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世界名人大传(全集)
13781400000104

第104章 穆罕默德(5)

穆罕默德没等多久,哈立德就兑现了他的诺言。“侯代比亚协议”签订还不足一年,麦加的古莱什部落首领就很不明智地撕毁了休战协议,他们向一个已接受先知保护的部落采取了行动。穆罕默德立即进行反击,他率领一支一万人的大军向麦加挺进。他们接近麦加的消息使城里惊恐万状。当时,双方并无意于谈判。穆罕默德把麦加的首领们召集到他在城外的军营里,向他们提出了他的条件。

古莱什部落首领艾卜·索福扬谦卑地来到穆罕默德面前。先知厉声问道:“你们是否准备最终承认:除安拉外,别无他神,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

这位古莱什部落的老人迟疑不决。据传说云,阿拔斯(也可能是欧默尔)便把剑架在他的脖子上进行恐吓。索福扬慑于高压,按要求交出了麦加城的钥匙。这样,穆罕默德的部队几乎兵不刃血就进了城。即使有些小小的抵抗,也很快被信守承诺、归顺穆罕默德的哈立德轻易地镇压了下去。

现在,穆罕默德一生中的伟大时刻到来了。只见他骑上骆驼——就是那峰八年前驮着他从麦加出走的骆驼,名叫“卡斯瓦”——以胜利者的姿态步入城内。在兴奋而激动的人群的簇拥下,他缓缓穿过街道,来到了克尔白殿。他虔诚地抚摸着黑石,并按规定绕行七周。有人把圣殿的钥匙交给穆罕默德,但他仁慈地把钥匙交还给了圣殿的世袭管理者,并认可他们管理圣殿的权利。然后,穆罕默德跨下骆驼,步入圣殿。他对殿内乱七八糟的偶像(据说达三百六十座)深感厌恶,视如敝屣,命令将其全部毁掉。话音刚落,人们便一涌而上,把那些偶像从架子上或壁龛里拉扯下来。当这些被捣毁的偶像置于先知脚下的尘土中时,先知大声宣布:万能的安拉是至高无上的。

在胜利时刻,穆罕默德表现得宽容大度。他只命令处死了三、四个负隅顽抗的死敌,而赦免了所有其他敌人。对那些申明皈依伊斯兰教的人,穆罕默德保证其生命安全和财产所有权。事实表明,先知的宽厚行为是明智的。几周之内,旧的仇怨便被了结和忘却,一个由麦加人组成的军团加入了穆斯林部队,以反对他们共同的敌人。

这时候,他们的敌人是一个名叫“哈瓦齐”的部落集团,它与先知的旧敌塔伊夫人勾结串通。穆罕默德与他们的冲突在侯奈因一地爆发。穆斯林有12000人,加上同盟者共20000人参加了战斗。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候,穆罕默德曾被敌人围困,一些卫兵也不幸阵亡。当他正准备壮烈捐躯时,阿拔斯赶来增援,扭转了战局。敌人顿时慌乱一团,仓皇逃命。随后,穆罕默德便乘胜向塔伊夫挺进。

最后,塔伊夫人被迫屈服。穆罕默德特许他们拥有自己的土地,但必须接受伊斯兰教和缴纳贡税。当塔伊夫人看见穆斯林士兵们毁弃和蹂躏他们所爱的拉特女神像时,他们的心情变得异常沉重。

自此,大部分阿拉伯部落争先恐后地与穆罕默德结盟,并承认他的统治权。这无疑是件大好事,但从穆斯林的角度来看,它也有一个十分不利的方面——几乎再没有可供抢劫的对象了!几乎是身不由已,先知只得扩大军事行动的范围。在他生前最后一年,他统帅着一支三万人的大军——这是他统帅过的最高人数——对北方一些隶属于东罗马帝国的部落发起进攻,但这些部落免战牌高悬。当时,正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人和骆驼都饥渴难奈。当士兵们牢骚满腹时,穆罕默德厉声予以训斥。他要士兵们记住:“地狱更热!”最后,在叙利亚边境的塔布克,穆罕默德班师回朝,但他已“亮起了战旗”。几年以内,在他的激励下,他的军队以摧枯拉朽之势征服了四方。

