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家庭用药必读
13760700000016

第16章 常见药物副作用的自我处置方法有哪些

医生开药,病人用药都是因为药物具有某种合乎人体需要的作用。这种合乎需要的作用称为药物的活性或药物的治疗作用。但药物有时也具有某些人们不需要的作用,即副作用。

即使在服药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弱的副作用,按处方继续用药仍然是最重要的,并且是要在医生处方要求的一段时间内每天按时服用指定剂量的药物。若是为了避免副作用,或是因为病情有所好转而减少服药剂量是很不合适的。有人认为,服用通常剂量的一半会得到相应一半的治疗效果,这是没有道理的。事实上,较小的剂量可能不会产生药品所应具有的任何功效。

有些副作用是预料之中的,也是不可避免的;但有些不仅会令医生出乎意料,病人也会感到吃惊。这些意料之外的作用往往是由于不同个体对药物的特异性反应而产生的。

药物副作用大体上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具有明显症状的;另一类则是经化验才能检测出来的。当与医生讨论自己所服用的药物时,绝不应局限在很容易被发现的副作用上,那些不很明显的副作用有时也会有害处。

如果知道某种特殊的副作用可能是由于一种特定的药物产生的,那就可以稍微放松一下。因为大多数可预见的副作用都是短暂的,它们只会在短时间内带来一点不舒服和不便。例如,服用了抗组胺类药物后会使人感到昏昏欲睡,而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药物会使胃部感到不适。当然,如果那些轻微的副作用实在难以忍受,最好还是征求一下医生的意见,是否可以换用其他药。有些时候,药物的副作用是可以减轻或避免的,比如通过改变服药时间或药物配伍。

有些副作用的信号是某个严重的,甚至可能是危险的问题。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一定要立即通知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