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培养了不起男生的24堂课
13774100000013

第13章 学识渊博,让男生终身受益(1)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学习,是每个男孩自我“升值”的最佳法宝,会学习的男孩终身受益。父母要引导男孩学会独立学习,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不仅让他们学会学习,还要培养他们做见多识广、学识渊博的男子汉。

1.引导男生学会独立学习

独立学习,是男生成才的一项很重要的能力。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需要的是能够创新、敢于创新的创造型人才。独立学习,不仅可以培养男孩的独立性,更重要的是能够让男孩学会用自己的头脑来创造自己的未来。

男生大多数都是贪玩的“小鬼头”,少儿时期也正是他学习的大好时期,父母在这个时期帮助男生学会独立学习,不仅可以省心,更重要的是让男孩受益匪浅。否则,你可能会花费更多的时间来弥补。把独立学习的权利交给男孩,帮助他迈好独立学习的第一步,让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所谓独立学习的能力,就是在已有的文化知识的基础上,不依赖老师和他人,能够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通过自己独立学习、钻研而获取知识的能力。

男生天生有一种爱探索和喜破坏的心理,独立学习可以提高他的学习兴趣,减轻他的学习负担。激发男生的学习兴趣、创设主动探索的空间是引导男生独立学习的最好方法。

聪聪是一个安静腼腆的大男孩,从小学到初中在学校都是名列前茅的尖子生。哪知考上重点高中后,刚开始成绩还能排到年级前100名,第二个学期却是直线下滑。他的父母很着急,问发生了什么事,他一句话也不说,只是眼神有点迷茫和凌乱。这让他的妈妈非常苦恼:这孩子从小就很优秀,没让家长操过心,小学、初中、高中一路考来也没有障碍,而且上的都是重点学校。平时只要是有利于孩子学习的,父母眼睛都不眨一下就去买来,还给他报了各种辅导班。可是为什么儿子的成绩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急速下滑呢?

到聪聪的学校一了解才知道,老师说他跟不上上课的思路,不适应现在的教育方法。以前他的学习寸步不离老师的辅导,学习计划也只会跟着老师走。现在到了一个新学校,老师的要求与过去不同了,大部分要靠自己独立完成,很多弱点便暴露出来了,自己读一篇文章根本不会分析,更别说合理安排学习时间了。

那么,聪聪为什么会如此不能独立自主呢?难道就只是他自己的原因吗?

原来,他的父母以前都是知青,返城之初条件非常艰苦,好不容易找到一份工作,却不凑巧地有了聪聪。为了保住来之不易的工作,聪聪的妈妈很快休完产假,又投入到工作中了。由于工作单位离家太远,她中午都不能回家。孩子很少见到妈妈,更别说吃到母乳了,妈妈每天回家看到孩子饿得直哭,也跟着掉眼泪。

聪聪一天天长大,有着男孩的天性,非常活泼好动。经常把家里能拆的东西都拆了。有一次妈妈下班回家看到家里满地七零八碎的东西,气得一把抓过聪聪狠狠地揍了一顿。以后,聪聪再也不敢乱拆东西了,一个人在家也不再喜欢“捣乱”了,而是“乖乖”地看妈妈要求的连环画和小人书。以前爸爸妈妈一下班回家,聪聪就喜欢缠着他们问这问那,都会得到一句很不耐烦的回应:“一个小孩子,怎么有那么多问题。一边待着去,等你长大了就会明白了。”

等到生活条件好了以后,聪聪的父母就在物质上尽量满足他的要求,尤其是学习方面的,但是却没能弥补对聪聪的“伤害”。

聪聪从小就被父母“教训”得乖乖的,总是很听话地按照父母的要求做事,以至于上学后也总是按照老师的要求,而不会自己主动学习,一旦遇到实行开放式教育的学校和老师,他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缺点就会全部暴露出来,成绩就会明显下降。

