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五千年中外名人之谜全集(世界卷)
13784100000042

第42章 文艺界名人之谜(3)

按伊丽莎白·亚科比的叙述,事情的始末是这样的:1893年10月22日,柴可夫斯基到达圣彼得堡,正当他指挥演奏他的第六交响乐(《悲怆》)时,一位地位显赫的贵族斯坦博克·图尔莫尔公爵给沙皇亚历山大三世写了一封发泄愤恨的控告信,信中声称柴可夫斯基腐蚀他的侄子,引诱他搞同性恋。这封信交给了亚科比,并指示他亲自交给沙皇。

亚科比手持控告信左右为难,尽管当时有不少人知道作曲家在搞同性恋,但出于对柴可夫斯基的崇拜都抱宽恕态度。现在既然有人指名控告,这就表明柴可夫斯基卷入了一件法庭案件。此事不仅对俄国乃至对全世界来讲,都意味着是一件丑闻,何况沙皇又非常尊敬柴可夫斯基和他的音乐,公开发表这件事将给皇室本身带来耻辱。因此,亚科比决定组成一个荣誉法庭来处理此事。这个法庭由亚科比本人及另外7名原帝国法律学院的毕业生组成。据说这个审判小组的全体成员于10月31日在亚科比的办公室会晤了柴可夫斯基,经过长达5小时的激烈争吵辩论后,这个法庭作出了要求柴可夫斯基“自杀”的“判决”,以便挽回帝国法律学院和沙皇的面子。这个小组还为柴可夫斯基提供了致死的毒药,于是,在11月2日早上柴可夫斯基就病倒了。据说,他一直拒绝医生检查,结果拖至晚上,毒性发作,4天后就命归黄泉了。

以上就是亚历山大奥尔洛娃提供的有关柴可夫斯基自杀身亡事件的梗概。

为什么作曲家周围的人都知道柴可夫斯基去世的事实真相,但却没有人公开这个秘密呢?因为他们都不愿使他死后蒙受耻辱。无论是搞同性恋还是自杀,都是当时社会所不容的。如果有人公开承认柴可夫斯基是自杀的,并且说出死因,那么这位作曲家就会立即被埋葬在某个边远的地方,而不会在圣彼得堡的喀山大教堂里给他举行隆重的教会葬礼和举行盛大的追悼会,这就是对柴可夫斯基死亡真相严格保密的原因所在。

但是,奥尔洛娃夫人又说,她于1938年曾在莫斯科市外不远的柴可夫斯基档案室里看到过作曲家的医生贝尔滕松博士写给柴可夫斯基兄弟的一封信,在这封信里,医生详细地叙说了柴可夫斯基死于霍乱的病情。遗憾的是,这封信以及可以说明柴可夫斯基自杀的大量材料都在档案室内不翼而飞了。

柴可夫斯基已经逝世一百多年了,但是大作曲家究竟是病故还是自杀,仍是悬案一桩,有待学者们的进一步研究和有关官方的证实。

杰克·伦敦自杀之谜

杰克·伦敦(1876-1916年)是本世纪初美国著名的作家。他一生写了许多获得好评的长篇小说、短篇小说、剧本和散文等作品,其中《荒野的呼唤》、《铁蹄》和《马丁·伊甸》等长篇小说还被译成中文,受到了广大中国读者的喜爱,杰克·伦敦本人也成为美国在海内外享有盛名的作家。

但是,杰克·伦敦一生坎坷,在他年仅50岁,正值创作高峰的时期却自杀身亡了。他为什么要自杀?对此,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虽然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并提出了一些值得重视的见解,但结果似乎依然不能令人满意。

美国文学家艾尔·雷勃大胆地提出了本人的见解,认为杰克·伦敦的健康状况恶化影响了他继续生活下去的意志。杰克·伦敦在1914年确实患了严重的肾炎,在此后的两年期间,尽管他在公众面前竭力维持自己精力充沛的形象,但尿毒症的迹象已逐渐明显。他又拒绝听从医生的劝告,如严格注意饮食和充分休息等。1915年和1916年间,他先后在夏威夷住了几个月,希望在温和的气候条件下恢复已损坏的身体,但是他的身体状况却还在继续恶化。

1916年春天,他在夏威夷发现了瑞士心理学家卡尔·容格翻译的科学著作并立即对卡尔说:“我告诉你,我正站在如此之新、如此之可怕和如此之奇妙的新世界的边缘上,以致使我害怕瞥它一眼。”卡尔的书促使杰克·伦敦将多年对波利尼西亚人的研究作为创作的源泉之一,写了一系列短篇小说如《红的》等。从此,卡尔·容格的译著不仅促进了他的创作,而且拓宽了20世纪文学的领域。杰克·伦敦本人也因此成为美国第一个利用卡尔·容格的理论进行文学创作的短篇小说家,尽管他的情绪依然不高。

