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家居生活妙招大全
13780400000017

第17章 烫发后头发的保养窍门(2)

长期慢跑

有些人认为,跑得越快,运动强度越大,减肥效果越好,其实,正相反。供应人体生命活动的各能量物质主要有糖、脂肪、蛋白质,体型肥胖,是大量脂肪堆积于皮下造成的,运动的目的是让多余的脂肪得到消耗。建议每次慢跑20分钟以上,对健身或减肥十分有效。

保持苗条身段的窍门

据美国医学协会报告,对大多人来说,人过了25岁以后,平均每年体重增长约0.45千克。增长的部分主要是脂肪。

要保持苗条身材,最好的办法就是锻炼。因为活动能消耗能量。

不管你多大岁数,锻炼都能保持骨骼的力量,加强心肺功能,改善皮肤色泽以及帮助吸收营养。

锻炼的形式多种多样,如快步行走、游泳、骑自行车、慢速跳舞等。无论是节食,还是锻炼,事先都要找医生商量,根据你的身体情况,选择锻炼方式。无论采取何种方法都要循序渐进。如果在实施锻炼计划中发现有脸部感到不适、头晕目眩、恶心或呼吸急促等现象,应立刻停下来去看医生。

判断自己胖瘦的窍门

标准体重公式

人体的标准体重(千克)=〔身高(厘米)-100〕×(90%±9%)。从公式中可以看出,人体的标准体重是一个范围,只要在此范围以内,便属于正常状态。

指捏测脂肪法

女性的脂肪常呈不规则状分布,有的人上身肥胖下身正常,有的人则相反。为此,先取一本2.5厘米厚的书,用拇指和食指捏住书脊体会2.5厘米厚的感觉。然后用同样的方法捏起女性腹、腰、臀、腿等各部位的皮肉。若感觉比书厚,则该部位过于肥胖,精确点讲,厚度每多出0.6厘米,身体便有4.5千克的额外脂肪,据此,可以有意识地进行局部减肥。

枸杞子减肥的窍门

取枸杞子每日30克,当茶冲服,早晚各服1次。连服数日,可有明显效果。枸杞子虽是一种药性平和的良药,但脾虚有湿、消化不良及泄泻患者,应慎用。

最好的减肥水果—番石榴

番石榴又称“芭乐”,除生食外,可当蔬菜吃,制成果酱。因其清甘隽永,可当做闲食,也是最好的减肥水果。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尤其是绿色的果皮。但果皮表面高低不平,容易黏附农药,应清洗干净再食。

步行的减肥窍门

1.步速应尽量加快,绝不能比散步再慢,须特别注意保持步频,一般不应低于1分钟140步。

2.每次步行可延续至30分钟,脉搏次数在锻炼后应达到平静时的15%左右,体内多余脂肪才可能被有效消耗。

3.注意步行姿势。头应微扬,上身稍稍前倾,肩膀放松,背部挺直,腹部微收,脚跟先着地,步子尽管轻捷,双臂可呈直角自然摆动,呼吸均匀,精神集中,如能模仿竞走姿势、步态则更好。

4.慢慢加大运动量(包括时间和速度)。如刚开始第一周每天步行仅30分钟,速度可稍慢。第二周可每天增加10分钟,步频可增加10%,直至一个月后每天可坚持40分钟,步频则增加50%。

5.持之以恒。如果一段时间的锻炼后体重减轻仍不明显,那就必须更加坚定信心,坚持下去。切记半途而废则意味着前功尽弃。

保持“三围”的窍门

胸围

如果没有足够承托力的胸罩承托自身乳房的重量,天长日久,就会加速乳房的下垂和松弛,因此一定要戴符合胸围尺寸,承托力足的胸罩。不能贪凉快而不戴胸罩,这样不但会加速乳房的松弛和下垂,同时会使胸肌的结实度、颈部皮肤和肌肉受到影响。要常做胸部运动,使乳房保持结实和弹性。

