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你也可以做个成功达人
13773500000022

第22章 成功达人说话办事,懂得运用攻心术(4)

在人际交往中,多加利用一下对方的心理,仔细揣摩对方的意图,便很容易掌控对方。这样,在说话办事的时候,就可以很顺利的让对方满足你的要求,从而达到你的目的。

达人悟语

对比心理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成功达人总能巧妙利用这种心理,首先给出一个看起来相当苛刻的要求,然后又提出了一个比较妥协的要求。那么接下来,即使这个要求也有些苛刻,但是对方会认为这是一个能被接受的要求,而且还会为降低要求而感到庆幸。

欲扬先抑,使表达更得人心

美国心理学家阿伦森·兰迪做过一个实验。他把被试者分为四组,施行不同的措施,结果也不同,分别如下:

对第一组被试者始终否定,被试者不满意。

对第二组被试者始终肯定,被试者表现为满意。

对第三组被试者先否定后肯定,被试者最满意。

对第四组被试者先肯定后否定,被试者表现为最不满意。

这种心理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很普遍,平时人们常说:“磕一千个头后放一个屁,效果全无”,“有一百个好,最后一个不好可结成冤家”。

我们把这种先否定后肯定,先抑后扬给人最好的心理感觉的规律,叫做“欲扬先抑定律”。也就是说,在对别人进行肯定或否定、奖励或惩罚时,并不是一味地施行肯定和奖励最能给人好感,也不是一味地施行否定和惩罚最能给人恶感。

事实是,先否定后肯定,也就是先抑后扬,能给人最大的好感,而相反,先肯定后否定则给人的感觉最不好。

这在心理学上,有些像冷热水效应。拿出三杯水:一杯温水(始终都保持温度不变),一杯冷水,一杯热水。

当我们先把手放进冷水中,再放到温水中,会感到温水热。当我们先把手放进热水中,再放到温水中,会感到温水凉。同一杯温水,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感觉。

有一位著名的导演,也很懂得利用这个心理规律来激发演员的积极性。这个导演素以要求严格著称,因此一般的演员都比较怕他。但是这个导演也很善于发掘演员们的潜力。

他总是在工作的开始阶段,冷着脸,让演员们看见就害怕,非常担心演不好,达不到他的要求。这迫使演员付出最大的努力,发挥出最好的水平。

而当导演对演员感到满意时,就露出灿烂的赞许的笑容。这种难得一见的笑容对演员形成了极大的鼓舞,甚至有一位演员说,导演的笑容就是他演好的最大动力。

我们在日常交往中,也可以使用这种先降低别人的心理期望值,然后突如其来地超出他的期望,让他吃惊,惊喜一番,他就会对你产生格外的好感。

这比先给别人一个很高的期望值,别人眼巴巴地看着你创造佳绩,而你实际上只是做出了个平平的业绩,要好得多,因为这给他造成了心理落差,使他原本对你的好感也荡然无存,甚至觉得你无能,真是看错你了。

一家报社的记者受领导之命去采访一件事,本来这件采访工作相当得困难,当领导问他有没有问题时,他拍着胸脯回答说:“没问题,包您满意!”

过了三天,没有任何动静。领导后来问他进度如何,他才老实说:“不如想象的那么简单!”当时,领导虽然没说什么,但对他前几天拍着胸脯的回答已有些反感。

将这种心理效应,巧妙应用在说话办事中,同样会有不小的收获。比如,你想要夸奖一下你的下属,因为人人都喜欢听人夸奖,这样好让他更积极地去工作。但是,下属不能平白无故地接受上级的夸奖,因为这样会使下属甘于满足现状。于是,你便可以采取欲扬先抑的说话方式。先对他这段时间做的工作做一个简单的总结,然后挑选一些错误和不完善的地方进行批评。接着语气一转,对他再大大表扬一番,当然表扬的力度,要明显压过批评的力度。这样一来,下属既会谦虚地接受批评,又会对表扬喜上眉梢。此时,他心里一定在暗暗下决心,要改正错误,争取做到更好。

