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妈妈当医生:防治宝宝疾病有妙招
13769100000031

第31章 妈妈巧观察,防治宝宝常见疾病(8)

①肺炎麻疹病毒本身可引起巨细胞肺炎,在麻疹病程各期也容易并发继发性肺炎,多出现于出疹期。并发肺炎时,宝宝全身症状加重,体温持续升高。若病程迁延不愈,还可引起支气管扩张症。可能导致死亡。

②喉炎麻疹患者常伴有轻度喉炎,出现声音嘶哑,有刺激性干咳。重症喉炎多系合并细菌或其他病毒感染,则有声嘶加剧。如果病情迅速发展,可能窒息致死。

③心肌炎、心功能不全重症麻疹因高热、中毒症状严重,可影响心肌功能,尤其在营养不良宝宝及并发肺炎时。病毒重危。

④脑炎麻疹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病变较其他出疹性疾病为多,发病率为1‰~2‰。

早期可能由麻疹病毒直接引起,而晚期发生者多有脑组织髓鞘病变,可能与免疫反应有关。

⑤其他麻疹还可并发口腔炎、中耳炎、乳突炎,大多为细菌继发感染。常因慢性腹泻、照顾不当、忌口等引起营养不良及各种维生素缺乏症。麻疹后也易发生百日咳、水痘等感染。

2.麻疹的预防

(1)麻疹的食疗预防

①豆腐绿豆汤原料:绿豆30克,豆腐30克,冰糖适量。

制法:将绿豆淘洗干净,放入锅中,加水适量,浸泡1小时后煮烂,加入豆腐,再煮20分钟,调入冰糖,使之融化即可。

服法:佐餐食用(糖尿病人去糖)。

功效:清热解毒,可用于麻疹的预防。

②苦瓜豆腐汤原料:苦瓜150克,瘦猪肉100克,豆腐400克,料酒、酱油、香油、精盐、味精、植物油各适量。

制法:将苦瓜切细条;瘦肉跺成末,加料酒、酱油、香油腌10分钟;豆腐切块。炒锅置火上,加油烧热,下瘦猪肉末划散,加入苦瓜条翻炒数下,倒入沸水,推入豆腐块,用勺划碎,加酱油、精盐、味精,淋入香油即可。

服法:佐餐食用。

功效:清热解毒,通利肠胃,亦可解酒毒。

③百合粥原料:百合30克,大米100克。

制法:将百合和大米分别洗净,放入锅中,加水煮成粥即可。

服法:佐餐,可长期服用。

功效:润肺养肺,有预防麻疹的功效。

④天冬粥原料:天冬20克,大米100克,冰糖10克。

制法:先煎天冬,去榨取汁,加入大米煮熟,加入冰糖即可。

服法:佐餐服用(糖尿病人去糖)。

功效:养阴润肺,可预防麻疹。

(2)提高宝宝的免疫力

提高宝宝的免疫力是预防麻疹的关键,所以妈妈要特别注意给宝宝接种疫苗。而且在麻疹流行期间,最好不要带宝宝到公共场所去,以免感染。

①自动免疫所有的宝宝都应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初种年龄不宜小于8个月,因恐来自母体的抗体中和疫苗病毒,使之失效。最好在宝宝8个月时初种,4岁时加强1次。各年龄剂量相同,于麻疹流行季节前1个月接种最好。

有发热和急、慢性疾病的宝宝,应暂缓自动免疫;有过敏体质、活动性结核、恶性肿瘤、白血病及应用免疫抑制剂或放射治疗和先天性免疫缺陷的宝宝,不应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凡8周内接受过输血或血制品及被动免疫制剂,以及4周内接受其他病毒减毒活疫苗者均应推迟接种,以免影响效果。

②被动免疫体弱宝宝如接触麻疹病人,5天内进行被动免疫可免于发病,5~9天内进行则仅能减轻病情。可肌内注射丙种球蛋白或胎盘球蛋白或成人血浆。被动免疫力仅能维持3~4周,3周后又接触麻疹患者需再注射。

③综合预防措施凡接触患者的宝宝应检疫3周,并根据情况给予自动免疫或被动免疫,接受免疫制剂者,应延长检疫至4周。

3.宝宝麻疹家庭护理

(1)家庭隔离治疗

宝宝得了麻疹如无并发症应在家中隔离。隔离时间为5天,有并发症者需延长至10天。宝宝的居室要经常开窗通风换气,从而保证空气新鲜,且能够消毒杀菌。宝宝的衣服、被褥、玩具可在室外晒1~2小时进行消毒。

(2)良好的休息环境

宝宝要卧床休息至疹子消退、症状消失。为了使宝宝休息好,妈妈应为其创造一个良好的休养环境。居室要安静、空气要新鲜湿润,经常开窗通风,但不要让冷风直接吹到宝宝身上,要避免强烈光线刺激,窗户拉上窗帘,灯泡用灯罩罩住。

(3)清淡食物

妈妈应该为宝宝提供清淡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多喝水或热汤,这样不但有利于将身体内的毒素排出,利于退热,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使皮疹容易发透。疹子消退,进入恢复期,及时添加营养丰富的食物。除生冷油腻的食物外,不需“忌口”。

