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美丽的海南可爱的故乡
13769900000029

第29章 家乡的英杰数不尽(5)

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周士第可谓身经百战,有胆有识,矢志不渝,屡建奇功。他参加过著名的八一南昌起义,辗转香港、马来西亚和上海从事革命斗争;1931年在上海被国民党逮捕转押至南京,经宋庆龄解救才免遭杀害。他参加过淞沪抗战和李济深、蔡廷锴等领导的福建事变,失败后转战中央苏区,1934年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120师参谋长,协助贺龙、关向应指挥陈庄、黄土岭等战斗,击毙日军旅团长水原义重少将、“名将之花”第二混成旅团阿部规秀中将,战绩卓著。解放战争中,他任华北野战军第一兵团副司令兼副政委,参加指挥晋中战役、解放太原等著名战役,1949年,他率领18兵团和第7军向大西南进军,战绩辉煌。

1955年9月,周士第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军衔,一级八一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琼崖工农红军总司令、“琼崖英烈”冯平

在海南革命史上,有一位可敬、可歌、可泣的英烈人物,他就是“琼崖工农红军”总司令冯平。

冯平1899年3月出生于海南省文昌市东路镇美德村。15岁时,考上省立琼崖中学,并成为进步学生的骨干。中学毕业后,正值五四运动时期,他进入上海文化大学读书,带领海南的进步青年学生投身革命洪流。1923年,被中共中央选送到苏联,与聂荣臻等人一起在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1924年10月,被中共旅莫支部吸收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8月回国,到广东省农民协会工作。1926年初,冯平受党委托回琼开展革命宣传和组织工作,担任琼崖农民协会主任,大力推动海南农民运动。在他的发动指导下,海南的农会会员达20多万人,直接领导的农民约100万人,掀起了前所未有的农民运动高潮。

1927年琼崖“四·二二”事变后,冯平任中共琼崖特委委员兼军事部长、琼崖讨逆革命军总司令,参加领导全琼武装总暴动,创立工农革命武装。后任中共琼崖特委军委主任兼琼崖工农革命军司令、琼崖工农革命军西路军总司令,领导琼崖西路的澄迈、临高、儋县三县开展武装斗争,发展革命力量,开辟、扩大农村革命根据地,成绩卓著。

1928年3月,广东省国民党派第十一军第十师及谭启秀独立团4000余人对琼崖苏区和红军进行“围剿”,冯平被迫率部转移。由于叛徒出卖,5月9日,冯平在琼山县西昌地区仁教岭被国民党军包围,弹尽负伤被捕。敌人把冯平绑在竹椅上抬着“示众”。冯平毫无惧色,对前来围观的数千名群众进行革命宣传:“父老兄弟们!革命不怕死,怕死不革命,杀了一个冯平,还有千万个冯平!革命者是杀不绝的,共产主义一定会实现!”1928年7月4日,冯平在澄迈县金江镇英勇就义,时年29岁。

冯平是海南青年为理想、为真理、为新中国的成立而奋斗而献身的典范。他的事迹感动着一代又一代青年人。2009年建国60周年之际,他被推选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琼崖地区党组织和革命武装创建人之一杨善集

在“红色娘子军”的故乡琼海市,有一位无人不知的我党早期的革命活动家、琼崖党组织和武装斗争主要创始人、革命烈士,他的名字叫杨善集。

杨善集(1900—1927年)出生于海南省琼海市福田北埇村。从小聪颖好学,思想活跃,在就读于琼崖中学期间,很快就成为积极参加五四爱国运动的学生骨干。1923年12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参与创建琼崖革命同志会等进步青年团体,出版《新琼崖评论》等刊物。1924年被派往苏联,先后入莫斯科东方大学和红军学校中国班学习。同年12月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5年8月回国,任共青团两广区委宣传部部长、区委执行委员兼广州地委书记和宣传部部长。1926年,他以中共广东省委特派员身份同王文明一起在海口市竹林村主持召开中共琼崖第一次代表大会,成立中共琼崖地方委员会。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他被派回海南。6月主持召开中共琼崖地委紧急会议,任中共琼崖特委书记兼军委主席和工农讨逆军党代表。组织革命武装,带领农军袭击博鳌港等地的警察所和民团,反击国民党反动派的镇压,推动了琼崖革命武装斗争的发展。同年9月和王文明、冯平等组织领导琼崖武装起义,打响琼崖革命武装暴动的第一枪。23日在乐会椰子寨(今属琼海)战斗中壮烈牺牲,年仅27岁。

