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美丽的海南可爱的故乡
13769900000021

第21章 说起那家乡的往事(6)

海南农垦创建于1952年1月,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具有明显企业特征,同时又承担着社会和民生职责,还带有半军事化痕迹,是一种亦城亦乡、亦农亦工、亦政亦企的特殊企业。半个世纪以来,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广大农垦干部职工的艰苦奋斗,海南农垦不仅完成了屯垦戍边的光荣历史使命,也建成了我国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基地。海南农垦,已发展为以天然橡胶及热作为主,农、工、商综合经营,科、教、卫全面发展的,拥有上百个农场,100多万人口的经济社会系统。它现有橡胶面积约400万亩,年产干胶20万吨左右,面积和产量占全国的40%以上,为确保国家战略物资的供应安全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并带动和辐射了周边农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开发建设海南和维护社会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如今,海南农垦正在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实行由海南省管理,推进“体制融入地方,管理融入社会,经济融入市场”的全新管理模式,正在打造我国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企业,并向热作产业、林业、畜牧养殖、农产品加工流通、旅游等多元化大开型企业集团迈进。今天的海南农垦,正处在更加广阔、更加纵深的改革开放之中,它的前景更加广阔和美好。

陈翘琼岛创作黎舞

你看过黎族著名舞蹈《喜送粮》吗?它是上世纪70年代创作的,堪称中国舞蹈经典的作品。它表现了黎族人民欢欢喜喜送交公粮的劳动场景。它那热烈欢快、激越昂扬的劳动场景和精神风貌具有不朽的艺术魅力。它问世后,演遍大半个中国,同时还由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团带往日本、巴基斯坦、南斯拉夫、罗马尼亚等国交流,并被香港电影厂拍入影片《万紫千红》、被珠江电影厂拍入影片《歌舞》。它还参加了2007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1分15秒的精彩表演让海南人激动不已!你知道这部黎族舞蹈艺术经典的导演是谁吗?她就是被誉为“黎舞之母”的陈翘。

陈翘(1938—)祖籍广东潮安,是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一级舞蹈编导,曾任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舞蹈家协会主席。她的作品构成了中国黎族舞蹈系列,她也成为黎族舞蹈的开山人物。15岁那年,陈翘来到海南民族歌舞团,在五指山区开始了她的舞蹈创作。1956年,18岁的她创作的《三月三》风靡中国,并以《草笠舞》获得世界青年联欢节舞蹈比赛金奖。“文革”期间,即使创作环境恶化,她还是创作出了著名的《喜送粮》。那激越奔放的舞蹈语言,给压抑的艺术界带来了生机,深受国内外观众的欢迎。上世纪80年代,她首次创作的儿童舞蹈《摸螺》,成为其又一代表作,迅速红遍全国。

陈翘在海南岛生活了30年。她热爱海南,热爱黎族人民,全身心投入黎族舞蹈的创作。正是陈翘和她那一代艺术家们所创造的舞蹈作品,才让人们了解了世代居住在海南岛上的黎族人民。黎族人民多姿多彩的生活,真挚淳朴的品质情愫,丰富的生命体验,如果没有陈翘的发现,不知还会被埋没多久。因此,陈翘被黎族人民亲切地称呼为自己的女儿。

西沙海战

青少年朋友,美丽的西沙群岛自古就是祖国的领土,也是我们海南人的家乡。1974年,在美丽的家乡西沙就发生过一场著名的保卫祖国保卫家乡的战斗——西沙海战。在这场战斗中,我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南海舰队一部与陆军分队、民兵协同,对入侵西沙群岛的越南(南越)军队进行了英勇的反击作战。这场战斗以中国人民解放军完全获胜告终,从此中国牢牢控制西沙群岛。

位于南海的南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东沙群岛,历来是中国领土。但在20世纪50年代后半期,越南(南越)侵占西沙群岛之珊瑚岛等岛屿,并对南海其他诸岛怀有领土野心。1973年9月,越南(南越)又非法宣布将南沙群岛的南威、太平等10多个岛屿划入其版图。1974年1月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发言人发表声明,谴责南越当局对中国领土主权的肆意侵犯,重申中国对南沙、西沙、中沙和东沙各群岛拥有领土主权,中国政府决不容许南越当局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任何侵犯。南越当局不顾中国政府的严正警告,于1月15日派驱逐舰侵入西沙的永乐群岛海域,对在甘泉岛附近从事捕鱼生产的中国402、407号渔轮挑衅,无理要求渔轮离开甘泉岛海域,并炮击甘泉岛;17—18日,又增派驱逐舰4号侵入上述海域,强占金银、甘泉两岛,企图将其作为继续侵占其他岛屿的据点。