杰克·伦敦自认为是个唯物主义者,但是在他生存的最后几个月,思想显然经历了新的变化,他认为认为自己信仰的唯物主义中肯定有不合理的因素,并严厉地拒绝早年坚持的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1916年11月,他终于服毒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他的医生称他自杀的原因是“尿毒症”。但是著名美国记者查尔米亚却在其报道中声称,杰克·伦敦在《圣经》的一段文字下面画了线:“你不应当从世俗或艺术的角度进行思考,而应当从象征角度,从精神方面,从事思索。”查尔米亚显然企图告诉人们,晚年的杰克·伦敦已不是唯物主义者,而是唯心主义者了。

美国著名文学评论家弗兰克林·沃克也持有类似观点,而且他分折得更为详细和合情合理。他在对杰克·伦敦的代表作《马丁·伊甸》的评论中,比较深入地阐述了杰克·伦敦的思想发展趋势。他认为,杰克·伦敦之所以采取自杀行动,可能与他的社会主义理想最后破灭有关。众所周知,杰克·伦敦在年青时代是个远近闻名的杰出社会主义者,也是个公然自诩的马克思主义的信徒。他经常用一颗刻有“革命至上的杰克·伦敦谨启”的橡皮图章签署信函。另外,他也是大专院校社会主义团体的首任主席,曾到全国各地进行过演讲活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腐朽和没落,并以社会主义党人的身份竞选奥克兰市长的职位,甚至还考虑过角逐加利福尼亚州长的职位。

在1908年出版的长篇小说《铁蹄》中,杰克·伦敦用明确的词句,叙述过资本主义的崩溃。不过,在《铁蹄》的结尾部分,并未表明无产阶级的乌托邦式的理想的实现,社会仍然受制于残忍的独裁者。然而,在他《铁蹄》之后发表的长篇小说《马丁·伊甸》中,人们发现,被公认为杰克·伦敦化身的主人公马丁之所以未信奉或把希望寄托于社会主义理想上,可能与杰克·伦敦本人对社会主义革命的信心日渐动摇有关。他逐渐对社会主义活动不大积极,并终于脱离了社会主义组织。他怀有的“天生自然,任万物竞争淘汰的哲学思想”,与长篇小说《海狼》中的那个专事掠夺而又专横的船长伍尔夫·拉尔圣近似,而与《铁蹄》中的那位满怀热忱的社会主义领袖欧涅斯特·伊夫哈特的思想相去甚远。他的女儿琼安·伦敦在自己的传记中认为,她父亲在《马丁·伊甸》中写下了自己的讣闻。这或许道出了真情,杰克·伦敦不仅对社会主义活动失去了积极参加的兴趣,并且对自己的成功逐渐觉得虚幻飘渺。

杰克·伦敦的思想和情绪的发展又是相当复杂的,弗兰克林也充分注意到了这种情况。他认为,杰克·伦敦最后走上自我毁灭的道路,是他复杂思想发展的必然结果。弗兰克林在评论杰克·伦敦的《马丁·伊甸》时,对此同样作了较为详细的考查:《马丁·伊甸》的创作过程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伦敦思想发展的迂回曲折。杰克·伦敦在这部小说即将杀青之际,还没有决定如何结尾,可是后来他的小说却出现了一个出奇不意的结局:主人公马丁·伊甸自杀了。弗兰克林认为,杰克·伦敦一再坚持让其书中的主人公马丁·伊甸自杀是作者思想发展的必然结局。而作者之所以这样做,或许有其本身的苦衷。

从这些见解来看,杰克·伦敦一生的坎坷经历,再加上身染重病,似乎是导致他最终自我毁灭的原因。然而从他毕生的创作成果来看,又与其悲剧结局十分矛盾。弗兰克林说:“他死后留下来的书共有五十本,都是他炽烈的精神与惊人精力的结晶。”这些书中最好的一部,仍然是《马丁·伊甸》。尽管这本书也不例外地有缺点,如结构不甚匀称,若干地方用词拙劣,而且有时语调极其伤感,但它与其他许多书一样,仍然具有其巨大的力量。在这本书中不管是主要人物,还是次要人物,性格都刻画得很生动。作者对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价值观念的冲突也提出了新颖的见解。当然,这本书也确实详细地描述了一个过于神经质的人的经历。就这点而言,杰克·伦敦的作品,在批判病态的社会方面,又给人一种相当现代化的感觉。除此而外,在他的《马丁·伊甸》等书中,也不乏生趣盎然,淋漓尽至的描绘。这一切不是与著名小说家杰克·伦敦悲剧的发生十分矛盾吗?因此,杰克·伦敦的自杀确实使人不得其解。

