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佛教故事经典(一)
13751000000041

第41章 悦净大师分工钱

早晨5点的时候,悦净大师出去为自己庙里的葡萄园雇民工。一个小伙子争着跑了过来。

悦净大师与小伙子议定一天10块钱,就带小伙子干活去了。

7点的时候,悦净大师又雇了个中年男人,并对他说:“你也到我的葡萄园里去吧!一天我给你10块钱。”中年男人就去了。

9点和11点的时候,悦净大师又同样雇来了一个年轻妇女和一个中年妇女。

下午,3点的时候,悦净大师又出去,看见一个老头站在那里,就对老头说:“为什么你站在这里整天闲着?”

老头对他说:“因为没有人雇我。”

悦净大师说:“你也到我的葡萄园去吧。”

到了晚上,悦净大师对他的弟子说:“你叫所有的雇工来,分给他们工钱,由最后的开始,直到最先的。”

老头首先领了10块钱。

最先被雇的小伙子心想:“老头下午才来,净挣10块钱,我起码能挣40块。”可是,轮到他的时候,也是10块钱。

小伙子立即就抱怨悦净大师,说:“最后雇的老头,不过工作了一个时辰,而你竟把与干了整整一天的我同等看待,这公平吗?”

悦净大师说:“施主!我并没有亏负你,事先你不是和我说好了一天10块钱吗?拿你的走吧!我愿意给这最后来的和给你的一样。难道你不许我自己所有的财物以我所愿意的方式花吗?或是因为我对别人好你就眼红吗?”

感悟

人之所以烦恼,很多时候并不是自己缺少什么的不满足感,而是“我在哪些方面应该超过别人”的攀比心理。许多的时候,我们感到不满足和失落,仅仅是因为觉得别人比我们幸运。如果我们安心享受自己的生活,不和别人比较,在生活中就会减少许多无谓的烦恼。

佛学常识佛教中的二十四诸天

二十四诸天指的是佛教的护法诸神,又可称为“诸天鬼神”。自古列十六天像,各有所主,以其有呵护佛法之功。后增日神、月神、娑竭龙王及阎摩罗王,因日可破暗,月可照夜,龙则秘藏法宝,阎摩掌管幽冥,故加此四为二十天。后又将“天龙八部”之紧那罗王,及道教神祇紫微大帝、东岳大帝、雷神增入其中,最终形成二十四天。

佛教中的诸天鬼神大多源于印度婆罗门教和印度民间神祇。佛教是与婆罗门教相对抗的宗教派别。早期佛教反对婆罗门教的种姓至上、祭祀至上和天神至上。但佛教并不否认天神的存在,它把天神作为一切有情的一个组成部分。一些吠陀神祇、婆罗门教神祇也被佛教吸收,成了佛教的护法神。如大梵天、帝释天原是婆罗门教信奉的大神,日天、月天是印度神话中的太阳神、月亮神,大自在天原是古印度外道崇拜的大神,夜叉和鬼子母是古印度民间传说中的吃人鬼和女魔鬼,焰摩罗王本是印度神话传说中的地狱之主等。

二十四诸天通常供奉于大雄宝殿东西两侧,他们的供奉次序是:功德天、辩才天、大梵天王、帝释天、四大天王、日天、月天、金刚密迹力士、摩醯首罗天、散脂大将、韦驮天、坚牢地神、菩提树神、鬼子母、摩利支天、娑竭罗龙王、阎魔罗王、紧那罗王、紫微大帝、东岳大帝、雷神。二十四天原来是佛寺祭天时供奉之神,明代开始设位奉置。

佛学典籍《圆觉经》

《圆觉经》,具名《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一卷,是唐、宋、明以来教(贤首、天台)、禅各宗盛行讲习的经典。此经的内容,是佛为文殊、普贤等十二位菩萨宣说如来圆觉的妙理和观行方法。全经一般分作序、正、流通三分。

初、序分,叙述佛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诸佛众生清净寂灭平等圆满不二所现净土,有文殊师利等十二大菩萨为上首的十万大菩萨众,皆入此三昧住于如来平等法会。

次、正宗分,叙佛因文殊师利等十二大菩萨次第请问,而依次宣说圆觉的义理和观行,即分十二章,每章先以长行问答说法,后以偈颂重宣其义。

一、文殊章,是一经的宗趣所在。宣说有大陀罗尼——圆觉法门,流出一切清净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罗蜜。显示佛菩萨的因行果相都不外乎修证本有的圆觉道理。以下各章即说其观行。

二、普贤章,说示圆觉境界的修行方便,远离一切幻妄境界,知幻即离,离幻即觉。

三、普眼章,说示修习圆觉,应当正念远离诸幻,先依奢摩他行,坚持净戒,宴坐静观身心幻垢、人法二空,乃至幻灭垢尽,一切清净,觉性平等不动。

四、金刚藏章,说示圆觉本性平等不坏,众生有思惟心不能测度如来境界,故应先断无始轮回根本。

五、弥勒章,说示爱欲为轮回根本,一切众生由本贪欲,发挥无明,显出五性差别不等,依事理二障而现深浅。应发大愿,求善知识,渐断诸障,证大圆觉。

六、清净慧章,说示圆觉自性本无取证,但于除灭一切幻化修证位中,有凡夫随顺觉性、菩萨未入地者随顺觉性、菩萨已入地者随顺觉性、如来随顺觉性诸位差别。

七、威德自在章,说示修行的方便,依着众生的根性而有三种差别:一、奢摩他,二、三摩钵提,三、禅那,此三法门若得圆证,即成圆觉。

八、辩音章,说示单修奢摩他或三摩钵提或禅那一法,乃至或先或后齐修二法乃至三法等二十五种清净定轮的修行方法。

九、净诸业障章,说示觉性本净,但由众生从无始以来,妄执有我、人、众生、寿命,认四颠倒为实我体,妄生瞋爱,生妄业道,不能入于清净觉海。

十、普觉章,说示欲求圆觉,应除作、任、止、灭四种病相,以及去除诸病求证圆觉之道。

十一、圆觉章,说示修行大圆觉者,长期、中期、下期三种安居的方法,以及修习奢摩他、三摩钵提、禅那三观等方便。

十二、贤善首章,说示此经名《大方广圆觉陀罗尼》、亦名《修多罗了义》等五名,并信闻受持此经的功德利益等。此章通行本中只有长行问答说法,未有偈颂重宣其义,比起以前十一章来文体似欠完整。

又最后贤善首章,一般即为此经的流通分,或又以此章后段从“尔时会中有火首金刚”起至经末止,叙述诸金刚、天王、鬼王等众护祐持是经人等为流通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