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爱,可以彻底改变一个人
在通常情况下,先进者往往得到领导的信任和尊重,而对后进者来说,信任和尊重可说是一种难得的珍品。
一个领导者应自觉尊重本单位员工群众的人格,他们都有较强的自尊心和主人翁意识。群众“服理不服压”,不满于“我训你听”、“我命你干”、“我管你服”的工作作风。因此,领导者绝对不能摆官架子,不能盛气凌人,而应与员工群众平等相待,真诚地尊重他们的人格,尊重他们主人翁的地位。不少领导干部与群众的关系不好,不完全是方法问题,根本是态度问题,态度不好,关系就难和谐难融洽。
三、强化民主意识
一些领导干部民主观念淡薄,作风简单生硬甚至粗暴、狂妄,这就必然会挫伤员工群众的自尊心和进取心,给上下关系罩上一层阴霾。
在开展领导活动中,要努力淡化个人的首长意识,增强群众观念,要自觉尊重员工群众的民主权利。
一是尊重群众的“参与权”。有些事情,必须先虚心征求群众的意见;有些事情应由员工群众做主的,个别或少数领导者就不能代替他们去做决定。
二是尊重群众的“建议权”。“人微言轻”,是陈腐的观念。我们党一向提倡“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我们不能借口组织加强集中,而对群众的建议采取不屑一顾的态度。
三是尊重群众的“批评权”。我们是人民群众的公仆,在工作中难免出现缺点、错误,每一个人也都不是十全十美的,群众提出批评意见,完全是正常的。即使有的人大发牢骚,我们也不要反感,而要耐心地倾听下去,想一想,这或许是我们缺乏民主意识所招致的一种“反馈”,应从他们坦然的“心里话”中寻找工作的不足。
贞观三年,大臣孙优伽给唐太宗提了批评意见,唐太宗赏给他兰陵公主园,价值不菲。这种重金买批评的举动,值得我们深思。芬兰有句谚语说,“不会倾听别人意见的人是世界上最聋的人。”不尊重群众的批评权,就容易被虚假的恭维所包围,就听不到发自肺腑的真言和诚挚的帮助。
四是尊重群众的“监督权”。一个领导干部绝对不能认为自己手中有权,就不把群众看在眼里,就放肆,就骄纵,就为所欲为,要知道,不少人就是因为不自觉约束自己,不接受监督而犯了错误、跌了跟头,甚至进了监狱。
五是尊重下级人员的“申辩权”。往往有这种现象出现,一个领导者还没有了解全面、准确的情况时,就对某个员工训斥一番。这个员工若是理直气壮地为自己的行为申辩,那个领导就更为恼火,斥责他“不虚心”、“目无组织纪律”、“顶撞领导”,并责令其写出书面检查。事后,经过调查了解,可能证明这个员工的申辩言之有理,倒是那个领导不知实情,主观臆断。所以,要给下级申辩的机会。有时,在某种场合,不好申辩时,领导者就该事后主动听取意见。充分尊重下级人员的申辩权,可以防止思想教育工作上的主观性、片面性。
四、为民服务要真正表现在行动上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在全国各级党政机关的正门处几乎都有“为人民服务”的五个显赫的大字,但不少干部把“为人民服务”仅仅停留在口头上,心里想的却是“官”升得再快些,手中的权再大些,个人的名望更高些。我们看看第一代革命家是怎样做的?