杨善集是海南革命史上少见的有才华有激情的一代英杰。新中国成立后,人们在琼海市嘉积镇修建了“杨善集烈士纪念亭”,又将他的故乡福田的一所中学命名为“善集中学”,以表达对这位琼崖英杰的永远怀念。

“工农革命领袖”王文明

1930年1月17日,在海南定安县的母瑞山革命根据地,一位中共琼崖特委和琼崖苏维埃负责人由于长期操劳,积劳成疾不幸病逝,时年36岁。琼崖苏维埃政府发布《告群众书》指出:“他不愧为琼崖数百万劳动群众最爱戴的领袖。他的英勇奋斗、吃苦耐劳精神,将永远鼓舞工农群众胜利前进。”他就是被誉为琼崖革命奠基人、“工农群众领袖”的王文明。

王文明1894年出生,海南琼海益良村人。在琼崖中学读书时,就参与领导爱国学生运动,曾被选为琼崖学生联合会副会长、抵制日货总会会长。率领纠察队、宣传队检查日货,禁止日货进口,并将从事间谍活动的日本人胜间田驱逐出境。1924年秋他就读于上海大学,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到广州,参与组建琼崖革命同志大同盟。同年10月,受中共广东区委委派,任国民革命军第4军12师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参加了讨伐军阀邓本殷的南征。此次南征结束了琼崖封建军阀割据的局面。随后,王文明全力投入琼崖党组织的筹建工作。1926年6月主持召开中共琼崖第一次代表大会,正式成立中共琼崖地委,任书记。在地委和王文明的正确领导下,琼崖革命运动蓬勃发展,为创建琼崖革命根据地奠定了基础。大革命失败后,他率地委机关撤至乐会第4区,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农民武装。

1928年11月,国民党陈汉光部1700多人进攻乐会、万宁苏区,形势非常危急。1928年12月王文明率百余名红军战士和政府机关转移到安定,开辟母瑞山革命根据地。国民党军队围困母瑞山,封锁各交通路口,使红军的给养来源断绝,处境非常困难,只得以野果、野菜充饥。王文明与战士们同甘共苦,并组织干部战士开垦荒地,生产自救,终于渡过了难关。在他的领导下,建立了大山乡苏维埃政府,并把母瑞山的工农革命军扩充为独立团,使琼崖地区革命烈火又熊熊燃烧起来。由于长期操劳,积劳成疾,这位受琼崖数百万群众爱戴的工农领袖于1930年1月17日在母瑞山病逝,时年36岁。

“琼崖人民的一面旗帜”冯白驹

1939年2月10日,日军入侵海南,形势十分严竣。在这民族危亡的时刻,究竟由谁担任琼崖特委书记呢?党中央高瞻远瞩,决定仍由冯白驹任琼崖特委书记。1940年9月,毛泽东在延安接见派回琼崖工作的老红军庄田时说:“冯白驹在海南这么久,情况熟悉,和群众关系密切,琼崖特委书记、独立总队的队长兼政委,还是由冯白驹担任好。”周恩来曾说:“冯白驹是琼崖人民的一面旗帜。”

亲爱的青少年朋友,冯白驹是谁?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冯白驹(1903—1973年),海南琼山云龙镇长泰村人。他是无产阶级革命家,琼崖革命武装和根据地创建人。

青年时的冯白驹聪颖好学,志向远大。1919年春考入琼山中学,五四运动中积极参加学生爱国运动,为该校的骨干分子之一。1925年夏考进上海大学,同年冬回到海南岛。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后,历任中共琼山县委书记、澄迈县委书记、琼崖特委书记,参加琼崖起义,领导建立琼崖工农红军第1独立师(后改称第2独立师)。在与中共中央、广东省委失掉联系的情祝下,率部坚持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1938年12月琼崖工农红军改编为广东省民众抗日自卫团第14区独立队,冯白驹任队长。1939年2月日军入侵海南岛,他在琼山潭口指挥了阻击日军的战斗,打响了中国共产党琼崖抗战的第一枪。不久部队扩编为广东省琼崖抗日游击队独立总队,冯白驹任总队长。他率部开展独立自主的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取得了琼山罗刘桥、罗板铺伏击战,海口长林桥袭击战,那大围攻战等战斗的胜利,先后开辟琼文、美合、白沙等根据地,并挫败了日伪军的多次“扫荡”和蚕食。抗日战争中他先后任中共琼崖特委书记兼独立总队总队长、政治委员,中共琼崖军事委员会主席、琼崖人民抗日游击队独立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为琼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抗日武装的发展壮大作出了卓越贡献。

