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语言简单在向宝宝解释上厕所的过程时,大人所使用的语言应是宝宝能明白的简单语言。用语言和动作教宝宝如何利用腹部肌肉的力量帮助排尿和排便,教宝宝用简单的语言表达上厕所的需求,避免使用粗话和地方俚语,应用“小便”和“大便”这样简单明了的字眼,避免宝宝将上厕所过程与一些不好的东西联系起来。
④做好示范在向宝宝解释上厕所过程时,要多做些示范动作,在做示范时,要配上相应的解释。有些男孩喜欢在洗澡时小便。遇到这种情况时,应予以制止,让宝宝养成不随地大小便的习惯。每天可有2个小时不给宝宝穿纸尿布;让宝宝自己走到便盆处;学会脱纸尿布或内裤。
⑤多加鼓励当宝宝成功地完成一次大小便后,应用语言给予鼓励。当宝宝没做好时,不要打骂相加,避免让宝宝感到很难堪。相反,应鼓励宝宝下次做得好一些。在开始的时候,有些宝宝甚至会在没有需要的情况下在便盆上坐一会儿。遇到这种情况时,不要责怪宝宝,而是应该表扬这种防备意识。除宝宝对上厕所渐渐养成的条件反射外,还应根据宝宝的习性,提醒宝宝上厕所,如饭后20分钟以后,建议宝宝坐到便盆上。
从现在开始,培养宝宝便后洗手的好习惯。坐便盆的时间不宜太长,一般5~10分钟。要尊重宝宝的意愿,如果没有便意,就让他起来,过一会儿再去。也不要让宝宝坐在便盆上吃东西、玩玩具或看图画书,以免转移了注意力。
贴心小叮咛:在清晨喂奶或者晚上喂奶30分钟后,让宝宝大便。小便的时间则是宝宝刚睡醒或者饮水后,这样最容易建立规律。注意不要随意更改训练时间,更不要为了节省一块尿布,想什么时候把尿就把尿,或者让宝宝长时间坐在便盆上,直至“方便”完毕。
6.宝宝不讲卫生
很多宝宝都是玩起来忘了一切,经常把衣服、小手都弄得很脏,而吃饭的时候,随手就去拿吃的。在大街上看到水果,也会要,接过不洗就要吃。
种种不讲卫生的习惯都可能造成宝宝体质差、容易生病。为了增强宝宝的抵抗力,妈妈就要帮助宝宝克服不讲卫生的坏习惯。
(1)宝宝讲卫生可以预防生病
要让宝宝不生病,就应讲卫生,增强体质,做到预防为主。宝宝生不生病,与饮食和卫生习惯的培养有很大关系,为此,爸爸妈妈和宝宝都应注意:
①饭前要洗手吃饭前应该让宝宝安静地休息一会儿再吃,如果饭前活动量太大,会影响食欲、食量。同时让宝宝养成饭前洗手的好习惯,不用脏手、未洗干净的手拿东西吃。尽量让宝宝自己拿匙子吃。另外,不要爸妈嚼东西喂宝宝吃,这很不卫生,很容易把疾病传染给宝宝;吃饭时不要惹宝宝哭,以免影响消化。
②食物要注意清洁卫生宝宝吃的食物,首要的是保证干净卫生,有很多病就是因为吃了脏东西才得的,如拉肚子、痢疾、蛔虫病等。因此,爸妈给的瓜果一定要洗净,宝宝吃的食物,餐具要远离苍蝇和尘土,餐具要洗净、盖严。
③每天都要洗脸、洗手,要常洗澡宝宝整天什么都摸,手和脸很容易弄脏,所以每天早晚和必要时都应清洗。宝宝的指甲也应经常修剪,指甲长了容易藏脏东西,并随食物吃进肚子,从而引起疾病。还要常洗头常洗澡,从小养成宝宝爱洗澡的习惯。洗澡是锻炼身体的办法,一方面能洗掉泥土,保持皮肤清洁,另一方面温水能刺激皮肤,增加抵抗力,不易得皮肤病。夏天常洗澡,免得生痱子、痱毒。洗澡时不要让水流进耳朵里,洗完后可用些爽身粉。
④注意宝宝牙齿的卫生宝宝吃完饭,应喝点水,大一点的宝宝可以漱口,保持口腔卫生。宝宝到三四岁时就应学习刷牙,而且要做到睡觉前刷牙。
⑤培养宝宝大小便的卫生习惯要尽可能早一些培养宝宝在一定时间内大便和定时小便的习惯。如果大小便习惯训练好了,对宝宝健康发育很有益处。
⑥其他方面的清洁卫生平时要注意教育宝宝不要吃手指头,不要把不洁的东西放入口中玩耍,也不要玩生殖器,以免形成不良的习惯。
(2)从小培养宝宝良好的卫生习惯
习惯是从小养成的,好习惯如此,坏习惯也是如此。习惯一旦养成就难以改变,所以家长必须从小就培养宝宝的良好习惯,而在所有的良好习惯当中,卫生习惯非常重要,因为这会影响宝宝一生的健康。所谓卫生习惯,包括饮食、睡眠、休息、运动等。从小培养宝宝这方面的习惯,宝宝会受益一辈子。要做到这一点,家长该怎么办呢?
