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近视与弱视防治必读
13763100000021

第21章 患者如何配合治疗

6.手术治疗法

对弱视合并斜视患儿原则上先治疗弱视、待视力提高后,再选择时机,手术矫正斜视。

一、患者如何配合近视治疗

由于近视的形成和发展与环境因素有关,故近视的预防和治疗与患儿及其家长有密切的关系。患者及亲属一定要认识到近视的危害,近视除看远不清之外,中高度近视由于眼轴过长,使眼底的后极部受到牵引及血液供应不足,从而引起一系列退行性改变,易引起视网膜脉络膜萎缩、玻璃体混浊、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患者应与医生密切配合,预防近视的发生、发展及近视并发症的发生。

预防近视发生的关键在于以下几点:①“望远是防近视眼之本”,引导并督促患儿多参加室外活动,尽量极目远眺;②连续近距离用眼时间不应过长,近距离工作1个小时后,要望远10分钟;③可采用被动休息或用药物治疗使眼放松;④避免物象在视网膜上形成朦胧影,尽早合理矫正角膜散光;及时治疗角膜病变;不要在震荡、晃动的状态下阅读;标准照明,光线不应过暗或过强。

一旦近视发生,就应当尽量努力控制其发展。①注意合理用眼,不要过度疲劳;②正确矫正屈光度,必要时可配两副眼镜,供看远和看近选用,亦可采用渐进多焦点眼镜;③定期或经常检查视力与屈光,进展期要注意眼底及眼压情况;④当有视力疲劳时,可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全身或局部);⑤生活规律,适当参加体育活动。

经常健康体检,积极预防并发症。①除视力不良外,患者要重视眼部的任何异常现象,一旦发现眼部胀痛、眼前闪光感、飞蚊症、视野缺损、视力进行性或突然下降、夜盲及色觉障碍等,应及时求医;②减少重体力劳动,避免剧烈体育活动及各种异常刺激等诱发因素;③选择适当职业,注意身心健康;

④适当补充维生素E和维生素C。

二、患者如何配合弱视治疗

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持之以恒是弱视治疗成败的关键。3岁前是儿童弱视治疗的关键期,3~10岁是治疗的敏感期,12岁以上治疗基本无效。所以,弱视患者及亲属一定要与医生密切配合,力争早发现、早治疗,它对于儿童的健康成长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早期发现是弱视治疗的前提。2岁以内是视觉发育的关键期,但是这个时期内的儿童又不会查视力,这就给早期发现弱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要求家长密切观察幼儿的眼睛是否呈“凝固状态”;能否跟随人、物等景观运动;有无眼位异常、眼球震颤、看东西时姿势偏斜。如有上述情况,应当及时找眼科医生详细检查。3岁以后,应耐心教会幼儿怎样做视力表的检查。定期检查视力,如发现视力低于正常,应及时就诊。

一旦确诊弱视要及时治疗并坚持到底。家长一定要带患儿到正规的医疗单位就诊,千万不可偏听偏信街头小报和虚假广告;对确诊为斜视性弱视、形觉剥夺性弱视,如需手术治疗,家长应积极配合,力争早手术;对屈光不正性弱视、屈光参差性弱视,应及早充分散瞳验光配镜并引导、监督患儿戴镜治疗,半年或1年重新散瞳验光配镜一次;如用遮盖疗法,应定期检查视力,防止因遮盖引起的弱视;家长应对视觉刺激疗法、后像疗法、激光疗法、光刷疗法、同视机训练的基本原理有所了解,并督促患儿配合医生治疗,定期复诊;家长还应对弱视儿童的家庭治疗给予足够的重视,检查督促患儿认真完成家庭治疗;弱视基本痊愈后,不要立即停止治疗,应继续巩固治疗,逐渐减少次数,在2~3年内慢慢停止,坚持随访,第1年内应每月复诊1次,以后的2年内应每3个月复诊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