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培养了不起女生的24堂课
13774200000021

第21章 生活情调,展现女生的优雅(1)

生活有情调的女生,会把自己对生活和生命的感悟与理解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这样的女生拥有着一种浪漫的情怀,有着从容不迫的生活态度,会为自己营造一种舒适、惬意、温馨的生活。父母让女儿学一些技能吧!让她学会为自己的生活添加情调,展现女生的优雅。

1.学做针线活,让女儿心灵手巧

女儿可以去学习一些针线活,虽然不像过去那样缝缝补补,但可以把做针线活当作生活中的一种乐趣。衣服上的扣子掉了,妈妈让她自己缝上;朋友过生日,可以绣一个十字绣送给他……如果女儿有一双灵巧的手,父母就让她学点针线活吧!

在我国传统文化里,非常重视对女子“德、言、容、工”四德的培养,其中的“工”即为女红针线活。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机械替代了手工,人们的物质生活也越来越富足。过去那种缝缝补补又三年的日子已经不在了,女红受到很大冲击。

社会在不断的发展,曾经与人们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女红用具被现代化的工具所替代,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原本每家每户都有的女红用具,如顶针、绕线板,针拔、绣花棚架、针线篓之类,现在却很难在很多人家里找到。很多女生碰到扣子掉了都是妈妈给缝,有的甚至连顶针都不知道是什么。

妈妈应该督促女儿学点针线活。虽然今天的社会对女生的手工要求已不复存在,但是作为女生还是应该学习一些简单针线活。让女儿学习针线活不仅可以让女儿变得心灵手巧,而且还可以让她为自己和家人服务。

让女儿学好针线活,妈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妈妈自己要喜欢做针线活,才能影响女儿学习针线活。另外,要想让女儿学好针线活,妈妈一定起到督促作用。父母不要认为现在家中富裕,学针线活就没有用。让女儿学会针线活,是一件锦上添花的事。

20世纪宋氏三姐妹对中国历史进程有直接影响。提到宋家三姐妹,就应该了解一下她们的母亲倪桂珍的其人其事,对教育子女也许有借鉴之处。倪桂珍教育子女,和她的丈夫迥然不同。外国人评议她是斯巴达克式的教育风格,斯巴达克人以勤劳、刻苦著称。比如:倪桂珍非常重视子女的动手能力。宋家优裕的家庭环境,姐妹独特的风采才华,足可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但倪桂珍则不然,她要求女儿们能做饭、煮菜,会针线活。虽然大部分时间让她们读书,可她要求女儿学会手艺则毫不放松。为了让女儿能够学好针线活,倪桂珍还请了一位守寡的妇女来教女儿们学针线活,三个女儿为此都下功夫学习。

今天的女生已经不再是只负责家务劳动的人,她们有着自己的事业,涉足了很多的领域。社会的变化,让她们觉得学习针线活是浪费时间,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但是父母不要这么想。妈妈让女儿学习针线活,也要注意培养她的兴趣。妈妈可以给女儿讲一些关于中国的女红传统。比如,中国古代妇女们每逢七夕就会进行各种“乞巧”活动,很多女孩子会用绸、缎、纱等面料,制作香包,在上面绣上蝴蝶、鸳鸯、喜鹊等各种图案和文字,并赋予温馨浪漫的名称。她们还会把这些东西送给喜欢的人,表达自己的情感。父母还可以带女儿去看看中国文化中的刺绣,让她去了解中国女性可以用针线来作画。

妈妈培养女儿做针线活,不要急于求成。先送给她一套针线活的工具,教她认识针垫、卷尺、各种各样的线、缝纫用画粉、顶针等。如果女儿对针线活排斥,可以告诉她:“咱们一起给洋娃娃做一件衣服好不好。”妈妈帮助女儿为她最喜欢的洋娃娃钉扣子,做衣服。让女儿在玩中培养对针线活的兴趣,远比花很多钱给女儿买芭比娃娃有价值的多。

女儿年龄还小,持久性比较差,遇到困难容易退缩。学习针线活的过程中,女儿难免会扎到自己的手,会产生厌烦情绪。妈妈不要因为怕女儿受伤,就让女儿放弃学习这门技巧。妈妈要先“狠下心来”,再心平气和地告诉女儿如何做针线活。

今天的生活,让女生远离了针线活。“女红”是中国过去传统妇女必学技能,但随着现代机器替代手工,会针线活的女生越来越少。社会虽然在进步,但不可以就此不让女儿学习针线活。妈妈让女儿学习针线活,会让她收获满足感和成就感。心理上的满足感是女儿学习针线活的最好动力。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针线活是女性的象征,甚至是一个女生勤劳、节俭的体现。

小樱的妈妈会织毛衣、做衣服,小樱耳濡目染也很喜欢做针线活,跟着妈妈学会了不少。后来他喜欢上了十字绣,绣了一幅风景画送给好朋友当生日礼物。朋友收到礼物,非常的高兴,夸奖小樱是个心灵手巧的女生,甚至表示自己也很想学。小樱看到朋友这么喜欢这份礼物,心里也跟着高兴。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女生应该能够做一些针线活。父母让女儿学会针线活,就是让女儿多了一项技艺。就不会出现媒体上报道的某某大学的BBS上寻找“缝补妹妹”的笑话。而且,让女儿喜欢上做针线活,可以磨练她的性格。当她遇到不愉快的时候,可以做一做针线活或者绣一绣十字绣来让自己平静下来。

手巧的女生,心是灵秀的。在琐碎的日常生活中,总能够为自己找到一丝平静,给自己一份安静的享受,为自己营造恬淡的生活。父母要让女儿学习一些针线活,让女儿学会享受生活中的平凡乐趣。

2.插花、品茶艺术,尽显女孩的优雅

插花、品茶在我国已经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今天已经成为一种艺术。人们对插花、品茶有着很多的讲究,对它们赋予个性、格调、品级和象征。父母让女儿学习插花、品茶艺术,使她的生活更优雅。

插花和品茶不是为了附庸风雅才去做的,而是每一个热爱生活的人都可以掌握它。插花、品茶不是一种表面文章,而是一种内在修养的提升,同时获得精神上的修养和愉悦。父母让女儿学习插花、品茶艺术,就是让女儿拥有一份优雅的生活。

女儿在学习插花中,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意境和内涵,体现了一种东方女性对美的认识,使她手中的插花不仅仅具有装饰的效果,而且达到了“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女儿在利用一些植物材料的自然神态,追求着线条美,抒发了自己的情感,表达了一种意境美。在讲究画意中,体现了女儿崇尚自然的品性,同时又为自己的作品赋予了人性,以深刻的思想内涵,表达了自己当时的精神境界。插花看上去清淡、素雅、单纯为主,轻描淡写,但能够给创造者和观赏者一份美的享受,心境的释放。小区组织了一个插花课,菲菲的妈妈看到后就带着女儿去报名。

菲菲今年7岁了,在这之前从来都没有听说过插花,所以一开始上课都是妈妈拉着她去的。但几次课下来,菲菲开始对插花感兴趣了。在课堂上,菲菲和妈妈的成品水平一般,但她们都表示,重要的是动手过程中的享受,“自己的作品,都是最美的啦!”

在母亲节的时候,菲菲竟然想到了为妈妈送上一盆插花。菲菲送给妈妈娇艳的鲜花,寄托她对妈妈的感恩之情,寓意慈母之爱,表达了对母亲的热爱之情。妈妈看着摆在客厅的插花,心里美滋滋地想:以前都是我给她送礼物,现在女儿长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