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中的智慧:向历史借IQ
13766200000060

第60章 巴勒渚纳湖的盟誓

一二O三年夏天,成吉思汗和敌人桑昆大战于哈刺温山,由于桑昆和父亲王罕采取奇袭战术,致成吉思汗和他的二弟合撒儿的大军受到挫败,逃至巴勒渚纳湖畔。

当时,同行的头领只剩十九人,军中粮草也已全部断绝,正当大夥儿又饥又渴,合撒儿正巧看到不远处有匹野马,便引箭拉弓将它射杀,然后以软底皮鞋涂泥作锅,用浑浊的湖水煮食充饥。

成吉思汗对这批患难兄弟非常感激,便对着湖水仰天发誓:“如果我取得天下,一定与各位同甘苦,如违誓言,就有如此水。”这便是《元史》上有名的巴勒渚纳湖盟誓。

这十九个部将后来都成了创立蒙古王朝的功臣,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人大多为四面八方来归的英雄好汉,包括西域、回回和契丹……等,这也印证了成吉思汗五湖四海皆兄弟的用人和待人之道。

中国历代君王在打天下时,都不乏生死与共的功臣名将,可一旦取得天下,则鸟兔死、走狗烹的故事,便一再重演。像成吉思汗这样信守盟约,对身边人真诚相待的,史上并不多见。

巴勒渚纳湖之盟的十九人中,有一位名叫镇海的人,在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国之后,就论功行赏封属地,专理回回国事。

再如十九人中的哈桑,本是花剌子模的商人,当时正骑着白骆驼,驱赶着羊群,要去额尔古纳河下游作貂皮、青鼠皮交易,途经巴勒渚纳湖畔,目睹成吉思汗与部将甘苦与共的精神,便决定弃商从军,并用自己的千只羊群犒军,帮助又饥又渴的铁木真渡过难关,后来他在西征时也战功彪炳,成了一大功臣。

《元史》的“太祖训言”中有一条如是说:“人主理天下,如右手持物,以左手承之,然后能巩。”成吉思汗一以贯之对待臣属如左右手,成就了他人,也成就了自己。

智慧悟语华盛顿与拿破仑最大的不同处,在于前者主张用美德和善意对待朋友;而后者却只想结交奉承者。

于是拿破仑最后只能在一个孤独的小岛上,和乱石野草度过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