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代价就是付出努力去独立思考。因此,聪明的父母在面对男孩的问题时,会启发孩子去想,去分析,去运用自己学过的知识和经验,看书,查参考资料等,让孩子自己去寻找答案。男孩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思维能力就会得到提高。如果孩子实在无法独立解决问题,父母可以示范,通过请教他人、查阅资料、反复思考等方法,让男孩学习思考的方法,这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适当地引导男孩养成独立思考与学习的习惯,对成长中的小学生来说,却显得更加重要。
有一天中午,北宋著名哲学家邵康节与12岁的儿子邵伯温正在院子里乘凉。这时,院墙外边突然伸出一个人头,朝院子中瞅了一圈,又缩了回去。
邵康节问儿子:“你说这个人在瞅什么?”
儿子说:“八成是个小偷,想偷点东西,看见有人就走了。”
邵康节却说:“不对。”然后,他启发儿子道:“如果这个人是小偷,他见到院子里有人,肯定会立刻缩回头去。但是,他明明看到院子里有人,却还是瞅了一圈,这说明什么呢?”
儿子想了一会说:“哦,他恐怕是在找东西吧。”
邵康节又问道:“是的,但是他只瞅了一圈,那是找大东西,还是找小东西。”
儿子回答:“是在找大东西。”
邵康节又启发儿子道:“那么,什么大东西会跑到我们院子里来呢?那个人又是农民打扮,他会来找什么东西呢?”
这回,儿子坚定地回答:“他肯定是来找牛的。”
邵康节满意地点头道:“说得对,他是来找牛的。以后,你要多动脑筋才是。”
歌德曾经说过,“谁不能主宰自己,永远是一个奴隶。”孩子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关健时期,既有独立意识又有茫然不知所措的幼稚。要想让男孩能够学习主宰自己,家长首先就要注重引导孩子思想“独立”。当男孩遇到困惑问题时,家长不必直接告诉他要怎样做,而是间接地引导孩子从内心去体验,让他自己做出选择……
曾有这么一个孩子,上课时,总是做自己的事情,思想一点也不集中,同学们做这个,他却独自一个人玩别的,甚至对于老师的话都没反应,父母则为他的“笨”、“不听话”而感到忧心重重。可是一位老师不这么想,经一段时间的观察,他发现,这个孩子有他自己的特殊兴趣,和不同一般的想像力。
比如他关心的是到底是水泥地滑,还是打蜡地板滑?是水泥地的摩擦力大,还是地板的摩擦力大?于是,这位老师就有意识地对他进行诱导性的教育,充分肯定他的好奇心,并鼓励表扬孩子爱思考的精神,慢慢地,他不仅更加喜欢思考与探索,还积极配合班级,配合老师。可见,孩子的好奇心与想像力如果受到肯定和鼓励,孩子便会继续探索、思考和学习;要是受到压抑,就会丧失自信心和探索的兴趣。
父母不要把男孩的一切事物都安排得十分妥帖周到,从不让男孩自己去考虑,相反,要给男孩营造一个思考的空间,放开手,让孩子大胆地去想,并认真倾听孩子的想法。即使有时需要父母替孩子出主意时,也应让孩子不但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这样,才有助于培养男孩独立思考的能力。
一个善于独立思考的男孩,才能品尝到金秋的琼浆玉液,享受到大地赐予的丰收喜悦。有的父母把一切事物都安排得十分妥帖周到,从来就没有什么事需要男孩自己去考虑、去想办法、去解决、去处理,长此以往,会扼杀孩子的思考能力,更谈不上解决问题的能力了,那男孩怎么能享受到大地赐予的丰收喜悦呢?
思维是人们思考问题的过程,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思维力就是解决问题的能力。
5.强化男孩“绝处逢生”的技能
男孩终究要长大,终究会离开父母的怀抱参与到激烈的社会竞争中。“适者生存,劣者陶汰”的法则要求我们的男孩不但要有坚毅的品格,还得懂得一些“绝境逢生”的生存技能。
今天的青少年是21世纪的主人。复杂多变、充满竞争和快节奏的现代社会,要求每一位社会成员具备较强的应变能力。而生长在现代家庭的青少年们大多是独生子女,生活很优越,许多事情都由大人包办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免不了失去独立生活的能力,这对未来参与社会竞争是十分不利的。独立自主是健康人格的表现之一,从小学会独立生存的技能,对自己的生活、学习质量以及成年后事业的成功和家庭生活的美满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如何培养男孩一些基本生存技能?我国的整个国民教育中,对孩子进行技术性、自理性生存能力的专项教育,长期处于缺失状态,即使教学中有所涉及,也是支离破碎,不成系统的。在这样的背景下,培养孩子基本生存技能的重担自然就落在父母的肩上。作为父母首先要求男孩有独立能力,能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而这些独立能力的培养都源于日常的行为生活。现在的家庭都是一个孩子,家长万千宠爱集一身,含在口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摔了,凡事都包办,几乎不用男孩动手动脑,只怕有照顾不到的地方,久而久之,男孩的行为能力也就得不到进步,渐渐的就会养成一种凡事依赖父母,遇事无主见的性格。长此下去,当男孩一旦遇到危险,他怎么去面对?
2008年,广东省有840名学生意外死亡;湖南省长沙市去年有200名学生死于横祸;中国每天平均有40名学生死亡……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告诉我们:中小学生正处在人生的成长阶段,在面对突发事故、灾难时更容易受到伤害,给孩子补上生存这一课迫在眉睫!