在那雪皑皑、路漫漫的长征途中,毛泽东、徐海东、杨尚昆、宋任穷、关向应等不少红军将领把自己的马让给伤病员;在战斗间隙,贺龙同志为士兵们烧水煮饭;在弥漫的硝烟中,周恩来同志亲自为伤员抬担架;在陕北那寒冷的冬夜里,刘志丹同志煮糜草水,为士兵洗溃烂的伤口;杨靖宇带着指挥员们亲自替农民拉犁杖蹚地;邓小平挥锄上阵,和战士、百姓一起修筑水渠;叶剑英带领战士亲自为群众打井;贺龙和战士一起砍树枝、割茅草,为寨民搭茅屋,重建家园。
作为当代的领导者,应接过他们手中“爱民”、“爱兵”的火炬,并把它高高举起。
把下级群众看做自己的亲人,才能产生真挚的感情并甘心情愿地为他们服务。
五、爱,应是纯真无瑕的
爱,应是广泛的、公平的,而不是狭隘的、自私的,无论职位高低、先进或落后、男性或女性、年龄大小、聪明或愚笨、工龄长短以及长相如何、背景如何,都应一视同仁,都应给以平等的爱。厚此薄彼、亲疏有别,是不可取的。
在现实生活中,确实有些领导者就把感情当成了一种“交易”和“投资”,使高尚的同志关系或上下级关系变了味。古人还认为“施恩图报非君子”呢!如果我们把上下级之间的真挚感情当作能够换回什么利益、好处,那么,这种感情的价值也就荡然无存了。
要纯化上级之情,就必须彻底摆脱一己私念的束缚,将对下级群众的感情上升为纯真的同志之情和无私的慈母之爱。
六、爱要有度,不能溺爱
爱,不是迁就,更不是溺爱,而是以严格、规范、公正为内容的厚爱。俗语说:“严是爱,松是害,不管不教会变坏。”“严”并不是动辄训人,态度粗暴,而是出于善意的,要求的内容是合理的,受教育者能够理解并经过努力可以做到的。
在平日里,有些领导者对下级人员的一些不良或错误的思想、作风、行为,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不是正面说服改正或进行必要的批评,而是“躲着”、“哄着”,无原则地迁就。对下级人员的不合理要求,也无原则地迎合、讨好、满足。结果使一个组织呈现一种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行为放荡、松松垮垮的景象。这样的组织怎能有凝聚力、战斗力、竞争力呢?
溺爱、宠爱、迁就、放纵,不是真正的爱,孙子在他的《兵法》中还写道:“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这句话是说,如果对士卒厚待而不能使用,溺爱而不能教育,违法而不能惩治,那就如同娇惯了的子女一样,是不可以用来同敌人作战的。
对下级员工、群众的挚爱,是一种应尽的责任,既要献出公正无私的爱,又要严格管理、耐心教育,才能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提高他们的组织性、纪律性。
第四节思想政治工作要“应天顺人”
古人云:“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意思是,天下的事物,都有其固有规律的。思想政治工作也有其规律。“应天顺人”中的“天”,指自然的、天然的,引申为规律,做思想政治工作要适应人的心理规律,顺乎人之常情。
一、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
做思想政治工作要从实际出发,不能犯脱离实际的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和华而不实的形式主义的毛病,也不要出现被群众所厌恶的“假、大、空”以及政治与业务相分割的“两张皮”现象。
1.察之以实。要确实弄清实际情况,以便实事求是、有的放矢地做思想教育工作。
2.动之以情。“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到理方至,情阻理难通”。领导者要有爱人之心,有真诚之意,只要感动了被教育者,思想教育的效果就自然会好。
3.启之以思。应把思考的钥匙交给受教育者,不能硬要牵着人家鼻子走。要启之以明智,给人以巧慧。解决思想问题,不能急于求成,要给人家以思考的余地。
4.晓之以理。我们要善于讲道理,通过充分说理,以理服人。
5.激之以义。“人是万物之灵,而理想是人生之灵。”没有理想,无异于没有灵魂。我们要注重对每个人的理想、志向、抱负的教育,如本单位(地区)远景规划的展示,使人们奋发、行动起来。
6.示之以知。通过政治、文化、科学、技术、专业等内容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社会主义觉悟,增长他们的生产劳动本领和丰富他们的经营管理知识、经验。
7.喻之以标。要向党员群众明确具体可行的奋斗目标,激发他们的责任感、使命感,并善于运用榜样的力量激发先进者更先进,后进者赶先进。
8.明之以害。运用反面典型,组织党员群众查根源,找危害,惩前毖后、治病救人、防微杜渐、以儆效尤。
9.帮之以需。要关心体贴群众,想办法解决他们在劳动生活学习中的实际困难,帮他们解除精神上的忧愁。
10.导之以行。领导者要严于律己、为人表率,以模范行动引导群众遵纪守法、艰苦奋斗。
11.约之以规。充分运用各种规范,如法律、政策、条例、制度、守则、公约和建立正常的工作秩序,把群众的思想和行为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二、正人更要先正己
