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书记不能事必躬亲、包办代替,但在履行书记的职能时,对应负的责任、应办的事,必须抱着认真、精到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办事精神。目前,一些单位领导的浮躁不实之风还很严重,千万不能漠视,它已经造成了极大的危害。“要过细地工作。要过细,粗枝大叶不行,粗枝大叶往往搞错。”愿党委书记牢牢记住毛泽东这句箴言。
十五、不摆架子,不打官腔
党的领导干部本来与普通工作人员,仅仅是分工不同,在政治上完全是平等的,但就有些领导人员对下级干部对群众官架子十足,官腔很重,人们说他们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一副贵族老爷的架势。这种严重脱离人民群众的作风,不改了不得,不仅难以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做不好工作,严重下去会危害党的执政地位。
道理不必多说,我们党第一代革命家有许许多多感人肺腑的事迹,这里选出两则。
上世纪60年代,周恩来重回延安,走进村子,看望一家农户。农户的土炕上病卧着一位多年不起的老大爷。老奶奶惊慌了,急呼,老头子还不快起来,周总理来了!老大爷闻声急起,可是他找不着第二只鞋了。周恩来一步上前扶住老人,说,我来帮您找。说着半蹲在地,伸臂在炕下摸索。摸到鞋,拍净土,还给老人认真穿上。老人半天说不出话来,猛然,孩子一般呜呜地哭了。
1958年10月,毛泽东到湖北调查,邀请当地干部、群众谈话。当时正患感冒的妇女代表晏桃香也参加座谈会。会还未开,她的座位靠近毛泽东,不料打了一个大喷嚏,喷到毛泽东脸上一些唾沫,大家顿时紧张起来。毛泽东却和颜悦色而风趣地说:“不要紧,我是60多岁的老头子,不怕死,大家说身经百战,我也是身经百战不死。你的一个喷嚏打得死我吗?比蒋委员长还厉害吗?”这样一来,紧张的气氛立刻转变为轻松、活泼了。毛泽东亲切地问她:“你所在的生产队粮食能达到指标吗?”她大胆如实回答:“差十万八千里。”毛泽东又问:“那么你想如何办呢?”她恳切地说:“希望上面实事求是。”毛泽东就这样以幽默创造了一个亲切、轻松、自由的气氛,让群众敢说真话,从而真实地了解到了下情,为制定政策掌握了真实可靠的依据。
望在位的党委书记同志们常想想,常对照对照自己,不时地对自己加以鞭策。书记就是人民的公仆,没有一点特殊。思想作风好、工作作风好,才能团结广大干部、群众,才能做好工作,为人民谋福祉。
第三节领导方法选要
下面几种方法,难以归类,是从实用角度出发,在近百种方法中筛选而来的。
一、管理方格法
二、灵活选择领导方式
原称“领导行为连续带模式”,由美国管理学家坦南鲍姆和施密特所创。他们总结出七种不同的领导方式,供领导者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可以看出,左边领导者权力大,越往右,权力越小;右边下属权力大,越往左,权力越小。自左至右,从专权式的领导到高度民主化的领导,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领导方式,是一个连续的带。其中有七种代表性的模式:
①领导作出并公布决策。领导者决定问题,不必让他的下级人员直接参与决策,他说了,大家就去执行。
②领导向下级人员“推销”决策。“推销”即宣传的意思。领导者作出决策,但不是简单地宣布这个决策,而要作必要的解释、说明。
③提出计划,并允许下级提问题。领导者向下级人员提出他的设想、意图,并允许提问题,这可使领导和他的下属深入探讨所决策的问题。
④领导提出可以修改的暂定计划。领导者提出一个设想或半成品的东西,通过向下级人员征求意见,最后对问题仍有决策权。
⑤领导提出问题,征求意见,作出决策。这种方式,领导人没有先提方案,只提出问题,共同讨论,让下级人员提建议,他再从大家提出的各种意见、方案中选择一个他认为最好的方案。
⑥领导确定范围,让集体作出决策。在让大家决定之前,领导者把要解决的问题交代清楚,提出要求,规定范围。
⑦领导允许下属在既定目标的前提下自行决策和拟订方案。这种方式,团体有很大的自由,上级人员参加,也只能投自己一票。它适合于研究单位,如一个课题的研究方案,一般由研究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共同讨论、决定。
