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风水解梦自查
13763000000006

第6章 探索神秘的梦幻世界(5)

俄国著名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在14岁时被家庭教师杰罗姆关在仓库里,在那里他做了白日梦。他在自传体小说《少年》里是这样描述的:我要做一名骠骑兵,亲临战场。敌人从四面八方向我进袭,我挥起军刀,斩杀一个又一个,最后身受重伤,精疲力竭地倒了下去,并疾呼:“大胜利!”将军骑马来问:“那个青年在哪里?我军的救主呢?”大家指向我。于是将军拥抱我的颈项,张着充满高兴的泪眼高呼:“大胜利!大胜利!”

我逐渐恢复了,已经是个将军了。一次在林荫中散步,出乎意料之外,皇帝从对面走来,对我说:“我感谢你,你不用客气,要什么有什么,尽管说吧,一切都照你的希望办”。我毕恭毕敬地举手敬礼,然后倚着军刀回答:“承蒙皇上恩典,请准许我毁灭不共戴天的仇敌杰罗姆……”接着,我便以泰山压顶之势,走到杰罗姆跟前说:“你这个奴才,是我不幸的根源,还不给我跪下……”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白日梦。白日梦不同于科学幻想和艺术想象,也无助于智能中想象力的发展。它只是使人在胡思乱想中,用一种非现实的方式来实现他在现实生活中所不能达到的欲望,借以得到一种心理上的满足。

作为白日梦,必须具备三个要素:一是必须有连贯的情节,或为一种叙述格式。不连贯的偶然想象,不能算是白日梦。二是白日梦的情节必须与自己有密切联系,自己必须是故事的主角。与自己无关的想象,不能算是白日梦。三是必须具有自我满足的功能。从白日梦的内容中可以找出当事人的欲望和人格的某些线索。

《美国健康杂志》还报道说,人的白日梦有三种方式:肯定式的、悲观的与精神不集中式的。虽然每个人偶尔会陷入三种白日梦方式中的一种,但是乐观的白日梦者可能更多地去想象幸福的、游戏性的或娱乐性的情景。悲观的白日梦者总是想着生活中较阴暗的一面,想象危险的或威胁生命的情景,诸如出现一种致命的或使人衰弱的疾病,或自己成了暴力的受害者。精神不集中的白日梦者容易注意力分散,他们脑海中的图像趋向于稍纵即逝,重复且肤浅,就像同一个童话故事有各种各样的版本一样。尽管这三种白日梦类型都很常见,肯定式的幻想最有可能作为解决问题的跳板,而悲观的与精神不集中式的白日梦可能会留给人们焦虑不安。

白日梦有什么好处

提起白日梦,很多人会对此嗤之以鼻,但今天我们要说一说它的好处。其实,白日梦在我们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要比我们大多数人想象的要重要得多。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心理学教授克林格认为,白日梦使我们的日常工作浮现在眼前,在安排我们的生活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我们注意那些偶尔打断我们的有条理思路的那些稀奇古怪的想法时,我们实际上能够学到一些有用的东西。

他在《环球评论》杂志上撰文指出,除了排除厌倦情绪外,白日梦还可使残酷的现实易于被人忍受。白日梦是我们从事的最普通的与最富隐私性的活动之一,它是最大限度上的个人行动,也极发人深省,因为我们是在自己的脑海中从事思维活动。

《美国健康杂志》报道指出,白日梦是人类的一种健康与自然的心灵活动,就像在睡眠中进入梦乡一样,每隔90分钟,白日梦便在人的脑海中翻腾一次。白日梦出现的高峰时间是从中午12点至下午2点,那正是人的体温最高的时间。白日梦现象揭示了我们自身的许多事情。有些人用他们的幻想来帮助自己做出决策,而另一些人则用“逃脱”方式以增强自己的安逸感与创造性。美国密歇根州萨吉诺县儿童与家庭医疗服务中心主任布朗丁博士对白日梦现象做了精辟的分析。她认为,在紧张的办公时,白日梦能有效地缓解人在精神上的压力。比如说,在一段时间内忘却周围的一切,这会帮助人们发掘出自己从来未意识到的创造力。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白日梦对心理健康也有着积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激发潜能

美国心理学家彼特说:“想象力是解决问题的钥匙,当人们百思不得其解时,‘白日梦’能为你提供答案”。在经典艺术创作过程中,我们也常常见到幻想的影子,大文豪巴尔扎克就常与他小说中的人物对话;作曲家勃拉姆斯也不止一次地说,只有当他冥想时,乐思才会不间断地从脑海中跳出。

2.放松心情

现实生活中,我们的言谈举止大都中规中矩,心理学称此现象为“人格面具”。而幻想往往超越现实,伴有一定的欣快感,让人们的心绪变得更宽广。当人们沉浸其中时,现实世界变得很遥远,我们也会不由自主地进入了一种梦幻般的陶醉状态。

