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家居家庭如何安全用药
13759500000024

第24章 安全使用维生素、(8)

含铅物有:如皮蛋(松花蛋)、用生铁机器炮制的爆米花、使用过砷酸铅杀虫的水果等,污染的大气中也含有大量铅,如汽车尾气、香烟烟雾、铅生产中的废气渣等。

部分食物可排铅,专家认为下列食物具有排铅毒作用:牛奶、酸奶、虾皮、海带、大蒜、油菜、苦瓜等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猕猴桃、枣、柑橘等富含果胶的水果。

35.锌元素对人体的影响

人体缺乏锌元素,会造成厌食症,骨骼发育障碍,肝脾大,脱发,腹泻,皮炎,老年性眼失明,伤口不易愈合,免疫力减弱(呼吸道、消化道反复感染),复发性口腔溃疡等症状。

为了保证人体锌的需要量,平时可选择可可、莲子、花生、芝麻、胡桃、瘦肉(猪、牛、羊)、动物肝、奶、紫菜、海带、红小豆、荔枝、栗子、虾类、海鱼类、瓜子类、杏仁、榛子、柿子、西瓜霜、芹菜、小麦等食品。

36.锌缺乏,免疫功能下降

微量元素在体内的含量很小,但生理作用很大。缺乏或过量摄入某种微量元素,都会影响人体健康。所以,补充微量元素,不宜跟着广告走,应有科学态度。

锌是近年来备受重视的一种微量元素,分布于人体的肝脏、性腺、骨骼、胰腺和垂体等组织中,人体的细胞只有在锌的帮助下才能完成重要的生化反应,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缺锌会出现食欲缺乏、味觉迟钝、发育不良、生长缓慢、免疫功能下降,严重缺锌会失去生育功能。

37.味精过多小儿缺锌

味精食后被肠道吸收后进入血液,能与血液中的微量元素锌化合转化为谷氨酸锌而排出体外,所以小儿若经常摄入过多的味精,日积月累则会导致锌的缺乏。

为此,在小儿食物中应慎用味精。同样,哺乳期母亲在食物中味精也应适可而止或有所节制,否则会对婴儿的发育成长有所影响。

38.人体缺铜引起的疾病

人体长期缺铜会造成贫血、骨质疏松、牙易脱落、筋骨易损、血管弹性降低、高脂血症、血管破裂等疾病。合用铜、锌、镁三种元素的化合物,有抑制恶性肿瘤的作用。

所以,人们日常生活应多吃些柿子、芝麻、粗糠(小米、玉米)、柑橘、杏子、栗子、豆类、山楂、红糖、蘑菇、绿色蔬菜、动物肝、鱼虾、乳类、肉类等食品,以补充人体对铜元素的需要。

39.准妈妈不能“缺铜少铁”

怀孕期间,准妈妈体内容易出现矿物质元素铁和铜的缺乏。研究表明,孕妇“缺铜少铁”,不仅有损自身健康,还会影响胎儿正常的生长发育。

缺铜的危害:从妊娠开始,孕妇和胎儿极容易缺铜元素,尤其是胎儿体内所需的铜元素会急剧增加,约从妊娠的第200d到孩子出生,铜元素的需求量约增加4倍。体内铜元素缺乏会影响大脑中酶的活性,所以孕妇体内缺铜元素会直接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造成胎儿畸形或先天性发育不良,也可引起新生儿体重减轻、智力低下或缺铜性贫血。有研究表明,孕期轻度缺铜,会使胎膜的韧性和弹性降低,容易造成胎膜早破而流产或早产。此外,女性体内铜元素不足会妨碍卵子和受精卵的运动,引起不孕。

从天然食物中补充铜元素是安全而有效的,铜元素的最佳来源是牡蛎等海产品及动物肝脏,另外,含铜元素较高的食物还有粗粮、坚果、瓜子、大豆、芝麻、葡萄干、扁豆、豌豆、麸皮食品等。孕妇可适当选食以上食物。