腰围

若腰部肌肉已有松弛现象,即使是夏天,也要用优质通风的腰带,以免受酷热天气的影响而加速松弛,同时要常做腰部运动。

臀围

一般情况下,不要穿布料太少的内裤,特别是那些臀部肌肉已下垂和松弛的女性。最好常穿弹性好且包裹整个臀部和腹部的内裤,这样会减少腰部和臀部下垂的程度。

减少腹部脂肪三法

肥胖莫过于腰粗,腰粗莫过于腰腹脂肪过多,减少腹部脂肪除了适当控制饮食,体育锻炼是较有效的方法。

仰卧举腿

双腿并拢伸直。运用腰腹部力量,尽可能使双腿上举,使腰背和臀部离开床板向上挺直,然后慢落,反复进行。

仰卧起坐

双手抱于头后,身体伸直或屈膝,连续做起、躺动作,反复进行。

仰卧屈体

运用腰腹部力量向上举腿,同时双臂向前平伸屈体,使双臂和两腿在屈体过程中相碰,连续进行。以上锻炼方法可单独或结合进行,共10分钟左右,每周4~5次,坚持3个月,效果显著。

20分钟腹部减肥操

许多女士过了30岁之后,虽然未至于中年发福,但是脂肪却积到小腹上去。你只要坚持做腹部减肥操,就可以使腆出的肚子缩回。方法是打直背脊坐着或站立,缩回腹部,持续大约20分钟,然后放松。做这项运动时不可停止呼吸,呼吸应保持正常,每天重复做约16次。

高抬脚利健康的窍门

每天脚抬高一次

每天至少把脚抬高一次,每次十几分钟,就觉得浑身舒坦。因为当一个人高跷起脚之后,脚部的血液就可流回肺部,使心脏得到充分氧化,让静脉循环活泼起来,大大有利于心脏的保健。双脚跷起高于心脏,腿和脚部的血液产生回流,长时间绷紧的大腿小腿得到了松弛,双脚就得到了充分的休息。使身体重新健旺,可增强办事效能。

平躺床上5~10分钟

孩子放学回家后,平躺在床上休息5~10分钟,不用枕头,将两脚抬高于心脏。这种姿势可以使血液从腿流回,使新鲜血液供应到脑。这样使身体和血管松弛一下,对中年人高血压患者或解除静脉紧张,都是有极大益处的。

睡椅

现在流行的睡椅多采用了更利于跷高脚的设计。如果坐在摇椅上,又能把脚跷得高过头部,效果会更好。另外,在看电视时,把鞋子脱掉,将双脚放在沙发或椅子上,虽不雅观,也不失为一种方法。

倒行百步健胃的窍门

倒行百步比得上向前行走一万步。因为总是向前走无意中产生了弊病,使身体的肌肉分为经常活动的部分和不常活动的部分。倒行,可给不常活动的部分刺激,促进血液循环,进而能够促使机体的平衡。腰背痛的人不妨试一试。另外,倒行在某种意义上是不自然的,因此,一步一步地不得不让意识集中。用这样的训练能够安定自律神经。高血压病、胃病等患者也不妨试用倒行的方法。

双手并用可防脑溢血的窍门

有60%的脑溢血发生在大脑右半球。因而医学界提出,应鼓励人们多使用左手和左半身,让左右手并用,以有利于健康长寿。大脑的左右半球是交叉支配对侧肢体和躯干的。长期使用右手和活动右半身的人会导致左侧大脑半球负担过重,以致神经疲劳,记忆力减退,对外来刺激反应迟钝。而长期不用或少用左手和左半身,右侧大脑半球就得不到锻炼。提倡左右手并用,既可减轻大脑左半球的负担,又能锻炼大脑右半球,从而加强大脑右半球的协调机能,防止或延迟脑溢血的发生。

刷牙的窍门

每次移刷二三颗牙

有的人虽然养成了每日早晚刷牙的习惯,但刷牙时应付差事,将牙刷往口腔内一捅,来回一蹭,即宣告刷牙结束。其实,要想刷净全口牙齿,不仅牙刷大小、刷毛软硬、多少要合适,更重要的窍门是移动牙刷每次只能移2~3个牙的距离。因为一把牙刷在同一时间内只能有效地清刷2~3个牙齿之间的菌垢,所以请您记住“欲速则不达”这句古语。