(4)保持清洁

妈妈要注意保持宝宝皮肤、眼睛、口腔、鼻腔的清洁。麻疹病毒侵入人体后,不但使皮肤出疹子,同时还使眼结膜、口腔、鼻腔黏膜产生分泌物,这些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病毒,如不及时清洗,分泌物长时间地刺激皮肤黏膜,使这些部位的抵抗力下降,给病毒继续入侵和其他致病菌的生长繁殖创造了条件。因此,妈妈要做好宝宝的清洁工作。

(5)退热措施患

麻疹的宝宝如果没有并发症,发热不超过39℃,不必采用退热措施,发热在39℃以上的,需采取一些退热措施,如按医生的指导吃少量阿司匹林,忌冷敷及酒精浴。

(6)注意并发症

注意观察病情,及早发现并发症。麻疹的并发症多而且比较严重。妈妈要注意观察,及时发现,并立即请医生诊治,防止发生严重后果。

4.宝宝麻疹注意事项

(1)遇到麻疹别紧张

单纯出麻疹,宝宝无其他并发症,一般没有危险,妈妈不要慌张,按医生嘱咐在家对病儿进行细致护理,可顺利恢复健康。不要带宝宝到处去看病,防止因着凉,疹子出不透,同时也防止把麻疹传染给别人。

(2)宝宝退热不要太快

急性期宝宝有高热时,妈妈可按医生的吩咐吃少量退热药,或用温水给宝宝擦浴等,都可以使体温下降,但必须注意,退热不要退得太快、太低,出汗过多,可能会造成病儿“虚脱”,或者疹子没有发透。一般退至38℃左右就行。

(3)再次免疫

我国自从宝宝普遍采用麻疹疫苗预防接种以来,城市宝宝麻疹发病明显减少,但在学龄期或青年期往往出现了较多病例,这就需要在适当的年龄阶段进行再免疫。

十一、防治宝宝节日病

很多宝宝都喜欢过节,过节时可以有很多好吃的和好玩的。但是有的宝宝过完节就会出现腹痛呕吐的疾病症状。因为在过节时宝宝饮食不规律,吃得太杂而导致消化不良,进而可能出现急性肠胃炎。为了防止宝宝出现这种情况,妈妈一定要做好宝宝“节日病”的防治。

1.预防宝宝“节日病”

每当节假日放长假,家长有充裕的时间带宝宝吃喝玩乐个够,以弥补平时工作忙对宝宝的“亏欠”。殊不知这会引起宝宝委靡不振、头昏脑胀、发热、腹痛、呕吐、腹泻等综合疾病。这些由暴饮暴食、生活无规律引起的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疾病,由于是节日期间集中发病,所以统称为“节日病”。

患“节日病”有许多原因是人为的。节日期间,家家餐桌丰富异常,儿童不懂饮食需要节制,大人疏于看管或放纵宝宝,致使宝宝饮食过度,造成急性胃肠炎。节日期间,室内人多,温度高、空气污浊,宝宝没有及时增减衣服,再加上吃得太多,很容易感冒、发热。春节期间气候干燥,大家互相串门,逛商场,加剧了病毒传播的可能性。

预防儿童“节日病”的最好办法是让宝宝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规律。

家长要对宝宝合理安排饮食,注意宝宝的饮食卫生,不要过于放纵他们大吃大喝;外出前注意给宝宝添加衣服;尽量少去公共场所。

另外,尽量不要给3岁以下的儿童吃花生、瓜子等坚果类食物,如果吃要细心照顾,要教育宝宝不要将小玩具等零碎物品含在口中玩,防止儿童不小心吸入造成气管内有异物;要加强对宝宝的看护,注意儿童室内外活动场所的安全性,防止从高处坠落和跑跳时摔倒或被物体绊倒摔伤。在家中务必将热水、热汤等热的液体放到宝宝碰不到的地方,以免烫伤宝宝;保管好家中的药品、灭鼠药、消毒剂和杀虫剂等化学品,防止儿童误食引起中毒。

2.宝宝常见节日病的种类

节假日期间宝宝最容易感染的节日病主要有以下几种:

(1)急性胃炎

急性胃肠炎是宝宝在节日里很容易发生的一种疾病。发病原因多是节日里吃喝不恰当引起的,如暴饮暴食、过于贪吃、吃了不洁食物、胃肠着凉等,使细菌和病毒侵入消化道,引起急性胃肠炎。例如,大年初二,桐桐和爸爸妈妈到市中心的广场上游玩,虽然刚吃过饭,可桐桐还是一边兴奋地玩着,一边不停地吃这吃那,冷食热食都有。要在平时妈妈早就不让他吃了,可一想到今天是过节,就没有过多地去管他。没想到,当天晚上桐桐就开始上吐下泻,患了急性肠胃炎,医生让他住院治疗。

