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文化的创新就是要对原有企业文化的理念、核心价值观、管理模式和企业文化的表现方式赋予新的创意,使之成为推动企业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动力源泉,使之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企业文化是随着企业的发展形成的,它也应该随着企业的发展而不断创新。因为,企业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其面临的适应性环境、经营策略都不相同,那么,与之相应的企业文化也应该进行不断的变革。不进行创新的企业文化不仅是没有生命力的,而且会成为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许多企业失败的教训就在于其企业文化的创新没有跟上企业发展的进程,最终导致企业发展的停滞和衰退。因此,企业文化的创新对于企业在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升企业的整体素质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也是中国企业在国内市场上与跨国公司同台竞争和中国企业走向全球市场的关键。
企业家是企业文化的最高缔造者
优秀的企业家事实上是优秀的企业文化的最高缔造者。一个企业通常会展现出企业家的许多性格,不论是成功还是失败。横霸天下的微软公司、人事通达的长江实业集团、由盛而衰的三株集团等等,都从不同的方面证明着这一事实。
我们常常说企业之间或国家之间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和文化的竞争,并不仅仅是产品、劳务和科技的竞争。
竞争的具体组织者、实施者就是企业人,或者可以说是企业家,而企业经济实力的背后有一种文化力在支撑着。成功的企业首先必然有优秀的企业家,有优秀的企业家必然有优秀的企业文化。如果德国没有卡尔·戴姆勒、海因茨·卡斯克等许多出众的企业家,也就不会有誉满全球的大众、奔驰等驰名的企业。在世界第一经济大国的美国,正是因为有比尔·盖茨、唐纳得·彼得杰、劳伦斯·罗姆、阿伦·默里、杰克·韦尔奇……美国才会有今天的繁荣。从一个个成功的企业家身上我们发现,他们不仅创造了经济奇迹或物质财富,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也创造了无比可贵的精神财富,即各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因而,企业家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日本著名学者名和太郎在他的著作《经济和文化》一书中这样讲述这种文化现象:
“作为一种经济现象,企业家是工业社会的产物;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他们是现代文化社会中一个特殊的阶层,拥有自己独特的价值理念、思维模式和行为特点。”
《企业文化与领导》的作者美国学者埃德加·H·沙因认为优秀的企业家与优秀的企业文化是高度统一的,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卓越的企业家和卓越的企业文化具有内在统一性。卓越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家德才水平、创造精神、事业心和责任感的综合体。因为优秀的企业文化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企业家在企业长期实践经验认识的自觉活动中产生的。企业家深知肩负塑造企业文化责任的重大,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企业家从本企业的特点出发,以自己的企业哲学、理想、价值观、伦理观和风格融合成企业的宗旨、企业价值观,逐渐被广大职工所认同、遵守、发展和完善。
2.卓越的企业家以自己的新思想、新观念、新思维、新的价值取向来倡导和培植卓越的企业文化。卓越的企业文化具有时代特色,它是本国传统思想、伦理、价值观念的精华和时代精神融合而成的精神力量,是先进的、科学的、有生命力的文化与现代企业的完美结合。卓越的企业家以自己高尚的人格力量塑造和培植卓越的企业文化。
3.企业家以个性化的经营管理风格来发展和完善个性化的卓越企业文化。一般地说,企业文化建设需要企业员工长期努力,不断进取。然而,企业家自身的经营管理风格对发展个性化的企业文化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卓越的企业文化都有不断进取、培养人才、创造一流产品、取得最佳经济效益等共性。追求卓越是一种永不满足的追求出类拔萃的进取精神。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劳伦斯·米勒说,卓越并非是一种成就,而是一种精神。这一精神掌握了一个人或一个企业的生命和灵魂,它是一个永无休止的学习过程。这种精神注入企业文化就成为卓越的企业文化,这种精神被企业家所接受并以此为追求目标,他就成为卓越的企业家。
