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就是实事求是。
——邓小平
求真务实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是党的实事求是这一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实事求是与求真务实,是我们共产党的党风、党性、也是我们共同遵守的一种高尚道德准则。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党的十八大把“求真务实”写进《党章》确定为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这就要求我们把求真务实贯彻到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真正做到真抓实干、开拓创新。
第一节一切工作都要从实际出发
胡锦涛同志指出:“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关键是要引导全党同志不断求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之真,务坚持长期艰苦奋斗之实;求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之真,务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之实;求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之真,务发展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之实;求共产党执政规律之真,务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之实。”
“求真”,就是研究、探索、追求客观事物实际情况及其规律性;“务实”就是专心致力于实际、具体的人民最关心的事情,并取得实效。这就要求我们说话、办事,踏踏实实、兢兢业业,埋头苦干、精益求精,奋发有为、务求实效;而不能浮华、浮躁,更不能弄虚作假、撒谎吹牛,骗取信任。
一、对“实事”要认真分析
“求真”的过程即是对“实事”分析研究的过程。客观事物是错综复杂的,既有其现象又有其本质;表面现象既有真象又有假象。如何对“实事”分析呢?
首先,要正视客观“实事”。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物质决定意识,物质是意识的源泉。这就要求我们说话、办事,制定、执行政策,都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如果以主观想象为依据,就会犯唯心主义的错误,就会做错事。
第二、要具体地看待“实事”。
“实事”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而每一个具体事物又都有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对具体的事物,做具体的分析,具体的对待。清代书法家钱泳著的《履园丛话》中,记载了一则量体裁衣的故事:
北京城里有个手艺十分高明的成衣匠,官员富户大都愿意请他缝制衣服。他给人制衣,不但注意穿衣者的身材,而且对其性情、年龄、相貌特征,也都注意观察,甚至连何时中举等等,也要细细打听。有人觉得很奇怪,于是他讲了一番衣服“短长之理”。他说:少年中举的,一般性情傲慢,走路仰首挺胸,衣服宜前长后短;老年中举的,一般弯腰驼背,衣服宜前短后长;体胖的,腰宜宽;体瘦的,腰宜窄;性急的,衣宜短;性缓的,衣宜长。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坚持实事求是,必须具体地看待“实事”,从具体事物的特点出发。
1.要防止以一般代替个别的毛病,我们无论干什么事情,都不能强求一律,不能习惯于划个死框框,定个死杠杠,做个死规定,下个死命令,搞个“一刀切”。
2.要防止以主观幻想代替客观实际的毛病。据1958年《科学普及资料汇编》第九期刊文说,在“大跃进”的日子里,湖北省麻城县高潮三社的水稻亩产10万斤。该“汇编”第七期,山西省农业科学研究所负责人的文章说,小麦亩产15万斤,是“根据事实以科学分析来确定的”。这纯粹是一派胡言乱语。这种事今天已成为笑谈,但撒谎吹牛,弄虚作假的现象,仍时有所见。
3.要防止以“本本”代替客观实际的毛病。战国时赵国的赵括空谈其父兵法,无实战经验,长平一战,赵军40余万被秦俘而坑死,他自己也被射杀。三国时的蜀将马谡失街亭,也是迷信“本本”所致。毛泽东、邓小平一向反对“本本主义”。邓小平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4.要注意防止以个人感情代替客观实际的毛病。以个人的感情、愿望、好恶去观察、分析、对待客观事物,以感情代替政策,是十分有害的。领导者不能对自己有好感的人和事,只看到正确的一面,看不到错误的一面;对自己不感兴趣的而在本质上是好的人和事,只看到错误的一面,看不到正确的一面。
第三,要全面地看待“实事”。