面对南越当局的侵略行径,为保卫国家领土主权,反击入侵之南越军队,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南海舰队奉命派出猎潜艇271、274号组成编队,在舰队航空兵掩护下,于1月17日驶往西沙永乐群岛海域执行巡逻任务,保护中国渔轮安全生产。18日,扫雷舰389、396号也驰援永乐海域,加入巡逻编队;猎潜艇281、282号部署在宣德群岛的永兴岛,准备随时支援巡逻编队作战。

19日晨,南越海军10、16号舰由广金岛西北向中国巡逻舰艇接近;4、5号舰由金银岛以南向琛航、广金两岛接近。中国海军扫雷舰389、396号将南越海军10、16号舰拦阻于广金岛西北海面,猎潜艇271、274号进至琛航岛东南海域,与南越4、5号舰对峙,形成分割南越舰艇的态势。7时40分和49分,南越4、5号舰先后以40余人,强登琛航、广金两岛,当即被中国守岛民兵在海军舰艇编队支援下击退。10时22分,南越4舰同时向中国舰艇编队发起攻击,中国舰艇被迫奋起自卫,各舰群近战歼敌,集中火力猛烈还击。与此同时,增援的281、282号艇由永兴岛向永乐战区急进,于12时12分加入战斗。经4个多小时激战,南越护航炮舰10号被击沉,驱逐舰4、5、16号被击伤后逃逸。

19日海战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南海舰队遵照上级指示,为输送、掩护陆军分队收复被南越军队侵占的岛屿,并准备打击可能再次入侵的南越舰艇,迅速调集各型舰艇15艘,载运陆军4个步兵连,于20日8时以前,分批抵达永乐群岛海域。9时35分,步兵分队由海军舰艇和渔轮输送并在海军航空兵掩护下,向被南越军队侵占的甘泉、珊瑚和金银三岛逐岛发起攻击,至13时45分收复三岛,全歼入侵的南越军队。

这次战斗,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南海舰队共击沉南越海军护航炮舰1艘,击伤其驱逐舰3艘,俘49人(战斗结束后不久,中国就将全部俘虏遣返),收复被南越军队侵占的永乐群岛中的3个岛屿。这一胜利沉重打击了南越当局的扩张主义,维护了国家领土主权。西沙海战是新中国海军战史上光辉的一战。

“十万人才过海峡”

青少年朋友,你知道“十万人才过海峡”的故事吗?这是海南历史上十分激动人心的一段往事。

那是海南建省办大特区的1988年。那一年呀,海南这块热土真的热闹极啦,一批批来自全国各地的闯海人带着梦想,如潮水般奔向海南,造就了中国历史上蔚为壮观的“闯海潮”。

人才们为什么要纷纷涌向海南岛呢?原因是这样的:当时,海南刚刚建省办经济特区,从一个地级行政区一跃成为中国的一个省,许多方面需要大量的人才。因为创办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国家给了海南许多优惠的改革开放政策,与别的地方相比,政策优势明显,发展前景十分令人看好。而作为一个年轻的省份和最大的经济特区的海南,其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百业待兴,许多方面尚是空白,个人发展的空间较大,对人才有巨大的吸引力。所以,这一只只“人才”的凤凰,便如潮水一般,接连不断地涌向海南。那时的海南岛,可谓风云际会,人气鼎沸。海南省的人才部门每天要收到上千封的来函,堆积成小山状慢慢“长高”;每天都要加班加点接待潮水般的上岛求职的人才。据统计,海南建省不到半年时间,上岛求职的人才就达1万多人,来信来函求职的有7万多人。1990年人才大潮消退之前,库存人才档案尚存18万之多。那时的海口市,常常会涌现这样的一些镜头:人头攒动的招工栏,街上随处可见的戴着眼镜的身影,大学生卖烧饼的摊子。

没有一个确切的统计,当时有多少人才来到海南,并留在了海南,但可以确定的一个事实是,这些人才为海南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为海南的进步贡献了力量。十万人才下海南,是海南之福、海南之幸。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这些及时到来的人才,如果没有这些充满创业激情和工作豪情的人才,刚刚草创、起步的海南经济特区,发展的步履将会艰难得多,发展的速度也将会放慢许多。

“十万人才过海峡”是海南开发史上一个空前的盛景。有专家说,海南当时的人才热一点都不亚于19世纪美国开发阿拉斯加的淘金热。

“十万人才过海峡”,这是令海南人多么激动、难忘的一段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