领导者教育别人应先要教育自己,自觉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道德水平,有的专家对领导干部特别是政工人员提出以下十项要求:
1.脑要清——有清醒的头脑,有清晰的思维能力;
2.心要诚——找人谈心,做别人的思想教育工作,要有诚意,以诚待人;
3.气要平——遇到困难和挫折,特别是遇到“顶牛”的事,要平心静气,不急躁、不发火;
4.眼要明——眼观六路,目光敏锐,善于发现新事物,多看人的优点;
5.耳要聪——耳听八方,及时收集群众的意见和反映;
6.嘴要勤——勤于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勤于做思想教育工作;
7.手要短——廉洁奉公,不以权谋私,不伸手为个人捞好处;
8.腿要长——经常深入基层了解情况,掌握第一手材料;
9.行要正——作风正派,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起表率作用;
10.笔要直——发扬“秉笔直书”的优良传统,论人衡事都要客观公正。
三、思想教育与业务工作密切结合
实践证明,哪个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与业务活动真正结合得好,哪个单位的凝聚力就大,士气就高,组织的战斗力就强。
有的同志提出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管理的七个最佳结合点:(1)计划任务的决策点上,要突出全局观念,强化目标教育;(2)生产过程的控制点上,要突出全面质量管理,强化职业道德教育;(3)生产任务的突击点上,要调动多种积极因素,强化形势和任务教育及创造条件克服困难的教育;(4)生产环节的不平衡点上,要加强协作,强化整体效益教育;(5)总结验收点上,强化实事求是,一分为二的教育;(6)物质利益的分配点上,要防止攀比,强化按劳分配教育;(7)意外事故的特殊点上,要研究职工情绪,做过细的思想工作。
四、思想教育十二戒
(1)戒无凭无据,捕风捉影;(2)戒大发雷霆,恶语伤人;(3)戒吹毛求疵,过于挑剔;(4)戒不分场合,随便发威;(5)戒乘人不备,突然袭击;(6)戒清算总账,揭人老底;(7)戒威胁逼迫,以势压人;(8)戒当面不说,背后乱说;(9)戒“晕轮”效应,全盘否定;(10)戒口实不严,随处传扬;(11)戒反复批评,无休无止;(12)戒一训了之,弃之不管。
第五节讲求思想教育的方法与艺术
做党员群众的思想教育工作,要起到净化心田、化瘀解惑、激发鼓励、催人奋进的作用,应特别讲求方法、艺术。我们先看看列宁是怎样说服农民的。
十月革命后,成千上万的农民来到了莫斯科,由于对沙皇的极度仇恨,他们要坚决烧掉沙皇的房子。
列宁知道后,便派人去做说服工作,但一连两次都失败了,列宁便亲自出面,列宁对他们说:“烧房子可以,在烧房子前,让我讲几句话可以不可以?”
农民答:“可以。”
列宁问:“沙皇的房子是谁造的啊?”
农民答:“是我们造的!”
列宁又问:“我们自己造的房子,不让沙皇住,让我们农民住好不好?”
农民答;“好!”
列宁再问:“那么还要不要烧掉呢?”
农民们都觉得列宁说的道理很对,于是就同意不烧房子了。
什么是教育艺术?列宁这个故事给我们做了生动的诠释。思想教育艺术方法是一门科学,下面选择15种,供党委书记参阅。
一、晓之以理,启发自觉
列宁说:“我从来不赞成用棍子把人赶上天堂。”讲理一定要先弄清事实,要有针对性。讲理要有思想性,讲的道理要准确而不含糊;全面而不片面;实在而不空洞。讲道理要有启发性,要善于寓理于形象的教育之中,既要善于运用生动的事例说明道理,力争使抽象道理形象化,复杂问题条理化,深奥道理通俗化。讲道理要有知识性、科学性,知识是开启心灵的钥匙,说话要符合语法要求,要有逻辑性。说理要讲究艺术,说服艺术的高低,决定着说明效果的大小。
二、关怀体贴、以情感人
领导者应以自己的真情厚意去感化别人。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写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要想“点燃”别人,自己要先是“一团火”,自己应先捧出一颗温暖的心。有了真情,相互之间才能沟通感情,他们心里的话才愿意说出来,向他们提出正当的批评,他们才能舒畅地听进去,向他们提出合理的要求,他们才能愉快地接受。
三、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裁缝懂“量体裁衣”,思想工作要求“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传说古代名医华佗,一次给两个都是头痛发烧的病人看病。华佗仔细望色、搭脉后,给其中一个吃泻药,给另一个吃的却是发散的药。跟华佗学医的学生问:“为什么两个人同样的病,却服不同的药?”华佗笑着说:“一个是伤食(吃东西太多),一个是外感(伤风感冒),症状一样而病因不同,所以吃的药也不同啊!”两个人服药后,果然病都好了。
做思想教育工作,要因人的“病因”而开处方,针对不同对象,采取不同的说服教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