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恐龙灭绝以后,有一类动物在动物界的位置开始不断上升,最终占据了动物世界的最顶层,成为称霸陆地的强者。它们比其他动物更聪明,更能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它们的生存技巧也更加高超,和人类的关系最为密切,它们就是哺乳动物。人类的不断发展带来了文明的进步,与此同时,人类也改变了其它哺乳动物进化的轨迹,许许多多物种就此消亡。原牛——传说中的牛真的成为“神话”
希腊神话中记述:腓尼基王之女欧丽娃被宙斯施法化为白牛,运往克里特,以后嫁给宙斯,这里的白牛即为原牛。
欧丽娃是腓尼基王国国王阿革诺耳的女儿,美貌绝伦,在王宫里深居简出。宙斯被年轻的欧丽娃的美貌深深地打动了。可是,他害怕妒忌成性的妻子赫拉发怒,同时又怕以自己的形象出现难以诱惑这纯洁的姑娘,于是他想出一个诡计,变成了一头膘肥体壮、高贵而华丽的原牛,混在国王的牛群中。有一天清晨,欧丽娃和姑娘们一起到花园里嬉玩。宙斯化身的大原牛渐渐向欧丽娃靠近。这头健美而温顺的原牛立即吸引了欧丽娃。欧丽娃最后壮着胆子骑上牛背。这时公牛从地上跃起,奔跑向克里特岛。宙斯立刻向欧丽娃倾诉他的爱意,欧丽娃同意嫁给宙斯。
中国学者根据岩画、青铜器狩猎纹及汉画等资料,认为古时候在中国称为“兕”的“圣水牛”其实就是原牛。在很多古代文献的记载里,原牛都具有某种传奇神物的意义。
原牛是家牛的祖先,就如猿是人的祖先一样。原牛体态魁梧,双角尖耸,在古罗马统治者恺撒大帝的《黑森林》一书中曾描述:原牛略小于象,色彩独特,体型巨大,速度超群。无论面对人兽,它们都不示弱,无法被驯化,就是幼牛也很难驯服。
在过去,人类长期捕杀原牛,欧洲的年轻人曾以捕杀原牛作为强身健体的方法之一。他们在追杀原牛中取乐,还以拥有众多的原牛为荣耀。他们热衷于在原牛角上镶上银边,用做宴席的炊具。
到了11世纪,原牛的数量就已经非常少了,只有在东普鲁士、立陶宛及波兰的野外还有少量残存,其他地方的原牛已经被人类全部捕杀。到了1359年,东普鲁士、立陶宛的原牛也相继灭绝。只有在波兰还能见到原牛的踪迹,此时波兰吉姆维特公爵下令保护原牛,使波兰成了原牛最后的保护地。但原牛仍遭到人类的捕杀,到1599年时,只剩下20只生活在波兰西部森林中,到了1620年便只剩下最后一只,这只原牛一直活到1627年,它的死去,代表着原牛从此在地球上全部消失。
花袋鼠跑得再快也没用
在澳大利亚那地广人稀的大草原上,你很难辨别出四季来。这里似乎永远都没有冬天,最冷也不过像我们这里的深秋,真是一个温和的国度。
春天来了,在澳大利亚的草原上,草儿们似乎并不急于疯长,矮矮的、浅浅的、嫩嫩的、软软的并且是温顺的亲吻着大地,植根其中。随着地势平铺着,蔓延着。偶尔草原上零星散落着些高大的树木,草儿们就亲热地围上去,仰着脑袋望着它们崇拜的偶像。那些高大的树木立在草原上一点也不显得突兀,完全融入其中,和谐自然,仿佛草原上要是没有这些伟岸的身影就逊色许多了。
花袋鼠原先就生活在澳大利亚这如诗似画的广阔草原上,可以说它是袋鼠中形态最美,跑得最快的一种。它有两条强健的后腿,奔跑时速可达到50公里,而且耐力很强。它的特点在于它的脸上有黑色的花纹,并且从脊背到腰部还有灰色的花纹,这些花纹令它的皮毛非常珍贵。在草儿茂盛的地方,花袋鼠常常四五十只集体生活在一起。澳大利亚当地土著人虽然吃袋鼠肉,但是因花袋鼠奔跑速度快,它们比体型大的袋鼠更难捕捉,因此花袋鼠的数量一直很多。
