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家庭用药必读
13760700000046

第46章 如何警惕“药源性癌症”

药物可治病,也可致病。医学上把因使用药物而引起的癌症称为“药源性癌症”。这里介绍几种可能致癌的药物,以期引起人们的警惕。

(1)解热镇痛药:如非那西丁、氨基比林、复方阿司匹林、氨非咖片、索米痛等,这些药如服用数年乃至数十年,可引起肾盂癌和膀胱癌。长期服这类药者的发病率约为9.5%。另外,保泰松能抑制骨髓造血功能,有导致白血病(血癌)的可能。

(2)抗肿瘤药:硫唑嘌呤可诱发淋巴瘤、白血病(血癌)、宫颈癌、唇鳞状上皮癌等;环磷酰胺可诱发膀胱癌、淋巴癌和急性白血病;长期使用甲氨蝶呤治疗牛皮癣,可诱发肾癌和乳腺癌;塞替哌、白消安(马利兰)、巯嘌呤和阿糖胞苷、甘露莫司汀等均可致癌,它们可能引起染色体畸变与细胞变异。

(3)抗癫药:长期大剂量使用苯巴比妥可致恶性脑瘤,孕妇如长时间服用苯妥英钠,其新生儿有可能患神经纤维母细胞瘤。

(4)睾酮类药物:长期大剂量使用甲基睾酮、去氢甲基睾酮、庚酸睾酮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疾病,易引起肝细胞癌。

(5)己烯雌酚:妊娠初3个月或长时间应用本药的妇女,其生下的女婴以后可能发生生殖道腺癌;绝经期及绝经后的妇女用此药,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率会明显增加;男患者每日用此药0.5毫克,连用数年可发生肾上腺癌。

(6)抗生素:包括氯霉素片剂、针剂和眼药水。长期使用可导致白细胞减少,引发再生障碍性贫血和急性白血病,其导致血癌的潜伏期可达7年。

(7)降血压药:长期服用利血平的妇女,尤其是绝经后的妇女,易患乳腺癌,且发病率比未服者高3倍多。

(8)降血脂药:如长期用氯贝丁酯(安妥明),有诱发呼吸道、胃肠道肿瘤的可能。

(9)抗结核病药:如长期用异烟肼,可促使寻常性狼疮发展为癌症。

(10)中草药:如八角茴香、土荆芥、花椒及樟脑油、巴豆油等均有促发癌症作用。

另外,霉变的中药,可能受黄曲霉素影响诱发肝癌。

此外,土霉素、氯仿、砷化合物、煤焦油软膏等药物也可能导致“药源性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