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让孩子亲身体验的50件事
13778600000030

第30章 让孩子自己确定作业的答案

“昨天的作业做完没有?”小巧一坐到座位上,便开始问同桌了。

“好难啊,想了好长时间,才做出来,妈妈还给我检查了!”同桌抱怨着,脸上又有着掩饰不住的兴奋。

“借我看看,”小巧接过同桌的作业本,一边苦恼地说,“我也想让妈妈帮我检查,但是,她非要我自己来,我都不知道做的对不对!咦,这里好像不对啊,你是不是算错了……”

“不可能,妈妈帮我检查的作业都是全对,估计是你算的方法和妈妈的不一样,所以,才会有不同的结果的。”同桌一口就否定了。

“但是,这里真的是算错了,”小巧低下头在草稿纸上不断演算,“真的好像错了!”

“你认为错了,你就不要改你自己的答案好了,反正我是绝对不会改的!”

“你真的确定你的答案是正确的?”小巧犹豫地问道。不料,同桌横了她一眼,“我妈妈的答案就从来没有错过,你愿意相信就相信,不愿意相信就把本子还给我!”

“也许是我自己的方法用错了,所以才得到了不同的答案。上课的时候,听老师的讲解的时候多花点心思好了。”小巧一边说着,一边就开始改作业了。

作业发下来之后。

“看来,这次的作业有些难度,全班只有黄玲同学一个人做对了!现在,我们来看看这道题的正确解法。”

看着老师的解法,小巧后悔极了:自己当时干吗不相信自己!

延伸阅读

帮孩子找回自信

父母对孩子的关心和照顾事无巨细,物质上应有尽有,精神上百依百顺,事事不让孩子自己动手和付出努力,养成了孩子凡事均要依靠父母的心态,认为离开父母就一事无成,任何事情都认为只有父母才能为自己做出正确的决定,自己只需要等待。这样的孩子就是典型的依赖性极强,没有自信的人。

自信是一个成功者最重要的心理素质之一,但它并非与生俱来,必须由父母从小对孩子加以正确引导,使孩子逐渐学会相信自己,建立起自信。要使孩子学会自信,一般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教导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有些父母常因为孩子年幼而代他们做许多事,帮穿衣鞋,替收玩具,给他们包办过多,使得孩子缺乏责任感和自我约束力同时也缺乏自信。对此,父母不妨视孩子能力的大小有意识地让他们承担一些责任,如让孩子动手收拾玩具、书包及文具,让孩子铺床叠被,让他们洗洗简单的碗筷,这样做不仅能锻炼孩子的能力,还可使他们从中获得自信,知道有许多事情“我能做好”、“我有能力”。让孩子独立清洗自己的小袜子、小手帕,哪怕洗不干净。父母也要表扬孩子,因为孩子的自信来自于每件小事中父母对他的认可。

让孩子有选择的权利

什么事情都是父母说了算,把父母的话当作圣旨一样的奉行的孩子,在面临选择的时候,就会不相信自己,显得茫然无措。对此,父母在生活之中,就要培养孩子自己做决定的能力,把自己的选择权交一部分到孩子的手里。在周末带孩子出游的时候,父母可以征求孩子的意见:“你想去动物园还是水族馆?”让孩子自己做出选择,会增添对自己的信心。

父母要能够宽容孩子

父母的宽容是孩子自信成长的土壤,父母的宽容让孩子觉得自己即使做错了事情也是有纠正的方法的,从而不会因为一次的失败,就不相信自己。在生活之中,孩子的孩子房间里或者桌面上很乱的时候父母不是要责备孩子,而是教他自己收拾散落的玩具。

对孩子的错误父母要用宽容的心来引导,孩子处于竞争的下风的时候,父母不能苛责孩子,更不能拿别人的孩子跟自己的孩子作比较,挫伤孩子的自信心。例如在孩子学数数很慢的时候,父母不能对孩子说:“妹妹都已经会数数了,你还不会,你可真笨!”。