水平颤动慢加压

将挤好牙膏的牙刷放入口腔时,要使刷毛指向牙龈沟。刷牙时,手握牙刷柄使牙刷头与牙列方向摆平,无论刷哪个部位的牙齿,手持牙刷柄的方向应与牙齿咬合面的方向相平行。每刷2~3个牙齿时,都应使刷毛一半位于牙龈组织上,一半位于牙面上,以刷净每个角落。特别注意要用巧力,不可过猛地来回“拉锯”,应将力量通过刷柄传到刷头,再使柔力顺着刷毛落到牙面和牙龈上,并在刷毛尖端保持基本不动的状态下,通过短距离的速度较慢的水平颤动,对牙齿施加压力,达到刷净牙齿的目的。如此刷牙,每次大约2~4分钟,方可起到刷净和保健的作用。

张嘴闭嘴巧配合

当牙刷在口腔内运动时,嘴部应与之配合,不可总是闭嘴或总是张嘴。当刷上颌、下颌最后一颗牙的远中面时,要将嘴张大,通过右臂从下方、上方用力,将牙刷向后伸过咬合面,使刷头前端的刷毛尖部与上后牙、下后牙发生摩擦接触,才能刷净牙齿。当刷下颌部后牙的颊侧时,嘴巴可略微缩小一些,不用像刚才那样张大,这样只要右臂稍稍抬起,便能令口腔内部腾出足够的空间位置,使牙刷在内游刃有余。当刷到后磨牙时,则要将嘴部轻轻闭上,假若再张着嘴,两肋的肌肉将把牙刷挤得“英雄无用武之地”了。

掌握了以上三个刷牙的窍门后,便会提高您刷牙的效率和洁净度。只要每天早晚坚持用科学的方法刷牙,你就能拥有一口洁白健康的牙齿。

漱口护齿四法

水漱法

将温度适中的水含上一口,两唇紧闭,然后鼓动两颊及唇部,使水在口腔内充分接触,冲洗刺激牙齿、牙龈、黏膜。反复鼓漱20~30次后将水吐出,能清除口腔的食物残渣,保持牙齿清洁。

茶漱法

每次饭后未刷牙前用温度适中的茶水漱口,让茶水在口腔内反复运动,冲刷牙齿。此法能清除牙垢,提高口轮匝肌和口腔黏膜的生理功能,并能增强牙齿的抗酸防腐能力。

盐漱法

用一杯温开水,加入一茶匙食盐。将盐水含于口中,然后使劲反复鼓漱,接着用牙刷反复刷2~3分钟,除可清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外,还有消炎灭菌的作用。

鼓漱法

闭口鼓腮做漱口动作1~2分钟,使口腔中的唾液分泌,同时以舌尖在牙齿的内外上下进行按摩1~2分钟,每日进行2次,此法能清洁牙齿及口腔黏膜,增强口腔的自洁作用,提高牙齿的抗病能力,使牙齿更加牢固健美。

梳头防脑溢血、肩周炎

每天逐步养成梳头3~5分钟的习惯,可防脑溢血和肩周炎。起初,每天可梳头100下,左右交替进行,即每侧50下。以后,逐步梳理200~300下,直至增加到500下。可以早晨梳,也可以晚上边梳边看电视,或分早晚两次梳。用的梳子,最好是楠木。如果买不到,常州木梳、黄杨木梳都行,只要梳齿粗细适中即可。

梳头至少有4点好处:

1.帮助脑部血液循环,有利于健脑,防止血栓或脑溢血。

2.经常按摩头皮,触摸发根,可促进头发生长,推迟老化进程。

3.反复轻微地触摸头部,促使脸部血液循环,有利于血气顺畅流通,脸色容光焕发。

4.活络手臂关节,防止腕、肘、肩关节炎,有利于上肢健康。

正确的睡眠姿势

睡眠姿势通常有仰睡、右侧睡、左侧睡以及俯睡等几种。一般最好是不要俯睡。俯睡时胸部受压迫,呼吸困难,人体吸入的氧气相对减少,不利于新陈代谢,同时心脏受压,心搏阻力加大,血液循环受到影响。向左侧睡时会压迫胃,使胃内的食物不易进入小肠,不利于食物消化和吸收,还会压迫心脏,对患有心脏的病人尤为不利。正常的睡眠姿势应该是仰睡,或向右侧睡。一些血液循环差、防寒机能弱、睡觉时怕冷的人,把身子稍微弯曲向右侧睡也很适宜,这样可使全身肌肉得到最大程度的松弛,又不致压迫心脏,使心、肝、肺、胃、肠处于自然位置,呼吸畅通,还可帮助胃中食物向十二指肠输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