这些事实摆在眼前,家长们应该反思一下,教育孩子首先是要让孩子懂得爱护自己的生命,知识不仅仅是书本上的,还有更多的来自于父母的关爱和重视。
曾经在杂志上看过一篇相关文章,有一个几岁的孩子被熟人绑架,而这个孩子凭着自己的聪明与冷静,最后自己逃脱了魔窑,并且配合警察机关把罪犯抓获入网。这个孩子为什么能做到同龄孩子所做不到的呢,原来这个孩子的家长在平时的生活中就很注意这方面的培养,会告诉孩子假如遇到什么事情该如何处理,在带孩子外出的时候也会让孩子记住路程,强化孩子的方向感,以上的种种让这个孩子在危险的时机绝境逢生。
俗话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不要抱着侥幸的心理去想那万分之一的机会不会这么凑巧就落到自己身上,退一万步来说,独立能力也会让孩子在今后的社会生活中受益匪浅,所以家长朋友们在日常的生活点滴中要抓住时机对孩子进行实践练习。
父母要明白,男孩的人生之路最终还是要他们自己去走,身为父母帮得了一时帮不了一世,只有让他们学会为自己服务才能为他人服务;也要让男孩明白“天上不会掉馅饼”、“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一切要靠我们自己”的道理。只有离开父母的怀抱,才能锻炼出苍鹰的翅膀,从而翱翔于天空之中。
解放初期,松滋县大山里头有个奇童叫刘聿,说出他的故事定叫你啧啧称奇!
这年春天,几个孩子在山上寻花摘草抓蝴蝶,玩得很开心。有个红衣小孩在捉蝴蝶时,不慎一个跟头摔倒在悬崖边,头上的一顶红帽子不偏不倚飞到了长在崖边的一棵小树上。
红衣小孩爬起来,伸手去取,却怎么也够不着,急得大哭起来。
这时,一个12岁稍大点的孩子安慰他说:“别哭了,我取了给你。”边说边弯下身子,小心翼翼地走到悬崖边,向小树靠拢过去。
孩子们看到他这大胆举动,齐声惊呼道:“刘聿,太危险了,别取了吧!”
刘聿小心踩在小树枝上,猫腰伸臂,终于拿到了红帽子。孩子们正准备伸手拉刘聿上来时,不想那小树枝受不住压力,“咔嚓”一声,树枝连同小刘聿一起坠落下去。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坏了孩子们。他们低头往下一看,下面深不见底,连呼了几声“刘聿!刘聿!”也没听到回音。他们想刘聿准摔死了,个个哭丧着脸回去报信了。
说来无巧不成书,刘聿连同小树摔下三十余丈处,正好是一个鹰窝,他跌进两只小鹰中间了。因鹰窝软绵绵的,他居然没受一点伤。
吓昏后醒来的刘聿望望上面,再看看下面,都是刀削一般的直壁。这鹰窝是在悬崖峭壁中一块突出的石头上筑造的,往上爬,无绳可攀,无阶可登;想下去,离地少说还有五十余丈,又没踏脚之处。
刘聿身陷绝境,进退两难。
大鹰觅食归来,见窝里有个人,吓得在悬崖周围飞来飞去。它又舍不得两只嗷嗷待哺的小鹰,盘旋了几圈还是飞近鹰窝,把嘴里衔的兽肉对准鹰窝投掷,然后又飞走了。
刘聿接到兽肉,虽然是生的,但为了活命,只得一面强忍吞食,一面将兽肉扯碎喂养小鹰。
时间万般难熬地一天一天地过去,老鹰每天飞来投食,刘聿就每天以生肉充饥,日夜与小鹰为伴,过着野人一般的生活。小鹰在他的精心照料下,个子慢慢长大,翅膀渐渐长硬,天天能在空中耍几个转转再飞回窝里去。
刘聿望着小鹰在天空飞翔,羡慕极了,心想,我要有小鹰会飞的本领,那该多好啊!
有一天,刘聿喂完食看见一只小鹰飞出窝时,爪子一收带出一把草来,心里顿悟道:“有办法了!”
他脱下短衫,撕成一条条带子打成布绳,待小鹰飞回窝时,他贴近一头较强壮的鹰将布绳子分别缚在它的双足上。
小鹰与刘聿混熟了,也不介意他在自己身上搞什么小动作。
之后,他又将布绳的另一头分别在自己的左右胳膊上系牢。做好了这一切,刘聿爬出鹰窝纵身往下一跳。
小鹰大吃一惊,忙展开翅膀腾空而起。小鹰毕竟力气有限,身上又带着一个几十斤重的孩子,它越飞越低,越飞越慢,几个盘旋后,终于气喘吁吁地落在了平地上。
刘聿高兴极了,平平安安地向家里跑去。
家人寻找多日不见刘聿下落,以为他已葬身峡谷,一个个哭得泪人儿一般,突然看到刘聿回家,手里还抱着一只救命老鹰,真是喜出望外。
邻居及小伙伴们听说刘聿平安回来了,个个跑来看望他,得知他是凭借小鹰死里逃生时,更是惊讶不已。
小刘聿的故事告诉我们,当一个人面临危险或绝境时,要有求生的欲望和在绝境中生活的技能,只有具备了这些才能够做到“绝境逢生”。
作为家长,在男孩还很小的时候就要培养孩子一些基本的生存技巧,从一点一滴做起,言传身教,当男孩真正面临着危险时也不至于惊慌失措。
一颗天然的钻石,经过切割打磨才能光华四射,璀璨耀眼;一粒细沙埋在蚌母之腹,忍受漫长的黑暗之后,才能养成明月般的珍珠,光洁圆润、灿烂夺目。钻石最美的光泽是从一个个伤口发出的,珍珠的晶莹剔透是在黑暗中磨砺而成的。这多么像人生呀!苦难磨练人生,苦难是上帝的恩典。苦难之于人生,不是毁坏而是造就,不是惩罚而是拯救,特别的苦难其实就是特别的恩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