实事求是的“实事”,不是指事物的一个侧面、一个局部,而是“实事的全部总和”。列宁在谈判到辩证法的基本要求时指出:必须“从事实的全部总和、从事实的联系去掌握事实。”我们对任何事物的观察;既看到它的过去,又要看到它的现在,还要预测它的未来发展趋势;既看到它有利的一面,又要看到它不利的一面。我们还应注意分析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各要素与事物整体的联系,把握事物的实质。
第四,要发展地看待“实事”。
客观事物不是静止不动的。俗话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事物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其生命力;运动是一切事物的根本属性,没有运动,就没有生命,没有世界。这就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实事”,从事物的发展变化中把握客观实际,不断使自己的思想适应变化了客观的情况,否则,思想就会僵化、保守、被动、落后,就会在实践中碰壁。
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实事”,在当前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正确对待改革问题,为了使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协调地向前发展,就需要改革,唯有改革,才能开创新局面,唯有改革才能振兴中华,唯有改革才能开拓未来。改革,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我们必须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
二、说话、办事,要从实际出发
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表什么态,做什么决定,都不能脱离实际,力求“务实”,而不能“唯书”、“唯上”、“唯己”、“唯洋”、“唯众”。
“唯书”,就是从本本出发,犯教条主义的错误。民主革命时期,王明的教条主义,给我们党所造成的危害是极大的。
“唯上”,问题是出在这一个“唯”字上,服从上级领导是毫无疑义的,是应当的,但不能不动脑子、机械的像传声筒、录音机那样,一点不差的照传照录。邓小平在谈到农村问题时曾说:“一个大队有自己的条件,有自己的情况,有一般,也有特殊,大量的是特殊,更重要的是要根据自己的特殊情况考虑问题。”
“唯己”,就是单纯地从主观愿望出发,唯我独尊,听不得任何人的意见。过去,主观主义的错误把党害得也好苦,“文化大革命”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唯洋”,对外国的东西全盘照抄照搬,“唯独西方的月亮是圆的”。西方的某些先进科学技术以及先进的管理方法,我们应当学习、借鉴,但必须联系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学习。如果照搬照套、生吞活剥、食而不化,那就不会取得什么好的效果。
“唯众”,也是错在这一个“唯”字上,虽然多数人的意见往往是正确的,或比较正确的,但也有的时候,真理会掌握在少数的手里。对多数人的意见,首先是虚心听,但听了后要冷静思考、分析,是否符合事实,是否合乎道理。正确的就采纳、就照办;不正确的就不采纳,有的时候还要做耐心地解释和说服工作。
第二节党的政策要执行好
“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各级领导同志务必充分注意,万万不可粗心大意。”这是毛泽东对全党的告诫。这就要求党委书记在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时,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执政水平,把党的政策贯彻落实好,只有这样,才是一个合格的党委书记。一、全面、准确地理解党的政策只有全面、准确地理解、领会、掌握党的政策,才能增强执行政策的自觉性、成效性。
1.弄清政策的类型。不同类型的政策,有不同的内容要求,了解其类型的不同,才能选择相应的执行方式、方法和措施。
2.理解政策解决的问题与达到的目标。这便于执行中抓住主要矛盾,把握中心,抓住重点,更好地贯彻、执行。
3.明了政策实施的对象。这便于在执行中采取的措施、办法,具有针对性。
4.掌握执行政策的标准。这可防止执行中过严、过宽或过紧、过松等偏向,达到政策的最佳效果。
二、正确、有效地宣传党的政策
宣传党的政策要严谨、准确、完整、及时,不能有随意性,不能对本单位有利就宣传,对领导人员不利就不宣传,更不能曲解宣传。由于人们的文化、年龄、民族、经济条件、工作岗位等都不相同,这就要求我们在宣传时,对政策的宣传重点要有所侧重,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解释和回答不同层次的各种问题,最大限度地提高群众政策的认同程度和执行的自觉性。
三、执行党的政策的基本要求
