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五千年中外名人之谜全集(世界卷)
13784100000031

第31章 名人神秘遇害之谜(3)

1987年,几盘据认为是“莫罗自供状”的录像带再度在意大利的政坛上引起轩然大波。当时民主党经过大选好不容易在议会中保持了第一大党的地位,但若不与议会第二大党、政见与其迥然相异的共产党联合组阁的话,政府将难以为继,莫罗便是两党联合体制的推动者。大多数意大利人都认为,在近两个月的监禁中,莫罗对“红色旅”供出了两党联合的内幕,这无疑对两党是一个严重的打击。实际上,在“红色旅”的部分成员被捉拿归案的1978年秋天,曾公开过他们记录的“莫罗自供状”,这当中几乎均系未公开过的情报。

当时72岁的众议院议长皮科里证实说:莫罗自供时有录像。关于这些录像,意大利极左政党“意大利社会运动”机关报在1986年也报道说,一警官在搜查“红色旅”位于罗马的一个地下指挥所时,发现了不少录像带,已交情报机构复制。但是,皮科里证词中提到的一个证人——原“红色旅”的一个负责人却在狱中写信给意大利国营广播电台,否认有录像带。估计这些录像带很可能是在负责反对恐怖组织的基埃札将军遇难后被盗走的。他在1982年被黑手党杀害后,官邸中的保险箱也被撬开,机要文件被悉数掠去,录像带也许被一同盗走了。所以,莫罗被害的真相就无从所知,真正的死因也就被掩盖了。现在,莫罗惨死一事已成了意大利和国际上扑朔迷离的悬案。

教皇保罗二世遇刺之谜

教皇在梵蒂冈圣彼得广场上遭枪击后不久,即公开原谅了阿格卡,后来还数次呼吁意大利政府予以特赦。教皇为什么如此宽宏大量呢?

圣母的三个秘密

1981年刺杀教皇约翰·保罗二世未遂的土耳其凶手阿里·阿格卡,渡过了19年的牢狱生涯后,被意大利政府减刑,随后被引渡回土耳其。他在土耳其保安特工的保护下抵达伊斯坦布尔,并即刻接受了土耳其当局的审问,他将在这里服完10年监禁的刑期。案发之后,身为受害人的教皇即不断要求意大利政府释放这名凶手,如今意大利终于作出这项决定,梵蒂冈表示,教皇对此非常高兴。

1981年5月13日,教皇在梵蒂冈圣伯多罗广场上遭枪击后,即公开原谅了阿格卡,后来多次呼吁意大利政府予以特赦,并曾一度前往狱中探视阿格卡。案发后2个月,阿格卡被判无期徒刑。梵蒂冈首席发言人纳瓦罗瓦尔斯表示,今年正好是天主教的“圣年”,以宽宥和原谅为今年的主题精神,阿格卡能在今年获释,教皇因而特别高兴。

曾是“灰狼”恐怖组织一员的阿格卡,因为曾在土耳其杀害记者伊佩奇,返国后仍得服完约10年的徒刑。而这场暗杀案的真相,也可能因他的获释而石沉大海。

当时教皇的祖国波兰境内的反苏运动风起云涌,华勒沙主导的波兰团结工会尤其是反对运动的主力。波兰的运动还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最终导致了1989年的东欧剧变。教皇是波兰团结工会的坚定支持者,因而当时就有人怀疑暗杀教皇的幕后主谋,可能和苏联领导的华约集团有关。

意大利检方曾以在苏联授意下雇用阿格卡暗杀教皇的罪名,起诉数名保加利亚特工,但最后因罪证不足,1986年陪审团裁决被告3名土耳其人和3名保加利亚人获释。值得玩味的是,陪审团作出的裁决并非完全无罪开释,也就是说陪审团并非完全相信被告无罪,只是没有足够的证据可证明他们有罪。

这桩暗杀案还扯上了一件圣母现身事件而染上神秘色彩。话说1917年时,葡萄牙的一个小村落法蒂玛,有3名牧童宣称他们看到圣母现身,圣母还告诉了他们3个秘密。数十年来,梵蒂冈一直不肯吐露这3个秘密的内容,但今年5月公布了其中一个秘密,里面预言了这场教皇遇刺未遂案。长期以来,外界就一直流传着圣母救了教皇的说法。

刺杀教皇是天意?

