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男孩为何要“穷”着养,女孩为何要“富”着养
13772200000018

第18章 “折磨”他,但不要虐待他(2)

有一次,明明一个人在家,他看见自己的玩具狗有点脏了,决定帮它洗个澡,拿来刷子、肥皂,把玩具狗放浴缸里,打开水笼头,开始给狗洗澡,这儿刷刷,那儿搓搓,瞧,他洗得多认真。狗没有洗好,倒把自己洗了一下,全身湿淋淋的。可他好像又有了新的想法,放下刷子,让狗躺在浴缸里,水笼头也不关就走了。他又去给娃娃烧饭了,在地上挖呀挖,结果身上被搞得脏兮兮的。等妈妈回来以后,看见了泥孩子已经很生气了,又听见哗哗水声,走进房间一看,呆了,水已从浴室里流出来,房间地板上到处是水。这时,她气不打一处来,一把抓住明明,在他的屁股上狠狠抽了几巴掌,说:“以后再乱搞,看我不打死你!”妈妈帮明明换了衣服。

明明再也不敢给狗洗澡了。可没过几天,他又有了一个新的想法,要像妈妈那样涂脂抹粉。妈妈的粉盒对年幼的明明太有诱惑力了。可是,当明明拿起妈妈的粉盒时,一不小心,把它打破了,粉洒了一地。有了上一次的经历,当妈妈问起此事时,明明赶忙摇头:“不是我,不是我。”

明明两次犯了错,但对待错误的态度是不一样的,由于第一次妈妈不听它的解释,动手就打,似乎孩子长了记性,第二次明明就学会了撒谎,于是孩子不诚实的品质也萌发了。所以,身为父母,应学会正确对待孩子的犯错行为。

对于男孩的“错误”,父母首先要分析原因,并且告诉他处理的方式,实际上,很多这样的时候,父母还能从孩子的过错中发现家庭教育的不当;例如有的家长不顾孩子的特点,处处限制孩子,剥夺了孩子动、玩的权利,孩子的能力发展当然有限,还有的家长硬要孩子完成不是他能力范围内所能做到的事,这当然也不能如愿,还有的家庭平时不注意对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孩子做事时就会不自觉地犯错误。因此家长遇到孩子犯错误,要从根本上注意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在生活作风、行为习惯、教育方法等方面给孩子正确的暗示和良好的模仿榜样。要积极批评,不要空洞说教。

从前,有位叫史蒂芬·葛雷的孩子,有次当他想喝牛奶时,失手将奶瓶打翻,牛奶洒满了一地。母亲闻声赶来,看了看地上的牛奶,并没有责怪他,而是打趣说:“我还没见过这么大的牛奶水坑呢!你想不想在牛奶中玩一会儿?”尽管很愕然,但葛雷的确被妈妈的提议打动了,也这么做了。几分钟后,母亲接着说:“很有趣吧?你知道,虽然玩起来快乐,但这带给妈妈的麻烦却是加倍的,所以你应该和妈妈一起把它打扫干净。”葛雷依然沉浸在兴奋的情绪中,把清理牛奶也当成了玩耍,和母亲有说有笑地把牛奶水坑打扫得干干净净。之后,母亲告诉他:“你已经做了一个失败的试验,现在让我们来学学看如何用两只小手拿大牛奶瓶。”母亲一边示范、一边指导,聪明的葛雷很快就学会了。当他能够稳稳当当地握着牛奶瓶满屋子疯跑时,葛雷充满了成就感,兴奋地叫道:“看!妈妈,我成功了!这真是神奇的一天,我在牛奶里快乐地打了个滚、学会了用小小的海绵清理大大的水坑、还知道了怎么像大人一样稳当地拿牛奶!”

这位叫史蒂芬·葛雷的孩子长大后成为著名的医学科学家,特别善于发现、钻研和解决问题。有记者问道:“你为什么比一般人更有创造力、更能另辟蹊径解决困难呢?”这位科学家向大家讲起了小时候这个有关牛奶水坑的故事,他说:“就是在那一刻,我懂得了错误是学习新东西的机会这个道理,因此我们不需要害怕犯错,而应从中汲取教训、勇于实践,这样才能更快更好地进步!”