科学家通过对一些化石的研究,证实花袋鼠的祖先生活在大约1亿到2亿年前,它们有着和狼一样的尖利的牙齿和发达有力的前肢,不像今天的袋鼠那样跳跃和食草,而是善于奔跑和食肉。
到了19世纪后期,有越来越多的欧洲人来到澳洲,他们还带来了牛、羊等家畜。这时,他们认为袋鼠会影响家畜的生存,于是政府悬赏捕杀有袋类动物,每捕到一只奖励6便士。这对于当地贫困的人们来说真是最好的赚钱方式,而且花袋鼠的皮毛华丽,十分珍贵,因此屡屡遭到捕杀。1910年在澳大利亚还有许多花袋鼠,但是到了1920年,野生的花袋鼠在人类的疯狂捕杀下只剩下了14只。1923年5月,当人们想到应该对花袋鼠加以保护时,它们却四散奔逃,只有4只活了下来。1927年,一只雌性花袋鼠在被狗袭击的时候被人们救了下来,但是它也在当年死掉了,成了最后一只丧生的花袋鼠。
荒原的使者——猛犸象
一百多年前,在寒冷的西伯利亚有两个猎人在追踪一只麋鹿的足迹。可是,按照足迹他们并没有寻找到麋鹿,却意外地发现了一具巨大的动物尸体。
这个庞然大物的形状非常怪异,身上长着长毛,一对长长的且卷曲的大牙肆无忌惮地伸出嘴外。这显然是一头怪异的大象。因为它身上长着长长的毛,因此人们就叫它长毛象,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猛犸象。
俄国科学家闻听此事后,专门派出专家对这头大象进行研究。科学家看到猛犸象的四肢完全掩埋在冰雪之中,只有一个巨大的头颅昂然挺立于空中。为了把这头冻结在地底下的庞然大物挖出来,他们在它的周围搭起了一间木屋,用两具炉子给木屋加温。随着温度的升高,猛犸象的身体慢慢变软,皮毛开始分离,内脏也显露出来,并发出阵阵恶臭。
猛犸象是生活在大约30万年前到1亿年前的一种大型动物,也是一种适应寒冷气候的动物。它的背部有很长的毛,长毛下面还有一层绒毛,皮下脂肪非常厚。猛玛象的头颈部分还有高耸的大驼峰,可以储存大量的脂肪,这些都是对生活在冬季寒冷、食物较少的地区的适应。
这头发现于西伯利亚冻土中的猛犸象,尽管死去已有两万年之久,但它的皮毛甚至是血肉都是新鲜的!为什么会这样呢?
关于猛犸象的鲜肉是怎么保存下来的,一直是个谜。有关它的死因更是众说纷纭:
有人说,这是猛犸象在觅食时不小心掉下悬崖摔死的,最后被天然冰箱冻藏起来,所以能历经万年而保持新鲜。但是人们发现,猛犸象生活的西伯利亚地区在万年前根本就没用冰川。
又有人说,这头猛犸象是由它生存的上游冰川失足坠入河中,顺流而下到下游河边并被埋藏淤泥里。这也是说不通的,因为这头巨象并不是在河边找到的,而是在距离河很远的地方找到的。最重要的是,它们死亡时所保持的是站立或半跪的姿态,由此可见它是瞬间死亡的。
食物冷冻专家则说,像西伯利亚这样的气候,绝不可能速冻古象,因为它太庞大了。要想使它速冻,必须要在零下100℃以下的温度才行。但我们人类所居住的地球,还从未有过这样的低温!更何况,这头大象的毛发里还藏有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下生长的金凤花。在阳光下悠闲地吃着金凤花的猛犸象,突然被严寒当场冻死,这是现代科学无法解释的。
还有人推测说,这头猛犸象正在西伯利亚的冻土地带吃草时,寒冷的狂风突袭了它,并且这种温度极低的狂风,就像冰箱中的冷气一样,瞬间包围住它的全身,使它的内脏立即冻结,血液也全部冻成冰。几秒钟的时间内,它就死亡了。由此它变成了坚硬的塑像,年复一年地沉入地下。
然而,很多科学家都不同意这种观点,因为如果真有那样的狂风的话,那所有的动物甚至包括整个地球都被毁灭了。
这头古老的猛犸象的肉为什么能保持万年新鲜不变,现在还是个谜。这就有待小朋友们努力学习,长大后去揭开谜底啦!
