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明初河套周边边政研究
13771700000035

第35章 明初河套边外的蒙古人(5)

永乐四年(1406)正月,又有“鞑靼满束儿灰等率众来朝,命为都指挥、指挥等职,赐冠带、诰勑及袭衣钞币有差。俾居凉州、庄浪、宁夏三卫,仍各赐姓名。都指挥同知满束儿灰曰柴志诚、都指挥佥事阿儿剌台曰杨汝诚、凉州卫指挥同知猛哥曰安汝敬、佥事脱脱曰杨必敬、只兰曰吴克议、朵列干曰吴存敬、庄浪卫指挥佥事火失谷曰韩以谦、祖住不花曰柴永谦、宁夏卫指挥使伯帖木儿曰柴志敬,余千户卫镇抚百户等十一人皆赐之”《明太宗实录》卷五十,永乐四年正月,第0754~0755页。上述归降者都是盘踞在河套边外蒙古集团。

3.永乐七年西北边境降明之蒙古人

永乐七年(1409)年初的边境军事行动以后,又有大批蒙古人涌入边境归附。永乐七年下半年的六至十月间,漠北蒙古的归降达到了顶峰,在甘肃边外的亦集乃和宁夏方面主要有两大蒙古集团降明,其他尚有三支蒙古部众也来到了边外降服明朝。

昝卜王集团:宁夏方向归附的是由蒙古诸王昝卜王率领的三万蒙古人众。《实录》载:“(永乐七年七月)乙未,镇守宁夏宁阳伯陈懋奏:鞑靼伪丞相昝卜王、亦儿忽秃、典住哥,平章都连、脱儿赤,司徒秃鲁塔失,国公卜答失里,同知朵儿只速可,同佥阿束等各率所部来归,至宁夏,众三万,牛羊驼马十余万。上遣使赍勑劳之,赐昝卜金织袭衣及金织文绮十表里,其亦儿忽秃等赐衣服金织文绮有差。勑宁阳伯陈懋厚宴劳之。仍给昝卜等牛羊米,如赐阿滩卜花例,加赐酒五千[《校勘记》:广本千作十]瓶、羊三百羫,军民给米千[《校勘记》:广本抱本库本千作十,是也]石、牛十只、羊二十五只,其家属给绵布、绵花有差。”《明太宗实录》卷九四,永乐七年七月,第1250~1251页。就现有史料提供的数据而言,昝卜王等人的归降是自洪武朝后期辽东纳哈出之后最大规模的蒙古降附事件。同样,降人集团中也包括不少蒙古诸王和高级官员。

昝卜王集团入居宁夏之后,宁夏镇守陈懋似乎一直忙于后套的用兵招抚,昝卜王集团中部分人降而复叛,出现了反复。永乐七年十一月“(己巳朔)是日,镇守宁夏宁阳伯陈懋言:鞑靼平章都连等叛去,懋率将士追至黑山,擒都连等,尽收所部人口及陀[《校勘记》:广本抱本库本陀作驼,是也]马牛羊四万余。勑懋[《校勘记》:广本抱本库本懋下有送字,是也]都连及驼马赴京”《明太宗实录》卷九八,永乐七年十一月,第1289页。都连叛逃出边在黑山被擒,这个黑山,笔者认为不大可能是西夏黑山军司所在地的狼山阴山附近,而应在贺兰山东北角上的黑山营[明]胡汝砺编、管律重修,陈明猷校勘《嘉靖宁夏新志》卷一《山川》载“黑山城东北二百里,贺兰东北尾也。其形如虎踞,下饮黄河,亦一亢隘也”,第13页。

总体而言,宁夏昝卜王集团的内属比较成功,尽管出现部分变化,于大局并未产生严重影响。

脱脱不花王集团:与宁夏方面相比,亦集乃脱脱不花王集团的归降情况远为复杂。也在永乐七年七月,甘肃总兵官何福奏报,漠北脱脱不花王等人率众归降,驻于亦集乃。详见《明太宗实录》卷九四,永乐七年七月,第1248页。但是该集团内部既包括忽必烈系后王的脱脱不花等遗元直系蒙古亲王,也有降而复叛的哈剌你敦、伯克帖木儿等漠北重臣,所以他们对降明之事并未取得完全一致的意见,遂徘徊于亦集乃边外观望。明成祖也就更加注意这一支蒙古集团的招抚工作能否顺利进行,于是派近臣右春坊右庶子杨荣赶赴甘肃与总兵官何福共同协商处理招抚事宜。何福亲自带兵前往亦集乃,试图以军事压力促其速降。结果,“(八月壬寅)虏酋把秃、伯克帖木儿、哈剌你敦、阿鲁把撒儿、撒儿桃、朵栾帖木儿等来归,至甘肃。先是,把秃与脱脱不花、都秃等俱来降,而迟回不至。上勑甘肃总兵官何福等计度处置,而福等已遣兵往抚谕。把秃等遂来归,脱脱不花、都秃等复叛去。上勑福给把秃、伯克帖木儿等牛羊米布诸物并宴劳之,遣人[《校勘记》:广本抱本库本人作入,是也]朝。又勑福曰:朕以致诚待人,来者不拒,去者不追。其脱脱不花、都秃等先遣来纳款,土知完者不花等亦令其去,不必拘留,所赐物俱勿追”《明太宗实录》卷九五,永乐七年八月,第1256~1257页。最终脱脱不花王集团中之一部随同诸王把秃降明,其余则在脱脱不花王、都秃等人的率领下仍然返回漠北,拒绝投降。