树立合乎孩子能力的目标

父母的责任在于怀一颗期待的心,帮助孩子建立每一阶段的目标。父母期望过高,超过了孩子能达到的限度,就容易使孩子产生失败感,丧失信心,而父母把目标定的太低,让孩轻而易举就完成了,就会养成孩子轻率和骄傲的习惯。

善于用赞美帮建立孩子自信

自信是由外界的认同和赞赏而形成的。孩子正处于自信形成的过程中,离不开外界的肯定和赞扬,父母是孩子最亲近、最信任的人,他们的赞扬和肯定对孩子的自信心的形成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例如母亲带着5岁的男孩乘公共汽车,中途有一位年迈的老婆婆上车了,母亲便对自己的孩子说:“来,小大人,站一会,看看能不能坚持住。”小男孩高高兴兴地站在座椅旁,并认真地扶着座椅不让自己摔倒。这样,孩子由于一件小事而受到赞赏,他就会更乐意去做更多的事,接受更多的挑战,以获得更多的肯定和成功的喜悦,在此过程之中,孩子的自信也逐渐长大。

鼓励孩子发展自己的特长

每个孩子天赋是各异的,能力方面也各有千秋。不能单纯用智力和能力就能衡量出来的,但孩子进入学校后,衡量标准就集中在学习分数上。于是,在学习方面擅长的孩子就会常常受到老师和父母的肯定和表扬,而学习稍差的孩子常受批评,从而使孩子丧失了自信,变得自卑。所以父母应该从小就鼓励孩子发展自己的特长,以防止孩子的衡量标准只限于学习成绩。

孩子从小其能力倾向便会显露,有的孩子能跑能跳,好于运动;有的孩子爱唱爱跳,擅长文艺;有的孩子舞文弄墨,酷爱绘画。父母鼓励孩子发展自己的专长,使他们在某方面能够显示比其他孩子更强的能力。这样,即便孩子将来在学习上不佳,也不致因此而灰心丧气,反倒会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奋发努力,从而在将来干出一番事业来。鼓励孩子发展自己的专长,孩子就有了一种竞争优势,具有了上进的动力,孩子也会因此变得越来越自信。

引导孩子尝试新事物

孩子具有好奇心和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父母就要善于引导他们去尝试或探索身边的各种事物,让他们在尝试或探索中了解事物的性质,增强自身的能力,从而增加自信。

教子故事 “渺小”的小老鼠

小老鼠觉得自己太渺小了,一直希望找到最大的东西。抬头一看,什么大都没有天大。所以,小老鼠说:“我的人生境界,就是要找到天的真谛。天无所畏惧,它太辽阔了,笼盖四野。”小老鼠问天:“天啊,你什么都不怕,我却这么渺小,你能给我勇气吗?”天告诉它说:“我也有怕的,我怕云。因为云是可以遮天蔽日的,太阳和天空都可以被云彩密密的遮住。”

小老鼠觉得云更了不起,就去找云,说:“你能遮天蔽日,你是天地之间最大的力量吧?”云彩说:“不,我怕风。我好不容易把天遮的密密的,哗,大风一吹,云开雾散,风过云飘。所以我还是有怕的东西。”

小老鼠又去找风,说:“你力量太大了,天空上万物都抵挡不住你,你没有什么可怕的吧?”风说:“我也有怕的啊,我怕墙。天上的云彩我能吹散,但是地上有堵墙我就绕不过去了,所以墙比我厉害。”

小老鼠就跑去找墙,说:“你连风都挡得住,你是不是天下最强大的?”墙却说了一句令小老鼠非常惊诧的话,墙说:“我最怕的就是老鼠,因为老鼠会在我的根基上一点一点咬出很多墙洞。总有一天,我这面伟岸高大的大墙,会因为这些个老鼠洞而轰然倒塌。”

在这个时候,小老鼠恍然大悟:原来这个世界上最了不起的就是它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