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健康预警与疾病信号
13761800000043

第43章 颈椎病的预警信号

(1)经常性头晕:常出现在颈部活动时,特别是突然转头时会感到眩晕,轻者数秒即愈,重者可持续数日或更长时间。这是因为颈椎经常处于一个固定位置,易造成颈部组织的劳损,继而影响颈椎的稳定性,引起椎基底动脉痉挛,导致暂时性的脑供血不足,这时就会出现头晕。

(2)经常性偏头痛、恶心、耳鸣、听力减退、心慌、胸闷:由于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引起颈部肌肉持久痉挛性收缩,使肌肉的血液循环发生障碍,久而久之会造成颈部退行性变、韧带钙化等,从而导致脑供血不足或交感神经功能紊乱,其表现与内科疾病症状相似。

除此之外,如有久治不愈的低血压病、高血压病,找不到原因的内脏功能紊乱、不明原因的心律不齐等与心脏血管系统疾病相类似的表现时,在排除内科疾病、神经内科疾病后,就诊时应考虑到颈椎病的问题。

(3)视力障碍:表现为视力下降、眼胀痛、怕光、流泪、瞳孔不等大,甚至视野缩小、视力锐减,个别患者还可能失明。这与颈椎病造成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及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而引发的大脑枕叶视觉中枢缺血性病变有关。

(4)吞咽障碍:吞咽时有梗阻感,少数有恶心、呕吐、声音嘶哑、干咳、胸闷。这是由于颈椎前缘骨刺直接压迫食管后壁而引起食管狭窄,或因颈椎病引起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导致食管痉挛或过度松弛而出现的症状。也可因骨刺形成迫使食管周围软组织发生刺激反应引起。

(5)反复“落枕”:“落枕”也就是一觉醒来,感觉颈部疼痛和活动受限。轻者起床做适当的颈部运动后,症状逐渐消失。重者颈痛越来越重,还会出现头痛、颈肩背痛等不适症状。“落枕”是由于颈部软组织劳损,失去了维护颈椎关节稳定性的功能,临床上叫做“颈椎失稳”,具有休息减轻、自然缓解和劳累受寒加重、反复发作的特点。

(6)颈心综合征:表现为心前区疼痛、胸闷、期前收缩等心律失常及心电图ST段改变,易误认为冠心病。这是颈背神经后根受颈椎骨赘刺激和压迫所致。

(7)高血压病:颈椎病可引起血压增高或降低,但以血压增高为常见,称为“颈性高血压”。这与颈椎病所致椎基底动脉供血失常和交感神经受刺激发生功能紊乱有关。由于颈椎病和高血压病皆为中老年人多见,故两者并存的机会很大。

(8)胸部疼痛:表现为起病缓慢的顽固性的单侧胸大肌和乳房疼痛,检查时有胸大肌压痛。这是与支配乳房区域的第6颈和第7颈神经根受颈椎骨刺压迫有关。

(9)手指发麻、无力、肩部酸痛:多因长期低头伏案,颈部受力而造成颈后肌群、韧带等组织劳损,颈肩肌过度疲劳。长此以往使颈部发生退行性变,刺激神经根而造成的。

(10)下肢瘫痪:早期表现为下肢麻木、疼痛、跛行,走路如踏在棉花上的感觉,晚期出现单侧或双侧下肢瘫痪。个别患者可伴有排便、排尿障碍,如尿频、尿急、排尿不尽或大小便失禁等。这是因为椎体侧束受到颈部骨刺的刺激或压迫,导致下肢运动和感觉障碍。

(11)猝倒:常在站立或走路时因突然扭头,出现身体失去支持力而猝倒,倒地后可很快清醒站立,不伴意识障碍,无后遗症。此类病人可伴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出汗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这是由于颈椎增生性改变压迫椎动脉引起基底动脉供血障碍,导致一过性脑供血严重不足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