从日常生活小节中灌输健康、防病的知识,并贯彻于行动之中,让宝宝懂得这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报刊、电视中提到某种病就注意某种病,热潮过后就冷却。例如教育宝宝不偏食,而家庭日常饮食中就始终贯彻这一要求,宝宝自然就会养成不偏食的好习惯。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有益于宝宝身心的健康成长,可减少一些皮肤病,寄生虫病,胃肠道疾病,传染病的发生。下面就是一些家长应当教会宝宝的一些卫生习惯:
①洗手、洗脸七八个月还不会站的宝宝,可让他坐在家长膝头,由家长给洗脸;九十个月能站起来后,就应让他站着洗;待宝宝能够着自来水管时,应在大人的照看下,让他在自来水管下自己将脸、耳后、颈部、手腕等处洗干净。要让宝宝养成早晚洗手洗脸,外出回家、吃东西前均洗手的习惯。还要教育宝宝饭前、便后主动洗手,弄脏手、脸后随时洗净。
②漱口、刷牙宝宝2岁时,开始用凉开水漱口,3~4岁时让其饭后漱口,开始学刷牙,早晚各一次。应教会宝宝刷牙时顺着牙缝上下刷,由外侧到内侧。这样才能刷掉残留在牙缝中的食物,保护牙齿,预防龋齿。
③洗澡、洗脚大多数宝宝都比较喜欢洗澡,宝宝不习惯时,可先让其拍水,待熟悉后再下水。大人帮助其洗澡时,动作应轻柔、敏捷,注意不要把肥皂沫弄到宝宝的眼、鼻、耳中,水温要适宜。三四岁的宝宝在洗时应让其学会自己用毛巾或手擦前胸、胳膊、腿。睡觉前养成洗脚的习惯,四五岁的宝宝就应在大人的帮助下洗脚了。教宝宝把脚趾、脚跟都洗到,洗完后擦干,夏天应天天洗澡、换衣,其他季节也应定期洗澡、洗头,勤换内衣裤。
④理发,剪指(趾)甲宝宝的头发以整洁、大方为宜。指甲长了,藏污纳垢,很不卫生,也容易抓伤皮肤,应定期给宝宝修剪,大些的宝宝家长应教会其自己修剪。但不宜剪得太短,以免宝宝用手时磨伤指腹部皮肤,引起疼痛。
⑤擦鼻涕大人给宝宝擦鼻涕时,动作要轻,以免引起宝宝的反感。一岁半的宝宝家长应提醒他用手帕擦鼻涕。两三岁的宝宝就应自己学会随时用手帕擦鼻涕。
(3)培养宝宝饮食卫生
要想培养宝宝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家长应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宝宝们的模仿性强,就会自然地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①做好食前准备在吃任何食物前,必须注意手的清洁。食时切勿边吃边玩,或翻阅连环画之类的读物。书上沾染的细菌很多,翻阅书页又把手弄脏了,而且边吃边看会分散对食欲的注意力。有的家长让宝宝在马路上用手拿着糕饼边走边吃这就更不卫生了。
②吃饭细嚼慢咽培养宝宝细嚼慢咽的好习惯,帮助宝宝每餐用膳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但也不宜过急催促。每次盛饭不宜过多,宁肯吃完后再添,这样有利于提高宝宝吃饭的积极性。如果各餐品种较多,要一样一样地分食,不要全部放在饭碗里,使宝宝吃时不方便,容易贪多嚼不烂。
③保持环境优良保持清洁安静的用膳环境,轻松愉快的用膳气氛。用膳时绝对不能责骂宝宝,避免造成神经紧张而影响消化功能。
④饮食定时定量饮食要定时定量,避免饥饱不均。否则,时间长了会影响胃肠道的正常功能,甚至形成胃病。
⑤节日不要暴饮暴食每逢节日,要监督宝宝不要暴饮暴食或不按时进食,吃得过量会伤胃,以致引起急性肠胃炎等。
(4)培养儿童良好卫生习惯的方法
对年幼儿童,所采取的培养方法应形象具体,反复训练,使其形成条件反射,达到养成习惯的目的。常用的方法有:
①做好示范幼儿喜欢模仿成人,成人的良好行为是培养幼儿良好卫生习惯具体、形象而又直观的示范。如准备睡觉时铺被、拉窗帘、洗脸、洗脚;吃饭前碗筷、桌凳的摆放都是给幼儿一种示范和暗示。
②趣味培养利用看图片、讲故事、教儿歌、游戏等形式进行渗透教育来达到培养目的。比如有一部分幼儿吃饭不好,老将饭裹在嘴里,老师可在教学时画一张“猪宝宝”的画像,问宝宝小猪的嘴巴丑不丑,宝宝当然说:“丑”,这时你可以说:“这是小猪不好好吃饭,老是把饭包在嘴巴里,时间一长啊,嘴巴就长长了”,以后在吃饭时宝宝一看到小猪画像,就会很快咽嚼饭菜了。又比如还有一部分幼儿不爱走路,老是要大人抱,你可以说:“小鸟自己飞,小兔自己跑,小鱼自己游,他们都没有叫妈妈抱啊!”。一是给宝宝形象教育,二是无形之中还教会了宝宝“飞、跑、游”等单词,寓教于乐,效果非常之好。
