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带教医案实录
13747600000021

第21章 不寐(3)

【病例18】王某,女,53岁。失眠多年,胸中窒塞,气短,呃逆,便溏。舌暗红苔白,脉细。辨证:上焦气郁,病久体衰。

治则:宽胸理气,养血安神。

处方:瓜蒌15g,枳实15g,杏仁15g,茯苓15g,陈皮15g,何首乌30g,五加皮50g,灵芝20g,生牡蛎100g,薤白15g,7剂,水煎服。

二诊:气短,稍能寐。舌暗红苔薄黄。处方:上方加竹茹20g,通草15g,7剂,水煎服。

三诊:舌暗红苔薄根稍厚,脉沉细。处方:上方加何首乌30g,五加皮10g,牛膝20g,桑椹50g,7剂,水煎服。

四诊:诸症已愈,仍不寐,气短。处方:黄连5g,熟地黄50g,菟丝子30g,覆盆子20g,女贞子30g,香附20g,生龙骨30g,生牡蛎50g,珍珠母30g,巴戟天10g,柏子仁20g,酸枣仁20g,合欢花30g,远志20g,生薏苡仁15g,半夏30g,7剂,水煎服。

【按语】

此患者失眠多年,体虚又夹上焦气滞,故当先利上焦之气,后治其虚弱之体。

【病例19】

于某,女,62岁。头痛,失眠1个月,易饥汗出,口干渴,时头胀。胃多发溃疡及黏膜炎。舌暗红苔薄黄,脉弦细。

辨证:心胃郁火。治则:清胃养心。

处方:半夏15g,黄连10g,黄芩20g,干姜10g,甘草20g,党参20g,生白芍30g,酸枣仁25g,牛膝30g,百合30g,延胡索15g,生牡蛎100g,7剂,水煎服。

二诊:失眠,余轻,易恶寒而鼻塞。舌暗红苔白,脉沉细。处方:上方加土鳖虫15g,地龙15g,白芷15g,7剂,水煎服。

三诊:服上方好转,头晕略痛,心悸。舌暗红苔略黄。处方:上方加菊花20g,百合20g,7剂,水煎服。

四诊:眠差,头跳痛。舌暗红苔白,脉细。处方:川芎20g,桂枝10g,生白芍30g,黄芪30g,酸枣仁20g,柏子仁30g,远志20g,生龙骨30g,生牡蛎50g,百合50g,佛手15g,14剂,水煎服。

五诊:得寒或食多即脘胀。舌暗红苔白,脉细。处方:上方加黄精30g,连翘30g,7剂,水煎服。

【按语】

五诊时加黄精是养精益气,连翘清郁火,此时不可用温药。

【病例20】

王某,女,53岁。阵发性失眠,因事加重,口干苦,心烦,双手雷诺现象,食后脘灼易饥或反酸。舌暗红苔白,脉沉细微。

辨证:思郁伤脾,胃中郁火。

治则:健脾清胃兼养血通络。

处方:蒲公英30g,生石膏5g,通草15g,桂枝10g,当归30g,白芍30g,细辛5g,甘草15g,何首乌50g,熟地黄50g,土鳖虫15g,红花5g,黄芪30g,7剂,水煎服。

二诊:仍少寐,手凉,脘中灼热感,口干苦,舌暗红苔白。处方:半夏25g,竹茹20g,黄芩15g,蒲公英50g,海螵蛸10g,干姜7.5g,甘草20g,党参30g,枳实15g,7剂,水煎服。

三诊:胃中热,口苦,少腹胀痛,舌暗苔白厚。处方:上方加金沸草30g,通草15g,7剂,水煎服。

四诊:右胁下胀痛,舌紫暗苔厚。处方:上方加莪术25g,7剂,水煎服。

五诊:能寐,多郁,右胁下痛,舌暗苔厚微黄。处方:半夏20g,黄连5g,黄芩20g,干姜10g,甘草15g,党参30g,延胡索20g,金沸草30g,菊花20g,通草15g,7剂,水煎服。

六诊:好转,手得冷紫或白,舌暗苔白。处方:当归200g,川芎100g,白芍150g,桂枝100g,甘松100g,通草150g,柴胡150g,枳实100g,甘草100g,佛手100g,旋覆花100g,1剂为丸,每丸12g,每日3次。