缺铁的危害:孕妇体内最容易出现铁元素缺乏的现象,其原因为,多数孕妇体内储存的可利用的铁元素仅为100mg左右,比未怀孕的妇女少80%。当妊娠30~32周时,红细胞含量可降至最低,会造成“妊娠生理性贫血”。孕妇早期出现的妊娠反应,如食欲缺乏、挑食及饮食不当等,都会引起铁元素摄入不足,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如果血红蛋白(血色素)持续下降,会引起机体免疫力下降,易感染,还可引起胎儿缺氧、胎儿发育迟缓等;二是,重度贫血会引起分娩时凝血功能障碍、大出血等,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因此,妊娠期妇女应多吃含铁丰富的食品,如黑木耳、西红柿、大枣、芹菜、海带、豌豆苗、黄豆、绿豆、小米、雪里红、樱桃、黑芝麻等,而在动物肝脏、蛋黄中的铁含量甚高,也可适量选食。同时应多进食含维生素C丰富的食品,因为维生素C能促进铁元素的吸收。

40.镁元素缺乏对人体的影响

镁元素缺乏可引起抽搐、高脂血症、白血病、关节炎、胃结石、心血管病、胃肿瘤、器官衰老、耳硬化症、听觉迟缓、动脉硬化、心肌坏死、心肌梗死等症状。

所以,我们平时要注意镁元素的补充,可多吃些胡萝卜、黑枣、香蕉、菠菜、新玉米、谷类、芥菜、黄花菜、菠萝、大豆制品、紫菜、花生、坚果等食品。

41.锰元素缺乏的症状与补充

锰元素有参与脑功能代谢,有助于防止动脉硬化和延缓脑的衰老的功能。

所以平时应多食麦麸、核桃、黄豆、扁豆、白菜、茶叶、奶类、肉类、蛋类等食品。以补充人体锰元素的需要。

42.铬——人体不可缺少的元素

人体缺少铬元素会引起糖尿病、角膜浑浊、高血压、胆石症、冠心病、胰岛素活性降低等疾病。

所以铬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平时我们可以从大豆制品、粗小麦粉、香菜、鸡鱼肉、奶类、黄油、动物肝、南瓜、苜蓿、莴苣、花生、胡桃、动物肾、芥菜、谷类、黑胡椒、啤酒等食品获取这些元素。

43.硒——人体不可缺乏的元素

人体长期缺硒易患恶性肿瘤,脑血管病。

所以人体不可能缺少硒元素。我们平时多吃些柑橘、大豆制品、沙丁鱼、蛋类、茶类、肉类(猪牛羊)、奶类、芝麻、蛤、谷类、洋葱、芥菜、豆、芦笋、西红柿、动物肝、野兔心脏、麦麸、南瓜、苜蓿、莴苣、杏等食品。可以补充人体需要的硒元素。

44.孕妇缺硒患子痫概率较高

欧洲一项研究显示,体内缺硒的孕妇,患先兆子痫的概率比其他孕妇高4倍多,表现为高血压、肾功能障碍和胎盘供血不足。导致先兆子痫发生的其中一个原因是胎盘功能不全产生氧化剂,而硒是一种抗氧化剂。因此,如果孕妇体内硒元素不足,就容易发生先兆子痫。

硒最容易在人的指(趾)甲中积聚,对53名患有先兆子痫的孕妇和另外53名对照组孕妇的脚趾甲中硒元素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患有先兆子痫的孕妇的脚趾甲中硒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的。而且,硒元素水平越低,就越容易发生早产。

45.治肝病为什么补硒

硒是人体内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据研究,肝病患者血硒水平偏低,肝病越重硒水平越低。在肝癌高发区肝癌发病率与硒水平呈负相关,也就是说硒越低,肝癌发病率越高。如果能早一些补硒,可以防止肝病恶化和癌变,减少肝癌的发生,起到一定的护肝功效。

硒在体内发挥抗氧化作用。病毒性肝炎的发生除肝炎病毒外,自由基脂质氧化反应作用不可忽视。由于患肝炎后对硒的吸收和利用障碍,体内硒水平降低,影响肝病的康复,补硒可保护肝细胞免遭过氧化损害,硒有强大调节免疫功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防止肝病加重复发。硒能阻断体内有害物质自由基对肝细胞的损伤,防止肝纤维化,减少纤维化、肝硬化的发展和癌变。硒缺乏时病毒容易变异,变异的病毒促使肝炎加重和恶化,补硒可减少病毒变异。总之硒元素对肝脏有一定保护作用,患肝病后在医师指导下适当补硒提高血硒水平,将有利增强肝细胞功能,调节免疫力,有利于肝炎的康复,减少肝硬化肝癌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