由于企业家和企业文化之间这种特殊的关系,企业家无疑就是企业中最关键的核心人物。因此,把企业的成败归于企业家并不为过,正是在企业家的正确引导下企业才逐渐发展壮大迈向成功,而作为企业发展动力的企业精神也需要企业去塑造和发扬。从一定意义上说,企业精神就是企业家精神。无论是早期的企业家还是当代的企业家,无论是我国的企业家还是国外的企业家,为了能够不断地激励自己和员工们去顽强拼搏,在经营管理实践中,必然会形成各具特色的企业家精神。有人认为,企业家精神便是从企业家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某些特点。
比如,冒险精神是企业家特有的一种精神素质。它是企业家在决策、用人等企业领导活动中所具有的为达到既定目的,敢于承受风险的气魄和胆略。冒险精神是企业家精神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企业家在市场竞争中面临的变数非常多,不管对经营决策进行多么科学详细的预测、论证,风险性仍然存在,这是现代市场经济的特点。美国风险企业的成功率只有百分之十几,而失败率竟高达百分之八十以上。企业领导者只有把风险视为压力并转化为冒险精神,充分利用风险机制,才能成长为真正的企业家。
新闻集团的默多克就是一个十分具有冒险精神的企业家,新闻集团也随之在不断的冒险中扩张着。
人们知道新闻集团是因为鲁珀特·默多克,因为他无休止地收购——他拥有美国40%的电视观众,拥有英国发行量最大的《太阳报》,拥有中国人颇为着迷的凤凰卫视的部分股权。他不但买了它们,还试图买下曼联和大连万达足球俱乐部。
默多克的并购行动最早开始于1955年,当时他刚接管父亲在澳大利亚阿德莱德的烂摊子产业不到3年。这位年轻的出版商立刻全身心地投入报纸的日常工作中,写文章,定标题,设计版面,印刷排版,样样他都亲自插手。他不管董事会其他成员或有关编辑的反对,坚持以自己的方式干下去。到1955年,他将《星期日邮报》同最大的竞争对手《广告报》合并为《新闻报》,并且使其获得极大成功。
在阿德莱德的成功使默多克增强了信心,他决心扩大影响。1956年他听说珀斯市的《星期日时报》经营不善,濒临倒闭,便决定兼并它。默多克每个星期五飞到珀斯市去视察那里的工作。他使《星期日时报》脱胎换骨,从标题制作到版面安排都有变化,向珀斯市居民展示出一副大胆鲜明、色彩丰富的全新面貌。很快,该报发行量迅速增加,企业扭亏为盈。
年轻的默多克迈出了事业成功的第一步,他已经拥有了阿德莱德和珀斯两市的小小报业集团。接下来默多克准备进军悉尼,默多克挑战的目标是悉尼报业的三个强有力的巨头——费尔法克斯、帕克和诺顿家族。他们控制着悉尼的报业市场。主要的报纸有费尔法克斯控制的《先驱早报》、《太阳晚报》,帕克公司的《每日电讯报》和《星期日电讯报》,诺顿控制的《镜报》。1964年,默多克在堪培拉创办了这块大陆上的第一份全国性日报《澳大利亚人报》。
随着在澳大利亚的成功,1968年,默多克把目光转向了英国。1968年秋,在《世界新闻报》这份英国创刊最早并广泛受到欢迎的报纸开始转手的时候,著名的报馆一条街——舰队街的大门向默多克敞开了。1969年1月,他第一次击败了后来传媒帝国扩张道路上的主要敌手麦克斯韦尔,并购《世界新闻报》成功。紧接着,默多克再次击败麦克斯韦尔,成了世界知名的《太阳报》的主人。自此之后,《太阳报》和《世界新闻报》成了默多克系列收购行动中的金库。
到了1973年,默多克横跨大西洋,从英国来到美国,收购了3家报纸《快报》、《晚报》和《星期天报》。不久之后,默多克在美国创办了一份全国性报纸《美国之星》。其后,默多克又陆续将《纽约邮报》、《纽约杂志》、《先驱美国人报》(后更名为《波士顿先驱报》、《太阳时报》)收归旗下。
1981年2月,英国著名的《泰晤士报》和《星期日泰晤士报》陷入财政困境,默多克又转战英国乘虚而入买下了它们。英国政府批准了这个交易。在收购《泰晤士报》的同时,默多克还意外地得到了一座“金矿”5%的股权,这座金矿就是路透社。
此时默多克的帝国,已拥有澳大利亚、英国和美国3个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的领地。
1990年底,由于贷款超过70亿美元,默多克几乎破产,于是默多克将他的英国卫星电视公司天空电视台与竞争对手的公司合并,组成“英国天空广播公司”。1994年,新合并的英国天空广播公司宣布赢利2.8亿美元。此后,一直在回报默多克的投资。
1993年,默多克以8.5亿美元收购亚洲卫星电视媒体公司,显示了新闻集团发展战略中的两大重点——印度和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