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中的智慧:向历史借IQ
13766200000068

第68章 蟋蟀皇帝

明王朝自太祖至成祖,经过五十年的发展,到了宣宗已是鼎盛时期。

承平的年代,皇帝无所事事,便发明一些奇奇怪怪的玩乐来。宣德皇帝朱瞻基就迷上了蟋蟀。

蟋蟀这玩艺儿早在唐、宋之际就已风行一时了,皇帝玩、宰相玩、嫔妃玩、地方官也玩,但玩得最出格的,还是宣宗。

据载宣德九年,宣德皇帝就曾下诏,要苏州知府采办蟋蟀。有一个故事说,苏州枫桥地区一个粮长为了交差,将自己的骏马换了一只上品蟋蟀,养在盆里。其妻觉得奇怪,趁人不在,就将盆子掀开来看,蟋蟀却从缝儿蹦出来,正巧旁边有只公鸡,一口将它啄食了。闯祸的妻子自感无法交代,便悬梁自尽。粮长回家一看,悲愤交加,也套脖子上吊死了。

有人为蟋蟀而死,当然也有人因它升官发财。当时有首民谣:“蟋蟀瞿瞿叫,宣德皇帝要。”所以宣宗就有了一个绰号“蟋蟀皇帝”。

中国历来的皇帝,个个都有出格的游乐和嗜好。

高墙隔起的皇宫里,玩乐的方式简直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

以鸟兽为例,就有斗蟋蟀、斗鸡、斗鸭、斗鹅……有些则是较属赏玩性质的,如汉代著名的上林苑、唐宫中的鸟兽五坊、宋代的内苑、元代的万岁山,明代的百鸟房、猫儿房、驯象所……等,应有尽有。至于其他的花式玩艺儿,更非本文所能一一列举了。

但宫廷内最大的玩乐对象还是女人。玩出名垂青史的,如周幽王为宠妃褒姒,竟戏诸侯一笑于烽火台;如唐明皇为杨贵妃广设驿站,“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玩物丧志、玩人丧德,中国的许多朝代很多就是这样给玩完了。

智慧悟语“上不以滋味为德,下不以贡膳为功。”上梁不正下梁歪,古有明训;只是逸乐当前,你能把持住多少?

要拥有优秀的心志和体魄,最好的方法是经常和自己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