坦南鲍姆和施密特认为,上述几种领导模式,不能抽象地、绝对地说哪一种好或哪一种差。有人说第一种领导方式不好,因为是上级领导说了算,下级人员未表示自己的意见。这不一定正确,例如,班主任随时叫一个学生去擦黑板,就用不着征求这个学生的意见。组织中许许多多的事情,大家一看就明白,就马上得到共识,为了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就用不着征求下边的意见,更不必讨论过来讨论过去,领导者一说,大家就去办去了。
成功的领导者应在具体情况下考虑各种因素,选择一种有效的领导方式。一般应考虑如下三种因素:(1)领导者方面的因素,如领导者的阅历、知识、经验、个性,领导者的价值观念,对下级人员的信任程度,以往的领导作风和习惯等。(2)职工方面的因素,如职工的知识、能力、水平、个性,他们对任务的了解程度和是否有兴趣,以及以往的习惯做法等。(3)组织和任务的因素,如组织的类型、规模,任务的性质、特点。另外,时间是否急迫也需考虑,问题越需要迅速解决,领导者越是倾向于个人作出决定。
三、士气与绩效
士气是员工对组织或团体感到认同与满意,愿意为达到组织或团体的目标而奋斗的精神状态。士气也可以称作团队精神。一个单位的士气与工作业绩呈正比例关系,士气越高,绩效(或业绩)也就越高;士气低,绩效也就越差。
士气与业绩在改造客观世界的斗争中,物质力量是有决定意义的因素,但物质力量如何发挥,发挥的程度如何,又完全取决于驾驭物质力量的人,决定于人的士气、人的精神。没有精神,就没有事业;没有精神,就没有成功。
我国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士气。战国时的军事家孙膑十分重视激励士气,把“激气”(激发士气)、“利气”(使士卒有锐气)、“厉气”(古代、“厉”同“励”,鼓励士卒的斗志)、“延气”(使士卒有持续作战的精神准备)列为“合军聚众”和临阵作战的重要任务之一。古今中外一切历史事实证明,一个群体有了高昂的士气,就可以迸发出巨大的力量。若一旦士气低落或全无士气,也就会涣散如散沙,丧失了战斗力。
士气高昂的群体具有以下七个特征:
1.群体的团结,基本来自群体的内聚力;
2.群体内的成员没有分裂为相互敌对的小群体的倾向;
3.群体本身具有适应外部变化的能力,并有处理内部冲突的能力;
4.群体成员与成员之间有强烈的认同感,成员对群体有强烈的归属感;
5.每一成员都明确地掌握群体目标;
6.成员对群体的目标及领导者,持肯定和支持的态度;
7.成员承认群体的存在价值,并有维护此群体继续存在的意向。
有的学者认为,士气高昂的群体,其成员及群体本身的行为,往往会有以下的表现:
1.群体成员参与意识强,对群体的事情关心,积极发表意见,爱护群体的声誉。
2.成员的工作积极性较高,成员对群体的责任感与义务感,通过努力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表现出来。
3.群体乐于接受组织交给的任务,能积极接受有困难、不易完成或其他群体不愿接受的任务。
4.群体的创新精神明显。
四、心理压力与工作绩效
一个人当感到心理压力(这种压力来自组织或上级领导者,或来自竞争对手,或来自任务难度等)过大时,因心情有压抑感,情绪不高,工作积极性、创造性低下,所以工作的绩效就不大;反之,心理压力过小时,感到轻松、无所作为,干劲不大,工作绩效也不会大。而当心理压力适当时,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他的智慧、才能、潜力,因此工作绩效最大。。
可看出,下级人员的任务十分繁重、艰难,下级人员感到自身能力、条件难以完成,就失去信心,干劲就不大;反之,任务较容易完成,但如果不给以严格要求,没有一定的压力,下级人员可能会掉以轻心,不当成一回事,任务完成得不一定好。压力适当,使其从容自若地去执行,成绩会令人满意。
五、群体凝聚力与群体战斗力
群体凝聚力也可叫内聚力,表现为群体对其成员的吸引情况以及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互吸引情况,也表明群体成员对群体的向心力,对群体的满意程度。一个群体的凝聚力大,说明该群体是一个团结战斗的群体,工作绩效大;反之,凝聚力小,矛盾重重,互不支持,工作绩效就小。测量群体内聚力可参考如下公式:
群体内聚力=成员之间相互选择数群体中可能的相互选择的总数×100%