对于男孩来说,由于缺乏知识和经验,常会造成大大小小的过失。有的父母会因此教训和责怪孩子,这难免伤害男孩幼小的心灵,造成他们缩手缩脚,害怕出错,甚至背上精神负担。而史蒂芬·葛雷的母亲却深谙教育之道,明白在孩子犯错的时候,内疚和不安会使他急于求助,父母冷静地指出弥补过失的方法,方能让孩子从过失中增长见识,受用终生。

犯错是成长中的必然现象,父母要学会正确的引导男孩在错误中成长。肯定男孩在错误中的正确的部分,通过分析过程帮助他找到错误中值得肯定的地方,让错误变成男孩成长的一次契机。

4.跟他聊天,让他感受你的爱

同男孩聊天是一种艺术,是一种快乐。与男孩之间建立良好的语言交流,会使男孩更聪明。父母经常与孩子交流,有利于男孩在平等、自由、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家庭氛围中健康、茁壮的成长。

教育家赞可夫说过:“了解儿童,了解他们的爱好和才能,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了解他们的欢乐和忧愁,恐怕没有比这一点更重要的事了。”要了解,就需要交流。聊天式的交谈——无确定话题的闲谈都是一种很好的交流。与男孩聊天是了解孩子、教育孩子的一个重要途径。这个过程处理得好,对孩子是一种综合训练。

男孩对新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自由开放的思维,渴望与人交流,而许多家长往往忙于工作与家务,要么漠视孩子的谈话需求,要么觉得孩子无知,没什么好谈的。有的家长厌烦孩子喋喋不休地干扰自己,常常用“自己一边玩去,别吵”把孩子打发了。长此下去,男孩就没有了“聊天”的兴趣,自己的小秘密也就不愿意和父母分享了。因此,家长需特别注意保护孩子说话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与孩子做知心朋友,使他们有说的机会,使孩子的交谈愿望得到满足。

在聊天时,父母的心态要平和,要让孩子感觉到他和你是平等的。当男孩萌生谈话的愿望之时,家长要以浓厚的兴趣投入谈话,集中注意力倾听孩子的讲话。如注视着他的眼睛,顺着他的话题,表明你很重视;千万不要用说教的方式,多用“我们”,少用“你”;即使发现孩子确实错了,也不要直接批评,更不能指责。有些家长常以为孩子小,不懂事,跟孩子聊天时常用居高临下的方式,这很容易使孩子反感,从而中断交流。久而久之,会使男孩产生自我封闭倾向,其严重后果就是孩子把与家长沟通的大门给关上了。因此,尊重男孩,允许孩子讲不好、讲错,努力使男孩畅所欲言,才能使孩子感受聊天的乐趣,感受到父母对他的爱。

“妈妈,你快来看,这是什么?”

“别啰嗦,还不快吃饭!”

“哎呀,牛奶倒翻了。”

“你怎么总是笨手笨脚的,什么都做不好,快走开!”

“你爬,有本事再爬高点给我瞧瞧……”

这些对话,都来自家长与孩子的日常交谈。交谈是家庭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更是家庭教育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而如何与男孩交谈,却是一门艺术和学问。

在与男孩聊天过程中,赞赏、喜悦的语言对孩子很重要。如:“你说得真好”、“你肯定行”,对孩子的表达给予肯定,激励孩子大胆想象,积极思考,以多种角度开阔思路,激活孩子的情感和思维。如:“你喜欢……,为什么?”“如果……,你会怎么做?”等等。对孩子的各种想法都表示理解。如:“你喜欢小鸟能在天上飞,爸爸也很喜欢。将来爸爸带你一起去坐飞机,就可以在天上飞了。”家长应善于利用每次与孩子交往的契机,作为一个耐心的听众和细心的观察者,作为知音和引导者,善于发现并抓住来自于孩子的各种信息,注意抓住聊天中有利于想象的因素,进而延伸话题,使聊天的内容一环紧扣一环而不中断,让孩子的思维更流畅,让孩子的情感更饱满,让孩子想说就说,从而得到内在的满足,继续将思维引向深入。让孩子在聊天中沉浸在积极、愉快的气氛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