诗人叶赛宁究竟是自杀还是被谋杀

前苏联著名的抒情诗人谢尔盖·叶赛宁的结局是极具悲剧性的。1925年12月27日深夜,叶赛宁自缢在列宁格勒的安格列捷尔旅馆,以《生存不比死亡新鲜》一诗而告终。生前,他曾被誉为“天才的农民诗人”“大自然的歌手”“俄罗斯的天才”。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享有世界声誉的名诗人竟然在自己处于创作巅峰状态时“自杀”身亡,结束了辉煌而复杂的创作生涯,年仅30岁。高尔基称他的死是“最令人难过的悲剧之一”。人们在痛惜之余,都在询问:究竟是什么原因,最终使诗人走上了自我毁灭的绝路?这至今仍是个谜。

有人认为:叶赛宁的爱情悲剧是导致他自杀的根本原因。的确,诗人的爱情生活是相当不幸的。1921年11月7日,诗人和美国著名的舞蹈家邓肯初次见面后,便一见倾心,迅速陷入热恋之中。不久,俩人正式同居。1922年5月10日,在办理完结婚登记后,俩人踏上了去欧美的旅途,开始了正式的“蜜月旅行”。但是,由于在国外的旅行生活中显示出来的各方面的严重差异,使俩人为时不久的爱情和婚姻面临着危机。尽管他们之间有共同的艺术语言作为基础,但是在出身、教育、年龄、性格等方面都差距甚远,加上他们还有一个很严重的语言障碍,思想感情便得不到及时而充分的交流,分手将是不可避免的。1922年秋,俩人返回莫科科不久,就友好地分手了。随后,诗人重新回到了旧情人别尼斯拉夫斯卡娅身边。多情而善良的姑娘原谅了诗人。令人遗憾的是,再一次结合所带来的和谐与安宁,仍然没能保持下去。不久,这位多情的诗人又跌入了另一个纷乱的爱情旋涡。1925年3月,诗人遇见了世界文豪列夫·托尔斯泰的孙女、容貌出众的安德列夫娜。诗人立即被其容貌举止吸引住了,再也无法掩饰对她的好感。9月,俩人正式结婚,诗人搬进了那豪华而又古色古香的宽大住宅里。令诗人大失所望的是,婚后的生活并不像原来设计的那样美满。安德列夫娜虽然出身名门,天资出众,但她既缺乏同诗人相匹配的艺术才识和见解,也没有别尼斯拉夫斯卡娅的那种温情。到这时,诗人才真正感到当初别尼斯拉夫斯卡娅的重要和可贵。然而,他已经没有勇气再一次回到她的身旁了。在万般痛苦的情况下,敏感的诗人终于走上了绝路,他想要用死来报答心目中真正的情人。由此可见,叶赛宁是“殉情”而死的。

但是不少学者却指出,上述观点未免过于简单化了,叶赛宁实际上是因为患了精神抑郁症而自杀的。当年叶赛宁死后,前苏联的官方讣告曾说过:“叶赛宁是由于精神忧郁、心理平衡失调,于绝望中自缢而死的。”前苏联著名的持不同政见者、科学家若·麦德维杰夫在《谁是疯子》一书中,明确指出:“谢·叶赛宁,亚·法捷耶夫,欧·海明威,杰克·伦敦,谢·奥尔忠尼启则,德·阿·萨毕宁及其他不少受到尊敬的优秀人物都是在处于心理抑郁状态期间用自杀结束其生命的。”据当时的史料记载:随着心境失调,叶赛宁的性格愈来愈暴躁,到后来竟经常莫名其妙地发火,显得喜怒无常。经医院检查,医生认为他已患有严重的精神抑郁症。从叶赛宁的诗歌创作实践来看,特别是到了后期,诗人已陷入了色情颓废诗歌的泥坑,集中反映了他精神上的极度颓唐和创作上的严重危机。不少诗歌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孤独而忧伤的情绪,成为以情绪颓废、放荡不羁、玩世不恭标志的“叶赛宁性格”这一专有名词产生的口实。后来他的诗在苏联国内曾禁止出版与翻印。还有的人说因为十月革命扑灭了他的个人主义的幻想,而选择了结束自己生命的道路。其实,叶赛宁的自杀是他一生矛盾重重、而又无法排解的产物。叶赛宁的忧郁、悲伤,主要源自于他的气质,以及他对于农村原始的、自然风光的眷恋。强烈而固执的小农意识和田园牧歌式的忧伤,是导致他厌世自杀的主要原因。

不管是死于爱情悲剧说还是死于精神抑郁症说,两者都以承认叶赛宁的自杀为前提。在前苏联国内,很长一段时间内,几乎没有人对诗人系“自杀”一说提出过疑问。但近几年,有人对传统的说法大胆地提出了挑战,认为叶赛宁的“自杀”结论值得怀疑。在对“自杀”说持怀疑观点的人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叶甫盖尼·切尔诺斯维托夫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