阿格卡最近以一封公开信要求教皇约翰·保罗二世向意大利政府请命,免除其无期徒刑的监禁。据了解,阿格卡曾经在1983年亲口向约翰·保罗二世表示,他的刺杀任务是一项天意,早就命中注定。而这也符合了前几天梵蒂冈在葡萄牙的法蒂玛圣地,宣布1917年圣母显现时所说的第三项天国秘密。

葡萄牙法蒂玛是全球极少数被天主教会公开承认的圣母显现地,传闻在1917年,当地的三名牧童,亲眼看到圣母的影像,同时告诉他们三个天国的秘密。梵蒂冈天主教廷在40年代得知内容:分别是预言了两次世界大战结束、苏联集团的解体以及有一位天主教皇将被暗杀。

从那时候起,历任的教皇都知道这桩预言,但没有人公开过。当年负责调查刺杀案的意大利法官日前在接受电台采访时肯定地表示,单凭阿格卡一人是不可能近身刺杀教皇的,而他也确信教皇了解阿格卡所负的“历史性任务”。

今年3月,在中东进行朝圣之旅的教皇,由于以色列安全人员吸取阿格卡刺杀教皇的教训,担心宗教极端分子趁机危害教皇的安全,特地为高龄79岁的教皇订制了一件可以让他自由活动的防弹袍,虽然以色列与教廷都极力游说教皇穿上这件防弹袍以策安全,但是教皇认为这趟中东行是和平之旅,因此拒绝穿上这件“盔甲”。

为了保护教皇,以色列特地部署了18000名警察与1000名士兵,以防1981年教皇遇刺的憾事重演。

“平民首相”帕尔梅死于谁手

1986年2月28日夜11时许,瑞典首相帕尔梅及夫人莉斯贝特漫步街头时,遭到枪击。之后帕尔梅被送进附近一家医院,医生在手术台上确诊,子弹穿过胸腔,切断了一根大动脉。3月1日凌晨,医院宣布抢救无效,帕尔梅溘然与世长辞。

帕尔梅是位杰出的政治家,深受瑞典公民的爱戴,有“平民首相”之誉。他不幸逝世时才只有59岁。噩耗传出,瑞典举国悲恸,世界为之震惊。瑞典警方把搜捕刺杀首相的凶手列为头号要案,然而此案从一开始就头绪纷繁,虽然先后拘捕过几个嫌疑犯,但至今未有足够证据确认真凶。

2月28日午夜,即案发后不久,当地《瑞典快报》社的总机便接到匿名电话,称这次谋杀事件是一个缩写名为“PNK”的组织。然而警方却表示,他们不了解这个组织;并且认为,此时谈论有关谋杀动机的问题,为时过早。次日,瑞典驻波恩大使馆和瑞典律师协会也先后接到匿名电话,称此案是同西德红军旅有联系的霍尔格·迈因斯突击队干的。同日,美联社报道,驻伦敦的一家通讯社也接到匿名电话,称暗算帕尔梅首相的是霍尔格·迈因斯突击队干的。打电话的男子用带有北欧口音的英语说:“你可以从历史上查到这次袭击的理由。”

霍尔格·迈因斯是西德左翼恐怖组织巴德尔-迈因霍夫集团的创始人,该集团后来改称“红军旅”。据报道,该组织成员在1975年占领了西德驻瑞典大使馆,瑞典政府出动军警,打死了该组织两名成员,夺回了大使馆。从此,这个组织与瑞典政府结下了仇恨。

土耳其的一家报纸则推测说,总部设在叙利亚大马士革的库尔德工人党,对帕尔梅首相怀有敌意,因为帕尔梅拒绝接纳它的一位领导人到瑞典避难,这次帕尔梅被害可能与它有关。但是,库尔德工人党立即公开否认。还有一些来自各方的消息和推测,但都因缺乏证据被警方排除。

瑞典警方曾说在现场搜索时找到两颗直径为9毫米的子弹壳。据鉴定,这种子弹杀伤力很大,可穿透防弹衣。据此,警方认为凶手受过专门的训练。据查,瑞典库存的500种子弹中,没有在谋杀现场发现的那种型号的子弹。

3月3日,被任命为代理首相的卡尔松在记者招待会上回答关于谋杀帕尔梅的凶手问题时说,国际上的恐怖活动越来越多,当然也会在瑞典有所反映,国际恐怖活动不是一个国家单独能解决的。在处理恐怖活动的问题上,瑞典将和其他国家合作。此说法似乎表达了瑞典官方对这一谋杀事件有国际背景的看法。3月4日,瑞典警方宣布悬赏缉拿凶手,赏金为50万瑞典克朗(合7万美元)。后警方又两次通告提高赏金,直到850万美元。

3月6日,丹麦警方在从瑞典到丹麦的渡轮上逮捕了两名据称与杀害帕尔梅有关的嫌疑犯。这两名疑犯一名居住在西德,另一名居住在美国。被捕时,两人正乘坐一辆西德牌照的豪华型汽车从瑞典前往丹麦。丹麦警察是按照瑞典警方的通报,根据其中一人相貌非常像瑞典当局当天公布的一张凶手模拟像才逮捕他俩的。

模拟像的作者是位22岁的女画家。她说,出事那天夜里她正沿着通往内加尔坦胡同的斯韦亚瓦很大街方向走,忽然和一位神色慌张匆忙跑来的男子迎面相撞,他长脸形、黑头发、高鼻子、黑眼睛、深眼窝,年龄在35至40岁之间。她画了一张头像交给了警方,警方根据其他材料,认为可以作为凶手模拟像,经两名从西德赶来的专家的修改,3月6日公布了这幅凶手模拟像。