(2)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宝宝在冬春季节非常容易感染的疾病。春节正是各种病菌蠢蠢欲动、旺盛繁殖的时候,加之白天与夜里温差很大,室外与室内冷暖悬殊。如果经常带宝宝去公共场所,或让身体受凉,或脾胃积食,就很容易患上急性呼吸道感染。例如,虽然过春节这几天天气很冷,可虹虹过得好开心啊!爸爸妈妈不是带她去访亲探友,就是去各种游乐场所玩,还去商场逛了好几趟。可今天爸爸妈妈哪里也不能带她去了,因为虹虹昨天夜里突然开始发热,同时还咳嗽、流鼻涕,医生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3)美味综合征

在鸡鸭鱼肉等鲜味食品中,含有丰富的麸酸钠,会大大刺激人的味觉。

通常多吃鸡、鱼、肉等食物后,麸酸钠在体内被分解为谷氨酸和酪氨酸。这些物质如果过剩,在肠道细菌作用下就会转化为有害物质随血流到脑部,干扰大脑神经细胞正常代谢,使生理功能发生紊乱,从而导致头昏脑胀、心跳过速、脉搏加快、血压增高等一系列症状。路路平时就是一个喜欢吃鱼吃肉的宝宝,今天是大年三十,妈妈烧了好些鸡鸭鱼肉的菜肴,哇!闻起来都是香喷喷的。于是,路路一上桌便开始猛猛地大吃起来,一边吃还一边说真好吃。可刚吃完饭半个多小时,路路突然感到头昏脑胀、心慌气喘、呼吸急促,医生询问了病史,又做了详细检查,告之路路妈妈,这种现象是由于过量食用鲜味佳肴而引起的,医学上称“美味综合征”。

贴心小叮咛:妈妈在节假日应提高警惕精心照看好宝宝:

①节假日期间,首先要注意的是饮食卫生,不要让宝宝暴饮暴食,保证食品新鲜。

②谨防异物吸入,宝宝鼻腔、外耳道、咽部、气管、支气管及食管会因不慎进入异物,特别是宝宝在进餐时成人切勿惊吓、逗乐、责骂宝宝,以免宝宝大笑、大哭而将食物吸入气管。

③避免接触危险物品,如热水瓶、热烫锅、家用电器、火柴、打火机、刀、剪等应放在宝宝取不到的地方。

④对宝宝进行安全教育,告诫他们不要玩火、攀高、爬树,以免烧伤、跌伤;不要单独或结伴去池塘、河边游泳等。

3.如何防治宝宝的节日病

(1)急性胃肠炎的防治方法

①节日里预防急性胃肠炎,饮食一定要规律,并按时进食,不要饥饱不均,时饥时饱会干扰胃肠道的消化功能,影响消化能力。

②食物最好现买、现做、现吃,特别是熟肉和蔬菜不要久放;做饭时不宜量过大,尽量一次吃完,如果吃不完,放在冰箱中保留时间不应过长,再次食用时一定要充分加热,以防食物被病菌污染,引起食物中毒。

③把好“病从口入”关,没有吃完的菜肴必须在2小时之内放到冰箱里存放;如果一下子煮了较多食物,放入冰箱前最好先分成几小份,并放在较浅的器皿中彻底冷透,避免菜肴中心部位在2小时之内无法完全凉透,促使细菌生长繁殖;注意餐具清洁和消毒。

④沙门菌是已被确定的导致食物中毒的最常见的病菌。如果做菜时必须使用生鸡蛋,请选用经巴氏消毒过的鸡蛋;肉、鱼、家禽等食物在烹调时必须确保煮熟,尤其是脂肪层较厚的部位。

⑤水果和蔬菜也可能携带有细菌,在进食或烹调之前一定要用流动的清水彻底冲洗。为了避免交叉感染,切生食和熟食的刀和砧板一定要分开。

⑥一旦发生急性胃肠炎,脱水时又吐又泻要及时口服补液。如果便中带血,就要及时就医,不要随意服用止泻药。因为,腹泻是人体排出体内致病菌的一种自我保护方法。服用止泻药不当,会把毒素留在体内。

(2)上呼吸道感染的防治方法

①春节前后正是感冒的高发期,要及时根据气候变化为宝宝添加适宜的衣服。宝宝活动或安静时体温骤升骤降,外出游玩或走亲访友都应备上外套,随时根据环境温度增减,以防感冒。

②居室每天开窗通风,不要有人吸烟。室内温度不要过高,并注意保持一定的湿度。

③平时多让宝宝去户外活动,增强宝宝对冷空气的适应能力和呼吸道黏膜的屏障功能,减少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机会。

④每天保证多饮白开水,促使体内毒素排出,妈妈不能因为忙碌而忽视了这一点。注意饮食清淡,不要吃得过多过腻,特别是感冒发热的宝宝,更要多吃易消化的食物。

⑤节日期间亲朋聚会,人较多较杂。有些细菌和病毒在成人的呼吸道内是不足致病的,但宝宝的抵抗力比较弱,所以要格外注意。尽量不要带宝宝到公共场所,避免与感冒患者接触,也要注意与外人隔离,不然很容易被病菌所感染。

⑥节日期间要让宝宝保持充分休息,不能玩得太兴奋和太劳累,每天一定要有足够的睡眠,年龄越小越是需要休息。如果睡眠不足,就易导致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呼吸道和消化系统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