3.改变自己

在幻想中,我们对内心的体察要细致全面得多。另外,平时由于受自尊、面子的影响,人常常会欺骗自己,但在幻想中却会直面现实。因此幻想可以提供一个全方位看待自己心理、人格的机会。你可以根据幻想的提示,找到更适合自己的行为方法。

虽然白日梦有种种好处,但每个人不应沉溺于它。假如一个人整天都在做白日梦,妨碍了日常工作的话,那么他的工作就不会有成效。如果我们发现自己的白日梦做多了,那就要现实地考察一下自己生活中正发生的事情,并自问打算避免哪些事。然后才能估计为改变这种状态所要采取的措施。如果难以区分现实与幻想,或以想象中的人代替实际生活中的家人与朋友时,那就应该去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了。

白日梦是青少年的“特产”

梦,这是个受到几乎所有孩子喜爱的字眼,他们总把一切美好的事物都和这个字眼联系起来。而白日里的幻想,心理学家将之称为“白日梦”。

《美国健康杂志》报道说,积极的、富有想象力的生活对儿童的成长发育至关重要。大多数儿童在2~5岁期间就开始幻想。耶鲁大学心理学家辛格认为,儿童在想方设法理解生活中错综复杂的事物,从喷气式飞机到闪现在他们居室内的电视图像等,生活于幻想世界的倾向有助于儿童们将事物分解到他们能理解的水平。除非白日梦干扰了儿童在学校的进步或阻碍他们社交技能的养成,否则就没有必要去阻止他们的白日梦。

但是儿童主要从现实情境中寻求快乐,很少把自己置身于幻想中去。而青少年由于性意识和自我意识的觉醒,内心世界充满了矛盾。譬如,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不同步的矛盾,个人欲望和社会规范相脱离的矛盾,理想和现实不相符的矛盾等等。为了填补现实与欲望之间必然存在的鸿沟,青少年就会编造出一个个美好的梦境,在梦中为自己创造一个世界,然后把真实的或虚构的人物放进去,让其生活在虚构的幻影中。

在白日梦中,一般不幻想唾手可得的东西,而是幻想渴望得到而目前又得不到的东西。白日梦里“我”是万能的,是受人注目的中心。白日梦里没有烦恼,即使有也会很快地消失。在白日梦里,各种欲望都能尽如人意,而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既不需操劳,又没有危险,成了青少年逃避不愉快现实的一种手段。特别在现实环境比较单调枯燥时,白日梦显得更为美好,格外诱人。所以,可以说白日梦是青少年的“特产”。

在青春期,做“白日梦”的现象是非常普遍的,比如,想象自己当上了明星,受到众多人的仰慕;想象和自己所爱的人散步聊天,甚至有更亲热的举动,等等。

调查研究表明,绝大多数青少年所做的“白日梦”从内容上来说,通常是愉悦的、积极向上、鼓舞人心的,所以适度的“白日梦”是有好处的,它能增强青少年的进取心,激起对未来美好的憧憬,起平衡心理、抚慰心灵的作用。

但是,过分沉溺于白日梦又是有害的,部分青少年将它作为逃避现实的避风港,整日生活在不切实际的幻想里,这既影响自己的进步,也妨碍人际交往。

测试:由梦看性格

题目:有一天,你梦到自己去郊外踏青,如果让你选择踏青时的天气状况,你会选择什么样的状况呢?

A.梦见蓝天白云

B.梦到乌云密布

C.梦到细雨飘飘

D.梦到东边日出西边雨

答案:

选择A:能在梦里梦见蓝天白云的人,性格往往很开朗、直率,但是,如果天空中云彩很多,那么你也要当心一些,因为它暗示着你内心的烦恼太多,所以你要为它们找一个宣泄的渠道,不要不放在心上。

选择B:在郊游踏青时却梦到乌云密布的天气,这实在不是什么好事。它表明你属于那种比较内向的人,无论遇到什么事都不肯向人流露心声。时间长了,情绪会很压抑,所以平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方式把坏情绪宣泄出来。

选择C:希望在郊游时遇到细雨飘飘的天空的人,性格比较多愁善感,还多多少少具有一点儿浪漫的气质。凡事喜欢与别人分享,即使是自己或他人的秘密也保守不住。不高兴或遇到烦恼时,更会不停地向别人倾诉,以此寻求帮助或分担。

选择D:喜欢东边日出西边雨的人,性格中多多少少有点情绪化,情绪变化不定,平时做事还很正常,一旦遇到烦恼或不顺,就会情绪不稳,让人摸不着头脑。之所以会这样,可能是因为在你的潜意识里有很多压力,心理不平衡,所以才会造成情绪化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