作为未来生活的创造者,现在很多男生的独立学习能力非常差,而且更可怕的是很多家长没有意识到缺乏独立学习能力给孩子带来的不良后果。

男生走向社会,更需要独立自主的能力,那样才能很好地立足、立业。独立学习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孩子独立学习的能力跟父母有很大的关系,父母如果平时不好好思考,耐心对待,细心培养,要想让孩子一下子就能适应各种环境是不可能的。

家长只有充分认识到独立学习能力对男孩的重要性,才能有针对性地、行之有效地培养自己的孩子。

第一,给男生创造锻炼的机会。当今社会是一个优胜劣汰的的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男生又不是一颗“安分”的种子,他们的任务不仅仅是学习。所以,不要一味地约束男孩的成长。拆玩具、重新组装,把家里翻个底儿朝天是男生的天性,他是在寻找一种适合自己的方法和乐趣。对男孩的这种行为,家长不妨以笑应对,受他“领导”,协助他完成这个“伟大”的设想,同时引导男生思考问题。同时,鼓励孩子敢问善问。孩子的问题越多,好奇心越强,家长就越应该耐心解答,这样孩子的记忆会更深刻,他最终获得的知识就会越多。也许,你会发现你的儿子原来是一个小小的“创造家”。

第二,注意培养男生选择读物的本领。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的进步,有越来越多可供选择的读物,怎样在众多的信息海洋中选出对自己有用的东西是非常重要的。儿童期的孩子学的字词有限,一些文字简单、画面生动的连环画和童话更会吸引他们的注意,这些读物可以培养孩子丰富的想象力。

第三,引导男生自己把书本上的内容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激发男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对于学习成绩较差的男生,家长也要重视培养他的独立学习能力。适当降低要求,放慢进度,激发他的学习兴趣。

总之,一个能够独立学习的男生,长大后才是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家长切勿为了所谓“安全”之类的理由,培养出一个中规中矩的“模范”。“模范”固然有很多可取之处,但绝对不是时代的弄潮儿,不是能够适应各种环境的独立自主的男子汉。

2.“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让男生更富有涵养和底蕴

我国古代,经常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来形容一个人学问的广博,在当今社会,一个人要想成功,丰富的知识必不可少。当然,我们说的学问广博并不是让你的男孩做一个无所不知先生,关键是让他从小就打好基础,再加上不断地学习,增加学识,这样才能走在时代发展的前沿。

上一节中我们讲了怎样引导男生独立学习。但是,光具备独立学习的能力还不够,还需要有广博的知识。广博的知识让男生更智慧,更具有创造力,让人忍不住想接近和了解。

我国著名历史学家吴晗曾经说,他上初中的时候就非常爱上历史课,因为那位历史老师学识渊博,教学语言生动形象,充满趣味的历史课给青少年时代的吴晗以极大的影响,激起了他博览群书的强烈愿望。

可见学识渊博不仅能够成就自己,还能影响自己身边的人。学识,对于男生来说是极其重要的。

“草船借箭”是《三国演义》中最精彩的故事之一,讲的是诸葛亮的故事,读之常常使人对诸葛亮的聪明才智赞叹不已。

在孙刘联盟对抗曹操之际,东吴的都督周瑜看到诸葛亮很有才干,心生妒忌。

有一天,周瑜假装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

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

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

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

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

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

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

诸葛亮说:“只要三天。”

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

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

周瑜很高兴,让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

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鲁肃对周瑜说:“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诸葛亮说的是假话吧?”

周瑜说:“是他自己说的,我可没逼他。我得吩咐军匠们,叫他们故意迟延,造箭用的材料,不给他准备齐全。到时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没话可说了。你去探听探听,看他怎么打算,回来报告我。”

鲁肃见了诸葛亮。诸葛亮说:“三天之内要造十万支箭,得请你帮帮我的忙。”

鲁肃说:“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

诸葛亮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名军士。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靶子,排在船的两边。我自有妙用。第三天管保有十万支箭。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