测量方法,第一步,制作群体成员互相选择的问卷表,然后,进行测量(测量的方法、内容,如,你认为谁当组长合适?或,您愿意和谁一道工作?或,你有困难愿找谁帮助?有心里话愿和谁说?),第二步,每一成员根据测量内容进行选择,填入表内,最后汇总、计算。从上述公式可以看到,成员之间相互选择数越多,其值越接近100%,这个群体的凝聚力也就越大。
六、三十二问法
在领导活动中,经常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所谓问题,就是指目标和现状之间的差距。发现问题就是寻找差距,解决问题就是缩小或消除差距。
三十二问法就是在领导工作中,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办法的一种方法。它是将问题分成八个要素,如对象、目的、人员、时间、场所、手段、数量和效果等,然后对每个要素从四个方面逐个提问,如就现状如何,原因是什么,能否进行改变以及应当如何改变提出询问。问清楚是什么人,为了什么目的,采用什么手段,在什么时间,在什么场所,做了什么事情,做了多少,做的结果怎样。也就是采用“层层剥皮”,“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办法,对一个问题连续追问32即(8×4=32)个为什么,直到彻底明确目标,掌握现状,弄清问题的实质,采取改善措施为止。
三十二问法是一种应用范围较广的实用领导方法。它告诉人们,谈问题时应尽量避免采用“也许”、“可能”、“大概”、“差不多”等模棱两可的词汇。因为抽象地、笼统地谈问题,只能给人以模糊的概念,只有具体确切的事实,才能使人明确问题的实质,产生深刻的印象,提出有的放矢地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
比如,问题是职工积极性不高,改善意见是提高职工积极性。这样是无济于事的,不管你在口头上或在形式上怎样强调必须提高积极性,不提高不行,结果仍不免空口说白话。为了真正解决问题,必须问清楚是哪些职工的积极性不高,表现在什么地方,不高到什么程度,在什么时候,由于什么原因造成积极性不高,有无提高积极性的可能,应当从何处着手等。只有把构成影响职工积极性的各种因素问清楚了,才能针对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改善措施。
七、二八法则
二八法则也称“80/20原则”,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兼社会学家弗莱多?帕累托提出。他发现英国社会20%的人口占有80%的财富;而80%的人口占有20%的财富。从中推而广之,在任何特定群体中,重要的因素通常只占少数,而不重要的因素则占多数。因此,二八法则具有普遍性,只要能控制具有重要性的少数因素即能控制全局。在管理学界,80%的价值来自20%的因素;其余20%的价值则来自80%的因素。
在一个基层组织(如企业),主要抓好20%的少数骨干人员的管理,再以20%的少数骨干人员带动80%的多数员工,这个组织就比较稳定,就能顺利完成各项既定的任务。
在客观事物发展过程中,平衡是暂时的、相对的,不平衡则是绝对的。我们必须学会并善于把握事物的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懂得在实际工作中抓重点、抓中心、抓关键、抓主流。马克思曾指出:“政治家的全部艺术就在于找到并且紧紧掌握住……目前最重要而且最能保障……掌握整个链条的那个环节。”然而人们往往在工作中出现这三种偏差:一是主辅颠倒;二是有辅无主;三是有主无辅。例如,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本来生产力落后与人民的生活需求之间的矛盾是主要矛盾,但当时却大搞“阶级斗争”,“政治运动”,而经济建设却长期上不去,人民群众吃了不少的苦。
所谓“木桶法则”,也是强调抓重点,抓关键。盛水的木桶是由许多木板箍成的,盛水量取决于木桶中最短的一块木板,而不是最长的那块木板。于是,这块短板就成了木桶盛水量的“限制因素”或关键所在。
党委书记在开展领导活动中,要尽量避免将时间花在琐碎的多数问题上,因为就算花了80%的时间,也只能取得20%的成效。应该将时间花在重要的少数问题上,因为解决了这些重要的少数问题,只要用20%的时间,就可取得80%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