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经络美容:简单而行之有效的美容方法
13763400000031

第31章 损美性疾病经络治疗(2)

6.三棱针法

取穴:肺俞、脊柱两侧反应点。操作:局部常规消毒,用三棱针在大椎穴及周围皮肤上点刺放血,然后用闪火法拔罐,10~15min起罐后用干棉球擦净血迹,再用酒精棉球局部消毒,不需要包扎,每周2次。也可在第1~7胸椎两侧旁开寻找反应点,用三棱针挑刺后,挤出血1~2滴,隔日1次。

7.推拿按摩

第一步:患者仰卧,术者立于其头后,用两大拇指指腹从睛明穴开始,沿鼻向下推抹至迎香穴,反复推抹10次左右。

第二步:点按印堂约1min。轻揉素髎穴约1min,然后以两手拇指背部在两鼻翼上下摩擦。按揉合谷、外关、列缺各1min,以有酸胀感为佳。沿足阳明胃经在下肢循经部位进行推法,并按揉足三里、内庭2~3min。

8.刮痧

穴位:印堂、迎香、承浆、丝竹空、养老、支沟、列缺、合谷、血海、足三里、三阴交、内庭。

9.内服药

消毒饮加减:金银花15g,连翘15g,蒲公英15g,紫花地丁15g,野菊花9g,栀子9g,黄芩9g。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用。

10.外治法

四黄膏外涂,或颠倒散清水调敷,日1~2次。

11.膳食

(1)银花知母粥:金银花9g,知母15g,生石膏30g,粳米60g。将前3味同煮20~30min,弃渣取汁,再与粳米一起煮成稀粥即可食用,每日服1次,7d为1个疗程。

(2)茶叶、天冬(去心)、侧柏叶各30g。共研,每天用一撮放入罐内滚水泡,勿泄气,用汤当茶,日饮5~7次。

12.西医治疗

如有明显的感染可以口服抗生素甲硝唑0.2g,每天3次,连服2周后减为0.2g,每天2次。外用药物也可以用5%硫磺霜、复方硫磺洗剂等,脱脂抗炎。对毛细血管扩张明显者,可用液氮冷冻和激光治疗。

(四)注意事项

1.祛除发病原因。本病与情绪紧张、感染、习惯性便秘、月经失调及螨虫寄生等因素有关。

2.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酒类等刺激食物,少饮浓茶。保持大便通畅。

3.涂搽外用药前,应先用温水洗净擦干。平时也应经常温水洗脸,避免过热过冷水刺激及不洁之物接触鼻面。

四、单纯性肥胖

肥胖病又称肥胖症,是由于人体内脂肪堆积过多所造成的疾病。当进食热量多于人体消耗量而以脂肪形式储存体内超过标准体重20%时或体重指数大于24者,称为肥胖症。无明显病因者,称单纯性肥胖症;具有明确病因者,称继发性肥胖症。本病儿童、中年、老年均可发生。进食过多和运动过少都会使能量摄入和消耗失去平衡,过多的能量以脂肪形式储存,使机体脂肪增多,脂肪组织增生,就容易引起肥胖。

单纯性肥胖症是肥胖症中最常见的一种,是多种严重危害健康疾病(如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脑血管疾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的危险因子,在其发病中起着或为病因,或为诱因,或为加重因素,或兼而有之的作用。因此,肥胖症的防治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我们主要讨论的也是关于单纯性肥胖症的诊治。

(一)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肥胖的发病原因很多,常见的原因是素体形盛;或过食肥甘酒酪美食之品;或久卧久坐;或情志不遂;或外感湿邪,逢脾气虚馁,转输失调而发病。肥胖的病机关键为水湿痰浊壅滞。病变主要责之于脾,与肾、肝有关,亦可痰瘀同见。病久可累及其他脏腑。

现代医学认为,因此肥胖症的病因虽较为复杂,可能与遗传、神经系统有关,不良的饮食生活习惯是肥胖的重要病因。进食营养过多,缺乏运动等都易使能量摄入增加,消耗减少,最终导致肥胖。

(二)诊断要点

1.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40岁以上居多,近年小儿发病率增多。

2.体内脂肪贮存过多,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以上。

3.可有家族遗传史或内分泌紊乱等其他疾病。

(三)治疗

1.毫针疗法

取穴:四满、支沟、腹结、关元、天枢、内关、曲池、血海、太溪、三阴交、水分。

操作:脾俞、三阴交用补法,余穴用平补平泻法,中等刺激,留针30min,隔日1次,10~15次为1个疗程。

2.耳针疗法

取穴:脾、胃、口、食道、肾上腺。加减:头晕头痛,交感、耳背沟;气短多汗,心、神门;大便秘结,大肠;食欲过亢,饥点、渴点、三焦;嗜睡,神门、脑、内分泌、耳背沟;痰湿壅盛,三焦、肺、脾、交感。操作:用耳针、耳穴埋豆、耳穴灸法、埋针法均可应用。一般每次取穴3~5个,均单侧,可以将相关穴位编组,交替使用。必要时取双侧耳穴。

