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中的智慧:向历史借IQ
13766200000043

第43章 臣强主弱说寇准

北宋时期,宋、辽两国交战频繁。公元一OO四年秋,辽军大举进犯,兵临澶州城下。

个性怯懦的宋真宗听了臣僚们的建议,一心想要南逃金陵避难。此时,宰相寇准力排众议,态度坚定地说:“为皇上献南逃之策的人,其罪可杀。如果大驾亲征,一定可以破贼。皇上只能前进一尺,不可后退一寸!河北官军日夜都盼着皇上亲临鼓舞士气,如果我们往南走几步,那么军心崩溃,敌人一攻过来,陛下就是想偏安金陵也恐怕到不了。”

寇准说得义正辞严,而且又是二朝元老重臣,宋真宗只好勉为其难,御驾亲征。

前方将士一看到辇舆亲至,都踊跃欢呼,声闻数十里,契丹震骇……这一战,果然打退了辽军。随后,双方相持不下。辽国派人谈和,宋真宗贪图苟安,便告诉使臣说:“如果能以钱财解决,那是最好了,汉朝也有赐玉帛给单于的往例呵!”后来,便以三十万钱财达成和议,签下中国与外夷的第一次条约,史称“澶渊之盟”。

当宋、辽二军相持不下之时,寇准曾主张,趁敌人深入、后援不继之际,迫其称臣和收回幽蓟失地。他告诉真宗说:“如此可保百年无事,不然,数十年后,辽军又会有犯界之心!”但真宗却说:“数十年后,自然会有捍卫疆土的军士,还是谈和了。”寇准眼见皇上大计已定,坚持不过,只得依从。

宋真宗派使臣曹利用谈和时,给了一个谈判上限,就是百万两之内皆可答应。可是寇准私下却警告曹利用,如果谈判超过三十万,一定将他斩首。曹利用后来跟辽军讨价还价,终以每年送绢二十万匹、银十万两达成和议。

澶渊之盟后,宋真宗对寇准论功行赏。谗臣王钦若进言:“澶渊之役,有如城下之盟,只有耻,哪有功?”又说:“寇准好赌,而好赌之人都喜欢孤注一掷,皇上被他当成孤注筹码了。”后来,真宗逐渐疏远冠准,并将他二度贬官。臣强主弱,此后宋朝是再怎么扶也扶不起来了。

智慧悟语哲人格拉辛说:“要在你自己之中混合鸽和蛇的成份,才能够免受到伤害。”

着眼于一时和平的假象,是无法终止战乱和纷争的。适当的危机处理在于正确认知自己所拥有的“能量”,并将能量全部释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