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佛教故事经典(一)
13751000000010

第10章 事事是因缘

从前,有一个乞丐,并不经常出去乞食,却总是躲在寺庙的一个角落里静静地合掌念佛,而且总是在念佛之后才去乞讨。每当有人施舍的时候,他总是面露喜色,不停地说:“因缘!因缘!”即使别人不给,他也会说:“因缘!因缘!”小孩子用石头打他,他也只是说:“因缘!因缘!”因此,人们称他为“因缘乞丐”。

夜晚的时候,他没有住的地方就在别人的屋檐下过夜。一个寒风刺骨的晚上,一个书生因为天黑没有看见他,竟在他头顶上小解,乞丐醒来,喃喃地说:“因缘!因缘!”

书生大吃一惊,不停地道歉,乞丐急忙说:“不敢当,不敢当,都怪我睡错地方,吓着了你,这也是你我的因缘。你向一个乞丐道歉,实在是让乞丐不安!”书生被他深深地感动了,立刻向他许诺说:“只要我死在你的后面,我一定厚葬你!”

真的没过多久,因缘乞丐就在一家人的屋檐下死去了。书生信守了自己的诺言,为乞丐举行了隆重的葬礼,然后将其火化。但是奇怪的事情发生了,乞丐居然在火焰中获得了重生,他浑身散发着耀眼的金光,向书生说道:“感谢你将我的肉身超度,剩下的东西就是给你的补偿。”然后就消失了。

后来,书生在乞丐的骨灰中发现了几十颗水晶般透明的紫色舍利子。

感悟

我们经常会凭借一个人的外貌特征、穿衣打扮来判断一个人的身份地位,这是一种很冒失的做事态度。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今天你看不上眼的一个乞丐,说不定将来会变成救济你的富翁。切勿以貌取人,因为万物皆有佛性,人人均能成佛。

佛学常识舍利

“舍利”是梵语Saria的音译,意思是“身骨”,也曰“灵骨”或“坚子”。但这只是就大部分舍利是来自人的身体而言。因为舍利大多从人的遗体焚化而得。最早的,就是本师释迦牟尼佛示寂后,焚身化作八斛四斗舍利。因此,舍利也叫“身骨”。

舍利常被视为僧尼们修行有成就的表征。高僧大德迁化后留下舍利,往往更能增强信徒对他们的信仰。

佛禅故事马祖坐禅

马祖坐禅的时候,他的师傅怀让问马祖:“你整天在这里坐禅,到底想要得到什么呢?”

马祖答道:“我想成佛呀。”于是怀让从墙边拿起一块砖头,在马祖附近的石头上就磨了起来。

马祖不解地问:“师父,您磨砖头作什么呀?”怀让若无其事地说:“我磨砖头做镜子啊。”“磨砖也能做镜子?怎么可能呢?”怀让说:“磨砖头不能做镜子,那么坐禅又怎么能成佛呢?”马祖就问道:“怎么样才能成佛呢?”“这道理就好比人们驾牛车。如果车子不走了,你是打车?还是打牛?”看到马祖无法回答。

怀让又说道:“你是学坐禅,还是要成佛?如果学坐禅,禅并不在于坐卧。如果要成佛,佛无定形。对于变化不定的事物也不应该有取舍。你执著于坐禅,那不能成佛,反而是背道而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