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五千年中外名人之谜全集(世界卷)
13784100000032

第32章 名人神秘遇害之谜(4)

彼特松当即表示不服并立即提出上诉,大多数瑞典公民对法院的裁决也表示怀疑。当天晚上,瑞典电视台接到了三千多人的电话,其中两千多人认为彼特松不是真正的凶手。一些持怀疑态度的法学界人士指出,彼特松有杀人前科、坐过牢,但这不能作为判定他谋杀帕尔梅的依据;他同帕尔梅并无任何私人恩怨,在历次选举中,他都向帕尔梅所属的社民党投了赞成票;也没有发现任何他同政治组织或外国集团有联系,在法庭上检察官未能说明彼特松作案的动机。

由于上诉法院专职法官的人数多于非专职陪审员,因此,对地方法院裁决持怀疑态度的人们期待着这一裁决将被上诉法院否决。11月2日,瑞典斯维亚上诉法院宣布,涉嫌杀害帕尔梅首相的瑞典公民克里斯特·彼特松无罪。

于是,这一震惊世界的谋杀案重又陷入重重迷雾,时至今日仍然难以作出定论。

扑朔迷离的拉宾遇刺案

1995年11月4日,星期六,是犹太教的安息日,也是以色列的法定假日。平时,以色列国内的大部分交通工具都会停驶,许多娱乐场所和大小商店亦会关门歇业。可是,夜幕降临后的特拉维夫却灯火通明,热闹异常。约10万市民沐浴着习习海风,从四面八方涌到市中心的“国王广场”,在那里举行支持和平进程的盛大集会。

此次集会由“支持和谈结束以阿争端总委员会”组织,这是十多年来特拉维夫规模最大的一次公众集会。集会的主题是:“要和平,不要暴力。”拉宾总理、佩雷斯外长和许多以色列政要应邀出席了集会。当地时间晚上7时50分,拉宾演讲完毕,在众人的簇拥下健步走下主席台,准备乘车离开广场。当他走近轿车正要抬腿迈入车时,人群中突然窜出一个犹太青年,掏出手枪几乎贴着拉宾的身体从背后向他连开数枪。两名保镖赶忙扶起拉宾,救护车火速将昏迷不醒的拉宾送往附近的伊奇洛夫医院进行抢救。拉宾在被紧急送往医院途中,司机还听到他喃喃地说:“这不可怕,这不可怕。”然后他才垂下了头。在医院急诊室,大夫们尽一切努力挽救拉宾的生命,但他终因伤势过重,在被送入医院后仅过了19分钟,心脏就停止了跳动。经医生检查,拉宾身中3弹,其中一颗子弹打在腹部,另一颗致命的子弹正中他的胸腔。

拉宾是以色列建国后被谋害的首位政治领袖。他自1968年退役后即为阿以和解奔忙,他不同意对阿拉伯人采取“寸土不让”的政策,而是主张“以土地换和平”。1993年9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拉宾“博瓦尼和平奖”。1994年,拉宾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他为推动中东和平进程所作的努力受到了普遍欢迎。

凶手开枪后,现场一片混乱。拉宾的保安人员也因慌神而开了几枪,一名贴身保镖被打伤。蓄着黑色短发的凶手被当场抓获,保安人员将他推入一辆轿车,并组成人墙将那辆轿车团团围住,以防凶手被人灭口。警方初步查明,凶犯名叫伊贾尔·阿米尔,现年27岁,曾参与在约旦河西岸“违法扩建定居点”的运动,当时在一所大学的法律系就读。阿米尔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他说他的行动“完全出于自愿”,是遵照“上帝的意旨”干的,因而对所犯罪行“不感到后悔和遗憾”。此前,他曾两次试图行刺拉宾,但因保安措施严密无从下手。拉宾遇刺后,有人向以色列电台打去匿名电话,声称一个名叫“犹太复仇组织”的团体对这一事件负责,并诅咒拉宾同巴勒斯坦人和解“背叛了犹太圣经,出卖了以色列人民”。