通常,那些平时对我们冷淡严格的人,偶尔对我们展露的一抹微笑,一句鼓励的话,都会让我们备受鼓舞。这就是欲扬先抑的效果。

达人悟语

先否定后肯定,先抑后扬往往给人的感觉更好。成功达人在日常说话办事的过程中,就这样先行降低别人的心理期望值,然后再突如其来地超出他的期望,这样让他大吃一惊,惊喜一番,就能让对方产生格外的好感,从而得到人心。

和关系好的人说话,也要讲究礼仪

陈鹏是一个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由于他性格活泼、开朗,为人又很热情,进入公司后没多久,就和公司的同事打成了一片,相处很融洽。

刚开始的时候,公司的同事对陈鹏的印象也很好,大家都觉得这个年轻的小伙子为人处事很不错。但是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以后,大家发现看上去聪明伶俐的陈鹏其实是一个说话口无遮拦的人,更不懂得遵守一些必要的礼仪。

陈鹏自己平时大大咧咧惯了,对于同事对自己的“非议”也没什么感觉,依旧是我行我素,拿自己不当外人。

这天中午同事小张出去买饭,陈鹏喊住小张说:“小张啊,买饭回来的时候帮我带包烟,要红塔山的啊!”小张心里很不情愿,但是又不好意思拒绝,于是回来的时候就帮他买了。回到公司,小张把烟递给陈鹏时,陈鹏正在忙着浏览新闻,于是头也不抬地说:“放我桌子上吧!”小张本来就不太乐意,看到陈鹏这样当然更不高兴了,心想:“我是你的奴隶啊?对我呼来唤去的,真是没一点礼貌!”从此以后,在工作上小张也不愿意和陈鹏一起搭档了。

到了月底发工资的时候,陈鹏又向其他的同事打听对方的工资。有一次陈鹏看见打印部的小刘在,就让小刘给他打印东西,打印完拿了就走,连一句“谢谢”也不说……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慢慢地,公司的同事对陈鹏都有了意见。最后,有人跟陈鹏提意见了,没想到陈鹏满不在乎地说:“大家在一起都这么长时间了,关系也这么熟了,何必说那些客套话呢?显得多见外啊!”

陈鹏的话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但是仔细一想就会发现其实是完全错误的。因为在人际交往中,即使是和自己关系很好的人说话,也应该注意一些必要的礼节。虽然说有时候可以“不拘小节”,但是必要的时候还是要“彬彬有礼”的。很多话有时候是不能随便说、随便打听的,即使自己和对方的关系再熟再要好,“谢谢”、“麻烦你了”等这些常用的礼貌用语也是不可少的。陈鹏为什么会用“关系熟,没必要说那些客套话”来解释自己的不礼貌呢?这很可能是因为他“以己度人”,把自己的意识和理解也强加到他人身上了。

陈鹏的这种做法和想法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投射效应”,即以己度人,自认为他人和自己具有相同的特性,于是,很自然地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并由此强加给他人的一种认知障碍。事例中的陈鹏自认为和大家很熟,没有必要在意那些客套话,却不知道别人却偏偏很在意这些。

中国在古时候就被称为是“礼仪之邦”,礼节不仅多而且十分广,从衣食住行到生死嫁娶,都有着很多繁琐的礼仪,这些我们在电视中也经常看到。现在也是一样,人与人相处的时候,礼仪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相信没有人喜欢和那些不懂规矩、没有礼貌的人打交道。要知道,一个不懂礼仪的人,很容易把自己的意识和想法强加到别人身上,在言语上也会给他人带来伤害,给自己带来麻烦,造成人际关系紧张、不和谐等。因此,即使彼此的关系再要好,也不能口无遮拦,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必要的时候礼貌还是应该有的。这有这样,才能使自己在人际交往中赢得他人的好感,同时也赢得更多的朋友和成功的机会。

达人悟语

俗话说:“会说话的令人笑,不会说话的令人跳。”言语交际是一门值得深究的学问,而这门学问的第一要素就是要懂礼仪。礼仪不仅要在陌生人面前表现出来,跟熟人交往时同样要注意把握分寸。只有这样,才能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