独眼巨妖——乳齿象
美国作家爱伦·坡在《催眠术的启示》一书中,描写一群探索者在海岸上发现了正在看守一群乳齿象的亚当以前的巨人。这使一部分人在很长时间都置身于爱伦·坡创造的环境中,而另一部分人则迷恋于更古老的传奇故事。
约在5000年前,古希腊水手在意大利西西里岛上的一个山洞里发现一大堆像巨人骨头的巨大骨骼,因为骨骼上只出现一个恐怖的眼眶,他们把其称之为可怕的独眼巨妖。希腊人由此相信,在西方住着一个独眼巨人。这个故事后来又在希腊神话中得到证实。
希腊神话中说,居住在西西里岛上的三位风暴之神——雷神、电神和霹雳神,它们都属于巨人族,特征是“独眼”,只有额头正中有一只眼睛。这些独眼巨人曾被囚禁于塔尔塔罗斯(冥府下面的深渊)之中,在后来的传说中成为三位出色的铁匠,帮助火和锻冶之神赫菲斯托斯锻造神器,相传宙斯手中的闪电就是由这三位巨人铸造而成的。在最初的神话中它们是奥拉诺斯的儿子,后来逐渐演变为海神波塞冬的儿子,最终脱离神的体系成为一个单独的独眼巨人族,这个种族的特点是粗野,喜食人。
荷马的《奥德赛》里也有相关的故事,不过所描述的巨人不在西西里,而是在那不勒斯。《奥德赛》中这样说:
“我们来到独眼巨人的土地上,这些巨人不必受法律的约束,却信仰不朽的神祗,从来不种植,不耕作。我们来到附近的村子,看到海边岬角处有一个桂花树覆盖的岩洞。那里关着许多家畜,包括绵羊和山羊。四周有石头嵌入土中,叠成高墙,还长着挺拔的松树和枝繁叶茂的橡树。洞旁躺着一个巨人。他独自远离众人,在放牧绵羊,他僻居一隅,不常和邻居来往,不知道任何法律。这是一个妖怪巨人,不像吃面包的凡人,而像一座树木蓊郁的高峰,孤立于群山之中。”
有好几个世纪,人们对独眼巨人深信不疑。后来更多的人在西西里岛上找到了“独眼巨人”的骸骨。随着岁月的流逝,“独眼巨人”之谜终于被解开。生物科学家认为,在数百万年前存在过的“独眼巨人”其实是一种食草动物,它长着一对安详的小圆眼,那个神秘的巨人“眼眶”其实是它们生前的一只长鼻子。这种动物就是乳齿象。
乳齿象的体形大小与家猪差不多,生活习性则近似河马。身体结构比较原始,并不特化,尚未出现大的象牙和长鼻,但有向大象牙发育的趋势,鼻子也比其他动物的略长一些。
乳齿象存在于大约25000万年以前,但在10000年前却突然消失,现代的古生物学家们对这一奇怪的现象一直百思不解。
寻找河流的非洲象
有一个神话说,有一条河流,这条河流会在某个时间突然出现,又会在某个时候忽然消失。其实,这条河流真的存在,它就是位于纳米比亚共和国一个被称为考克贝尔多的地方的华尼布河。
考克贝尔多曾经是一个绿树丛生、水草繁茂的富饶之地,但由于大规模的环境变化,降雨连年减少,终于变成了干燥地带,随风而来的荒沙渐渐地将这里覆盖了。
在干涸的大地上,华尼布河只剩下一片痕迹,近一年来这里都没有流过一滴水。
这时,有一群非洲象正沿着河边行走。非洲象是现存最大的陆生哺乳动物,耳朵和长牙都长得较大。象的四条腿看上去像柱子,耳朵披在头颈的两侧。皮厚多褶全身的毛很少。一条长鼻子可以碰到地面,象的长鼻子功能很多,除了嗅觉以外,象鼻可以说是它四肢之外的第五肢。象还有一对威武的象牙,十分坚硬,是防御和攻击的最佳武器。
非洲象喜欢群居生活,它们的头领往往会是一头年长的雌象。这头雌象的头脑中保留有曾经到达过的水场位置以及食物丰富的地域路线图,并带领大家走向目的地。
走在队伍前方的雌象利用敏锐的嗅觉捕捉到了什么信息。原来,它发现了曾经挖掘过的洞穴。现在洞穴的表面虽没有水涌出来,但它嗅到了地下水的气味。于是,它开始用前足和鼻子挖掘,水立刻涌出来。其他的大象也急忙将自己那长长的鼻子伸到水中。虽然水量不是很大,但它们也喝得很畅快,毕竟它们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见到过水了。大家都在饮水,对于小象来说,珍贵的水可以补充因移动而丧失的体液。就这样,在水的滋润下,大家又能平平安安地度过一天。
象群进入了沙漠,对于那些没有经验的非洲象来说,前方只是一片沙的世界,但领导象群的雌象似乎有着明确的目的,带领象群顺着若有若无的道路前进着。一旦这条路与记忆中的路稍有偏差,象群中的所有成员都会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一望无际的沙漠偶尔会刮起一阵大风,被风卷起的荒沙立刻把周围的景物变得模糊不清。即使是人类,遇到这样的天气也会迷失方向。但雌象首领却仅仅依靠头脑中的记忆找到了沙漠中残留的一眼还没有枯竭的泉水。这真是个奇迹,雌象的记忆是正确的。象群急忙赶到水边,甘露般的水让每一个成员都感到惊喜。象群中的小象们还是有生以来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水面,不禁呆住了。
泉水的四周一片荒凉,寸草不生,没有任何食物,但成年的雌象却知道哪里生长着稀疏的草。集体行动的大象依靠年长者的经验和知识,将种群的生命延续下来。
但是,正是由于这样奔奔波波地寻找水源,因此在艰难的跋涉过程中,就会有一些老弱幼象因没有足够的力量能跟上象群而毙命。这就使得非洲象的数量越来越少。现在,非洲象已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属于国际级的保护动物。
疯狂牛仔——欧洲野马
有一个故事说:有一个王子在生日宴会上召集众马与狼群鏖战,双方伤亡惨重,最后一匹不朽的欧洲野马驮着小王子奔向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