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急性子宫肌炎时血白细胞数升高,阴道宫颈分泌物涂片、培养及免疫荧光检测找到病原体。
(2)诊断性刮宫:子宫内膜活检发现子宫内膜炎的组织学证据。
【鉴别诊断】
慢性子宫内膜炎应与子宫内膜结核鉴别,子宫内膜结核多有月经异常、不孕、周期性发热等,病理检查可明确诊断。
【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原则
(1)急性者应卧床休息,体位宜头高足低位,给以高蛋白流质或半流饮食。
(2)一般状况好,症状轻,能耐受口服抗生素并有随访条件的可于门诊给予口服抗生素治疗;一般状况差,病情严重或门诊治疗无效,或诊断不清者,均应住院给予以抗生素药物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
(3)对放置宫内节育器者,抗生素治疗后应将其取出。
2.药物治疗原则
(1)初始治疗可根据病因、经验及发病后已用过何种抗生素为参考选择用药,多采用需氧菌和厌氧菌兼顾的联合用药,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收效快。
(2)药敏试验做出后根据结果调整用药。
3.手术治疗 一般急性子宫肌炎不应手术治疗,但如宫腔内有残留物或宫颈引流不畅,或宫腔内积留分泌物,或有老年妇女宫腔积脓时,应在给大量抗生素,病情稳定后清除宫腔内残留物。尽量不做刮宫,或扩张宫颈,使宫腔分泌物引流通畅;存在宫内节育器者,根据病人情况决定取出时机;如合并严重的盆腔内炎症的扩散,如卵巢脓肿等,药物治疗难以控制,需要手术治疗。
处方
(1)处方1:口服
氧氟沙星400mG,口服,每日2次或左氧氟沙星500mG,口服,每日1次;
甲硝唑400mG,口服,每日3次。连用14D。
头孢西丁钠2G,肌注,每日2次;
多西环素100mG,口服,每日2次,连用14D。
头孢曲松250mG,肌注,每日1次;
多西环素100mG,口服,每日2次,共14D。
(2)处方2:静脉
①青霉素或红霉素与及甲硝唑联合方案:
青霉素每日320万~960万U静滴,分3~4次加入少量液体中做间歇快速滴注;
红霉素每日1~2G,分3~4次静滴;
甲硝唑葡萄糖注射液250ml(内含甲硝唑500mG),静脉滴注,每8H1次;病情好转后改为甲硝唑400mG,口服,每8H1次。
如患者为内源性细菌感染,且平时很少应用抗生素可考虑应用此方案。
②克林霉素与氨基糖苷类药物联合方案:
克林霉素600~900mG,静注,每8~12H1次;
庆大霉素80mG,静注,每8H1次或依替米星30万U,静注,每日1次。
临床症状体征改善后继续静脉应用24~48H,克林霉素改为300mG,口服,每日3~4次。
该方案对以厌氧菌为主的感染疗效较好。
③第二代头孢菌素或相当于第二代头孢菌素的药物:
头孢西丁钠1~2G,静注,每6H1次;
头孢呋辛钠0.75~1.5G,肌注或静注,每日3次;头孢替安每日1~2G,分3~4次给予,严重者可用至每日4G,静注;头孢孟多0.5~1G,静注,每6H1次;较重者1G,每4H1次。
④第三代头孢菌素或相当于第三代头孢菌素的药物:
头孢替坦二钠1~2G,静注,每12H1次;
头孢唑肟0.5~2G,严重者可用至每日4G,分2~4次静注;头孢曲松钠1G,静注,每日1~2次;
头孢噻肟钠0.5~1G,静注,每6~12H1次。
如合并衣原体或支原体感染,则应在第二代或第三代头孢菌素基础上加用多西环素100mG,口服,每日2次,连用10~14D。
⑤喹诺酮类与甲硝唑联合方案:
环丙沙星200mG,静注,每12H1次;
氧氟沙星400mG,静注,每12H1次;
左氧氟沙星400mG,静注,每12H1次;
甲硝唑500mG,静注,每8H1次。
⑥青霉素与四环素类药物联合方案:
氨苄西林或舒巴坦3G,静注,每12H1次;
多西环素100mG,口服,每日2次,连服14D。
【注意事项】
1.子宫肌炎往往是严重盆腔炎的一部分,应该首先积极静脉抗生素进行治疗,病情缓解后可以适当加用口服抗生素维持。
2.注意子宫肌炎和盆腔结缔组织炎的细菌的特征,无药物过敏的情况下可以增加链球菌敏感性药物的使用。
三、盆腔结缔组织炎
【概述】
盆腔结缔组织炎是指盆腔结缔组织初发的炎症,初发于子宫旁的结缔组织,然后再扩展至其他部位。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多由于产伤或手术损伤宫颈或阴道上端时细菌进入引起感染而产生;慢性盆腔结缔组织则多由于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治疗不彻底,或患者体质较差,炎症迁延不愈成慢性。
【临床表现】
1.症状和体征
(1)症状: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性初期可有高热,下腹痛。如已形成脓肿,可有直肠膀胱压迫症状,如里急后重、排便痛、恶心、呕吐、尿频、尿痛等。慢性者轻度一般多无症状,偶于劳累时有下腹坠痛,腰痛;重度者可有较严重的下腹坠痛、腰酸痛、性交痛。