自从拉宾与阿拉法特实现历史性的握手起,巴以双方的极端分子就已多次向拉宾发出死亡恐吓,但军人出身的拉宾毫不畏惧,他强调和平努力的成功,将挫败这些极端分子的阴谋。拉宾遇刺身亡的噩耗强烈地震惊了整个以色列,也震惊了世界。拉宾是在以色列正迎接四年一次的大选、国内面临激烈的党派斗争的严峻时刻遇害的,是在巴以和平刚刚扩大到约旦河西岸的关键时刻去世的。他的死,无疑使绝大多数的以色列人感到十分突然和悲伤。当晚,当拉宾遇害的消息公布后,守候在伊奇洛夫医院门外的数百名特拉维夫普通市民,禁不住失声痛哭,许多人自发地在街头点燃一支支蜡烛,以悼慰拉宾的亡魂。在当晚举行的以内阁紧急会议上,同拉宾朝夕与共的阁僚们泪流满面,泣不成声,他们用黑纱罩住拉宾主持会议时常坐的椅子,以寄托无尽的哀思。一些反对派人士也认为,拉宾遇害的这天是以色列历史上最黑暗的一天。

卡扎菲遇刺之谜

自6月初以来,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两度推迟访问埃及,此后卡扎菲访埃的事儿便有如泥牛入海。埃及新闻界一时间众说纷纭,使得有意遮掩的秘密更显得扑朔迷离。

在卡扎菲来访之前,埃及政府就为这位自命不凡的“绿色革命”领导人在安全、接待等方面进行了周密而充分的准备。6月2日,埃及政府终于得到了利比亚方面关于卡扎菲即将到访的确切通知,埃及陪同团团长、农业发展部长马哈穆德从开罗赶到亚历山大,准备在地中海海滨、利埃交界处的苏鲁姆城迎接国宾。就在卡扎菲预定到达的前几个小时,利方紧急通知开罗,访问推迟到6月5日,马哈穆德部长白跑了几百公里的冤枉路。此后,利方又说访问因故无限期推迟。空忙了一阵的埃及人掉进了云雾之中。穆巴拉克总统两度就推迟访问的事情打电话询问情况,利比亚人说他们的领导人病了,患了急性扁桃腺炎。随后埃及政府宣布,卡扎菲因病推迟了访问,但利方却又发表了一个带有感情色彩的声明,说卡扎菲不想让他的穆巴拉克兄弟“过分劳累”,还说卡扎菲照常会见外宾,身体非常健康,致使两国的说法相互矛盾。为了看个究竟,埃及准备派遣记者组前往利比亚,但利方只同意由利比亚电视台将他们领导人发表简短讲话的图像,通过通讯卫星传送给埃及电视网。

事情并未就此了结。6月13日,利比亚最著名的伊斯兰反对派——“战斗团体”和“烈士运动”同时发表声明说,卡扎菲两周前曾遭遇刺杀行动,并都声称对刺杀行动负责。13日,“烈士运动”发言人打电话给《生活报》,说刺杀行动发生在5月31日,地点在利比亚第二大城市班加西以东30公里的赛迪·哈里法。他透露说,该组织的行刺人员预先埋伏在卡扎菲车队的必经之处,他们用自动火器向卡扎菲的车队扫射了约10分钟,打死了几名卡扎菲的贴身保镖,随后撤离。据这位发言人说,行刺人员肯定他们击中了卡扎菲,只是不知道他受伤的程度。

与此同时,利比亚通讯社极力否认卡扎菲遇刺受伤的传闻。但“烈士运动”等利比亚伊斯兰反对派组织向外界媒体证实,行刺事件发生后,利比亚警方至少逮捕了三百多名嫌疑分子。

6月18日,关于卡扎菲遇刺的消息又有了新的进展。“战斗团体”当日发表声明说,该组织将接受利比亚政府扬言要把战场转移到国外的挑战,并声称不会被这一威胁所吓倒。另外,《生活报》得到了该组织18日发表的编号为“12”的一份公报,所说的刺杀行动细节与先前“烈士运动”的说法又不相同。公报还说,行动是“战斗团体”单独发动的,与“烈士运动”等其他组织无关。公报强调说,所谓“烈士运动”早已名存实亡。据报道,“战斗团体”的公报发表后,立即遭到“烈士运动”的反驳。