【按语】

本患者是肝血虚寒体质,近期化火,加重了不寐并引起了谷气病(胆囊炎)。故前期以清火、活络、止痛为主。后期待不寐、谷气病除后,再温补肝血,治其本。

【病例21】

刘某,女,32岁。少寐1个月,胸闷,心烦易怒,乏力,身重。舌红苔白根稍厚微黄,脉细。

辨证:胆火扰心。

治则:利气清胆安神。

处方:竹茹20g,枳实15g,陈皮15g,半夏15g,茯苓20g,胆南星10g,五加皮50g,远志15g,竹叶10g,7剂,水煎服。

二诊:因惊吓心悸,心烦易怒,午后头痛,乏力背酸。舌红苔薄黄。处方:上方加生龙骨30g,生牡蛎50g,百合50g,降香15g,7剂,水煎服。

三诊:身紧沉,噩梦多,舌红苔薄黄。处方:上方加黄连5g,柏子仁30g,丝瓜络30g,7剂,水煎服。

四诊:舌红苔黄,脉细。处方:竹茹20g,黄连10g,阿胶(冲)15g,枳实15g,陈皮15g,半夏15g,茯苓15g,远志20g,竹叶15g,百合50g,生牡蛎100g,7剂,水煎服。五诊:好转。苔白。处方:上方去黄连加灵芝20g,7剂,水煎服。

六诊:服上方好转,舌红苔白,脉滑细。处方:莲子15g,黄连5g,阿胶(冲)15g,柏子仁20g,酸枣仁30g,何首乌30g,沙参20g,远志15g,百合50g,生牡蛎100g,7剂,水煎服。

七诊:病情稳定,微烦。处方:上方加柏子仁30g,丹参10g,7剂,水煎服。

八诊:梦多,舌红苔薄。处方:上方加何首乌20g,莲子15g,知母20g,14剂,水煎服。

【按语】

少阳多气,厥阴多血,情志不遂,气机不利,病多怫郁,少阳郁多烦闷,厥阴郁多胀痛,该患乏力身重,脾家不足湿邪易郁,多烦易怒,今少寐1月,而见诸证,当是少阳不利,少阳通于心,一有滞气,便宜生火,乃浮火也,此胃、胆、心同病,治当化湿浊利水清心,故以温胆汤变法。二诊因悸而致心气不和,故加百合调心气,龙牡、降香安心神。三诊舌红苔黄,系心火已成,故后合黄连阿胶汤法,渐好转而愈。

【病例22】

许某,女,66岁。失眠30年,头晕,心烦(病发于产后)。有糖尿病史。舌淡苔白微黄,脉沉滑。

辨证:血不养心,久病气伤。治则:养心、安神、益气。

处方:丹参15g,黄芪100g,远志20g,竹茹20g,半夏20g,何首乌50g,五加皮30g,首乌藤30g,乌梅20g,7剂,水煎服。

二诊:仍服地西泮2片,睡2h。舌红苔微腻,脉沉滑。处方:上方加生龙骨50g,生牡蛎50g,合欢花50g,酸枣仁30g,柏子仁30g,7剂,水煎服。

三诊:舌暗红苔白,脉细弱。处方:上方加百合50g,莲子心15g,7剂,水煎服。

【按语】

失眠愈久,病愈难治,然而患者久寻医治,心情急切。本例病人失眠发于产后,当于产后血虚多劳相关又兼消渴,精血大伤,病经三诊,效部显明。

【病例23】

贾某,女,58岁。1991年因车祸后失眠,服黄连阿胶汤好转,近几年又开始失眠(2003年患“肠梗阻”),口苦干涩,乏力。有“结核性胸膜炎”史。舌暗红苔白,脉细。

辨证:久病精血不足。

治则:填精、养神、交通心肾。

处方:何首乌60g,五加皮60g,熟地黄30g,巴戟天10g,合欢花30g,首乌藤30g,枸杞子30g,竹茹20g,枳实15g,香附20g,柏子仁20g,生白术30g,女贞子50g,丹参10g,三七10g,7剂,水煎服。

二诊:服上方好转。舌红苔白。处方:上方加降香10g,7剂,水煎服。

【按语】

病起车祸,显系伤血惊恐所致,乏力口干舌暗,脉细。精血不足之象,故仿引寐汤法,填精养心,其舌苔不少,精伤不重,故此证一诊而病轻。二诊加降香利气和血以助宁心生精。

【病例24】

米某,男,57岁。失眠,头胀牙痛,手足心热,易感冒,排便难。舌暗红苔白,脉弦细。

辨证:肾虚、胃火扰心。治则:补少阴,清阳明。

处方:竹叶15g,知母20g,生石膏10g,牛膝30g,熟地黄30g,甘草15g,沙参20g,当归15g,枸杞子20g,通草15g,7剂,水煎服。

二诊:诸症均好转。处方:上方加生薏苡仁20g,灵芝20g,7剂,水煎服。