可是,根据这张像逮捕的嫌疑犯都因证据不足很快就获释。此后,警方又根据英国情报机构“军情六处”提供的情报,把侦查重点放在库尔德工人党方面。据说,该党受伊朗支持。它怀疑帕尔梅首相制止瑞典与伊朗的军火交易而对帕尔梅怀恨在心。此外,帕尔梅还因在瑞典的库尔德人中的一些极端分子与国际恐怖组织有联系而驱逐了他们。因此,库尔德工人党有相当大作案的可能性。警方曾拘留过该党的两名成员,后因缺乏证据只能将他们释放。

瑞典警方根据群众提供的线索,共审查过1.7万名涉嫌此案的人,侦查记录有2.7万份之多,证人多达10500名,但是依然未能对嫌疑犯中的任何一个人提出正式起诉。斯德哥尔摩警察局局长汉斯·霍尔梅尔于1987年引咎辞职。司法部长和地方检察长也因处理此案不力或方法不当而被解职。

到了1988年冬天,此案的侦察似乎出现了转机。警方把重点转向一个黑社会人物——42岁的失业男子克里斯特·彼特松。此人吸毒酗酒,有过63次盗窃及用刺刀杀人的纪录。据他的朋友揭发,他曾谈起过帕尔梅夫人在她丈夫遇刺时是怎样尖叫的。有证人说,他憎恨帕尔梅,曾多次以威胁性的语言谈论帕尔梅首相。还有4个证人说,在行刺现场附近看见过彼特松跟踪帕尔梅夫妇,他本人也承认那天夜里在出事地点附近。帕尔梅夫人及十多名证人从电视录像片,对作为嫌疑犯的彼特松的脸形、头发等特征进行了辨认,一致认为他与凶犯十分相像。经过两个半月的调查,警方认为彼特松作案可能性甚大,经法院批准,于12月14日在斯德哥尔摩城北苏伦托那一幢居民楼内,正式拘捕了彼特松。

1989年6月5日,斯德哥尔摩地区法院第一次以半公开的形式开始审判彼特松。当时,连被告的姓名都没公布。检察官根据所掌握的材料,指控被告于1986年2月28日尾随帕尔梅夫妇,从背后开枪打死帕尔梅,并打伤帕尔梅夫人。彼特松在法庭上否认了对他的指控,其辩护律师认为控方证据不足,嫌疑犯缺乏作案动机,并提出,“许多迹象表明,此案是有组织、有计划的政治谋杀案”。在瑞典,对这一指控持怀疑态度的人不在少数。审判前夕在斯德哥尔摩地区举行的一次民意测验中,仅有15%的人认为这个嫌疑犯是真正的凶手。

许多人指出,目击者中无人能作证这名嫌疑犯持枪射击的行为,警方又未查获作案凶器,嫌疑犯与被害者没有任何联系,因此,指控他枪杀帕尔梅证据不足。半个月以后,法院再次开庭,由帕尔梅夫人出庭作证。应她的要求,嫌疑犯暂不出庭。据帕尔梅夫人陈述:出事前,她曾发现有一个人在暗中盯着她看。当他们走到出事地点时,她听到一声类似爆竹的声响,帕尔梅应声倒地。紧接着又听到第二次同样的响声,她看到了旁边站着先前见到的那个男子,她记住了他的相貌。帕尔梅夫人回答了法官和辩护律师的提问。在作证即将结束的时候,嫌疑犯彼特松被带入法庭,这是帕尔梅夫人自该犯被押后第一次与他面对面相遇。当她看到彼特松时,非常肯定地说:这就是她在出事地点见到的人。案情好像有了很大的进展。

7月27日,法院在最后一次审讯中裁决彼特松为刺杀帕尔梅首相的凶手,判处他终身监禁。据检察官称:1986年2月28日晚,彼特松在格兰德电影院外面等候一名毒品贩子时,看到帕尔梅夫妇走进了电影院,他随即到那名毒贩住处取来一支手枪。电影散场后,他尾随帕尔梅夫妇,开枪打死了帕尔梅。但是法庭对判处彼特松为凶手的意见并不一致,只是以6∶2通过了上述裁决。

六名非专职的陪审员根据三十多名证人中大多数人提供的证词,特别是帕尔梅夫人关于彼特松就是在枪响后她看到的离她几步远的那个人的说法,确定彼特松是凶手。两名专职法官则认为,所有证人都没有看到彼特松开枪或持枪,而帕尔梅夫人是在三年之后陈述当时惊慌中所见到的情况,因此不能作为裁决的重要依据,主张释放彼特松。根据瑞典的法律,在无法获得凶器或无人能作证见到嫌疑犯进行犯罪行为的情况下,如果法庭能够排除其他人作案的可能性,可以裁决此人为凶手。斯德哥尔摩地方法院正是根据这一条,通过审判官表决,裁定彼特松是有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