假如果真像利比亚官方所说的并没有发生刺杀行动,那么埃及新闻界关于卡扎菲一再推迟埃及之行的一番分析议论就切中要害了——埃及等阿拉伯国家最近正在筹备阿拉伯7国首脑会议,身为耶路撒冷委员会主席的哈桑二世将出席。卡扎菲认为,连摩洛哥都榜上有名,却没有利比亚的席位,心中大不悦。另一方面,利比亚抱怨埃及和其他阿拉伯国家都看美国的眼色行事,今年3月间埃及和阿盟理事会没有邀请卡扎菲就洛克比危机陈述立场,对尽早取消因洛克比危机而对利比亚实施的国际制裁不热心、不卖力。由于利埃两国在许多重大问题上貌合神离,致使利比亚找机会对埃及还以颜色:一是一再拖延兑现对埃及扩大投资的承诺;二是拒绝接受大批从海湾撤回的埃及劳工,而这两个问题是两国改善关系的主要症结。

中东历来就是产生是非和埋藏秘密的地方,尽管努力发掘,但许多政治内幕是永远也见不得天日的。

卡比拉总统遇刺之谜

2001年1月16日,刚果(金)发生了一场所谓的“未遂政变”,卡比拉总统被保镖连击两枪,一时间,国际媒体纷纷报道卡比拉不治而亡。不管事件的结果如何,回顾卡比拉执政的这四年,民主刚果国内纷扰不断,他的国际声望也由云端堕入谷底。如果他真的被击毙,那么,民主刚果这个已经进行了29个月内战的非洲国家的前景将更加扑朔迷离。

1月16日下午,身在美国准备与其他冲突各方谈判的民主刚果总统卡比拉的发言人约翰·阿伊科斯,突然接到助手从首都金沙萨打来的电话:首都局势紧张,总统府附近发生激烈枪战。半个小时后,阿伊科斯再度接获电话:卡比拉总统被贴身侍卫击中,生死不明!阿伊科斯因此判断,连年内战的刚果极有可能发生了政变。但他最关心的是,政变的结局以及卡比拉的命运。阿伊科斯立即打开随身携带的手提电脑,到网上去查询关于刚果局势的最新发展情况。此时,网上关于卡比拉遇刺的消息一条接一条,而且结论如出一辙:卡比拉已经毙命!然而,这些全是非官方消息,阿伊科斯纳闷:卡比拉总统真的死了吗?

比利时是刚果的前殖民宗主国,1960年刚果才脱离比利时独立,直到今天,比利时仍与刚果保持着特殊的关系。因此,比利时官方的消息应该很有可信度。于是,很多电话打到比利时外交部,比利时本国记者和其他国家派驻比利时的记者也纷纷涌向比利时外交部,希望打探到最新最可靠的消息。

在这种情况下,比利时外长路易斯·米歇尔只好出来与记者见面,但他一再重申,由于电话线被切断,刚果的局势很不明朗,连他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几乎在米歇尔举行记者会的同一时间,美国媒体纷纷报道:卡比拉已经身亡!卡比拉安全卫队的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人士则表示,卡比拉位于首都布拉扎威尔的豪华官邸1月15日的确传出过密集的枪声,时间长达半个小时之久。卡比拉被一名贴身保镖击中了背部和右腿,但未危及生命,目前正在接受医生治疗。

卡比拉的高层军事幕僚弗朗科伊斯·奥林加也坚称,卡比拉总统尚在人间。但卢旺达的情报官员说法正好相反:据他们所接到的尚未证实的消息,这位刚果强人已经死亡。卢旺达是与卡比拉政府作战的叛军背后的支持者之一。

而一名刚果政府官员表示,在总统府枪响结束之后,他目击总统直升机在金沙萨某大医院降落。但也有未经证实的报道指出,那架直升机上载的其实是卡比拉的儿子约瑟夫·卡比拉。约瑟夫显然受了伤。枪声结束后,卡比拉的重要盟友埃迪·卡朋德随即通过电视,呼吁全国人民保持冷静,并下令刚果所有机场、边境站关闭。内政部长则宣布晚上8点至翌日清晨6点之间宵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