3.梅花针疗法

取穴:脊柱两侧,正中线旁开1.5寸的足太阳膀胱经循行线上;天枢直下至耻骨联合;足三里直下至解溪的足阳明胃经循行线上。

操作:用梅花针从上向下用较强刺激循序叩击3~5遍,至皮肤潮红、微出血为度,每日或隔日一次。

4.皮肤针

取穴:背俞穴、足三里,局部脂肪堆积处。治疗:轻叩,每天或隔日1次,每次10~15min,20次1个疗程。疗程间隔5~7d,治疗时间应持续4~6个月。

5.穴位贴敷

将中药研细末,用水或其他基质调和成饼,敷于穴位,药饼和皮肤间应置纱布3~5层,一般每日换药1次,20d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1周。可连续治疗2~3个疗程。

甘遂灸:甘遂5g,蛋清调后敷大椎穴。甘遂能疏理三焦,逐湿利水。吴茱萸灸:吴茱萸7.5g,陈醋调后敷涌泉穴。吴茱萸能温肾健脾,利湿化浊。蓖麻灸:蓖麻子10粒捣后敷百会穴。蓖麻子能通利下焦,化痰利湿。

6.按摩治疗

第一步:循手太阴肺、足阳明胃、足太阴脾经经脉走行进行推按搓摩10~15次。第二步:推按足太阳膀胱经,推按搓摩10~15次。第三步:点肝俞、胆俞、脾俞、胃俞、肾俞。以每天1~2次为宜,可连续坚持数月。

7.刮痧

穴位:夹脊、天枢、大横、气海、关元、足三里、梁丘、血海、丰隆、公孙。

8.内服药

七味白术散加减组成:党参10g,白术10g,藿香10g,木香6g,葛根18g,茯苓15g,甘草3g。用法:每天1剂,煎取300ml,分3次服,连服1个月为1个疗程。

9.膳食

(1)冬瓜粥配方:新鲜连皮冬瓜100g(或干冬瓜仁10g,或鲜冬瓜仁30g),粳米100g。制作:将冬瓜切小块与粳米同煮,或用冬瓜仁煎水去渣,将粳米入煮成粥,供用。用法:每天分早晚2次口服,粥内不加盐。

(2)莱菔子粥

配方:炒莱菔子,粳米共入沙锅如常法煮粥。

用法:每天分早晚2次口服。

10.西医治疗

尽管药物的确可以使某些患者体重下降,但在肥胖治疗中并不列为首选。主要分为以下两类:第一类是减少热量摄入的药物,包括食欲抑制药、消化吸收阻滞药、脂肪合成阻滞药,如苯丙胺、降糖药等;第二类是增加热量消耗的药物,包括胰岛素分泌抑制药、代谢刺激药、脂肪细胞增殖抑制药,如甲状腺制药、脂解素、肉碱制剂等。上述多类药物有的已较成熟,有的尚处研究开发阶段。常用的药物有苯丙胺、芬氟拉明、氯苯咪吲哚等。大多有较明显的副作用,停服后容易反弹。

外科减肥手术是美容外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手术方法,可以较快而明确地解决肥胖问题。而近年的手术在方法上有了很大的改进,由开放式减肥术发展为闭式减肥术,逐渐被推广流行,主要有脂肪抽吸术、开放式减肥术、超声乳化减肥术。

(四)注意事项

1.加强体育锻炼,促进热量消耗。

2.节制饮食,改变不合理的饮食结构,控制过多热量摄入,少吃甜食及厚味,多食粗纤维及富含维生素的水果蔬菜。

3.必要是进行行为治疗。制订饮食和运动计划,写饮食和运动日记。

五、消瘦

消瘦是指体重低于标准体重20%以上而言,根据体征及体重即可诊断。首先必须根据患者的年龄及身高以下列公式计算出标准体重:标准体重(千克)=[身高(cm)-100]×0.9。消瘦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多与遗传、精神、和消化系统功能、饮食习惯、疾病有关。

(一)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消瘦的发病原因很多,主要是先天不足、饮食劳倦、脾胃虚弱、情志抑郁引起气血亏虚,不能滋养肌肤所致。

(二)诊断要点

1.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2.体重低于标准体重20%以上。

3.可能伴有消化系统疾病或内分泌系统疾病。

(三)治疗

1.毫针疗法

取穴:天枢、内关、中脘、足三里、三阴交、太冲、脾俞、胃俞。

操作:脾俞、胃俞、三阴交、足三里用补法,余穴用平补平泻法,中等刺激,留针30min,隔日1次,10~15次为1个疗程。

2.耳针疗法

取穴:脾、胃、肝、神门、内分泌、肾。操作:用耳针、耳穴埋豆、耳穴灸法、埋针法均可应用。均单侧,必要时取双侧耳穴。

3.梅花针疗法

取穴:脊柱两侧,正中线旁开1.5寸的足太阳膀胱经循行线上;天枢直下至耻骨联合;足三里直下至解溪的足阳明胃经循行线上。

操作:用梅花针从上向下用较强刺激循序叩击3~5遍,至皮肤潮红、微出血为度,每日或隔日1次。

4.灸法

取穴:关元、足三里、肺俞、脾俞、丰隆、肾俞等。操作:每次取主穴及配穴各1穴,切取0.2cm厚的生姜1片,中央处穿数孔,上置高1cm的艾炷于穴位上施灸,每次灸5~6壮,每天1次,1个月为1个疗程。