(2)体征:急性者妇科检查:发病初期,子宫一侧或两侧有明显的压痛及增厚感,子宫稍大,活动性差,触痛,一侧或双侧阴道穹隆可形成包块,触痛。如形成脓肿,阴道后穹隆常触及较软的包块,触痛明显。慢性者妇科检查:子宫多呈后倾后屈,三合诊时可触及宫骶韧带增粗呈条索状,触痛,两侧宫旁组织增厚,触痛,严重者可形成冰冻骨盆。
2.辅助检查 如形成脓肿,阴道后穹隆穿刺抽出脓性液体。
【鉴别诊断】
慢性盆腔结缔组织炎须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结核性盆腔炎、卵巢癌及陈旧性宫外孕鉴别。
1.子宫内膜异位症 多有痛经,进行性加重,盆腔有结节状包块,B超及腹腔镜检查可辅助鉴别。
2.结核性盆腔炎 多有其他脏器结核史,腹痛常为持续性,腹胀,X线检查下腹部可见钙化灶。
3.卵巢癌 包块为实性,质硬,形状不规则,常有腹水,腹腔镜检查及病理活检有助于诊断。
4.陈旧性宫外孕 常有闭经史及阴道出血,腹痛偏于患侧,妇科检查子宫旁有粘连的包块,触痛,腹腔镜检查有助于诊断。
【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原则
(1)主要以抗生素药物治疗为主,辅以对症支持治疗。应卧床休息,体位宜头高足低位,给以高蛋白流或半流饮食,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高热时可给以物理降温。
(2)对放置宫内节育器者,抗生素治疗后应将其取出。
(3)对于抗生素治疗不满意或形成盆腔脓肿者应予手术治疗。
2.药物治疗原则
(1)初始治疗可根据病因、临床经验及发病后已用过何种抗生素为参考选择用药,多采用需氧菌和厌氧菌兼顾的联合用药,抗生素要求达到足量,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收效快。
(2)药敏试验作出后根据结果调整用药。
处方
(1)处方1:口服和肌内注射
氧氟沙星400mG,口服,每日2次或左氧氟沙星500mG,口服,每日1次。
甲硝唑400mG,口服,每日3次,连用14D。
头孢西丁钠2G,肌注,每日2次。
多西环素100mG,口服,每日2次,连用14D。
头孢曲松250mG,肌注,每日1次。
多西环素100mG,口服,每日2次,共14D。
(2)处方2:静脉
①青霉素或红霉素与甲硝唑联合方案:
青霉素每日320万~960万U静滴,分3~4次加入少量液体中做间歇快速滴注;
红霉素每日1~2G,分3~4次静滴;
甲硝唑葡萄糖注射液250ml(内含甲硝唑500mG),静脉滴注,每8H1次;病情好转后改为甲硝唑400mG,口服,每8H1次。
如患者为内源性细菌感染,且平素很少应用抗生素可考虑应用此方案。
②克林霉素与氨基糖苷类药物联合方案:
克林霉素600~900mG,静注,每8~12H1次;
庆大霉素80mG,静注,每8H1次或依替米星30万U,静注,每日1次。
临床症状体征改善后继续静脉应用24~48H,克林霉素改为300mG,口服,每日3~4次。
该方案对以厌氧菌为主的感染疗效较好。
③第二代头孢菌素或相当于第二代头孢菌素的药物:
头孢西丁钠1~2G,静注,每6H1次;或头孢呋辛钠0.75~1.5G,肌注或静注,每日3次;或头孢替安每日1~2G,分3~4次给予,严重者可用至每日4G,静注;或头孢孟多0.5~1G,静注,每6H1次;较重者1G,每4H1次。
④第三代头孢菌素或相当于第三代头孢菌素的药物:
头孢替坦二钠1~2G,静注,每12H1次;
或头孢唑肟0.5~2G,严重者可用至每日4G,分2~4次静注;或头孢曲松钠1G,静注,每日1~2次;
或头孢噻肟钠0.5~1G,静注,每6~12H1次。
如合并衣原体或支原体感染,则应在第二代或第三代头孢菌素基础上加用多西环素100mG,口服,每日2次,连用10~14D。
⑤喹诺酮类与甲硝唑联合方案:
环丙沙星200mG,静注,每12H1次;
或氧氟沙星400mG,静注,每12H1次;
或左氧氟沙星400mG,静注,每12H1次;
加甲硝唑500mG,静注,每8H1次。
⑥青霉素与四环素类药物联合方案:
氨苄西林/舒巴坦3G,静注,每12H1次;
多西环素100mG,口服,每日2次,连服14D。
3.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48~72H,体温持续不降,肿块增大,或有中毒症状,应及时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目的在于明确诊断、适当切除病灶及充分引流。
【注意事项】
慢性盆腔结缔组织炎应用抗生素的时间不宜过长,经治疗后症状可减轻,但易复发,需对患者做好解释工作。
四、输卵管炎
(一)急性化脓性输卵管炎
【概述】
急性化脓性输卵管炎是最常见的妇科炎症,由化脓菌引起,多为需氧菌与厌氧菌混合感染,炎症可累及周围的组织器官,即卵巢、盆腔腹膜及盆腔结缔组织。
【临床表现】
1.症状和体征
(1)症状:常见症状为下腹痛、发热、阴道分泌物增多。严重者可有寒战、高热、头痛、食欲不振。经期发病可有经量增多、经期延长。
(2)体检:急性病容,发热(体温常超过38℃),心率增快,下腹压痛伴或不伴反跳痛及肌紧张。妇科检查:阴道充血,有大量脓性分泌物;宫颈充血水肿,可见脓性分泌物自宫颈口流出;穹隆触痛,可有饱满;宫颈举痛;宫体压痛,活动受限;附件区压痛,可及增厚或包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