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中的智慧:向历史借IQ
13766200000073

第73章 怪癖误国的天子

明末的第二个皇帝熹宗,年号“天启”。熹宗从十六岁登基,二十三岁就死了,只短短在位七年。

在位时间不长,留下的荒唐事迹却一箩筐。

熹宗有一种怪癖:喜欢自己当木工。整天拿着刨子、锯子、量尺制做各种小型的宫殿、楼阁,完工后觉得不满意就拆,拆了又重做。他曾仿制一座干清宫,玲珑精致、手艺非凡,堪称是当今“小人国”的始祖。

熹宗的第二种怪癖是喜欢颠倒乾坤、阴阳错置。有一年盛夏,他在宫中闲得发慌,就领着一干太监穿着厚重的冬衣,玩起“雪夜巡视”的家家酒游戏,弄出中暑的笑话。

嬉游无度的熹宗把自己弄得体弱多病,终于在有一次划船时跌落水中,救起后沈疴不起,也就英年早逝了。

如果把局势放大来看,明朝天启初年,正是宦官魏忠贤残害“东林党”知识份子最烈的时期。朝廷内宦官专权腐化不堪,那皇宫外呢?在《湮没的辉煌》一书中,有段精辟的分析:“天启五年的夏天,整个中国都在呼啸的棍棒下呻吟。棍棒声中,华北和甘陕大地饿殍遍野,昏黄的天幕下,灾民在拣拾树皮、草根、观音土、甚至粪便填充饥肠。那个二十年后将要戴着一顶斗笠闯进京城的李自成,因为借了富绅的“驴打滾”无力偿还,此刻正被木枷铁镣绑在毒烈的太阳下示众。而山海关外,努尔哈赤正在调动他攻无不克的八旗子弟,向着宁远—这个明王朝在关外的最后一座据点—悄悄地完成了战略包围。”

“明亡不在于崇祯,而在于万历、天启。”清朝嘉庆皇帝的这句话,正呼应了这样的形势。

智慧悟语美国前国务卿艾奇逊说:“未来会在一天之中同时到来。”

在高度竞争的环境中,你的踌躇和没落就是敌人大步前进的最佳时刻。千万不要以为“未来”还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