1.对党的政策执行要坚决,排除来自各方面的阻力、干扰。领导干部要做执行政策的表率,这才能带动广大群众去执行。
2.执行党的政策行动要迅速。执行政策时不能超前或滞后于政策规定时间,否则,正确的政策也会失去作用。行动迅速不是单纯地求“快”,而是应该在“准、稳”中求“快”。“准”,就是对政策的理解要全面、准确;“稳”,就是制定稳妥的实施方案。根据政策要求,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做好实际工作的部署;准备充足的人力、物力、财力;明确落实政策的责任者。对落实的工作进度和工作质量提出具体要求,对执行政策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对策,为保证政策的顺利执行提供一切必要的条件。“快”,就是在贯彻执行政策时要有雷厉风行的作风。做到学习快、传达快、部署快、执行快。“快”,是建立在“准”和“稳”的基础上,没有“准”和“稳”,对政策理解不全面,工作部署不周到,匆忙求快,就会“欲速则不达”。
3.执行政策要从实际出发。政策是管总的、基本的目标和任务,面对错综复杂的情况,执行政策切忌对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场合、不同对象的生搬硬套和强求一律的“一刀切”。灵活执行政策,应在坚持政策原则基础上,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
四、创造性地执行党的政策
1.统观全局,立足实地。从党和人民根本利益的大局出发,做到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立足实地,就是要从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出发,在政策原则精神指导下,制定好具体实施方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一要搞好调查研究。做到心中有数。二要善于结合。在弄清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制定出较为周密、完善的具体办法和实施措施,做到有的放矢。
2.解放思想,拓展思路。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判断、处理问题,紧紧围绕群众最关心的“难点”、“热点”问题,做好对群众的宣传、教育、启发和引导工作。
3.集思广益,善于创新。一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敢于破除陈规陋习,创造性的开展工作;二要善于发挥与集中群众的智慧;三是“走出去,请进来”,虚心向其他地区单位学习;四是不断总结工作经验、教训。
4.沟通协调,步调一致。在改革、发展的过程中,分歧多、矛盾多、摩擦多,许多工作由于中间环节不畅而落不到实处,“上情”与“下情”因而不能很好地相结合。这就要求党委书记进行组织上的沟通、协调工作时,通过沟通、协调,使上下级之间、各部门之间密切地配合起来,以便更有效地执行党的政策,出色地完成各项任务。
五、执行政策处理好四种关系
1.总政策与具体政策的关系。二者是有机联系的,总政策规定了具体政策的原则和方向,具体政策体现和实现总政策的精神。在执行政策的过程中,要坚定不移地执行党的基本路线,保证一切工作服从、服务于基本路线;同时,要立足于本地区和本职工作,认真落实各项具体政策。
2.原则性与灵活性的关系。二者是辩证的统一,原则性是前提,灵活性是手段。坚持原则性是为了保证灵活性的正确方向;注意灵活性是从实际出发执行政策,更好地体现原则性。坚持原则性,但不能绝对化;着眼实际的灵活性,但不能失掉原则;应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3.领导与群众两个积极性的关系。执行党的政策以及落实下达党的任务,如果只有领导骨干的积极性,而没有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便将成为少数人的空忙;但如果只有广大群众的积极性,而无领导者去科学组织,则群众的积极性既不可能持久,也不可能走向正常轨道。领导干部应善于做群众的思想工作。
4.对上负责对下负责的关系。对上级负责与对群众负责应是一致的。但有人借口对上级负责而忽视本地区实际情况与群众的实际觉悟程度,采取强迫命令、生搬硬套的方式,这往往伤害了群众的感情。同样,若以“对群众负责”为借口,搞“下有对策”,去为个人或小团体牟取私利,是对党的集中统一的破坏,这也是对群众根本利益的损害。因此,不能把二者对立起来,应讲究领导艺术,把二者密切地结合起来。
第三节努力工作不折腾
努力工作,不折腾,是做好工作,实现目标的虔诚务实的态度。胡锦涛提出:“只要我们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一定能胜利实现这一宏伟蓝图和奋斗目标。”一、努力工作不折腾,可成就大业“折腾”是一个贬义词,含有胡闹、乱来、翻来覆去,生事作耗等意思。胡锦涛强调“不折腾”,道出了人们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