除了上述两大集团之外,另有国公阿滩卜花、朵来《明太宗实录》卷九三,永乐七年六月,第1235~1236,1238页等。,太尉万户阿的、大司徒可可迭儿《明太宗实录》卷九五,永乐七年八月,第1262页。以及知院迭儿必失《明太宗实录》卷九五,永乐七年八月,第1265页。等三股蒙古部众降明,他们都被安置在宁夏境内。

永乐北征开始后,宁夏总兵官陈懋于“(永乐)七年征塔塔山、好来口,获失保赤都,加封宁阳侯”《明英宗实录》卷三五四,天顺七年七月,第7082页。此云“塔塔山、好来口”等地名于史有证,前引《边政考·北虏河套》卷载有“好来口”地名,并将其系于“河外:东北自宣大界起,至西北贺兰山头止,南离黄河甚远”的一连串地名内。所以,塔塔山无疑就是塔滩山。可见,永乐七年下半年陈懋并不在宁夏,而是在宁夏边外的后套平原及附近阴山山脉地区巡行,迫降塔滩地区活动的其他蒙古残部。“(十月)庚子,鞑靼头目失保赤等十四人来归,命失保赤为都督佥事,余为指挥千百户,赐衣服、冠带、银币有差。”《明太宗实录》卷九七,永乐七年十月第1280页。其中“失保赤”就是《明英宗实录》中提到的“失保赤都”。陈懋进军使失保赤归降后,塔滩仍然残存了一些蒙古人。针对这一情况,明朝再次派人至塔滩招抚。《锦衣卫选簿》“指挥佥事王七十五”条载:“永乐八年八月,王七十五,原系鸿胪寺左少卿,因差往塔滩山等处招抚达达回还……升本卫指挥佥事”《锦衣卫选簿》,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辽宁省档案馆编《中国明代档案总汇》,(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49册,第410页。另一方面,到永乐北征时,塔滩地区经多年经略,已不见有较大的蒙古集团驻牧,只成为小股叛明蒙古军的避居之所。前引永乐九年察罕歹、毛哈剌等人叛逃后即于此活动,永乐十年年初为宁夏总兵官柳昇捕杀。对此,《宁夏前卫选簿》载“永乐十四年七月,仇廉,系宁夏前卫世袭指挥佥事,仇智嫡长男。父永乐十年在塔滩山踏看道路,不知下落。钦准袭职”《宁夏前卫选簿》,《中国明代档案总汇》第56册,第406页。仇智在塔滩山失踪事系柳昇追讨察罕歹军事行动的一部分。此后塔滩蒙古人的活动从明朝境外基本转入明朝境内。

4.塔滩蒙古人在永乐朝的活动

永乐五年,漠北汗位再次易主。元裔正统本雅失里取代了鬼力赤称汗,漠北再次陷入因易主而产生的纷乱之中。明朝方面也相应地做好了准备,一方面遣人侦察本雅失里的动向,同时也积极筹划出边寻机进讨。永乐六年三月,朱棣任命陈懋为宁夏镇守官(此前已调何福接替已死的宋晟为甘肃总兵官注:《明太宗实录》卷六九,永乐五年七月谓“丁卯,命驸马都尉宋琥佩平羌将军印,充总兵官,镇甘肃,节制陕西都司及行都司”(第0975页)。但是,宋琥任职时间极短,很快明朝以其护父丧还京为名,改派何福接替宋琥。同书卷七〇,永乐五年八月又云“乙酉,勑宁夏总兵官右军都督府左都督何福往镇曰[《校勘记》:‘旧校删曰字’]甘肃,令驸马[《校勘记》:广本、抱本‘马’下有‘都尉宋琥以父丧还京师。乙丑’十二字,是也]”(第0981页)。)。这一年,漠北不附本雅失里汗的蒙古部众四处离散,形势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