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中的智慧:向历史借IQ
13766200000024

第24章 宫廷政变的老祖宗

唐朝开国皇帝李渊与窦皇后生有四子一女,三子元霸早死,长子李建成被封为太子,次子李世民封为秦王,四子李元吉封为齐王。

兄弟三人,李世民功劳最大,战功最多。高祖李渊太原起兵便是听从李世民的建议,灭隋朝而定天下。

李世民有勇有谋,而且广纳贤才,文的有房玄龄、杜如晦等“十八学士”;武的有尉迟敬德、秦叔宝、程咬金等勇将。太子建成知道自己威信不如世民,又害怕他夺取帝位,便联合齐王元吉设计陷害并采取先发制人的手段。

李世民得知太子的用心和计谋后,本来还主张兄弟之间应该以仁相待,但尉迟敬德却告诉他:“你顾念兄弟之情,不忍动手,但等人家先下手,我们就只有白白等死了。”世民这才下定决心要杀掉太子和齐王。

隔天,李世民借着太子和齐王进宫商讨突厥进兵之时,派将士埋伏于玄武门,射杀建成和元吉。又派尉迟敬德进宫“护驾”,李渊见局势已发展至此,只好宣布立李世民为太子,并统领各府将士,两个月后又让位给世民。史上称这次的宫廷政变为“玄武门之变”。

“玄武门之变”发生于唐高祖李渊武德九年(公元六二六年),中国历史自此以后一再发生的“夺嫡之争”,几乎都是此一事变的翻版。

唐太宗李世民夺嫡政变的成功,无疑打破了历代以来长子继承的制度。从唐朝到清朝,太子地位一再受到挑战,为了争夺皇位,兄友弟恭成了天方夜谭。

就连太宗选立皇储时,也因为自己奇谋杀害了亲兄弟一事,而害怕惨剧重演,因此立了“宅心仁厚”却毫无才略的李治为太子。这一着棋,虽然让传位之事和平进行,却也种下了日后武则天的野心夺位之举。

所以说,历史是一面镜子,一旦在上位的人“以身作则”,开启了先例,后世因循而为,似乎也就防不胜防;何况“野心”总是在等待“时机”而一发不可收拾!

智慧悟语剑道中,有“杀人剑”和“活人剑”之分。

“杀人剑”主张:为了拯救众人而必须杀害少数人时,纵使不忍,也只有为之。“活人剑”主张:以和平的方法解决纷争,才是真正的强盛。

生杀之间,在于你从“权”的眼光看,还是从“大”而“远”的“局”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