制发作无效,这一点必须向病人交代清楚。

除硝酸甘油外,也可用硝酸异山梨醇酯(消心痛)5~10mg舌下含化。

②硝酸甘油是硝酸酯类药的代表药,本类药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扩张外周血管,降低心脏前、后负荷,减少心室容量,室壁张力,降低心肌耗氧量,缓解疼痛。该类药疗效稳定,是治疗各类心绞痛的重要药物。主要不良反应有低血压、头痛和皮肤潮红等。硝酸甘油:0.3~0.6mg舌下含化,1~3分钟起效,作用维持10~30分钟。

(2)处方2:单硝酸异山梨酯,每次40mg,每日2次;美托洛尔,每次25mg,每日2次。

说明:

①处方2适于预防心绞痛发作。硝酸酯类药、钙离子拮抗药和β受体阻滞药三类药物均可用于预防心绞痛。一般采用口服给药。轻症患者选择其中一类中的一种,重症患者常常需要2类或3类药中各选择一种合并应用。

②本处方采用联合用药,既可增强疗效,又可减少不良反应。这是因为两类药均可降低心肌耗氧量,具有疗效的协同效应。另外,单硝酸异山梨酯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引起的反射性心率加快,可被美托洛尔的负性频率作用所抵消;而美托洛尔阻断β受体引起的负性肌力作用而导致的心室容积增大可被硝酸酯类药物所抵消。

③硝酸异山梨酯也可用同类药,如硝酸甘油控释口颊片:兼有速效和长效作用,每次口服1~5mg,每日3~4次。硝酸甘油缓释胶囊:每次口服2.5~5mg,每日2次。2%硝酸甘油软膏涂药后15分钟起效,维持4~6小时。硝酸甘油贴剂含有一层控释膜,作用能维持24小时。硝酸异山梨酯(消心痛):5~10mg舌下含化,或每次口服10~20mg,每日3次,缓释胶囊每次口服20~40mg,每日2次。

④心绞痛缓解期内,除了用上述药物之外,还可并用降脂、抗氧化药物,以延缓冠状动脉硬化的进一步发展。

⑤不同类型心绞痛的选药。稳定型心绞痛:首选β受体阻滞药,必要时与硝酸酯类药合用。变异型心绞痛:首选钙离子拮抗药,必要时加用硝酸酯类,但不宜用β受体阻滞药,因后者阻断β受体可使冠状动脉平滑肌张力增加。不稳定型心绞痛:在用预防稳定型心绞痛药的基础上,另外还需要加用抗血小板聚集药。通常用阿司匹林每日100mg口服。必要时加用抗凝血药。

在此值得指出的是:对冠心病的治疗,如果控制心绞痛发作,还是以西药硝酸甘油效果好。但所有的西药,包括预防发作的西药,并不能使冠心病痊愈,只是稳定病情。而中药则具有整体调节功能。因此,在病情稳定后用中药调理,配合饮食、运动康复治疗,更有利于疾病痊愈。

2.心绞痛中医经典处方

(1)处方1:瓜蒌、鸡血藤各24g,党参、当归、丹参、延胡索各12g,薤白18g,郁金、红花各10g。

本方为名中医岳美中的加减冠通汤,具有通阳宣痹,行气活血功效。

(2)处方2:全瓜萎、生牡蛎各30g,党参、桂枝各18g,炙甘草、枳壳、法半夏、川厚朴各10g,熟附片l5g,川贝母6g。

本方为名中医柯雪帆的冠心通痹汤。功能温通阳气,开胸顺气,散结聚,化痰浊。适于冠心病中医辨证属痰气交结、胸阳痹阻、实多虚少。

本方配伍的独到之处是用了三对反药。即十八反中的瓜蒌反附子,贝母反附子,半夏反附子。

(3)处方3:通心络胶囊(中成药)。主要成分有人参、水蛭、全蝎、土鳖虫、蜈蚣、蝉蜕、赤芍、冰片等。

本药益气活血,通络止痛。用于冠心病心绞痛证属心气虚乏、血瘀络阻者。口服一次2~4粒,一日3次。4周为1个疗程。个别患者用药后可出现胃部不适或胃痛。出血性疾患,孕妇及妇女经期及阴虚火旺型脑卒中者禁用。服药后胃部不适者宜改为饭后服。

(4)处方4:田七、丹参各等份,磨成粉。每次3g,每日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