③条件反射条件反射的形成需要反复练习,良好卫生习惯的形成更是如此。为提高幼儿反复练习的兴趣,可采取带有竞赛性的游戏。例如问小朋友在吃饭前应该先做什么,让宝宝抢答,有的宝宝会说洗手,有的会完整地说:“应该用香皂洗手”,当然是完整性说的宝宝应该奖励;或者让宝宝比赛穿衣、铺被等。
④制订规矩将幼儿常用的物品、玩具摆放在指定的地方,并严格要求按指定的位置摆放,使其对常用物品的位置形成固定的印象,这样就能养成其不随便使用别人物品的习惯。如每天中午午睡前,让中、大班幼儿自己脱外衣裤、鞋袜,并叠放整齐,摆放在老师指定的位置上;每天吃完饭后,碗筷应该放在哪里、餐巾用完后放在哪里等。定位法是指导宝宝培养良好习惯的坐标,使幼儿在完成这些习惯时不会没有头绪,手忙脚乱。
⑤督促检查幼儿的自觉性、坚持性和自制能力都较差,需要不断的督促提醒和检查,这样可使其良好的习惯不断强化,逐步形成自觉行动。对有的注意力不集中或者较粗心的幼儿,应不断的督促检查,但不宜包办代替。如宝宝在某个环节上没有养成良好习惯,你可以说:“刚才你还差一件事没有完成,想想看,是什么事?”当他想起来后,你可以说:“很好,现在请你去完成它。”
这样的督促检查可以使幼儿容易记住,下次不会再忘记。
贴心小叮咛:家长应勤督促、多指导,多用语言鼓励宝宝,使宝宝逐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从小培养宝宝爱清洁讲卫生的好习惯,教给宝宝正确的方法,如刷牙的正确方法,洗脸、洗手的正确方法等。尽早培养宝宝的生活自理能力,相信宝宝有能力搞好个人卫生。给宝宝单独准备一套洗漱用具,包括小脸盆、小毛巾、小牙刷等,并要注意定期更换。如果您能每天和宝宝来个刷牙小竞赛,把简单的洗澡变成快乐的亲子活动,宝宝一定会非常感兴趣。爸爸妈妈是宝宝的榜样,爸爸妈妈有良好的卫生习惯,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宝宝,帮助宝宝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
(5)家庭卫生是全家的健康保证
要经常打扫室内卫生,不给细菌、病毒、螨虫等致病物以生存的机会,减少疾病的发生。经常清洗床单、枕巾、枕套等床上用品,经常晾晒被褥、枕头等寝具。经常开窗通风,尤其是新装修好的房屋更应该多开窗通风。
“病从口入”,厨房卫生关系到一家人的健康。厨房应该保持通风,生熟食品应该分开存放,菜板、菜刀也要生熟分开,以免熟食被污染;家里的毛巾、牙刷、茶杯等必须专人专用;碗筷等应该经常的煮沸消毒。
二、纠正宝宝不良睡眠习惯
1.宝宝半夜还不睡
宝宝的睡眠是每一位妈妈都十分关心的问题,可有的宝宝却因为睡眠让妈妈担心不已。他们总是看上去很精神,晚上小睡一会儿后就会醒,然后一直不睡。有的宝宝甚至到天亮了才睡,而且白天也睡得很少。妈妈总是担心这样的宝宝会因为睡眠不足而发育不良。
其实,宝宝的睡眠时间有很大的个体差异。有的宝宝睡得时间长,有的则睡得不多。妈妈需要注意宝宝的其他状况来综合衡量宝宝的生长状况,比如:宝宝每天的食欲好不好,精神反应怎么样,是不是看起来比较高兴,而不是蔫蔫的,还有他的生长发育是不是符合标准。如果这些都没有问题,吃得好,脾气不大,每天也不打蔫,即使睡的时间达不到一般的要求也不用太担心。
一般情况下,宝宝越小需要睡眠的时间越多。因为宝宝越小,大脑发育越快,从而需要较多的睡眠时间。睡眠有浅睡(活动睡眠)和深睡(安静睡眠)之分。宝宝睡眠发展的变化和大脑发育有密切关系。1岁以内的宝宝大脑发育最快,睡眠发展的变化也最明显。睡眠变化表现为每天总的睡眠时间缩短,睡眠周期逐渐延长,浅睡时间相对减少,夜间睡眠时间延长和昼夜节律形成等。
宝宝中枢神经系统尚未发育完善,睡眠以浅睡眠居多,在浅睡眠时可以多次出现躯干和肢体的部分运动和轻声抽泣,这只是在睡眠周期中发生的正常生理现象,不要将此现象误认为是宝宝睡眠不好或睡觉不踏实,也没有必要急于抱起来或者喂奶,可以暂时不要触碰宝宝,如果哭出声音来,则可以轻轻拍一拍,稍加片刻您的宝宝就又会进入下一个安静睡眠周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