5.按摩治疗

第一步:推按足太阳膀胱经、督脉。推按搓摩10~15次。第二步:捏积,从长强穴到大椎,捏3的倍数,如9次、12次等,直到皮肤潮红。第三步:点肝俞、胆俞、脾俞、胃俞、肾俞、足三里、关元。以每天1~2次为宜,可连续坚持数月。

6.刮痧

穴位:夹脊、天枢、大横、气海、关元、足三里、梁丘、血海、丰隆、公孙。

7.内服药

八珍汤加减组成:党参10g,白术10g,茯苓10g,当归6g,川芎8g,白芍15g,甘草3g。每日l剂,煎取300ml,分3次服,连服1个月为1个疗程。

8.膳食

(1)三米桂圆粥配方:薏苡仁30g,紫米、糯米各80g,大枣9枚,龙眼肉、红糖各25g。

制作:将薏苡仁、紫米、糯米淘洗干净,大枣去核洗净切成4瓣,3种米加入适量清水同煮至沸。待米熟,再加入大枣、龙眼、红糖煮成粥。每天早、晚服,体质虚弱,营养不良者可长期服用。

功效:健脾开胃、补益气血。适用于脾胃虚寒、营养不良,体质虚弱等症。

(2)薏苡仁猪肚粥配方:薏苡仁50g,猪肚150g,粳米200g,细盐、生姜、葱花、香油、味精各适量。

制作:洗净猪肚,将猪肚切成小块,淘洗干净粳米,置于沙锅内,加入猪肚、适量清水,旺火煮沸,撇去浮沫,改文火煨粥。粥成时加入细盐、生姜末、葱花、香油、味精,拌匀,每天2~3次温服。

功效:用于脾胃功能差、消化不良。

9.西医治疗

只能针对原发病治疗。

(四)注意事项

1.适当加强体育锻炼,促进脾胃功能。

2.少吃多餐,改变不合理的饮食结构,不要偏食挑食。

六、雀斑

雀斑是一种发生在皮肤日晒部位的似芝麻大小的黑褐色点状色素沉着。多为圆形或卵圆形,针尖或小米粒大小,不高出皮肤。本病常有家族病史,皮肤白皙者尤易罹患。始发于学龄前儿童,少数至青春期发病,女多于男,多伴有家族病史。随年龄增长而数目增多,颜色加深。春夏加重,冬日减轻,病程较长,难于根除,女性多于男性。本病虽不痒不痛,也不影响健康,但直接影响容貌。

(一)病因病机

本病的形成多由于肾水不足,阴虚火邪上炎,郁结于面部,如《外科正宗》曰:“雀斑乃肾水不能荣华于上,火滞结而为斑”;或由于情绪过激化火,风邪外袭,火郁络脉所致,如《医宗金鉴》指出:“内火郁于孙络之血分,风邪外搏,发为雀斑”。

西医学对产生雀斑的原因尚未完全搞清。一般认为与遗传有关,有的患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表现,因此常具有家族性,多见于女性,有时可见上下两代在同一部位发生的雀斑。发生数目和颜色受日晒的影响。雀斑患者一般冬轻夏重。这与紫外线的强弱有关。

(二)诊断要点

1.淡褐色或褐色针头至芝麻粒大小斑点。圆形或不规则形状,数目不定,少则几个,多则上百个,皮疹不融合,颜色随季节而变化,春夏季明显,秋冬季则变淡。

2.见于面部尤其是鼻及两颧部,对称分布。颈、肩及手背处也可见。

3.常有家族发病史。

(三)治疗

1.毫针疗法

取穴:大椎、肝俞、心俞、肾俞、脾俞、膈俞、血海、太冲、三阴交、曲池、雀斑局部。操作:平补平泻,留针20min,每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加减:伴有腰痛者加肾俞、命门;伴有体倦无力者加大椎、脾俞。

2.火针疗法

取穴:雀斑局部。操作:局部常规消毒,将火针放置于酒精灯火口烧热,以针尖温热为度,迅速准确地搔灼病灶局部,以雀斑完全消失为宜。操作时,用力一定要均匀,以灼破表皮为佳,不可使针过热或点刺过深。根据患者面部雀斑的多少,分期分批治疗。一般分2~3次进行,中间间隔3~4d。

注意:雀斑在烧灼后结痂,一般5~7d为自然脱落,在此期间勿沾水及用手抓,以免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