公元632年春,穆罕默德在有生之年最后一次朝觐麦加。一些历史书一般把它称为“告别朝觐”。

此次朝觐最重要的意义在于,穆罕默德于阿拉法特山发表了著名演说。在辞朝演说中,他重申了伊斯兰教的基本义务和社会原则:严禁穆斯林民众相互仇视残杀,相互掠夺财物;废除高利贷行为;勾销蒙昧时期的一切血债;要求人们坚定宗教信仰,不受魔鬼的驱使而称王称霸;不贪恋女色而行安拉禁止之事;确立每年的1月、7月、11月、12月为禁月;规定男女双方应尽的义务和享受的权利;强调穆民皆兄弟,穆斯林之间不能相互欺压。演说结束后,穆罕默德从骑驼上下来,做了晌礼和哺礼,然后又乘骆驼走到萨赫拉特,在这里念诵了安拉的启示:今天,我已为你们完善了你们的教义,我已对你们完成了我的恩裕,我为你们选择了伊斯兰教而欣喜……以此宣布了伊斯兰教最后的胜利。此节经文被史学家和圣训学家一致认为是安拉降给穆罕默德最后的启示。而此次告别的朝觐又有伊斯兰朝觐之称,意为安拉完美了他的宗教,完成了他对穆斯林的恩典。

今天,穆斯林仍然坚持一年一度的朝觐仪式。每年有数百万穆斯林前往伊斯兰教圣地麦加,在此举行的盛大朝觐活动。这已成为各国穆斯林联系与交往的桥梁。

回到住所以后,穆罕默德归还了他的十七名男仆和十一名女仆的自由。他还对他的葬礼作了交代,并庄重地祝福那些正在哭泣的朋友们。突然,他叫人唤来了书记员,开始口授遗嘱——后来,它们也成了《古兰经》的一部分。此时,穆罕默德的思绪又回到了以前,他仿佛又一次看见了天使迦伯利,这愈发坚定了他的信仰。

穆罕默德曾经宣称,安拉出于对他的特别宠爱,给了他选择归真之期的权利。现在他表示,他准备而且也渴望能辞别人世,回到安拉的御前。在他最心爱的妻子阿依莎的居室里,穆罕默德躺在铺着毯子的地板上,头靠在阿依莎的怀里。“哦,安拉!饶恕我的罪过吧!……”这位垂死的老人还在喃喃地说道,“我将来到……天上尊贵的伙伴中间!”

公元632年6月8日,星期一,穆罕默德终于不幸归真。起初,穆罕默德身边的人们还无法相信先知已经离去,他们力竭声嘶地喊道:“我们的先知是不会死的,他只是睡着了。”欧默尔甚至威胁道,如果有人胆敢声称先知已经死去,他就要砍下此人的脑袋。这时,艾卜·伯克尔开了口。他沉着地问道:“你们敬奉的是穆罕默德呢,还是穆罕默德的真主?真主是寿与天齐的,但先知是和我们一样的人,注定要死亡的。”于是,欧默尔放下了剑。在人们的恸哭声中,安拉的使者被安葬在他归真之处。

对穆斯林来说,《古兰经》的每一行都是穆罕默德信奉真主或安拉(穆斯林对真主的称呼)的见证。安拉(Allah)是al-ilah(真主)的缩写形式,而且正如我们所看到的,早在穆罕默德以前,它就普遍存在于阿拉伯人之中。但是,穆罕默德赋予了安拉至高无上的地位。阿拉伯多神教教徒所信仰的安拉不过是众神中主要的神灵之一,而穆罕默德信奉的安拉则是独一无二的真主。

对穆罕默德来说,安拉的存在是真实的,是世界上最为真实的,也是唯一真实的。他这样训诫他的追随者:“这是真主,你们的主,除他外,绝无应受崇拜的。他是万物的创造者,故你们当崇拜他。他是万物的监护者。”

在另一段话中先知还说道:“赞颂安拉,超绝万物。他赋予生命,掌管死亡。万事万物中,他是唯一。他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我们的秘密是无法对他隐瞒的,零落的叶子,没有一片是他不认识的。他派遣了众多天神监护我们,在我们死亡之日,他们将把我们的灵魂带走。”

先知宣布:安拉从一粒尘土创造了人,并使男人有别于女人。不经真主的许可,女人不会怀孕和生子;“不得真主的许可,任何人都不会死亡;真主已注定各人的寿限了。”“安拉无所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