1946年2月海南地区的内战爆发,他果敢坚毅,沉着应战,以卓越政治家、战略家的胆魄领导琼崖人民粉碎了敌人的“围剿”,保存了革命力量,壮大了自己队伍。同时奉中央军委命令,将琼崖抗日游击独立纵队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琼崖纵队,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1950年春指挥琼崖纵队接应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海登陆,解放了海南岛。此后历任中共海南区委书记、海南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海南军政委员会主任、广东省政府副主席、中共浙江省副省长等职。1955年,冯白驹被授予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88年,人们为冯白驹修复了故居,并在海口人民公园竖立起雕像,修建起纪念亭。邓小平同志为雕像亲笔题写“冯白驹将军”五个大字,徐向前、王震同志分别为其故居和纪念亭题字,以纪念这位功勋卓著的琼崖英杰。

黎族人民领袖王国兴

青少年朋友,黎族是我们海南岛上最早居住的勤劳、勇敢、友善的少数民族,可是你们知道黎族德高望重、影响最大的人民领袖是谁吗?他,就是王国兴。

王国兴(1894—1975年),黎族人,海南岛五指山区白沙县(今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红毛峒番响村人。他父亲是一位世袭峒长、大总管。少年时期的王国兴为人正直,热爱劳动,擅使弓箭。1935年9月,国民党“抚黎局”以“抗丁抗税”的罪名将其父逮捕入狱。三年后,父母双亡,这对他是一个沉重打击。国民党对黎族人民的残酷压迫,使他对国民党怀有深仇大恨。

父亲去世后,国民党不按黎族社会习惯,让王国兴担任峒长职务,反另委派他人继任红毛乡乡长,并且诬陷王国兴“反叛”,王国兴被迫逃入深山达一年之久。后迫于乡亲们的压力和王国兴的威望,国民党白沙县政府不得不委任王国兴为乡长。此时,日寇的铁蹄已踏入海南岛,国民党实行不抵抗政策,龟缩于五指山,加紧鱼肉黎族苗族群众,横征暴敛,掳掠奸淫,无恶不作。甚至以割黎、苗族同胞的头颅为乐,集体屠杀事件也时有发生。非人的折磨,使人民忍无可忍。而此时,国民党反动派又在五指山制造了骇人听闻的“五·一三”惨案。这次事件使黎族同胞惊醒过来,意识到国民党反动派也同样会加害黎家人。作为黎族头人的王国兴决心带领黎族同胞拿起武器反抗,决定发动震惊琼岛的“白沙起义”。

1943年7月17日凌晨,起义提前打响。起义军攻打感恩、昌江、乐东、崖县等县府。仅白沙县直接参加战斗的黎胞就有3万人,在战斗中歼敌800余人,缴获枪支300多支。国民党胆战心惊,仓皇溃逃。但一个月后,国民党重新集结兵力,9月底,兵分三路向白沙发起疯狂反扑,血腥镇压白沙起义。起义群众四处与敌周旋,但终因敌我双方力量悬殊,起义失败。

起义失败后,王国兴等率领起义军撤回到山高林密的鹦哥岭,坚持斗争。他派人四处寻找红军。终于在1943年冬季找到了琼崖纵队,见到琼崖特委书记、纵队司令员冯白驹,随后成立了以黎族起义战士为核心的白保乐(白沙、保亭、乐东)人民解放团,王国兴任团长。之后他重回五指山区,开展游击战争,并配合琼崖纵队开辟了白沙革命根据地。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发动内战,岛内形势严峻。王国兴对革命仍坚信不疑,领导黎族人民坚持战斗,建立了县猛进队、英勇队、区常备队、乡常备班、村后备队等武装力量,共5000余人,配合琼崖纵队主力粉碎了敌人的围剿。1947年4月底,海南军民一举攻克番阳、万冲等敌据点,至1948年6月,解放了白沙、保亭、乐东三县全境,建立了拥有30余万人口的五指山区中心根据地。

1949年夏,王国兴受党中央之邀,到北平参加政治协商会议,并当选为全国政协第一届委员以及中央人民政府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1950年5月1日,海南解放,王国兴回到海南。1952年,他当选为海南岛黎族苗族自治区主席。1955年,自治区改称自治州,王国兴任州长。1953年,被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5月20日,加入中国共产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